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工作三年半。我得脑海中一直有一个理想的自己,现实中也有一个真实的自己,我始终活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抗中,一直处于抑郁情绪中,也就是天天闷闷不乐,但最近越来越严重,整个人都不好了。

起因,项目失败,被公司领导骂的很惨,领导甚至认为我是公司里面很差的员工,这让我倍受打击,理想中的那个高大上的自我瞬间倒塌,面对这个现实(虽然领导说的不一定全对,但是是一个导火索,引起我对自我的反思。)我内心冲突很厉害,不愿意并且害怕承认领导对我的评价,老是觉得有可能被开除掉,如果被开除我日子怎么过啊,明年制定的买车计划,未来的买房计划怎么办。脑子里面全是恐惧,看见同事,内心总是想为啥是我这么倒霉,为啥不是他们,为什么所有人都比我幸运。

这样子,我每天都过不好,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候,总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赖着不想不敢起床,但我还是强忍着去公司。到了公司,总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胸闷气短,很难受,巴不得早点下班回家,但又觉得下班早回家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公司待遇不错,未来有一定机会上市,我以前跳槽过好多次(现在想起来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导致的),所以这次很怕离开这家公司,真的很怕。以前我自己一个人还好,现在我要结婚了,有老婆要照顾,所以很怕很怕。

由于这个事情,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有点抑郁和焦虑。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书上说可能跟自己的童年还有性格也有关系。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对我来说,却是对童年没有什么留恋的地方。从记事开始,就没见过我老爸,我对爸爸也没有什么感觉,毕竟没见过。老妈带着我和弟弟过的很辛苦,穷,而且妈妈和爷爷还有姑姑,大伯娘的关系都不好。我的爷爷,姑姑,大伯娘在我眼里都不是什么好人,自私,甚至是无聊无耻。从小老妈就给我很大的压力,让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亲戚邻居在我很小的时候也一直跟我说我妈不容易,等等之类,我从小都处处努力,学习成绩也都在班级前三。老妈脾气很坏虽然很疼我和弟弟,但是打骂是少不了的,每次和爷爷吵完架,都威胁要丢掉我和弟,离家出走改嫁。因为我父亲早死,我妈和爷爷都不给我缴学费,让我拖着,逼迫学校和村里面去要学费,老师没办法,经常在班里面问我要学费,让我自尊心很受伤害。小时候的贫穷,家庭给的超过年龄的压力,同龄人的欺负,亲戚的虚伪让童年少了份别人的童真。

进入初中,我终究是没抗住压力,初三那年得了强迫症,当时总是怕老鼠啃了书籍,我就没办法考高中,我这辈子就完了。每天都在进行这样子的斗争,最终我被迫休学一年,中间找了医生吃了氯氮平等药,病情有了一定改善,坎坎坷坷的考上了高中。

高中,强迫症没有完全好利索,浑浑噩噩的过了。学习压力很大,天天暴饮暴食,害怕跟比自己有钱帅气的人交往,害怕与比自己强的人发生矛盾,如果发生了,心理就会特别恐惧,当时已经发现自己有一点交际障碍,但由于学业压力大,所以并未爆发出来。

高考的时候,考试前二十分钟都在不断的检查姓名和身份证有没有写错,严重的影响我的发挥。已经做好了考不上大学的准备了,但最终还是考到了一个一本院校,算是很大的幸运了。

进入大学,社交障碍越来越表现出来了,自卑,不敢和条件比自己的人交往,不合群。喜欢用努力和成绩去掩盖自己的自卑。不愿意接受自己是个自卑,贫穷的普通人的真相。大学四年都在期盼着毕业,期盼着毕业赚钱,可以比那些城市条件好的同学赚的多,整个大学感觉都没有好好过,整天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想想都有点后悔。

终于大四了,毕业了,由于四年的拼命,我拿到了整个学院最好的offer,去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这似乎又给了我拒绝接纳真实自己的借口了。

后来我工作了。。。。直到现在三年半,抑郁+焦虑+社交障碍一直困扰着我,我甚至过年都不开心。我甚至想过自杀,但是想想刚嫁给我的老婆和家里的老妈,就放弃了。我该怎么办?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这种心理情况与你的童年有着很深的关系,尽管我并不赞同你把你现在的不如意归因于你的童年,但是至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你的童年。我认为正是童少年时期母亲对你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导致了今天你自己对自己过高的期望与要求。这种过高的期望使你产生幻想,而当幻想与现实不一致时(遭到责骂)你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而你又把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系于这种幻想中,当你的幻想遭受威胁,你生命的意义就遭受到威胁,这使你甚至轻生。

