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為什麼要把彭越剁成肉醬?

日慕鄉關

呂后並無殺彭越的權力,她只有建議權,不過她的建議劉邦能聽,說明殺彭越也正符合劉邦的心思。

彭越,山東昌邑人,年輕時家境貧寒,在鉅野湖澤中打魚,夥同一幫人做強盜。秦末,彭越響應陳勝起義,聚眾千餘人,幫助劉邦攻打昌邑。不久,兵力發展到萬餘人。這時,劉邦感到彭越率領的部隊,是他奪取天下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派人“賜越將軍印”,並命令彭越進攻楚地。彭越率部大破楚軍,奪取城池十座,初露頭角。

漢二年春,當漢兵再次攻打楚地時,彭越率部三萬多人到外黃“歸漢”,劉邦即拜他為魏相國。次年,當項羽與劉邦在滎陽開戰時,彭越趁機奪取睢陽、外黃等十七城,不僅有力地支援了劉邦,而且再次轉戰昌邑,攻佔二十餘城,“得粟十餘萬斛”,用以補充漢軍,及時地解決了漢軍給養不足的問題。

漢五年,彭越帶領部隊,到垓下與劉邦會合,使項羽處於“四面楚歌”之中,不得不在烏江自刎。

由於彭越的功績,漢六年劉邦大封功臣時,按前約,彭越為梁王。

漢十年,彭越給自己的死埋下了禍根。這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劉邦親自率軍討伐,到達邯鄲時,他要求彭越發兵配合。彭越說自己有病,派出部將到邯鄲接應劉邦。劉邦自然很惱怒,派人去申斥彭越。

彭越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他的部將扈輒說,去了就會成為待宰的禽鳥,不如就此發兵造反。彭越沒聽扈輒的勸說,仍然推說有病。

彭越的太僕得罪了彭越,怕被彭越殺了,慌忙逃到劉邦那兒,控告彭越和扈輒陰謀反叛。

彭越被設計逮捕,獲“反形已具”罪名,也就是說扈輒勸造反,彭越卻沒有殺他,說明有造反的心思了,彭越被髮配流放蜀地。

彭越被押解向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后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彭越對著呂后哭泣,分辯說自己沒有罪行,希望回到故鄉昌邑。呂后表面答應下來,和他一塊向東去洛陽。

呂后派人告訴劉邦:“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接著,呂后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劉邦下令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彭越的頭顱被砍下掛在城門示眾,屍體被剁成了肉醬。劉邦還把肉醬煮成肉湯給那些諸侯王,警告他們造反的下場。


麻辣一加一

梁王彭越是與韓信、英布齊名的漢初三大名將,為劉邦擊敗項羽、統一全國立下蓋世奇功,然而在建國後沒多久,卻因“謀反”的罪名被殺。其實,彭越的罪名非常牽強,他本可以不死,但就是因為多了句嘴,最終被劉邦剁成肉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彭越本是鉅野湖澤中的打魚人,在秦末糾結一幫逃兵、無賴做了強盜,受陳勝起義的影響,也順勢造了反。在起兵反秦的諸侯當中,以項梁、項羽叔侄的實力最強,但彭越並沒有依附於他們,反而對實力微弱的劉邦另眼相待。所以在劉邦圍攻昌邑期間,彭越主動跑過來幫忙,雖然沒有攻下城池,但兩人卻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楚漢相爭開始後,劉邦聯合魏王豹向東攻打楚國,當行軍至外黃時,彭越率領部眾三萬餘人再次歸順劉邦,被任命為西魏國相,扶助魏豹平定魏國故地(魏國又稱梁國)。劉邦被項羽大敗於彭城後,彭越不僅丟掉了攻佔的城池,還跟劉邦的軍隊失散,無奈渡過黃河北上,觀察時局的發展。


