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個樂是讀lè,yuè還是yào?

阿姆貝兒

“樂”是個意義交織的多音字。

對本章的“樂山樂水”之“樂”,我不主張按古音讀“yào”。理由是:

一、“樂”這個自動詞帶了賓語,可以看作是“意動用法”,是“以……為樂”的意思(當然可以解釋為“喜好”)按意動用法解釋,讀音不用變化;“樂山樂水”就是“以山為樂以水為樂”。《論語》中這種用法不只一處,如《季氏》第5章的“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中的六個加點的“樂”;又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中的“樂”。

二、北宋時官修的韻書《廣韻》為它確定的音為“五教切”,今天沒有與之對應的音,經過“摺合”才能確定為“yào”。

三、“樂”的“yào”音, 是個選擇性讀音,也就是說,“樂”本來就有多種讀音:“yào”“yu蔓l蔓lào”,要看在什麼語言環境下。比如在《詩經·關雎》“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中,“樂”當然要讀“yào”或“lào”,因為它與“芼”押同一韻。在《孟子·離婁上第二十七章》“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中,三個“樂”,讀音依次應為“yu蔓l蔓lè”。

“樂”這個字字音太多易造成混亂,比如對本章“知者樂”的“樂”該怎麼讀?顯然,我們不能把“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中的“樂”讀為“yào”。照此,如果把“樂山樂水”的“樂”讀為“yào”標準就不同一了。要求把“樂山樂水”讀成“yàoshānyàoshuǐ”純粹是腐儒的做法。


陳廣逵

由於歷史的原因,有些漢字的讀音很難統一。本題的的“樂”字,個人認為是“快樂”的“樂”,應讀lè。

再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也應是“快樂”的“樂”,也應讀lè。即使那些電臺、電視臺的名家、權威主張讀yuè,我還是保留自己的意見。

還有,毛澤東先生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還”,在電視上看到的名流、大家,都讀huán,我覺得他們都讀錯了。他們也許對這個“還”字的讀音很糾結,但最後還是因為太多名家都讀huán而妥協了。

有些字有時因為強調上下句押韻而改變讀音是可以理解的。在方言中也有這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