你必须改变你的心理状况,否则你无法生存,更别提幸福地生活,在你目前的心理状况下,即便你得到了你的车子,房子,你依然会无时无刻地被恐惧包围,因为你永远无法满足你的幻想。

改变你心理状况的第一步是打破幻想。你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一定高大上?在这个世界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算不了什么,我们的意志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被这个环境左右着。抬头三尺有神明,切记不要认为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上天只把你命运的一小部分让你自己掌握着,别在跌进坑里的时候不去想怎么爬出坑,而却想着自己怎么如此无能,因为这并非你的过错。当你把主宰自己命运的重任卸下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无比轻松。此时,你才具备了主宰上天丢给你的那一小部分命运的前提条件。这里有一个心结是:是不是我不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牛逼的人,我更不会成为一个牛逼的人,答案是,不是的。

第二步是认清外界反馈的真实意义。你的心里有很多不切实际的理解,批评你并非是全盘地否定了你,而只是在这件事情上你搞砸了,希望你下次能做好。在人际交往中,你一定是这样的人:忍受不了任何外界的否定意见,朋友的一个眼神,一个不留神的词,一个无意的动作都有可能使你彻夜难眠,所以你才会人际交往困难。请你一定要认清的是,否定便是否定,否定指哪便是哪,而非对你这个人的全盘否定。世上无完人,我说我朋友长的对不起社会,我朋友就跟我一刀两断认为我否定了他的人生而因此与我断绝来往么?由于我的一个手下在一次重大任务中疏忽而导致项目遭受严重损失使我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而大骂特骂他一顿甚至还加些私货我就是否定了他的一切要赶他出门么?不是的。而是什么呢,而是他马上改正,积极面对,帮助我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挽回损失,竭力避免自己重复出这种错误,我会加倍看好他。在你的思维中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因果结论,这样的东西你一定要尽全力去克服。下次再挨骂,即使情绪上思维上又如此不清醒,也一定在头脑中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这么想是不对的,一定要清醒。

上边的两部做好需要很久很久,我在真实的世界中看到过这种改变,希望你能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使自己得到改变。在这之后的事情你自然而然会做成。一定要多读书,你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外界反馈不切实际的理解这个世界上不止你一个,当你看到别人也陷入这样的困境,当你看到有人没有陷入这种困境,这一定会在你改变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心理学上的东西是科学的,但是却有些不够……怎么说呢,无血无肉。我建议你阅读的书是小说,经典小说,很多很多的好书都是在写人的。

我非常理你的困境,也愿意在你改变的路上帮助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25 岁,陷入焦虑、恐惧情绪,存在社交障碍,可以怎样调整?

1: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停地折磨自己,为了掩饰失败,他们又制定更难攀爬的目标。包装自己,使自己永远无法真实地生活,因为真实的自己让他们觉得可耻。他们对人好却又对人坏,他们极度爱却又极度恨。他们在胜利的时候有攀上巅峰的雄心与想象却又在小坎坷上一蹶不振,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他们什么都爱,却又什么都不爱。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从不伪装。他们胸无大志,对于未来不曾有过多的奢望,每一刻都活在当下。他们不爱幻想,一心活在真实的感受里。他们不去做看起来高大上的活动,却为自己真爱的事物无限投入并得到真实的快乐。

下面是分享:

我身边真的有克服的例子,但他没有你这么幸运,他没有得到互联网的帮助,只是在感觉无数次的痛苦之后不停地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但他同样也很幸运,因为在误打误撞中,他得到了书籍的帮助。他用了快十年的时间一点点摸索着才知道书中的故事可以帮助他,至此他不停地读,在书中,他读到了很多的故事,他知道他不孤独,因为这世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同样忍受着他的痛苦。在书中,他一点点了解了自己。在故事中得到领悟,又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分析着自己的幻想与自己不切实际的对外界反馈的理解。他在书中发现了那种与自己不一样的人,那种他想成为的人,他就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他与他们做朋友,观察他们与自己的不同,他用能触碰到自己伤痛的话语去触碰他们,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这使他兴奋。他看到了曙光,却在再一次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又一次陷入困境,在不断地反复与反复之后的思考之后,他终于发现,根植于肉体与灵魂的那些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于是他静下心来去忍受,并坚定地相信,一定会改变,在经过了多年之后,他终于感到了自己的改变已经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形成了一种真实的改变。

2:

有时候事情是这样的,当你没见过更大的苹果时,你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苹果原来这么小。当你见过更多的苹果时,你才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苹果。你说你不太懂得去调整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调整的方向,不懂得方向是因为你不懂得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见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儿,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会让你了解别人了解自己,不能盲目地以为自己了解自己,更不能盲目地猜测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相同。你遇事想太多的根本原因是你站到了对方的立场却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错位的,根本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而你又将这种错误的结论当成了你考虑他人的前提,这样一系列的错误便发生了,这也就是误会的产生。我在回答中强调读书的原因就是因为读书给了你更多了解他人和自己的机会,相比其它,读书更容易做。跳出自己内心小小的天地,用理性而非毫无根据地揣测去看待人和事是你最终要做到的。希望我没有说错,如果说错请你谅解。

3: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去有意排斥你,你可能只是陷入了自我排斥与他人排斥的恶性循环里。如果你小心谨慎地与别人交往,那么别人会感觉到你的小心谨慎,这个小心谨慎会变成一个微妙的东西在你们之间传递,放大,形成一种效应,让每一个人感觉交往的紧张不适。如果一段交往让人感觉不适,人就是会躲避它。最后就形成了你感受到的排斥。这个排斥无关乎你的历史,而是由你自身素质所造成的,自然也会随着你自身素质的改变而改变。请你仔细理解我所说的“小心谨慎”,看看能不能想到些什么。如果你想得到改变,首先要明白这种改变需要你花费很多的努力与时间,如果你想期待突然地转变,那我帮不了你。请做到心理准备。

一个近似完美虚假而又多变的幻象活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照着它的样子打造自己,去努力模仿,却无论怎么样都会失败。失败的时候你气馁,你的气馁是真实的,周围的人会捕捉到这种情绪,而你本身又会被这种气馁影响甚至控制。朋友之间,甚至在不够朋友的关系之间,我们通常当面说出对方的缺点本身是一种亲近的行为。说对方缺点是一种“放肆”的行为,我们不会随便去说一个人的缺点,除非这个人是我们自己人。这个行为(说对方缺点)会有可能因为对对方与自身关系判断不恰当而得到修正,比如,对方强烈的反应就是一种需要修正对关系认知的信号。在这种理论下(由你去判断对你来说是不是对),对方说出你缺点的时刻,是对你信任的,对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信任的。你的崩溃及由崩溃带来的一连串内在引起的外在变化会成为一种信号告诫对方,让对方知晓他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方会小心处理以后对你的行为,如果没有太多的必要(就是你并非是一个不可获取的关系),他会规避这种行为,一点点形成对你的排斥。

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缺陷,当你认识到的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有弱点有缺陷的自己的时候,弱点和缺陷被提起时,你的内心不会被猛烈地刺激。就像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他恐惧被人发现,恐惧被发现之后他在人群中就变成了做坏事的人,恐惧自己承受惩罚。于是,这件坏事与与这件坏事儿相关的一切都变成了这个人敏感的区域。无论周围人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起,无论说的是谁儿,他都会以为别人发现了他做的坏事,别人在说他。他想把问题掩盖,好像他从来没有做过一样,但是,他没能逃过自己,无论他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如何想象成一个没有做过这件坏事的完美的人,但是他的内心的某一个角落里会始终提醒自己,他并非如此。

类似的道理,你也在不停地掩饰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和缺陷,恐惧被发现,恐惧被发现之后可能会由此带来的种种“惩罚”。你心里幻想的那个完美的你,它越是完美,那么你越是恐惧,因为现实的你和它就会有越大的差距,那么你需要掩盖的就越多,越深。而最痛苦的事情其实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一切真实情况,还想假装骗过自己和所有人。试想,我如果是你的一个朋友,我今天告诉你,你不能太老实,这样容易被欺负。你被伤害了,那么是我伤害了你?还是你自己伤害的你自己?答案是明显的,是你自己。我只是陈述了一个我看到的事实,而(现实世界)说出这句话通常的用意是作为朋友的劝解或说友好地提醒,一句提醒是不会伤害人的。伤害你自己的恰恰是你自己长期以来由于掩盖而在内心积累的负面情绪的集中发泄,更是你自身由于对“老实,容易被欺负”这个其实不算太严重的弱点的过分贬低导致你自己产生了内心难以承受的打击。我再说的明白点,你自己看不起自己,特别看不起,但是你平时靠掩盖与逃避来避免这种内心冲突,但是经过别人提醒,你的掩着的盖子会被拆穿,所以你就受不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