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月的嬰兒如何進行早教智力開發?

黃穩穩的幸福

0~6個月的寶寶早教智力開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追視訓練

在0-6月的小寶寶眼中,只有黑、白兩色。6個月後,寶寶對色彩的認知才開始有黑白期轉向色彩期。這個時期,我們可以買一組黑白的新生兒視覺發育激發卡,給寶寶進行追視訓練。

訓練方法:手持黑牌卡片,在距離小寶寶眼睛上方20到38釐米處,讓小寶寶正面注視數秒,帶小寶寶可以追視後,將卡片從左到右慢慢移動對小寶寶進行追視。每次訓練時間不宜超過30秒,而且最好隔30分鐘以上再重複訓練。

訓練前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而且要在寶寶覺醒的狀態下進行。

追視訓練可以提高專注力,培養觀察力,健全神經,開發左右腦。


2.撫觸

每天給6個月前的寶寶進行撫觸,可以增強體感刺激,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觸覺刺激是伴隨著神經系統而發展的,對腦功能的完善起著重要而持久的作用。

0-3月每天撫觸一次,3個月後每天兩次。在寶寶覺醒的狀態下最好是每天洗完澡後進行。

進行撫觸前,寶媽們要清潔雙手,要調節好溫度溼度、燈光要柔和,用輕緩音樂做背景。然後給寶寶擦點潤膚露,輕輕搖下寶寶的小胳膊,告訴寶寶,要開始撫觸了。如果寶寶狀態不好,就先不要做。

3.多運動

兒童的智力發育通常由運動開始。讓寶寶聰明又健康的辦法,就是多做運動,常外出,減少抱的時間。

1-3月,除了最追視訓練及撫觸外,還要堅持每天做被單操。兩個月的時候可以用玩具等方法引導寶寶翻身。

4-6月多讓寶寶俯臥,可以買一些用於發展精細運動的玩具。


美媽很帥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可早教的觀念,將寶寶送去專業的早教機構進行專業的教育。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往往會有很多家長在寶寶上了一段早教課程後吐槽“寶寶進步很小”“早教根本沒有什麼作用”“什麼早教投資,這錢是打水漂了”等等……

去早教中心,不如自己教

  據調查,每個寶寶的早教課程大約花費在15000左右,期間購買各種玩具和早教用品,話費也至少需要6000元。對於寶寶而言,早教不一定要送去所謂的早教中心,自己教是完全沒問題的!不要忘了,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其實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那麼如何教?以下這些內容,各位就要好好學習嘍~

1~3個月寶寶早教課程一大動作俯臥抬頭

  媽媽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帶響聲的玩具在前逗引,讓寶寶練習自己抬頭。

頭豎直

  媽媽每天豎立起抱寶寶幾次,讓寶寶練習將頭豎起來。

翻身

  大約在3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要開始練習翻身,當寶寶俯臥的時候,媽媽可以用玩具在寶貝的兩側逗引寶貝,訓練寶貝翻身。

二認知能力視覺

  當寶寶平躺的時候,可以在寶寶的頭頂上方二三十釐米的高度掛一些彩色的球、鈴、環,或一些能發聲的玩具。2個多月的寶寶,眼球會追隨活動的物體轉動,因此,媽媽可以用兩個玩具來訓練寶寶視覺轉移,讓寶寶先注視一個玩具,然後再拿出另一個玩具,讓寶寶的視線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也可以拿一個玩具在寶寶的眼睛上方慢慢轉動,讓寶寶的視線追隨玩具移動。

注:

  很多家長都習慣在寶寶的嬰兒床或者小嬰兒車內掛上一個小玩意兒去吸引寶寶注意力。但是長此以往,寶寶一直對著一個地方看,容易造成對眼。所以,只要在訓練時把小玩意掛上即可,或者過一段時間給東西變換一下位置。避免寶寶長時間盯著一個地方看。

聽覺

  寶寶躺著的時候,媽媽可以在寶寶左右兩側說話,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讓寶寶來尋找聲源,訓練寶寶的聽覺。

觸覺

  媽媽在寶寶醒著的時候,掰開寶寶緊握的小拳頭,用大拇指輕柔為寶寶的小手做撫觸,以掌心為中央向四周輕推,並且要經常性地把寶寶的大拇指從緊握的小拳頭中抽出來。寶寶到了兩三個月的時候,媽媽要把毛線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質的玩具放到寶寶的手中,讓寶寶接觸不同的物體,訓練寶寶的觸覺。

三語言能力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和寶寶講話,為寶寶提供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