彭越無愧於“戰略大師”的稱號,在渡河之後,為配合劉邦的正面戰場,在項羽的大後方進行遊擊戰,伏擊楚國的軍隊並切斷他們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的作戰方針,讓項羽在兩線作戰中疲於應對,極大地損耗了兵力和精力(“漢王三年,彭越常往來為漢遊兵,擊楚,絕其後糧於梁地。”見《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劉邦之所以能戰勝項羽,緣於自己在滎陽一帶的正面防禦、韓信在趙燕齊故地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在項羽大後方的游擊戰,正是這三者的結合,才造就了楚滅漢興的最終結果。彭越因為首創游擊戰術,所以被後世公推為游擊戰的鼻祖,軍事成就不是一般的高。


憑藉著卓越的戰功,所以等到劉邦稱帝后,便冊封彭越為梁王,將睢陽以北的四十餘座城池全部賜予他。彭越由一介漁夫、強盜頭子,最終竟攀升到諸侯王的高位,難度堪比“鯉魚跳龍門”。可正當彭越安享王爺的快樂時光時,一場無妄之災很快便席捲而來,並最終要了他的命。


原來劉邦在登基建國後,便著手削除異姓諸侯王,而佔據四十餘座城池的彭越,自然便成為劉邦削藩的對象。而正在此時,梁國的太僕因為得罪彭越要被殺,便畏罪潛逃至長安,向劉邦誣告彭越準備謀反。劉邦聽到消息後大喜過望,馬上便派人以問責彭越為藉口,對其實施抓捕。



對於朝廷使者的問責,彭越一頭霧水,本想著辯解一番,但還沒來記得張嘴,便被隨使者而來的特種兵抓捕,一路押解到洛陽(“梁王怒其太僕,欲斬之。太僕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雒陽。”引文同上)。不久,彭越“謀反”的罪名坐實,有司要求朝廷處決他,但被劉邦“寬赦”為庶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彭越雖然被廢為庶民,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如果聰明、識相一點,就應該俯首認罪、欣然上路,然後等待轉機,但絕不可以立刻辯解、求情,給劉邦留下抗命不從的口實。然而彭越雖然已是一大把年紀,但依然天真的很,最終因為多說了一句話,被劉邦剁成肉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彭越被押解上路,走到鄭縣的時候,恰巧碰到準備從長安趕往洛陽的呂后。彭越見到呂后,真好比苦命孩兒見到孃親,將心中的委屈一股腦地向呂后傾訴,力陳自己的清白。彭越在為自己辯誣後,又請求呂后向皇帝進言,允許自己回到故鄉昌邑。讓彭越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句“多嘴話”要了他的命。


在呂后看來,彭越想回到老家的打算,實際上屬於賊心不死,意圖東山再起,如果讓這個“禍害”繼續活在世上,將使帝國永無寧日。所以對於彭越的請求,呂后假意答應下來,並帶著他一起到洛陽。但見到劉邦後,呂后便替他分析留下彭越的危險性,力勸他斬草除根。



劉邦聽後認為很有道理,便誅殺彭越並滅其三族,時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事後,劉邦為震懾諸侯,還把彭越施以醢刑,剁成肉醬後讓他們分食,實在是殘忍至極(“夏,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見《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一位蓋世無雙的名將、漢朝開國元勳,因為多了一句嘴,竟然被皇帝剁成肉醬,這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文史磚家

呂后剁了彭越,正是敲山震虎之意。

那時候的異性諸侯王叛亂不斷,當然同時也是警告同姓諸侯王的意思,你們最好也老實點,否則下場一律都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異性諸侯王中,功勞最大的韓信雖說已經被殺了,可是在殺韓信之前,燕王臧荼叛亂,韓王信(並非韓信)叛亂,陳豨叛亂,這些人都是劉邦去平叛的。呂后意識到情況的嚴峻,不得不重視這件事了。

