天氣熱了 馬拉松不能“熱”

天氣熱了 馬拉松不能“熱”

賽事不斷創新高,是中國馬拉松高速發展的一個標誌。如今一天內全國舉辦的賽事,超過了幾年前全國一年的比賽總數。按照目前的勢頭,以後這樣的數字還會不斷被刷新。

現在應該是秋季前馬拉松最後的瘋狂了,因為隨著夏季到來,各地氣溫上升,二十幾攝氏度、三十幾攝氏度成為常態,已經不適宜再舉辦任何比賽了。5月20日那一天,很多地方已然很熱。不過42項賽事中,真正的全程馬拉松賽並不多,10公里和短距離的歡樂跑佔了很大比例。

馬拉松比賽並不是在任何季節都適宜舉行的,太冷了不行,太熱了更不行,基本上在各地的春、秋季比較適宜。因為這個時節,氣溫一般在十幾攝氏度,是最適合馬拉松的溫度。跑馬拉松,人的體感溫度是實際溫度+11℃,一旦越過人的體溫,就會極不舒服。所以我一直認為,一座城市的馬拉松,一定要在一年當中氣溫最合適的季節舉行,否則就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馬拉松。

從進入六月份起,到八月份,全國入夏後,馬拉松賽事也驟減,不過依然有一些馬拉松賽點綴其間。像六月份有蘭州馬拉松、麗江馬拉松等,七月份有六盤水馬拉松、貴陽馬拉松等。儘管這些地方的夏季不是那麼炎熱,但是舉辦馬拉松,仍然有些偏熱。

過去兩年,我都曾在夏季去跑馬。去年6月我跑了蘭馬,起跑時氣溫還好,9點後太陽一出來就有些熱了,速度慢的跑友後半程有點辛苦。2016年7月我曾跑了貴州六盤水馬拉松,六盤水有“中國涼都”的美譽,可是比賽時一點都不涼,二十幾攝氏度讓你沒有太多奔跑的慾望。

一個馬拉松比賽的參賽體驗,其實與天氣密切相關。只有氣溫宜人,大家才會跑得舒適。偏高的氣溫,增加了比賽安全方面的風險,也給組委會帶來更大的壓力。高溫天氣下,即便組委會考慮得再周到,降溫措施再得力,也無法改變參賽者在炎熱天氣下奔跑的不舒適感。

如果每一個馬拉松都在當地氣溫最適合的時節舉行,可能會引起春秋季的賽事扎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讓跑者多些選擇,也能彌補一些熱門賽事無法中籤的缺憾。到了冬季,北方無法舉行馬拉松,但是南方很多地方依然不受影響。一年中,僅是夏季需要馬拉松賽事進入“休眠”模式。

炎熱的天氣下,想堅持跑步的,更需要放慢你的腳步。不要跟天氣過不去,炎炎夏日,除了一些不競速的歡樂跑可以活躍下氣氛外,其他都應該停下來。馬拉松比賽的初衷是為了大家的健康,高溫下長時間的跑步已不屬於這一範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