  當寶寶發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時候,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抱抱寶寶,或者親親寶寶。

  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會逗笑,媽媽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多逗寶寶發笑,使寶寶感受多種聲音、語調,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而且,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種觀點:笑的越多的寶寶智商越高。所以,媽媽們,要常逗寶寶笑啊。

四社會行為能力

  媽媽要了解寶寶的生活習慣,養成寶寶按時吃喝拉睡的習慣。此外,媽媽還要和寶寶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餵奶的時候要和寶寶柔和地對視,要充滿愛意地和寶寶交流。

  3個月的寶寶已經出現了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對媽媽的聲音和麵孔格外感興趣,因此媽媽要經常親親寶寶,抱抱寶寶,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寶寶會對更多的人微笑,願意與更多的人交往。

4~6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俯臥支撐

  訓練寶寶用兩隻手撐起身體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頭和胸部),媽媽可以先讓寶貝趴著,然後用彩色的玩具或者會發生的玩具,在寶寶的頭頂晃動,這樣寶寶就可以用胳膊撐著身體,把頭抬起來。隨著寶貝月齡的增大,寶寶會逐漸用一隻手撐著身體,另一隻手騰出來夠玩具。

  4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拉坐,具體做法是讓寶寶平躺,媽媽伸出手指,讓寶寶握住自己的手指,輕輕一拉,將寶寶的頭和肩膀拉起來,然後再讓寶寶平躺,反覆幾次。如果發現寶寶沒有辦法讓自己的頭豎直,媽媽就要過一段時間再來練習這個姿勢。

等到寶寶5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練習靠坐,讓寶寶靠坐在沙發上,一天2——3次,以後可逐漸減少靠墊的支持,讓寶寶學著獨坐。

注:

  因為寶寶的骨骼仍在生長髮育中,故不可長時間讓寶寶坐著。一定要記得讓寶寶勞逸結合呦~

二精細動作

  4個月左右的寶寶,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精細動作也在發展,特別是手部的,因此,媽媽在這個時候也要注意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媽媽在寶貝4個月的時候,可以抱著寶貝跳舞,培養寶貝的節奏感,一天2—3次。建議最好放一些音樂。

  同時可以在寶貝的周圍放一些玩具,讓寶貝嘗試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準備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讓寶貝來抓握,訓練寶貝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抓握能力。

推薦玩具:

  撥浪鼓、搖搖鈴。這些玩具可以讓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不同的動作,比如搖、抓、拿等。

  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身體已經很靈活了,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或者力氣大的爸爸要常常將寶寶舉起來,讓寶寶練習蹬腿,鍛鍊寶寶的腿部肌肉。

三語言能力

  媽媽要隨時隨地教寶寶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寶寶多聽,這樣寶寶的語言發展會非常迅速。

  媽媽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應該面對著寶寶,這樣寶寶就能看清楚媽媽的口型,表情,從而鍛鍊寶寶適應媽媽的表情變化。

四認知能力

  媽媽要抱著寶寶多照鏡子,讓寶寶認識鏡子裡的自己,促進寶寶主客體意識的發展。可以和寶寶玩捉迷藏遊戲,培養寶寶的反應靈活性。

7~10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獨坐

  訓練寶寶的獨坐能力,媽媽可以把寶貝放在凳子上,讓寶貝的雙腿著地,用手扶著寶貝的大腿,不要扶寶貝的背,然後慢慢地撒開手,讓寶寶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寶寶的周圍,讓寶寶轉頭尋找周圍的玩具,訓練寶寶的靈活性。

  爬是寶寶動作發育的一個標誌階段,寶寶可以通過爬來移動自己的身體,擴大探索的視野。媽媽可以用玩具來吸引寶寶,讓寶寶向前爬。有部分寶寶剛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向後縮,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抵著寶寶的腳,使寶寶向前移動。

  媽媽可以扶著寶寶學習站立,練習的時候要讓寶寶的兩腿分開,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兩分鐘即可。每天練習三到五次。

二精細動作

  訓練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比如讓寶寶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媽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避免寶寶塞到嘴裡。

  媽媽可以教寶寶玩鼓掌的遊戲,讓寶寶雙手互拍,訓練寶寶的協調能力,另外,媽媽可以多準備幾個玩具,同時遞給寶寶,讓寶寶學會把一隻手裡的玩具遞到另一隻手裡。

  媽媽還要特意鍛鍊寶寶拿起、放下等動作。可以訓練寶寶自己扶著瓶子喝水,配合媽媽穿脫衣服等。

推薦玩具:

  可以敲的鼓。寶寶用雙手拍打的時候鍛鍊了寶寶的協調性。

三認知能力視覺

  利用圖片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多給寶寶看一些彩色的圖片,並且告訴寶寶圖片的內容。媽媽還要帶寶寶去不同的環境,擴大寶寶的視野。

聽覺

  每天給寶寶聽一段音樂,讓寶寶感受不同的旋律、節奏等。媽媽還要鼓勵寶寶用手拍各種不同的玩具,讓他來辨別不同的聲音。

四語言能力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字詞,因此媽媽要有意識地強化訓練,一旦寶寶發這些音,媽媽就要表揚寶寶,親親寶寶,這樣寶寶就更願意張口發音,有利於語言的發展。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媽媽要叫寶寶唱兒歌,兒歌的選擇最好有帶拍手、扭腰等動作,媽媽可以一邊唱一邊教寶寶做動作。

五社會行為能力

  這個階段寶貝已經可以分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因此,媽媽要多帶寶寶去接觸陌生的人,避免寶寶怕生。另外,媽媽也要教會寶寶一些禮貌用語的動作,比如再見、謝謝等。

  繼續教寶寶指認東西,如“爸爸在哪裡”、“桌子在哪裡?”等,讓寶寶學會尋找和辨別不同的物體。

11~14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

寶貝扶著東西站穩

寶貝會走路

寶貝會跑

二精細動作

寶貝藉助木棍夠東西

寶貝擰開瓶蓋

寶貝蓋上瓶蓋

寶貝搭積木,穩穩地能搭三塊積木

寶貝用勺子吃飯

寶貝會翻書

三語言認知

  寶貝會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詞的音,同時,當寶貝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有反應。

四社會認知

寶貝對熟悉的人會微笑

媽媽離開時寶貝會依依不捨

寶寶對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

寶貝會做再見的動作

五思維認知

寶貝能指認至少三個以上的身體部位

寶貝聽到音樂會隨著旋律扭動身體

寶貝會脫帽子和襪子

15~18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的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媽媽還是要堅持讓寶寶加強練習,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加強寶寶的走、跑能力的訓練。

  媽媽可以帶寶寶玩滑梯,上下樓梯,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的發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擲皮球等遊戲,鍛鍊寶寶的手臂大肌肉。

二精細動作

  鼓勵寶寶多玩動手的遊戲,鍛鍊寶寶的手部小肌肉。如給寶寶提供筆和紙,讓寶寶練習塗鴉, 搭積木等等。

三認知能力

  教會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圖形,與寶寶一起看圖片,並讓寶寶說出圖片的顏色,形狀等。教會寶寶區分衣服和褲子。

比如:

  讓寶寶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長短等關係,可以通過畫畫來教寶寶,畫一條長的線,和一條短的線,讓寶寶自己比較兩條線的關係。

  讓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顏色,生活中隨時教寶寶分辨不同的顏色。

四語言能力

  當寶寶被問到幾歲了,叫什麼名字,男孩女孩的時候,可以回答出來。能用簡單的語言和媽媽交流;會背三首以上兒歌或童謠;會數到5以上;會模仿幾個動物的叫聲。

19~24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擲、用腳踢皮球,會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會自己上滑梯並滑下來。媽媽可以利用玩具來訓練寶寶走、彎腰、蹲下來等一連串大動作。

比如:

  可以讓寶寶去撿地上的玩具,並放到原來的位置,也可以和寶寶玩踢皮球的遊戲。

二精細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手部動作更加靈活了,會自己握筆自如地畫畫,甚至能畫出直線,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會穿珠子,能搭4—8塊積木,會自己拿勺子吃飯,會自己穿脫衣服。

三語言能力

  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掌握的詞彙也豐富了,從名詞、動詞擴展到形容詞、副詞,並開始說詞組和一些簡單的句子。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如看到一個東西,可以問寶寶“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等等。

  媽媽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儘量用短句,再加上豐富的表情和語調,吸引寶寶的注意,而且一個故事要重複講幾次。

四認知能力注意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集中注意力看電視、看圖片、念兒歌、聽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鐘左右。

觀察力

  媽媽要注意訓練寶寶對形狀、顏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兩個蘋果,讓寶寶來判斷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記憶力

  這個階段寶寶的記憶處於無意識記憶,有意識記憶非常短暫。媽媽可以通過玩捉迷藏的遊戲來訓練寶寶的記憶力,比如拿一個玩具,先給寶寶看,然後藏起來讓寶寶尋找。

社交能力

  家裡來客人時,媽媽要教寶寶學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再見”等等。

  媽媽還要鼓勵寶寶與小夥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動給其他的小朋友玩,讓寶寶學會分享。

