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未卜,仍然在路上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其名著《在輪下》裡寫到: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候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碾作灰塵,且不償命。

時間彈指一揮間,飄飄落落又一歲。去年生日之際,寫了自己的8個小思考。我想堅持下去,所以今年又來了。

漂泊在外的第二年,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變化。從一無所有到仍然還是一無所有,但也知道,我收穫了很多。以下板塊,寫給仍在路上的自己。

01學習&認知

互聯網時代,如果一個人說自己不會學習,你會感覺這是一件挺荒唐的事情。事實是,學習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時候,反而是非常困難的。

知識成指數級增長。不再擔心找不到知識。我們徜徉在無邊無界的知識海洋中。迷失方向。

唾手可得的,價值往往已經被稀釋。你很多的自以為學習,不過是在意淫別人的成功,好像自己這樣做了,終有一天也會成功。

比如這個社會一直在強調,我們要多讀書,甚至刻意去追求數量多寡。這明顯就偏離了學習的主航道。

我去年在8個小思考裡第一個就寫到了閱讀,第二個是旅遊,多出去走走。因為自己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所以一年來堅持讀書保持的還可以。而多出去走走這點,就做的太不好了。

愛讀書的人,也一定是一個愛旅遊的人。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這是文藝青年的生活追求。

過了文青的年紀。今年把這兩條升級成學習。讀書不過是我們向世界學習的一種大眾方式。而旅遊,也從學生時代的遊玩變成了當下的遊學。

除了這兩點,與人交流,看電影話劇,參與知識付費。不止這些,互聯網豐富了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以至於,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在學習,該怎麼去學習。

這個時候,如何分辨出哪些是值得學習的,就顯得十分重要。看起來,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學習。你也總是被陷入學習的包圍中,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在學習進步。

經世致用一直是我堅持的一個學習準則。不盡完美,仍受益於它。

這個時代,信息量大的超乎想象。你上網去查找信息,有99%的信息與你當下想要的信息是無關。更可怕的是,缺乏意志力的我們,時常會在網絡世界經不起誘惑,被不相關的網頁吸引,然後沉迷其中,忘記最初來的目的。

學習是一件看起來容易實際很難的事情。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滿地都是知識,很多人只是在慌不擇食的撿起來,並不是在學習成長。

另外,通過學習提升認知,保持一顆探索未知世界的內心,也是我們不斷學習進步的動力。我相信,這也是一個終生學習者畢生要去追求的。

向世界學習,無關乎什麼形式,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收穫和充實。

02城市&孤獨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讓人熱血奔騰的話題。

身居繁華都市,被百萬人口包圍,也抵不過夕陽落下的孑然一人。腳下的這座城市,就像一頭高傲的野獸,終有一天,會被我們馴服。

今年的八九月份,正好畢業工作一年多。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工作狀態陷入低谷。或者說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低迷。

後來,我跟朋友說,那個時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一個人的精神被摧毀了。你根本不在乎錢,甚至拿錢去買虛假的生活以充實。

沒有經歷的人肯定是體驗不到。有經歷的人一說便懂。

每一個行走在漂泊城市的人,總有失落感而生的時刻。你又該如何面對呢。

酒精和碳火,還有深夜的寂靜。這種神聖的孤獨,是一座城市獨一無二的體驗。這種虛無的孤獨,是一座城市光鮮亮麗的背影。

當我走出這一段經歷的時候,發現自己更成熟了。我能夠理解那些仍然在城市中奔波的人群。以前說理解,那是形而上的,並不能設身處地的感受到。

時間會帶給我們孤獨感,但時間也會驗證我們的成長。我開始重新去打量眼前的這座城市,關於她的一切,白天和黑夜。

白天出入的寫字樓,承接了無數人的夢。有人如履薄冰,有人混世度日。有人吐槽這座城市的不公,有人欣賞這座城市的功利。

黑夜迷人的燈紅酒綠,我們穿梭其中。不需要擁有,靜靜去感受她的撲朔迷離就好。黑夜會讓一個人產生孤獨,同樣,也會讓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慢慢發現,你想要的,這座城市都可以給到。關鍵看你敢不敢爭取。功利的城市,對每一個人都很公平。你孤獨,她便百倍讓你孤獨,你熱愛,她便百倍讓你熱愛。

直到現在,有時候,我還會去思考,孤獨到底是個什麼鬼?我明明擁抱這個世界,為什麼還會時常出現?是我一人如此,還是大多數人如此?

