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在消費升級的今天,人們不只滿足於好吃,還要好玩,在玩中體驗美食帶來的滿足感。於是各種農旅結合,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等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全國各水果產地也紛紛建立獨具當地特色的示範園區。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其中表現尤為亮眼的就是水果採摘園。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採摘園模式前景廣闊

20世紀90年代,我國大中城市的工薪階層、白領階層和金領階層為了放鬆工作壓力,調節心情,體驗瓜果採摘的樂趣,品嚐新鮮瓜果,於是全家人一起到郊區的旅遊度假村或田園度假村小住幾天。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於是便誕生了水果採摘園模式,國內最早的採摘體驗是在深圳的荔枝節。隨著採摘園模式越來越培普及,隨之也誕生了眾多經營模式。

01

生態觀光遊

以園區及園區周邊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來滿足城鎮居民迴歸自然、融於自然的願望,遊客深入其中,盡享田園風光。這是一種以生態觀光為主,以蔬果採摘為輔的的旅遊形式。如梨園、果園等。適合於城市白領和生活較為寬裕的工薪階層。由於要求自然風光和人工生態工程的和諧結合,目前符合上述硬件條件的園區還不多。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2

蔬果採摘遊

組織遊客在指定果園或溫室大棚內開展名特優新果品的觀光采摘遊活動。遊客可遊覽園貌、採摘、品嚐、拔菜、收穫農作物等,體驗勞作之艱辛,盡享收穫之愉悅。如春季的溫室草莓採摘遊、香瓜採摘節、西紅柿採摘節、葡萄採摘節等活動。這是觀光采摘遊的最普遍模式,適合於各個階層的居民,是採摘園發展的基礎。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3

科普探險遊

這類園區通常是以建設產業基地發展起來的,在發展初期以育苗以及科技示範為主,後期融入旅遊元素。這類園區可以利用果樹科技示範基地優越的硬件設施和豐富的品種資源,向遊客尤其是青年學生展示現代化的栽培管理技術,普及果樹知識,開展科技探索使他們瞭解園藝學發展動態,產生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這是一種以科普學習為基調的旅遊品種,適合於在校學生和以家庭為小團體的出遊者。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4

農事體驗遊

利用農舍、果品、土特產及依附的田園風光,吸引城市遊客“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娛農家樂、購農家物”。遊客還可在果園親自動手,體驗果樹的嫁接、修剪、疏花、套袋等管理活動,豐富市民對農事活動的瞭解。這是一種親近自然、迴歸自然的特色旅遊品種,春、夏、秋三季均可,適合於城市婦女、孩子和以家庭為小團體的出遊者。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5

農產品加工過程體驗遊

比如葡萄,遊客可在指定的葡萄酒莊園內參觀葡萄的栽培管理、採摘、榨汁、釀造、分裝等葡萄酒加工全過程,免費品嚐酒莊自釀的葡萄酒。這是適合於相關專業人士和時尚人群。但由於這類莊園均位於種植規模較大的產地,因而對其它非集中產地不具有借鑑意義。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6

節慶文化遊

在果園內舉辦多種文化節慶活動如賞花節、攝影書畫比賽、猜燈謎、放風箏等項目,使遊客在遊玩的同時,自身的文化素養得到提高。如北京大興舉辦的西瓜節,北京平谷舉辦的桃花節等。這是一種非常吸引人氣的春季旅遊項目,春的爛漫和對花的鐘愛使其適於所有的城鄉群眾。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07

休閒度假遊

休閒度假旅遊是指以消遣娛樂、康體健身、休憩療養、放鬆身心為主要目的,到某一特定目的地進行較少流動性的旅遊消費活動。相對於觀光旅遊而言,度假旅遊更強調安全、寧靜的優美環境、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增進身心健康的遊憩設施和高品質的服務,而且休閒度假更能夠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促進農村的建設發展,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旅遊形式。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這幾種模式都是基於採摘園基礎上所誕生的,如今普及最廣泛的依然是簡單的採摘園模式。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莊園都有采摘區,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適合搞採摘體驗。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農產品才適合呢?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採摘園模式

遊客來採摘的一大原因是放鬆身心,品嚐新鮮瓜果的同時體驗採摘的樂趣。而有些莊主卻盲目跟風,無論種植什麼,都拿來做採摘體驗,這種盲目跟風的後果只有一個,損失慘重!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例如,海南一位種植西瓜的農戶推出了西瓜採摘體驗,好大的一顆西瓜大人抱著都費勁,何況還有小孩,從採摘到搬運到指定的收費處,就有不少西瓜在搬運途中損壞,中途的損失只能是老闆買單。而且西瓜長在地面,遊客進去採摘難免會踩到西瓜藤,從而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又比如,山東的果農推出的櫻桃採摘體驗,剛開始這位果農信心滿滿,說只要推出採摘體驗就一定能吸引很多客戶過來體驗。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活動一推出確實吸引不少客戶過來體驗,但後來果農才發現,這就是一樁賠本買賣,原因是櫻桃極為“矯情”,儘管果農給客戶強調該採摘的注意事項,但客戶採摘來的櫻桃要麼有磕碰,要麼採摘的位置不對,影響賣相不說,更重要的是由於摘的位置有誤,而且遊客大多都第一次採摘櫻桃,對櫻桃樹的破壞嚴重,這極大影響了來年的產量,造成損失巨大,這也只能由果農的盲目買單。

還有一個例子,是種植香蕉的農戶,也推出採摘體驗,結果不言而喻,又被當成反面教材。去過香蕉園的都知道,香蕉採摘要將整碩香蕉採摘下來,沒點力氣的人還真幹不了這活。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而遊客採摘的香蕉要麼只採摘部分成熟的香蕉,要麼把摘過了頭,嚴重破壞了香蕉樹,損失也就在所難免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椰子、鳳梨、菠蘿蜜、冬瓜、葵花、桑葚、榴蓮等等這些農產品,都不適合搞採摘,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要麼體積過大,要麼皮薄易破損,要麼重量過重,要麼長刺…

休閒農業越來越火,水果產業如此切入,竟收穫奇效!

通常而言,適合做採摘的農產品具備以下特徵:

1、農產品直徑在1-10cm,一般不超過15cm也不小於1cm;

2、重量不超過2公斤,過重會影響體驗,會給消費產生負擔;

3、高度不宜超過2m;

4、外皮不能過薄。

滿足以上這四點的農產品,才可考慮做採摘體驗。園區要做好農產品保護措施,給遊客營造一個良好的採摘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