25~30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

  寶寶行走已經非常穩健了,斜著走,倒著走,一高一低走都可以,另外,寶寶也能自如地蹲下,站起來,不再需要藉助手的力量。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可以自如地奔跑,但常常因為速度太多,又掌握不住身體的慣性,會突然向前趴倒,不過媽媽最好不要制止寶寶,摔跟頭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寶寶已經可以把球扔出100釐米遠了,這個時候寶寶的臂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平衡性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可以站在高的凳子上,向前走幾步。

二精細動作

  寶寶會穿脫簡單的衣服,也會拉拉鍊。媽媽要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添畫,會畫直線、橫線。這時要給寶寶準備一套橡皮泥玩具,讓寶寶揉、搓、團等,來訓練寶寶的手指靈活性。還要教寶寶簡單的手工摺紙。

三語言能力

  媽媽要教寶寶掌握量詞的用法,寶寶常常會說“給我一張花”,媽媽既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能為了逗寶寶而故意將錯就錯,而是要耐心地教寶寶正確的數量搭配。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已的感受。能聽懂故事,掌握故事中一些詞彙,並能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開始讓寶寶接觸英語,比如看一些英文動畫片,聽一些英文兒歌,或者直接教孩子英文詞句。

四社會認知能力

  寶寶喜歡反覆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因此媽媽要一個故事講很多次。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會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和英文單詞。

  寶寶有了聯想能力,會把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如看到一條曲線,會說這是水。媽媽不要干涉寶寶的想象力,要儘可能創作條件來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來發展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媽媽要帶寶寶常和小朋友玩耍,在寶寶與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媽媽不要干涉寶寶,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

  媽媽要經常和寶寶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來開創寶寶的創造性思維,比如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等等。通過遊戲角色的扮演,可以豐富寶寶的情感,也可以促進寶寶語言、想象力的發展。

  寶寶能理解“一樣多”、“相同”、“相等”等概念,能認識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並且能點數1—6。

31~36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一大動作

  寶寶的走、跑、跳等動作基本協調,媽媽要多帶寶寶參加騎車、攀登、平衡木、投擲、游泳等活動,增加活動的難度,使寶寶的活動更加協調,更有控制性。

二精細動作

  寶寶在擺弄各種物品的時候,能運用各種技巧

三語言能力

  寶寶喜歡聽故事,兒歌,喜歡問問題,媽媽要常與寶寶交流,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媽媽要創設語言環境,讓寶寶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和一部分漢字及英語單詞,引導寶寶閱讀簡單的幼兒讀物。

四社會認知能力

  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穿脫衣服,上廁所,為寶寶入園做好準備。

媽媽要給寶寶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寶寶體會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寶寶,讓寶寶形成樂觀開朗、自信活潑的性格;要讓寶寶多接觸社會,擴大視野,豐富寶寶的生活經驗。寶寶能感知四季變化,景色的不同,媽媽應該利用大自然對寶寶進行觀察力的訓練,讓寶寶瞭解季節更替、氣候變化、植物生長等自然規律。

  寶寶能認識餐具、玩具及傢俱,認識各種交通工具。

  寶寶能認識幾種動物,並能用恰當的詞語來描述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會指認前後上下方位,能點數5以內的數,認識幾何圖形


心連心好月嫂

小嬰兒出生就自帶很多令人驚奇的能力,看、聽、味覺、嗅覺、觸覺等以及活動能力。1-6個月的孩子,一般早教是靠父母完成的,並且都是貫穿在生活之中的,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謂的“早教課”或者“早教中心”。以我家孩子為例,我大概談一談幾個方面。

1、運動類

生完孩子出院時候,醫生就囑咐對孩子進行按摩、撫觸等訓練,後期要進行大動作的訓練。主要包括俯臥抬頭,翻身,獨立坐等,這些都要按照孩子月齡循序漸進。

同時,在孩子兩三個月以後,對孩子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比如,你可以伸出你的手指讓寶寶抓握或者用顏色鮮豔的小玩具吸引他,鍛鍊他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稍大一點,還可以通過傳遞東西等進行訓練。

2、智能類

包括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語言類的訓練。這些在給寶寶穿衣服、洗澡、餵奶時候等可以進行,比如說叫寶寶的名字啊,給寶寶唱唱歌呀等,或者跟他說最簡單的一些詞彙。

