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表達我在生氣,同時又不至於讓關係變疏遠?

謝鑫

在親密關係中,當你想告訴對方你生氣了,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我很生氣,因為今天你答應要早點回來,結果你又過了12點。我真的很難過!

丈夫晚歸,還一身酒氣。妻子怒氣衝衝地去開門:“你還知道回來啊,你怎麼不死在外面!”

我也是個女人,雖然我的丈夫不喝酒,但是我太能理解,每天累得腰痠背痛,好不容易打發孩子上床,卻還得擔心晚歸的丈夫。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也不敢睡,扎著耳朵在聽外面的動靜。

一聽到腳步聲,就以為丈夫回來了。結果聲音不是在期待中上了樓,就是在樓下停滯。終於在絕望的等待中熬不住迷糊著了,卻聽到自己家的敲門聲時,所有的孤獨、委屈、擔心、心悸、憤怒,如灌滿腔的火藥,開門的一剎那,一下子引爆了。

尤其是看到丈夫醉醺醺地,不省人事地砸進門來,你生氣,他還無動於衷,一臉無辜的樣子。相信罵他不如死在外面的,不在少數。

你生氣、崩潰,他要麼裝憨裝死,要麼莫名其妙,這都算好的,多數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會迎來一場爭吵,不是丈夫摔門而出,再也不回來了,就是爭吵、冷戰、大打出手,夫妻之間形成隔閡,最終都導致了關係疏遠。

可是你明明很憤怒,並且你也應該憤怒,也有權憤怒,不能一味地忍氣吞聲、聽之任之。

那麼怎麼樣表達你的憤怒,不但不會使夫妻關係變得疏遠,反而會增進感情,加強夫妻感情建設,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呢?

首先,你要直接說你很生氣,而不是發洩情緒。

“你喜歡外面,就死在外面不要回來了。”

發怒、指責、謾罵、出言不遜、怒火沖天都是你在發洩你的情緒,對方如果不明就裡,確實不知道你好好地為什麼會衝他發那麼大的火。他當然不會買賬。

其次,你要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

“我很生氣,因為我等了你一晚上,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踏實,這麼晚了,很擔心你,左等右等,你也不來,一個人又委屈又寂寞。”

對比:“你三更半夜了還不回來。”

然後,擺事實,而不是扣帽子。

“你看你回來都超過12點了,還喝得醉醺醺的,一三五,你一週三次了。”

對比:“你每天這麼晚,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本來沒人,被你這樣一提醒,說不定哪天真有人了。)”

最後,提出你具體的要求。

“你以後能不能早點回來啊,即使跟同事、朋友聚會,也不要超過11點(11點加粗,提出具體的時間)。另外,我希望一週你有三次能在家吃飯,我們一家人能一起吃吃晚飯,這樣能增加我們家的氛圍。”

對比:“你要有責任感,懂得照顧這個家。”(丈夫以為在外面打拼就是責怪感,就是在為家奮鬥)

我相信這樣一番表達,丈夫就會明白自己到底哪兒做錯了,你為什麼會生氣,他也能體會你的感受了,而且他也知道了你的需求。他不但會體諒你,更加心疼你,也知道怎麼做會讓你們的感情更好,怎麼做會讓家庭關係更好。

對待孩子也一樣。

“還不起床就遲到了”全家都充斥著你的分貝。

對比:“現在已經7點了,起床刷牙洗臉10分鐘,吃飯20分鐘,穿鞋出門5分鐘,路上20分鐘,再不起床,就遲到了。”

“你磨磨蹭蹭地,就不能快點”

對比:“你要九點之前寫完作業,九點半必須上床睡覺。”

總結一下,你表達生氣要掌握四個要點:

1、直接表達你的感受,而不是發洩情緒;

2、說出你生氣的具體原因;

3、擺出具體的事實,說明對方做得不對的地方,而不是扣帽子;

