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黃帝內經》之147: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忿傷肝……

《黃帝內經》一起讀第147天,一起繼續哦……今天是論述各種疾病是如何發生的——

《靈樞 百病始生篇》

通讀《黃帝內經》之147: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忿傷肝……

原文:黃帝問於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溼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溼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

歧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溼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勝數。

黃帝曰:餘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

歧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洩,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若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

歧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月+真)(月+真)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衝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幹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

歧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黃帝曰:其成積奈何?

歧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月+真)脹,(月+真)脹則腸外之汁沬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沬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裡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

歧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忿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

歧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通讀《黃帝內經》之147: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忿傷肝……

翻譯如下:

黃帝問岐伯:百病的起始,都是發生於風、雨、寒、暑,寒溼及喜怒不節。大喜大怒等情緒不加以節制,就會損傷內臟,被風雨之邪侵襲會損傷身體的上部,被寒溼之邪侵襲會損傷身體的下部。傷及上部的風雨之邪,傷及下部的寒溼之邪,以及傷及五臟的喜怒不節,所傷害的身體部位不同,我希望聽一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喜怒、風雨、寒溼,這三類邪氣性質不同,發病時有的先發生再陰分,有的先發生在陽分,請讓我一一說明其中的道理。喜怒情緒不加以節制,就會損傷內臟,內臟損傷則病發於陰;寒溼之邪趁虛侵襲身體下部,所以病發於下;風雨之邪趁虛襲擊身體上部,所以病發於上,這是所謂的“三部”。至於病邪在身體內浸潤擴散的情況,就難以計算了。

黃帝說:我確實不能盡數各種病變情況,所以問老師您,希望馬上了解其中的詳情。

岐伯說:無論是風雨還是寒熱,不恰逢人體正氣不足,病邪是不能獨自傷到人體的。突然遭遇狂風暴雨但卻不生病的人,全是因為其體內正氣不虛,所以病邪無法獨立給身體帶來傷害。疾病的發生,必定是因外部的虛邪之氣,與身體正氣虧虛,兩虛相互結合,才會作用於人體而發病,四季正常的實風,與身體充實的正氣,兩實相逢,才會腠理固密,肌肉堅實而沒有病。那些被虛邪所傷,是因為天時之氣不正,身體正氣虧虛,虧虛的正氣羽盛實的邪氣相結合,就釀成了大病。邪氣侵襲人體,有固定的部位,根據不同部位而確立疾病的名稱,身體的上下、內外,可以分為三部。

通讀《黃帝內經》之147: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忿傷肝……

所以,虛邪侵襲人體,開始於皮膚,皮膚弛緩疏鬆則腠理開洩,腠理開洩則病邪從毛孔而入,進入後就逐漸深入,深入後則令毛髮立起,毛髮立起則戰慄怕冷,皮膚疼痛。邪氣滯留不除,就會繼續傳到絡脈中,停留在絡脈時,會令肌肉疼痛,如果疼痛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就意味著邪氣正在由絡脈傳入經脈,由經脈代替其承受病邪。邪氣滯留不去,就會繼續傳入經脈,停留在經脈時,病人常畏冷而瑟瑟戰慄。邪氣滯留不去,就會繼續傳入輸脈(足太陽膀胱經),停留在輸脈時,六經都阻塞不通,四肢關節疼痛,腰脊僵直無法屈伸。邪氣滯留不去,就會進而傳入衝脈,停留在衝脈時,病人會身體沉重而疼痛。邪氣滯留不去,就會進而傳入腸胃,邪氣停留在腸胃中時,病人腹中鳴響如鼓,腹部發脹,如果寒邪盛就會腸中鳴響,發生完谷不化的洩瀉,消化不良;如果熱邪盛就會發生溏瀉,大便糜爛惡臭。邪氣滯留不去,就會進而傳到胃腸之外,脂膜之間,滯留在這裡的脈絡中不去,逐漸形成腫塊。總體來說 ,邪氣侵襲人體後,或留著於孫絡,或留著於絡脈,或留著於經脈,或留著於輸脈,或留著於衝脈,或留著於脊柱內之筋,或留著於腸胃之外的脂膜,向上絡連腹內之筋,邪氣散佈的情況,不可勝數。

黃帝說:我希望詳細聽一聽“積”的來由。

岐伯說:邪氣留著於孫絡而形成積證,積塊可以上下往來移動,但積聚在孫絡,孫絡浮淺並且鬆弛,所以無法約束積塊將其固定住,所以積塊會往來移動在腸胃之間,如果腸胃中有水液匯聚,就會有濯濯的水聲,如果有寒邪就會腹部脹滿,腸中鳴響如雷並相互牽引,所以不時突然劇烈疼痛。如果邪氣留著於陽明經形成積塊,積塊會出現在肚臍兩旁,吃飽之後積塊益發大,飢餓時積塊則益發小。如果邪氣留著於腹內之筋,病症則與陽明經積證相像,吃飽之後感覺疼痛,飢餓時則不痛而安好。如果病邪留著於胃腸之外的脂膜,形成積證後疼痛會向外牽引到腹內之筋,吃飽後不痛而安寧,飢餓時則感覺疼痛。如果病邪留著於衝脈,形成積證後,按壓積塊會隨手而動,手離開時則有熱氣向下走於兩腿,就像用熱水澆灌似的。如果病邪留著於脊內之筋,在腸之後形成積證,飢餓是可以看到積塊,吃飽後則看不到積塊,用手按壓也觸不到。如果病邪留著於輸脈,形成積證後會令經脈通路閉塞不通,津液無法通行佈散,毛孔乾燥壅塞。這些就是邪氣從外入內,從上而下所造成的病證。

黃帝問:積證從開始發生,到其形成,是怎樣漸進的?

岐伯說:積證最初產生,是因為感染了寒邪,寒氣上逆導致氣機淤滯,漸漸形成了積塊。

黃帝問:積塊是怎樣形成的?

岐伯說:上逆之氣首先會令足部疼痛、行走不便,進而小腿寒冷,小腿寒冷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邪向上侵入腸胃中,寒邪進入腸胃後引發腹部脹滿,腹部脹滿則腸外的津液受寒邪所迫結聚而無法佈散,日久就形成了積塊。如果突然暴飲暴食,則會腸胃脹滿;如果日常起居失去常度,或過度勞累,就會傷到絡脈;在上、在表的脈絡受到損傷,血就會外溢,血外溢則會發生鼻出血等;在下、在內的脈絡受到損傷,血就會內溢,血內溢則會發生便血;如果腸胃的絡脈受到損傷,血就會溢出腸外,如果腸外有寒邪留滯,腸外的受寒邪所迫結聚的津液與溢出的血相結合,就會凝聚不散,積證也就形成了。如果突然被寒邪所傷,在內又傷於憂愁、憤怒,氣機就會上逆,氣機上逆則六經無法暢通,陽氣不能運行,凝滯的血蓄積而不散,津液滯澀不能輸布,留滯不去,積證則就形成了。

黃帝問:凡傷髒者,皆病生於陰,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岐伯說:憂愁、思慮過度傷害心臟;外感寒邪、內傷生冷之食損傷肺臟;憤懣、發怒傷害肝臟;醉酒後行房,渾身大汗又臨風,傷害脾臟;勞累過度,或房事後出汗馬上洗浴,傷害腎臟。這就是身體內外上下三部疾病發生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