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需要8分多鐘才能傳到地球,為什麼眼睛看到太陽只要一瞬間,人類的眼睛是否存在著某種特異功能?

張遠格

人的眼睛是存在特異功能,那就是都能看東西呀,哈哈,開個玩笑,其實題主所說的問題裡面的設定並不矛盾。太陽光是需要八分鐘才能傳到地球,這是由於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有1.5億公里遠,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30萬公里,而1.5億公里除以30萬公里,算起來時間也就是八分鐘左右。



那麼為什麼我們晴天的時候睜眼就能看到太陽呢?其實這正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八分鐘之前的,它在源源不斷的向地球上發射光輝,所以我們時刻都能看到八分鐘之前的太陽,而此時此刻的太陽,我們是看不到的,要想看的話,只能等到八分鐘之後,它上面的光線傳到地球上才可以。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夜空中的星辰,這些星辰距離我們多少光年,那麼我們看到的就是它多少光年之前的樣子,比如南門二星,它距離我們4.37光年,那麼我們此刻看到的就是它4.37年前的樣子,因為它上面的光需要經過4.37年才能到達我們的地球我們看到;再比如仙女座星系,它距離我們至少230萬光年遠,那麼我們看到的也就是它230萬年之前的樣子。


還有超新星爆發,我們所看到的超新星那一刻的爆發,光年時間也是和它離我們的距離一樣的,比如大麥哲倫星系的1987a超新星爆發,這個星系距離我們約有16萬光年,那麼我們看到的這顆超新星爆發實際上也是16萬年前的。

這些也說明我們看物體需要的是光,而是我們看到物體的時間需要的則是光速。


人類的方向

太陽光需要8分多鐘才能傳到地球,人的眼睛看到太陽只要一瞬間,這很正常!人類的眼睛並不存在著某種特異功能!

就像你每天都要吃的米飯,它的生長週期至少需要100天。你不也每天能吃到大米嗎?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如果大米的產地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大米給你,你就會覺得吃到大米理所應當。而只要大米產地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當年不能產出大米,那麼這個你認為正常的唾手可得的事實就被打破。你想吃到大米,就必須再等一年。你馬上明白你吃到的大米都是以前生產的!


回到本題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太陽能夠持續存在,你永遠能看到它的光芒,實際上這個光芒是500多秒前它發出的!而如果哪一天太陽出問題了,你眼睛再好也會在500秒後就看不到它的光芒了。

所以,人類的眼睛能夠一瞬間就看到太陽,和人類眼睛無關,只和太陽能連續發光有關!


地震博士

你看到陽光早就已經上路了,所以,在你睜開眼睛的時候,正好到達你這裡。並不是太陽就知道你睜開眼睛了,才趕緊把光發出來。

同樣,這世界有很多東西都是存在,並且發展著,你看不到不知道就不能覺得除了你之外,一無所有,一切都等待你睜開眼睛。

當你上幼兒園的時候,發現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他們並不是你通過特異功能召喚來的。當你需要娶媳婦找漢子的時候,並不是你的特異功能從虛無召喚出來一個。

所以,這不是什麼特異功能,只是因為你讀書太少。


松鼠老孫

1.太陽光傳播到地球,大約需要500s的時間。

2.公式為:v=st

3.太陽光傳播到地球的距離s=vt=3×10的8次方×500s



太陽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個世界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當光線隨時間的推移以及天氣發生變化時,都會直接影響物象的色彩。除了太陽光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光源,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燈光,它是人工光源,比陽光弱得多,而且所含的可見光比例也和陽光不同。一般白熾燈發出的光常偏紅,黃色光,而日光燈發出的光則偏藍色光。