4、提出你的具體要求。

恰當地表達你的生氣,是增加夫妻感情的一種手段。不要讓生氣成為家庭關係惡化的導火索,而是成為增加親密關係的潤滑劑。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親密關係中難免會有摩擦,有的人生氣的時候一言不發,讓對方一頭霧水、不知所措;而有的人憤怒爆發,直接用激烈的言語或者行為傷害對方。但是這兩種都不是恰當的表達“我在生氣”的方法,它們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會讓你們的關係更加疏遠。

正確表達“我在生氣”的方法是與對方就“生氣”這件事進行溝通。具體要怎麼做呢?

1. 首先,你要意識到生氣背後的脆弱

在表達“你在生氣”之前,你要意識到讓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表面原因或許顯而易見,比如“對方臨時取消了約會”、“對方似乎更願意花時間與朋友在一起”等等,可是在這背後呢?

憤怒是一種“保護者”情緒,當你受到傷害以及侵犯時,這種情緒促使你保護自己,但同時它也可能掩蓋了其他情緒。在憤怒這種情緒背後,可能是你最脆弱的部分。

比如,“對方取消了約會”可能讓你感到自己不被重視,對方不像你一樣珍視你們的約會,甚至對方可能不夠愛你,這些念頭使你傷心、難過、不安……這讓你迫切地想要讓對方知道你在生氣,甚至產生傷害對方的衝動。

2. 做好暴露脆弱的準備

你已經意識到在生氣背後那些脆弱的想法與感受,那麼,你要做好在對方面前暴露脆弱的準備。

比如告訴對方,“你取消了我們的約會讓我覺得我在你心裡不重要,這讓我難過”。這樣做一定會讓你感到脆弱——人們害怕自己的真心沒有回應,擔心他人會利用自己的脆弱來傷害自己。但是,相互的、循序漸進的暴露是提高對彼此的吸引力和信任,以及增進關係的重要一環。

3. 在與對方溝通前,提前想好要說的話

因為這是帶有情緒的溝通,為了不讓你受情緒干擾,你需要提前想好要說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結果。當然,這個準備並不需要詳盡到你要說的每一句話,但至少要羅列出你想和對方討論的幾個主要的點。

4. 在溝通時:

a. 安撫你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不僅僅是你處於憤怒等情緒中,你的伴侶可能也處在某種複雜心境下。你在溝通過程中,既需要共情此刻的對方,並試著用語言或肢體動作去給予安慰,同時也要撫慰情緒中的自己。比如,你可以在溝通時給自己準備一杯熱牛奶,還可以摟著自己的小貓,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卻真的能夠緩解難耐的負面情緒。

b. 保持開放的態度

即使你處在氣頭上,也不要帶有過多的負面假設,或者先行否定對方的一切。保持寬容和開放的交流態度,耐心聽對方表達他的觀點和感受。

c. 對事不對人

如果沒做到“對事不對人”這點,一場本來應該就事論事的溝通就會變成互相傷害的人身攻擊——“我早就知道,你就是這麼自私的人”、“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

如果是對方的某個行為、某件事情讓你覺得不舒服,那就針對具體的事情。在溝通中,應該更多地使用“我感覺……”、“在我看來……”這樣的句式,而不是篤定地給對方的行為下定義:“你就是……”、“你一定……”。

d. 以積極面開頭

在談論這件事時,不要一上來就滔滔不絕地陳述自己的負面感受,而是從積極面開始,比如,你因為被放鴿子而生氣,你可以以“我知道你受到領導器重,最近工作很忙,週末也需要加班……”開頭。

5. 溝通後:一起復盤

在你們的談話結束一段時間後,雙方情緒已經平靜,你們可以一起復盤,聊一聊當時的想法和感受。那個時候,你們也都能夠從一種更理智、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溝通的內容,並一起討論它給你們關係帶來的變化。

References:

Bernstein, E (2017) How to navigat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The WallStreet Journal

Jourard, S. (1958). Sixty-Item Self-DisclosureQuestionnaire. 1st ed. pp.1-3.