3、情緒類

不要認為小嬰兒沒有情緒。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父母要做一個好的觀察者。觀察孩子的需求和情緒,及時響應,孩子會有越來越靈敏的感覺,同時,也是對孩子情緒的一種回應。

平時,還可以多找一些顏色鮮豔的圖啊玩具啊之類的,刺激孩子的視覺和反應。

總的來說,小嬰兒的早教基本是靠父母操心的,別全信所謂的早教機構,父母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同時,千萬不要不顧年齡提前早教,比如拔苗助長鍛鍊各種大運動能力等,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給孩子帶來傷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不要操之過急。


跳媽育兒

啟蒙教育對人的一生影響至關重要,黃金期在3歲以前。啟蒙教育主要分兩個方面,智力啟蒙和情感啟蒙。針對提問,具體說說如何對孩子進行智力啟蒙。


我不太建議把啟蒙教育委託給早教機構,早教機構的從業人員是否真是一群懂教育的人?他們的課程是否真的合理?啟蒙教育並不是一件多麼玄乎的事,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啟蒙教育,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花錢並不一定真的能買來教育。

啟蒙教育最適合的環境是溫馨的家庭。這件事從孩子一出生就可開始去做了,針對1~6個月的寶寶,落實到具體的做法上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多和孩子說話。因為人是用語言來思維的,語言的清晰度和思維的清晰度完全成正比。

和寶寶的語言交流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平常生活中,喝奶、換尿布、穿衣服、曬太陽等等,都可以和寶寶說一說。比如說:“寶寶,咱們出來曬曬太陽,是不是很舒服?曬太陽可以讓寶寶身體更強壯喲。”

要注意一點,和寶寶說話的目的是交流,所以不用太刻意,以免變得囉嗦或形成噪音。和寶寶交流時,保持良好的情緒,別看寶寶小,他是可以體會到媽媽的情緒的。我曾見到有些大人和嬰幼兒說話時,故意說得很誇張,聲音也提高八度。這是不可取的,注意說話時語氣平和。


像天使守護你

第一個,可以那一些搖鈴之類好抓握的玩具讓孩子兩個手都拿著,可以鍛鍊手部的抓握能力,也可以鍛鍊聽力了。還有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玩的鋼琴健身器可以鍛鍊腳上的力量和靈活度等。還有床上面掛的床鈴

第二個,平常要給孩子做什麼多和孩子溝通就說我要給你做什麼了,為什麼要做這個呀,看見了什麼要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還可以多聽聽音樂,對孩子都有影響。

第三個,帶孩子出去走走,一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對孩子身體也好。二來可以讓孩子見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用眼睛觀察,稍微大一點了出去就不會那麼怕陌生人了。我家孩子從很小時候就一直在外面玩,身體明顯看著好多了


熊司令1

我家兩個孩子,一個月到兩個月的孩子多對他說話,他會慢慢的熟悉父母的聲音。三個月的時候差不多會有回應,逗他會笑,會尋找自己想看的東西。以上階段多以父母聲音為主。四個月到五個月,建議買搖鈴,買故事機,搖鈴買貴點,材質好點的,因為寶寶總喜歡咬,故事裡買音質好的,寶寶會開始自己玩,聽歌什麼的,故事機聲不要太大,六個月左右可以帶出去玩,總之多陪他說話,唱歌。


濁酒不食

這麼小的孩子連走路都不會,談不上什麼智力開發。

只要多陪伴,關心他,隨叫隨到,態度溫和,做做嬰兒操,聽個舒緩音樂,天氣好了出去溜達一下就好了。



如果給自己設太多規定,把自己整疲憊就不妙了,需要發力的日子還在後面。

〔圖片來自網絡〕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成雲社初心

1.尋找玩具

可以拿著玩具告訴他這個玩具叫什麼叫什麼。然後把玩具拿在手裡讓他尋找

2.聽力訓練

現在網上都有那個腳踏琴的那種床,躺在床上小腳一踢就會響音樂的那種,自己省事寶寶也開心

3.多出去走走

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去外面多走走,認識幾個和他一樣大的小夥伴,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小的虐文故事

未滿月的寶寶,視力還未發育完全,可以用黑白色卡,等大一點,就可以用彩色卡片。寶寶開始會抓握,就可以給搖鈴玩了。多和寶寶說話,經常帶寶寶出門看看,和別的寶寶一起玩。給寶寶做被動操和嬰兒撫觸。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可以切成容易抓握的形狀讓寶寶自己拿著吃。這些都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