對於題主的問題,有點可笑,太陽光是源源不斷地送過來的,我們抬頭看到的太陽光其實是8分鐘前就送過來的,並不是我們在那個瞬間發現了太陽光。



IDGAF

太陽光是需要8分鐘才能傳到地球,但我們所看到的光由於是源源不絕的光,所以就可以瞬間的看得到光了。但如果光是斷斷續續的隔8分鐘或更長的時間才傳送來一次的光的,那我們就不能是瞬間的可以看得到光了。但我們的眼睛又是不是最小也要等上8分鐘的時間,才能看得見太陽上面發出的光呢?我猜想可能不用等上8分鐘的這個時間的,或者只等上4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見到太陽發出來的光了。因為我們的眼睛的是有著腦電波支配作用的,而腦電波的速度是與光速同等的,而當太陽開始在4分鐘前發出來的光,而我們的眼睛正好是對應著太陽的,當太陽光發出了4分鐘的時間,而我們就可以見到這個光了,而不是要等上8分鐘的時間,光到達了地球之後才能讓我們的眼睛看得見的,這因為我們的眼睛同樣是有著腦電波的快速反應作用了。而我們的這個腦電波功能,甚至是會比光的速度還要快的。個人的感覺是這樣的,只好回答到止了。


隨緣72215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星,恆星,時刻發生著核聚變反應,為地球帶來光和熱。

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需要約8分鐘。

我們人類的眼睛沒有特異功能,看到的光芒,就是來自於八分鐘之前的太陽。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地球與太陽的最大距離是1.521×108千米,每年七月初,最小距離是1.471×108千米。而在每年一月初,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108千米。科學家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個天文單位,取其整數為1億5千萬千米,這段距離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1700倍。光速:299792.5±0.1千米/秒,因此太陽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鐘,換句話說我們眼睛一瞬間看到的陽光其實是太陽八分鐘前所發出的光。


希望d田野

陽光抵達約需八分鐘,即看到的是八分鐘前的太陽樣子,此時人眼看到的陽光是帶著汗水的,實際並不是一瞬間那麼的浪漫。人的眼睛看世界,是由視網膜上的光感細胞感受光刺激形成相應的生物信號讓大腦確認,並形成圖像記憶而感知的,這與其他長有眼睛的動物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另,見有些人的回答個別觀點有不妥,順帶科普。肉眼能看到的東西無非兩大類,能反射或散射可見光的物質,和自身能發可見光的物質。我們看到的藍天則是大氣層對陽光散射、折射光的結果。太空黑洞洞的區域是因其處在近乎真空態,沒有足夠肉眼看到的足夠大的發光或反射光的物質。

歡迎指正。


wein鄭

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地球公轉是橢圓形狀,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日地距離不是確定的,但是有個平均值14960萬千米,被定義為一個天文學單位即1U。我們又已知光速,輕鬆求得太陽光到達地球時間只需8分18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們看到的是八分鐘之前的太陽。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題主設定沒有錯,我們確實是一瞬間就看到了太陽,這是由於太陽光是持續性的,一直沒有停止發光,我們眼睛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到眼睛,我們一瞬間看到的只是八分鐘之前的太陽,要說眼睛有特異功能就有點過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微言淺見,祝好。


黑洞家的鏟屎官

“準確的說,我們看到的都是歷史。”這句話是偉大的誰說的呢?記不起來了,算我說的吧。

人能看到物體,主要是由於物體會反射光,反射的光進入眼睛後刺激視覺細胞並通過神經系統傳遞給大腦,然後在大腦內形成圖像。這個過程雖然很快就能完成,但總歸是需要時間的。

在宇宙空間這麼大的尺度就更是這樣了,誠如題主所說,光需要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就是8分鐘前的太陽。

事實上,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真的是很近。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宇宙有465億光年的半徑,但宇宙只有138億年的歷史。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我們看到的光是從100多億光年的地方發射過來的,只是科學家根據光線紅移的係數計算出光源應該移動到了465億光年的地方。

很多大質量的恆星只有短短几千萬年的壽命,它們卻遠在地球幾億光年的地方,當光在宇宙中旅行了幾億年來到地球的時候,這顆恆星早已坍縮成了黑洞。然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它在夜空中閃耀幾千萬年之久,猶如看一部紀錄片一樣。不同的是,沒有一個快進鍵……

所以,觀測宇宙實際上是在觀看宇宙的歷史,越是遙遠地方發出的光,它代表的宇宙歷史就越在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