Savarese, H (2013) How to effectivelyapproach your partner about relationship issues. GoodTherapy.org

Stone, D.,Patton, B., & Heen, S. (2000).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知我心理學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吳瓊燕:適當地表達自己,又照顧好對方的感受,你的提問就是幸福的開始。

以下我們以先生總是忘記彼此的結婚紀念日,讓太太感到很生氣為例進行解說:

對事不對人

太太可以這樣表達:“老公,我們的結婚紀念日9月9日,是個專屬於我倆的特殊日子。昨天你忘記了哦......”(簡單地說,就是純粹地只敘述發生了什麼客觀事件) 而如果這樣開口:“結婚紀念日你都不記得了!”就明顯帶有情緒了,就不是對事不對人。

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情緒表達你

情緒的表達是這樣的:你黑著一張臉,做沙發上,瞪著你的先生吼:“今晚不吃飯啦!”(很多先生其實都還不知道太太生氣了,反而讓太太更氣......) 表達你的情緒是這樣的:你做好精美的一桌飯菜,柔聲細語地講:“老公,快來吃飯吧,最近好忙吧,多吃點兒。雖然你昨天忘記了我倆的結婚紀念日,說實話我挺生氣的,但想到你的辛苦,我就自個兒消化了。以後我都提前一天提醒你,好嗎?”

拉近距離的懲罰可以

如果禮物是你愛的密碼,你可能會說“我瞭解你,這次就算了吧,禮物哪天送都不遲哦!” 如果貼心服務是你愛的密碼,你可能會說:“週末幫我煲個湯補回來吧,我喜歡......” 如果美好陪伴是你愛的密碼,你可能會說:“週末陪我看場電影吧,我喜歡......” .....

相信智慧如你,你能將親密關係經營好,與愛人一起幸福!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這個問題的內在邏輯是:我生氣時如果不表達,會傷害自己;但如果表達了,可能就會傷害對方,從而導致關係疏遠,親密不在。

那麼能不能做到在產生消極情緒時既不危害自己,又不傷害對方呢?答案是肯定的。當然,這需要親密關係中雙方的共同努力。


一、“戰略互信”是核心

所謂“戰略互信”,一般是軍事、政治和外交的概念。從心理學的視角看,“戰略互信”可以理解為一種“互相強化”的心理態度,當事人彼此相信雙方的行為符合共同的利益。可以這樣來解讀在親密關係中的“戰略互信”:彼此相信不管發生什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問題,不管對方做什麼、怎麼做,雙方的利益始終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而“雙方利益”中最核心的要素當然就是“愛”--根植於雙方內心深處的彼此包容、接納、尊重和依戀。如果親密關係的雙方具備了這樣的“戰略互信”,就不會因為一方的情緒表達或者暫時的“疏遠”而產生“受傷害”的體驗和感受,而是轉向如何去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對方,更好地去覺察和感受對方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有了“戰略互信”,雙方就不會糾結於對方一時的情緒、態度和言行。一旦有了“戰略互信”,你“表達生氣”,我會很理解,甚至鼓勵你向我表達情緒,因為我是你最安全的港灣;我暫時“不想理你”,你也會不在意,因為你相信,過段時間,我們的關係會更親密。如此這般,雙方的心理空間和能力就會越來越大,信任度會越來越高,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密。


