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文成紅楓古道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紅楓古道之名,源於浙江文成。每到深秋,萬物蕭索之際,文成的山嶺上卻因有紅楓的點綴而顯得生機勃勃。但見古道與紅楓相映、霜葉與秋絮翻飛;滄桑中透著幾點浪漫,熱烈中帶著些許寂寞,引得無數男男女女,寄情相思。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人文歷史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文成紅楓古道浙江文成縣地處溫州西南部,以明朝開國元勳劉基(字伯溫)的諡號為縣名。該縣多山,舊時交通閉塞,境內有數十條紅楓古道,大會嶺是其中最著名的。大會嶺上起富垟村嶺頭自然村,下至大嶨鎮嶺腳村,全長約十里,有4300餘級。嶺上有很多松樹和楓樹,大的有數百年樹齡,合抱大樹有數丈高,夏天濃廕庇日,秋至滿目丹楓,非常美麗,引來遊人如織。大會嶺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已有千年歷史。瑞安縣誌載:清時大嶨苔湖人陳慶昌單獨出資800銀元倡建大會嶺石板路,嶺上大部分路段均用花崗岩條石砌成,條石長約1.5米,寬約30公分,厚約20公分,非常整齊美觀。其中一段“鬥米直”有 320餘級,筆直陡峭,相傳挑擔者要吃鬥米才能上此處。在通公路前,大會嶺是文成重要的一條交通要道,它下經大嶨鎮可通溫州、瑞安、上可通南田、西坑及景寧、雲和等縣,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擔者塞途。一些熱心士紳紛紛捐資建路亭、寺廟、捐田產設立茶堂,由專人負責,向行人免費供應茶水及供行人休憩。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明成化年間,花園人王魁金、魁珠在嶺頭建雲亭庵和嶺頭亭,王魁尚在半嶺巖下建佛龕和一簡陋涼亭, 供過往行人休憩。清朝時雲亭庵改為雲頂寺,涼亭亦重新修建,並增設茶堂,免費為行人供應茶水。西坑敖里人周道亮一次擔鹽過嶺,中暑暈倒,幸被半嶺亭好心齋公所救,康復後即發願心,於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出資在半嶺興建會嶺堂三間,大嶨施主潘淳亦捐俸助建,洙川(今大嶨徐村)吳氏眾人樂助山場。周道亮還捐附近良田22石作茶堂經費用。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周之後裔繼承其志,復出資修葺老堂,並在下首續建五間,塑佛像,招僧人,頗具規模。為感謝周家德行,會嶺堂每年中元節盂蘭盆會均送一對各重三斤的壽桃給周家,直至1949年。以後,半嶺亭、會嶺堂均數度修葺,今半嶺亭尚存一座用規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鑿而成的正方體古灶臺,約略可見當年情景。半嶺處還有元末吳成七農民起義時建造的白楊寨遺址。半嶺下有景曰“流米巖”,流米助建大會嶺的民間傳說婦孺皆知。

八仙慶壽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八仙慶壽即所謂民間八仙戲,但“八仙慶壽”一名更為準確。是一折吉祥戲。分大小八仙,表演亦唱亦舞,主要借神仙聚會的熱鬧場面來烘托節令氣氛,祈求平安幸福,文成縣民間現存有20餘套八仙戲劇目。

八仙戲,不僅完整地保存著跳高官、跳魁星、跳財神等古戲曲中的特色表演,還完整保存著“步步嬌”、“僥僥令”、“收江南”、“喜遷鶯”等數十種傳統曲目,對於我國古代曲目、戲曲的發展,民間戲曲演出習俗、傳統戲曲表演技巧的研究和社會和諧心理的探究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畲族婚俗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畲族是我國東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是祖國56個民族的一大成員。祖先最早在廣東潮州鳳凰山一帶勞動、生息、繁衍。由於深受歷代反動階級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欺壓得他們無法生存下去,只得四處遷徙。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又被迫向粵、閩、贛三省交界山區遷移,過著原始的“狩獵”與“刀耕火種”的生活。文成的畲族是在明末清初從閩東羅源一帶遷入,他們大部分以同族聚居在一起,由於遷來時間較遲,平原地區無法立足,只得棲居邊遠偏僻山區的深山老林裡,環境環境惡劣、房屋沿山而建,很少與外界來往,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風俗習慣。婚嫁就是他們最獨特有趣的風俗,他們只在本族藍、雷、鍾、李幾個姓氏內相互通婚,不與外族結親的習俗,直到解放後才打破這種舊俗。婚姻的形式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兩頭親、姑換嫂、姑舅表親等。不論何種形式,必經相親、訂親、娶親幾個程序,都要有媒人從中撮合,男女雙方自願才能決定。最富有情趣的是娶親,是整個婚俗過程中最為熱鬧的,結婚的前一天,嫡親眷戚陸續到男方,中午所設的酒宴叫“出門酒”,叫“嫁女酒”,宴後,長夜對歌開場,村上的女歌手與“行郎”,轎伕對歌,幾聲山歌一響,中堂就成了歌的海洋,一直喝到天亮為止。

特色

文成粉絲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文成粉絲,得益於文成的獨特環境和天然氣候,出產的番薯塊根肥大,澱粉含量豐富。通過當地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的番薯粉絲,便具有耐煮、耐炒、不糊不斷的獨特品質。文成特產蕃薯粉絲採用千島湖深山澱粉精製而成,無農藥、化肥汙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具有晶瑩純淨、營養豐富、經久耐煮、不渾湯、不斷條、柔軟可口的特點。屬低糧、低熱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文成番薯粉絲始於清代,距今百餘年,因製作方式獨特,別具風味,久負盛名。

文成索麵

文成索麵為訂婚走親不可缺之禮品。以花園、馬村垟、珊溪等地產品最有名。製法是將麵粉加適量食鹽(春冬含3-5%、夏秋為9-12%),做好面坯置面櫃中“走透”後,拉成線曬燥,理成線絞狀。索麵講究細勻為佳,吃時放開水鍋中一煮,去掉鹹湯,拌點佐料即可。索麵富營養易消化,為群眾喜愛食品。

古道大字典ZJ010-文成紅楓古道: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