這便是我今年的一個重大體驗,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體驗。以至於剛開始遇見的時候竟然被它擊敗了。毫無招架之力。

我知道,未來仍然會遇見,只是希望,下次,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樣,我就可以發現這座城市的另一面孔。

前途未卜,仍然在路上

03職場&成長

成長應該是今年我提的最多的一個詞了。

有空的朋友可以往前翻文去看,今天主要過一下職場的變化。

3月份入職一家教育公司,任職市場部的新媒體經理。我並不在乎這個頭銜,因為北上廣的路口隨便都能堵上幾個CEO。

我更在乎的是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進階。對應的職位就有對應的權力,當然了,還有對應的責任和壓力。

如果一家公司願意給你不斷進階的平臺,是非常可貴的。也是值得去感恩的。因為工資只會貶值,自己才是職場的增值和硬通貨。

對比上一家公司,還做過幾次可以拿得出手的案例,無論是跟隨紅極一時的淘寶直播,還是年終大火的VR紅包,都做了很好的嫁接營銷。然而直到現在,我發現,今年拿得出手的寥寥無幾。

除了一些在別人眼裡看起來還可以的,但我自己認為很平常,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想的進階狀態。這是在職場的專業領域,成長並不突出。

儘管以前上學也帶過團隊,但是職場的團隊,完全是兩碼事。除了做好工作,還要學習溝通,處理關係,協調資源,甚至要關心別人的成長。這其實挺有挑戰性的,因為我自己也在成長,也希望別人指導自己成長。突然要換個角度,思維要非常快速的跟上才行。

好處是我可以從一線的新媒體內容創作,編排美化,抽身出來,有時間去思考新的營銷方法,新的品牌傳播方式,以及怎樣去整合資源達到目標。

中途也被抽調去做過很多新領域,包括市場渠道,校園開拓等當時認為好像偏離我想要發展方向的工作。後來經歷之後,發現收穫也很大。儘管當下看起來跟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相關。

這些可能很多人也會經歷過。大公司叫做輪崗,小公司叫做快速學習快速適應。

當然了,任何收穫都有取捨。擴大了工作的接觸面,也意味著專業的深度很難兼顧。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這一點,之前我是不認可的。總想著,年輕人精力充沛,同時做幾件事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

直到我負責了不同領域的工作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你想取得成就,就要堅持: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儘管你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同時做很多。

還有一點感觸很深的是,工作中很多時間不是我的了。我的時間被別人拿走了。這個時候,時間管理就顯得比較重要了。怎麼去平衡屬於自己和不屬於自己的時間,這個挺考驗一個人的能力。

另外也見了不少人,有人虛偽做作,有人真誠實意,有人爭強好勝,有人謙卑好學。不一樣的人,總有喜愛與厭惡。但是,職場是一個不以個人喜好而進行的遊戲場,利益需求才是實質。

除了以上這些,也入過幾次坑,漲了不少見識。

04未來&好奇

畢業三年,五年,十年之後,我們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會不會變成曾經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會不會一直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有時候,很多事情都很難說。以至於我們自己都不確定,未來的堅信,值不值得去追求。

或者說,我堅持了,又能夠收穫什麼。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被迫成熟。至少要符合一個成熟大人的標準。房子車子成了要追求奮鬥的目標。雖然到現在我還是買不起。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選擇退回去。享受家鄉的熟悉和自在。如果這樣,當初來北上廣深的意義又何在。

很多去北上廣深的朋友,都是生活中的不安分者。明明在老家生活還不錯,偏要外出一個遙遠的城市找虐。還要心甘情願的被虐待。

後來想想,除了當初的不安分,對未來的期許,對新事物的好奇,也是促使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無論在老家還是來到北上廣深,我們走著走著,就會陷入困惑期。漸漸明白,不是我們奮鬥的未來變得越來越模糊了,而是我們越來越缺少一顆童真的好奇心。

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一顆童真的好奇心。聽起來好幼稚。明顯就是不成熟嘛。

我所認為的童真的好奇心,是對世界保有的最原始的無知,是發自內心的渴望無限的未來,是充滿激情的向未來學習的慾望。

其實,這一點,挺困難的。你去問問職場的人,沒有多少人會說我要保持童真的好奇心,大多數會說我要努力工作,或者說我要提高技能,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來不考慮追溯元認知。

包括我們常說的不希望未來的自己變成曾經討厭的人。事實是,你行走在職場,一定會發生某些變化,這些變化,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你總要去先經歷,才有資格去評價它。

但是,無論你外在怎麼變化,內心深處的要堅持,要相信,它代表著你未來的方向。

不管你未來究竟會如何,請至少保持對世界充滿好奇。

我們仍然在路上,前途未卜,卻欣然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