二、情緒管理很關鍵

一是理解情緒。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情緒本質上好壞對錯的分別,每個人本來也都有表達各種情緒的資格、權利和能力,但由於受到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開始在情緒間劃分鴻溝。我們把喜悅、快樂、興奮、開心等情緒稱之為好(情緒),把憤怒、憂傷、痛苦、恐懼叫做壞(消極)情緒。對於“好”情緒,我們緊抓不放、沉醉其中;對於“壞”情緒,我們拼命抵抗、竭力壓抑。我們以表達“壞”情緒為恥,我們害怕“壞”情緒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傷害,於是採用了各種方法來控制和壓抑我們的情緒。當我們理解了情緒的本質和原理後,我們就清楚了: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情緒本身也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引起“傷害”的是表達情緒的行為方式),是我們對情緒的理解決定了我們對情緒的態度,我們對情緒的態度又決定了我們對情緒的處理和管理。二是接納情緒。如果我們能很好地理解了情緒的來龍去脈,就不會刻意地去控制它、壓抑它,而是在接納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方式去對待它。比如我們因為某事而產生了“生氣”的情緒,那就無條件地接受它,不去對抗、不去擺脫、不去壓抑,而是讓情緒自然地流淌。三是科學處理。情緒的處理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在親密關係中,如果一方有情緒表達,另一方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將直接影響兩人的情緒、情感和關係。首先是不和情緒講道理。如果一方在表達生氣,另一方不要試圖去講什麼“生氣對身體不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道理。這樣做會讓對方產生不被人理解和尊重的體驗。其次是陪伴和傾聽,對方在表達生氣時,真誠陪伴和用心傾聽能夠大大降低生氣的程度。第三是共情。就是用自己的需要去感受對方的需要,用自己的感受去表達對方的感受。比如可以說:遇到這樣的事情,真讓人生氣,真想和你一起去把那傢伙揍一頓……


三、親密互動最重要

親密關係要維持長久,一要“動之以情”。包括經常通過語言、文字等表達肯定和欣賞,共同製造和享受一些浪漫的時刻(看電影、聚會、過生日等),互贈禮物,互為服務(接送對方、陪伴逛街購物等),身體的接觸(擁抱、撫摸、親吻、性愛)。通過這樣的一些行動,讓雙方充分感受“愛”的滋味,充分享受“情”的味道。有了持久和穩定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彼此就會更加信任、滿意、幸福和依戀,關係就會更加穩定。二要“曉之以理”。這裡的“理”主要不是互相講大道理,而是指雙方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升華出更多的理性認知和相處之道,其本質是個體以及雙方的自我成長。比如可以探討“生氣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擔心表達生氣後,對方會疏遠自己”、“如何更好地維持親密關係等”這樣的話題。當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洩和表達,當情感得到很好的滿足和釋放,身心就會得到放鬆。當身心放鬆的時候,我們就成了情緒的主人,當我們成了情緒的主人,自然就會產生理性的認知。如此,我們就不會再糾結“如何表達我在生氣,同時又不至於讓關係疏遠”這樣的問題。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1,用語言表達,而避免用肢體語言表達

表達生氣的時候,伴侶之間常常動用肢體語言,拍桌子、摔東西、用手指著對方、轉頭摔門而出。生氣時,我們常常會用這些肢體語言來補充我們的語言表達,因為我們太不會用語言去表達生氣了,似乎總覺得不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2,用語言直接描述,不要省略

伴侶之間常常會有一種心態就是,“不用我說你應該要明白”

所以哪怕我們能夠用語言表達時,也喜歡省略信息,我們會說:“你這樣讓我很生氣!”這樣是哪樣?這個詞就省略了信息,有時候會讓人感覺到攻擊性,因為這句話裡面對方接受到的是“你——讓我很生氣”,這會讓人迴避、退縮,不願進一步溝通。


所以用語言描述時,要直接描述發生的事情,而不要省略。因為有時候,不同的人看待同一個事情,觀察的視角不一樣,可能感受就不一樣,對方很可能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讓你生氣了,你需要讓對方意識到這點,才有可能獲得對方的注意和道歉。


比如,你可以說,“剛才你說XXX/做XXX的時候,我很生氣!


