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星系中間都這麼亮?是什麼發的光?

盧37057491

在一個星系中,往往中心具有極高的亮度,這些亮光來自大量恆星所發出的光。在星系的中心,存在一個球狀的區域,這被稱作核球,其中的恆星密度要遠遠高於星系整體的恆星密度,所以星系的中心會顯得非常明亮。

以銀河系為例,距離銀河系中心1萬光年的球形區域為銀核。從銀盤側面看來,銀核在銀盤上凸起。在銀核中,分佈著大量的恆星和星雲。越靠近銀心的地方,恆星密度越高。據估計,1000萬顆恆星分佈在距離銀心1秒差距(即3.26光年)的空間之中。要知道,4.2光年是太陽與另一顆恆星的最近距離。整體而言,銀河系中恆星與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在4光年左右,而銀心的情況則只有1000天文單位,相當於0.016光年。由於極高的恆星密度,銀心非常明亮,其他星系也是相同的道理。既然銀心如此明亮,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卻沒有看到特別明亮的景象呢?

原因就在於銀河系中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它們會擋住很大一部分來自銀核的明亮星光。如果我們的地球在銀核之內,那麼,銀核中的高密度恆星將會照亮地球的夜空。

星系的中心區域除了存在大量的恆星之外,那裡往往還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例如,銀心那裡的超大質量黑洞擁有430萬倍太陽質量。在有些星系中,這種黑洞非常活躍,它們吸引了大量的氣體和塵埃繞其旋轉,劇烈的摩擦作用產生了亮度極高的電磁輻射,這樣的星系核心具有很高的活動性,所以這被成為活動星系核。即便這種黑洞相隔遙遠,它們產生的超強電磁輻射仍然可以在地球上觀測到。


火星一號

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恆星,類似太陽一樣。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你說的是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因為質量越大的星球引力越大,所以越聚積在一起的恆星系體積相對更大,從遙遠的地球看過去,這些更緊密的點光集中在一起,被看到,就顯得很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