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到胃癌,到底有多遠?

在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中,胃癌位列第二,有數據顯示,中國13億人口中,腸胃病患者有1.2億,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我國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佔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約每2~3 分鐘就有1 名中國人死於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統計發現,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達到約 50%!

70% 的胃潰瘍患者以及幾乎全部十二指腸患者,都能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

會不會被這個數字嚇到?

你有幽門螺桿菌嗎?你的胃還好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發展成胃癌嗎?怎樣阻止它、消滅它?一旦成了胃癌,怎麼破?

胃病到胃癌,到底有多遠?

你有胃炎、胃潰瘍嗎?

小於感到上腹部不適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隱隱的疼痛,脹飽感, 噯氣,口中常有異味。他以為只不過是自己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而已。但調整生活規律後,並未見太大起色。見醫生、做檢查,然後醫生鄭重地告訴他:慢性活動性胃炎,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中90%以上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基本不會有慢性活動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會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而發生發酸燒心,而具有胃潰瘍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狀胃痛的發生,小部分感染者,會有早飽、腹脹等,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了。

但是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沒有什麼症狀。即感染了,卻不自知。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道潰瘍密切相關,而不規律飲食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則會進一步增加這種風險。

胃病會傳染嗎?

據瞭解,幽門螺桿菌普遍存在於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病中,以致於很多人將胃炎會發展成胃癌的根源歸咎於這種菌。更有人擔心得了此菌會傳染給家人。據此,胡主任解釋到:“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一種普遍的會傳染的細菌,全世界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它定植於人類胃黏膜,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兒童更容易被感染。所以有些長輩有咀嚼食物後餵給孩子的習慣應該改變,此外,使用公筷、用自己的牙刷、注意洗手、記得清洗乾淨食材碗碟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風險。”

得了胃炎,會得胃癌嗎?

很多人認為,“萎縮性胃炎”遲早要變成“胃癌”,據此,胡主任說:“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誤解。事實上,萎縮性胃炎只有大約1%的可能性發展為胃癌。只有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並且伴有中重度腸化或不典型增生者,發生胃癌的風險才大大提高。”

據瞭解,大多數胃癌的發展遵循如下規律: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癌)→癌。據統計,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發生胃癌的機率約為 0%~23%,高級別者約為 60%~85%。

可否將胃癌扼殺在萌芽狀態?

“在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因為發現幽門螺桿菌可導致胃炎和胃潰瘍,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胡主任說, “現在日本實施的消滅胃癌計劃,對發現幽門螺桿菌的人會進行根治。而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超過50%,是日本的3-6倍,因為人群龐大,所以相關的預防及普及工作,還需要漫長的過程。”雖然我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非常龐大,但是患上胃癌的幾率很小,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有可能發展成為胃癌。

排查胃癌,胃鏡先行?

此外,胡主任提到新出現的磁控膠囊胃鏡,無需麻醉,只要服下一顆藥丸大小的“膠囊”就行了。膠囊胃鏡還可以作為膠囊內鏡,在通過胃以後,繼續把小腸、大腸巡視一遍。舒適度很高,只是價位和舒適度成正比,大約在3500左右。

手術還是不手術?這是個問題

得了胃癌,是手術呢還是手術呢還是手術呢?

對此,胡主任說,目前胃癌最好的辦法就是手術加化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