3,解釋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很生氣,伴侶是可能存在不解的,他們可能會覺得,這點事兒,至於這樣嗎?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對方眼中的“這點事兒”,對於我們自己所包含的“意義”告知對方。

比如,你可以說,“剛才你說XXX,我很生氣,因為這讓我感覺到,我被嫌棄/貶低/忽視了。


4,表達期望

如果想要讓爭吵和生氣的時候,反而能夠拉近距離的話,可以在解釋原因之後,補充一句你希望對方如何做。

比如,你可以說,“剛才你說XXX,我很生氣,因為這讓我感覺到,我被嫌棄/貶低/忽視了。我希望在我們XXX的時候,你能夠關注/理解/支持我。


以上。


曾旻

人是情感和情緒的動物,所以人不可能不生氣。所謂生氣,無非來自於內心的非理性因素,或者是別人對我們的讓我們不滿意的非理性行為。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比如夫妻之間和我們與子女之間,確實經常會有惹我們生氣的時候。首先我要說,我們是有權利表達生氣的。因為情緒這個東西既然發生了,就一定要發洩出去,否則憋在心裡不僅有礙自己的健康,你想即使想隱藏——也會被你的各種表情所出賣,只是別人並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高興,甚至有更多的時候,只會去分析你為什麼,這麼愛生氣這麼敏感等等。因為有很多時候,人們是不會反省自己的,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把你給得罪了。因此會產生很多人際交往的障礙和誤會。因此,出於對自己和別人誠實的需要,或者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警醒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生氣(不用理會別人對你說的陳詞濫調——你不必生氣,你不應該生氣之類。無論我們境界修養如何,生氣就是生氣了,不存在必不必要和該不該的問題——儘量讓自己不生氣,那是另外一個話題——學會有效思維和人的站位境界等問題),也有權利表達生氣,那到底要怎樣表達呢?怎樣表達生氣又不至於傷害到別人呢?

一、首先要有一個意識。儘可能尊重理解別人的“無知”言語和過失行為。因為親密關係之間,往往都不是有意的,更多的,是性情使然。因為“親密”,往往人與人之間更不會像對外人一樣那麼禮貌和在乎你的感受。

二、具體方式。儘量說“我……”,而不說“你……”。比如說:我真的很生氣……。你說的這個話,你做的這事——真的讓我很生氣。如果是對孩子甚至都可以說:我都很想狠狠揍你一頓了(只限這麼說,甚至可以飛舞拳頭,但千萬不能真打)。這個方法的最大底線和原則是:充分尊重對方的人格和性格——不貶低人格,不評價性格。比如孩子把屋裡搞得亂七八糟時,(即使他平時真的是很懶散的人)你也不能說你怎麼這麼懶呢?屋裡搞得亂七八糟都不收拾一下(甚至更嚴重的會說,我看你以後就要成為一個沒出息的撿垃圾的人了),我真的很生氣。你只需這樣說:你屋子搞得這麼亂,我真的很生氣(甚至可以說:我都很想把你轟出這個家裡,不讓你在這住了)。總之,人格性格的形成是很複雜的原因,也確實是造成他言行不妥,惹惱我們的重大原因之一。尤其在子女教育方面是我們長期對他(她)的影響造成的。要想改變他也不是靠我們一頓憤怒的言語和打罵就能解決的。對別人也一樣,他們有他們人生經歷長期成長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在表達憤怒與生氣的時候,千萬記住:不貶低他的人格,不評價他的性格。只講他具體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傷害,讓我們很不開心甚至憤怒,就可以了。也許對方還會解釋或者辯解,此時我們可以重申:無論怎樣,總之我非常生氣。如果此時,感覺到自己的生氣確實是沒什麼道理的——比如對對方用意的誤會等,此時,也只需自嘲一下就可以了——唉,沒辦法,我就是愛生氣的人,總之我真的很生氣。想想看,一個如此誠實的人,對方還會對你生氣嗎?還會擔心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嗎嗎?


