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編號

ZJ008

北山金蘭古道

金華北山金蘭古道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境內北部,是古時道教名山勝地金華北山通往蘭溪的交通要道。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探險家徐霞客也曾走過此路。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人文歷史

金華山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古時道教文化盛行,金華北山當時名聲在外,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金華北山為金華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稱。山中層巒疊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 1300 餘米,面積約 2.5 平方公里。金華北山又名長山、常山。山間雙龍、冰壺、朝真三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華洞元洞天”;赤松山傳為古仙人赤松子於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華觀、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觀及道教古蹟。

“蓋金華之山,橫峙東西,郡城在其陽,浦江在其北,西垂盡處則為蘭溪。……婺水東南從永康經郡之南門,而西北抵蘭溪,與衢江合。”人在船行中,徐霞客遠遠望見北山“突兀天表,若負扆然,而背之東南行然。”明崇禎九年(1636年),徐霞客金華北山之行的記載尤為詳實,洋洋四千餘字竟然佔了《浙遊日記》一半左右的篇幅。

古時道教文化盛行,金華北山當時名聲在外,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北山金蘭古道位於金華市境內北部,是金華北山通往蘭溪的交通要道。金華北山為金華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稱。山中層巒疊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1300餘米,面積約2.5平方公里。金華北山又名長山、常山。山間雙龍、冰壺、朝真三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華洞元洞天”。赤松山傳為古仙人赤松子於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

徐霞客的“萬里長征”中,真正的地理考察,金華北山算得上是第一站,因為北山三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徐霞客耳聞已久,正好趁此次出遊一了心願,並以地理學家的眼光審視,這是徐霞客對金華北山考察不惜筆墨的重要原因。

一條古道的文化厚度,通常要與和它有關的詩詞歌賦成正比。如此,我們不得不讚嘆,這又是一條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道。袁吉《登金華山》,以“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步步前登清漢近,時時回首白雲低”來描述當年北山的風光。初唐陳子昂的《登金華觀》、孟浩然的《寄赤松道士》、蘇軾的《臥羊山》、王安石的《山橋》等,更為金華之山光水色增輝添彩。及至近代,郁達夫的《金華北山》、葉聖陶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寫得娓娓動人,饒有情趣。

金華雙龍洞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金華洞,傳說位於縣城南面約25公里的南口鄉半村附近,地層時代與玉華洞相同,但屬於塔式與樓臺式(或稱包廂式)為主的岩溶地貌。

據清乾隆《將樂縣誌》記載:“金華洞口風出甚急,內多蝙蝠”。洞內分為上、中、下三層,形似樓閣,各層之間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大如宮殿,小如猿穴,曲徑多歧,宛如迷宮。洞內景點多,變化大,漫步洞中移步換景,美不勝收。已知景點有“仙鶴指路”、“玉龍吐珠”、“靈龜獻壽”、“海豹觀景”等,構景奇巧,栩栩如生。尤以“彩虹分天”、“觀音送子”、“姜尚賣碗”、“文王拉車”最為神似。

金華洞歷史上有許多美妙的傳說。相傳洞裡有狐妖,每當進去一夥人,出來時會少一人。本來洞前有座庵,香火極盛。自從住了妖怪,庵前冷落,人跡罕至。後來,一位擺渡的小夥子,名叫水生,急公好義,竟讓身軀化為一尊石像,把妖孽嚴嚴實實地封在洞裡。如今我們找不到水生,自然也遊不成此洞了。目前,我們根據前人留下的文字,正在慢慢尋覓。

赤松山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赤松山景區地處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以北,是金華雙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優遊園分區,面積18.46平方公里。區域內自然風光秀麗,歷史遺存豐富,人文積澱豐厚。整個景區共有24個景源,景觀景物有55個,其中一級景源5處,二級景源9處,三級景源6處,四級景源4處,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景區性質:根據《金華雙龍風景名勝區赤松山景區規劃》,景區性質定為:以黃大仙傳奇文化與清幽的山水風光交融為主要特色,以觀光、朝覲和休閒度假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雙龍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區。景區海拔200米以上,最高峰為1068.4米,有宜人的森林小氣候,每到夏天,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8度,適宜於避暑、度假和休閒療養。

特色

金華湯包

古道大字典ZJ008-北山金蘭古道: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金華湯包是浙江省金華地區特色傳統名點,歷史悠久,素有“金華第一點”的美譽,也是中國南方小吃湯包中的佼佼者。金華湯包以豬肉皮汁加老母雞汁製成的皮凍和鮮肉筍丁作餡,並在籠底墊以青松蒸制,故餡特鮮,汁特多,清香宜人,深得廣大食客的喜愛。2004年1月被金華市國內貿易辦認定為金華名點,2005年6月被浙江省商業總會認定為浙江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