bzl520999

個人認為直接了當的表明我在生氣就是一個很好很接地氣的方法



如果是情侶關係某一件事情惹得自己不高興,大可以直接的告訴他“哼,我生氣了😠,要哄哄才能開心”再配上俏皮的表情

。至少能夠讓對方知道你在生氣,因為什麼而生氣。及時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

比起那種獨自生悶氣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略勝一籌?一個人生悶氣,冷戰,不理對方。不僅把自己弄得很鬱悶,又因為缺乏交流而更加的生氣。對方也是非常的煎熬,知道你在生氣,卻又不知道你因為什麼而生氣,連哄你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次數多了,就會產生一種厭煩,對方就會認為“她怎麼又生氣了啊,我又是哪裡做的不好啊”。久而久之心存芥蒂關係疏遠是必然的。



如果是較好的朋友。對他的某一種行為不滿意,也大可以正正經經的對她直言不諱。你不說,他不知道自己哪裡做的不好,不會改正,還是會在同樣的地方,繼續讓你產生不滿。

現在很好的閨蜜,相處這麼多年,其實都是這麼直言不諱過來的。以前也有很多的地方,我都不是很喜歡。我都直截了當的告訴她,才能一直做朋友這麼多年。



彼此直言不諱並不是一件壞事,如果關係夠鐵,直言不諱並不會傷人。即使關係不夠鐵,你也可以對她說“給你說個悄悄話,要是說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不要生氣”。


所愛隔山海

你好,謝謝你把心事告訴我。


當我們感到生氣或憤怒時,往往會採用一些行為或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指責打罵等,也有一些人會把情緒壓下去進行自我攻擊,事實上,不論哪種表達方式都不會很好地解決問題,甚至讓我們的關係變得疏遠。所以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怎樣可以越“吵”越親密。


憤怒之下往往是一種很深的挫敗感和無力感,需要你看清憤怒的背後蘊含著怎樣的自己,是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弱小?還是很沒用?當自己無法承受這種無力感帶來的痛苦,就會以憤怒的形式轉嫁給別人,或者壓抑這份痛苦伴隨的憤怒。對於這兩種憤怒,都會造成傷害,前者傷害了別人,後者傷害了自己。


實際上,適當的憤怒是對自己的保護,保護我們遠離那些可能會傷害我們的人和事。

要怎樣合理地表達對方讓自己的不滿呢?


講感受而不評價,這時,就要體察自己憤怒之下真實的情緒,是委屈?是不被理解?把自己的真實感受不帶評判地告訴對方,這才是讓對方真正認識到錯了的有效途徑。切記,在表達憤怒的時候不要否定對方,否則只會讓溝通陷入無休止的人身攻擊中,也一定不要把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也牽扯進來。你要表達的是憤怒,而不是憤怒地表達。


當你表達完自己的情緒時,記得向對方提出要求和建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界和不願被觸碰的東西,我們雖然渴望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但確實無法要求所有人都能完全瞭解自己。



祝福你。



青音約


第一: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需求。

好的伴侶關係,不是犧牲自己的需要去滿足對方,而是要尊重對方的不同,同時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需要。在關係中,不管哪一方犧牲太多去滿足對方,關係都會出問題。只有當你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時,你才會舒服;只有當你可以在這段關係中舒服時,你才能給自己,甚至給對方情感上的滿足,而不需要強求對方的給予。

所有的犧牲都會從其他地方找到補償,比如一個為家庭做出很多犧牲的妻子可能會變得很嘮叨,或者是一副忍氣吞聲的樣子,讓跟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時時感受到自己不像個好人,這就會消耗家人太多的情感能量。


二、有效的差異處理

所有的伴侶都會有衝突和矛盾,如何處理差異?

1、伴侶可以意見不合。

伴侶可以意見不合又不必爭執。他們並不用爭辯誰對誰錯,即使觀點非常不同,仍能好好相處。這是一個逐漸接納自我和他人的過程。我們不需要太看不慣對方,指責他的問題所在,急著想去改變他,我們不需要靠對方的改變或有好的表現來解決我們內心的焦慮和存在的困境。我們能做的是從原本依賴別人得到安全感的情形,變得更依靠自己。當我們把重心從外界轉回自己,越來越依靠自己時,往往很神奇的是,當你放下對他的改變的言行,他就有了改變的可能。

2、設立界限的概念。

一段健康的關係,當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去覺察,第一步就是承認被傷害的感受,是屬於自己的,他們不是別人的責任,沒錯,情緒可能因為對方才被觸發了,但這些被挑起的痛苦和恐懼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承認這一點,我們就有機會更坦然、更誠實地分享自己正在發生的一切,如果這份分享你沒有去責怪對方,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反應負責,並且說出自己的感受,對方並沒不會有被攻擊的感覺,當他沒有感覺到威脅,他也會變得更容易接近。

這種不加指責的分享,不帶委屈的付出是更加親密的基礎,畢竟,對方再愛你,但假如他受到責備和攻擊,他是難以表現出他的友善的,不是嗎?

3、面對衝突的四步溝通法

碰到問題,雙方都在爭辯誰對誰錯,陷入衝突、防衛和責備而拉開彼此的距離,當態度轉變,就不會試圖控制,改變或責備對方,而開始帶著一份好奇去傾聽對方。用接納取代抗拒,親密之花就能盛開。


介紹一個四步溝通法:1、覺察awareness,2、承認acknowledgement,3、接納acceptance,4、行動action。通過好奇,就能覺察自己本能的反應,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接納彼此的態度和言行,轉化為行動,促進自我發展,強化彼此關係。

舉例來說,我出差好幾天,一進家門,你又忘記收衣服了,我確實很生氣,我承認剛才又衝你發火了,我現在就想問問是什麼讓你沒有去收衣服,我想可能有你的理由,可以談談嗎?

我們的溝通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那麼當溝通困難變成親密關係障礙的時候,我們有一份願意改善的意願,有一些新的溝通方法的練習,假以時日,我們相信會收穫更好的結果。

陳露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親密關係的建立之初,彼此是為了相互成長進步而在一起,不是為了相互拉扯拖後腿而在一起,所以,為了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溝通的合理性就要被列入第一要點。

首先就是生氣了,該怎麼正確表達自己,還能讓關係不會變的疏遠?

方法大家可以根據彼此的性格特徵採用:

撒嬌式,“你都不哄哄我,我真的生氣了!”語氣不要很強勢,對於那些大男子主義的人來說,比較容易吃這一套,但是對方也許會無條件的寵你,事後你要就這件事情說一下你的真實感受,讓對方不要真的當你是在耍小性子。

直接型,簡單直接說自己生氣了,因為什麼生氣,然後給對方一個闡述的機會,不要一上來就不聽不聽不聽,如果對方說的在理,你也認同,那就表示肯定,並且告訴他,你能夠接受的表達方式是怎樣的,下次他就會注意。這類方法適合說話做事比較簡單明瞭的人。

設置懲罰型,生氣了可以用對方接受的方式說出來,然後告訴他有懲罰,並且有理有據的做說明,讓對方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且欣然接受懲罰,懲罰可以是打掃衛生一週,洗衣服一週等等,還能培養做家務的能力。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可以用補償法,之前沒有做到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什麼原因,那就給對方一個補償的機會,不過要表明下不為例,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補償的方式來補救的。設置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還能夠增進彼此的感情。

溝通最重要的就是明確自己的底線和原則,讓對方在你設置的框架裡面自由的發揮,才能夠讓他們與你相處更加輕鬆自在,沒有邊界的相處,對方根本不知道什麼樣子才是你能夠接受的形式,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猜,很容易導致感情的迷失,然後一點點的耗盡感情的熱情。

    • 點擊上方頭像,發私信“挽回”,獲取免費情感秘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