正好輪到彭越倒黴,彭越栽倒了呂后的手中,她就建議劉邦把彭越給殺掉,然後剁成肉醬分給地方諸侯王吃,而且還派了朝中的高官去監視諸侯王,必須當面吃了。

彭越死了以後,對大漢的建立立有大功的三個諸侯王中,就剩下英布了。當時的英布正在打獵,他聽說彭越死後,肯定是感觸良多的,獵也沒心情打了,回家反思去吧。

畢竟,他們三個人中已經被整死兩個了,英布有預感,下一個肯定會是自己。再加上那時候他喜歡的一個小妾和他賬下的臣子有不清不白的關係。

其實人家兩人之間根本沒有事,是英布太小心眼,懷疑人家。

這一懷疑,這個大臣就害怕了,到了英布把他家人抓走後,大臣就跑到劉邦那裡說,英布要造反了。

英布順勢果然也就反了,那時候異性諸侯王和劉邦的關係,都是互相猜疑,誰都不相信誰的。

就連劉邦最要好的哥們,盧綰都對劉邦都有看法了。

盧綰最後為什麼會反叛呀,他也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會步入韓信,彭越,英布的後塵,畢竟異性諸侯王中,他是僅存的碩果了。

長沙王就不算了,因為那個地方,在大漢那個年代實在不是什麼好地方,所以,中央對那個地方的看管也比較松。

你看呂后本來是想用彭越來敲山震虎呢?沒想到事情發展到相反的地步去了。

結果是不想反的人,也跟著反了起來。

究其原因就是彭越死的太冤枉了,你說若是人家有罪,你殺人家,滅人家九族,情有可原。可是事實上彭越是毫無罪過的,隨隨便便就把這麼大的一個王給殺了。這肯定是會造成恐慌的,所以說,諸侯王的反叛並不是沒道理的。


史學達人

先說彭越是誰,秦末率兵起義的首領,後來歸順劉邦,西漢建立後,他貴為開國功臣,被封為梁王,封地梁國。

但沒過幾年舒坦日子,彭越卻被自己的手下告發密謀造反,最終落得被劉邦梟首示眾,株連九族。

可這都跟呂后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中間的過程並不複雜,且完全是因為彭越自己作死,但還得從劉邦平定天下開始說起。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分封了很多異姓王,這些諸侯都是追隨劉邦打下江山的功臣,但其中有一個人,即使功成名就,享盡榮華富貴,卻仍然極不安分。

這人就是陳豨(xī),圖右人物。

陳豨曾是劉邦麾下部將,後來西漢一統,他被封為趙國相國,那時西漢的趙國只是封國,皇帝會安排諸侯去管理,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就是郡縣制,只不過稱為“國”。

然而陳豨穩定管理數年後,突然起兵造反,想叛離西漢,自立為王。

劉邦得知後雷霆大怒,於是御駕親征,前去平反。

為了能夠順利打敗陳豨,劉邦在前往趙國的途中命人通知彭越,大概就是“過來幫我打個仗”之類的,讓他調一部分兵力支援,可彭越卻以年老有病為由,拒絕了劉邦,轉而派出手下將軍前往。

劉邦自然很生氣,擱現在大概就相當於,老闆請你去幫忙幹個活,你非但不去還找了個藉口敷衍老闆,老闆就會覺得你這人架子大,而劉邦這麼大老闆,當然會覺得很沒面子,於是一氣之下找了個信史去責備彭越,表達不滿。

彭越見了信史之後很害怕,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劉邦,於是準備親自去謝罪。

可這時候冒出來一個叫扈輒的,他是彭越麾下的將軍,勸告彭越說:“之前大王請你幫忙,你沒去,這回如果你去了,肯定會被逮捕,還不如順勢造反,趁大王率兵出征後方空虛,一舉奪下王城。”

彭越聽了這話更害怕,可扈輒說的也不無道理,致使彭越權衡過後,再次對劉邦宣稱病重,仍舊沒去面見。

恰巧此時梁國內有個太僕犯了罪,要被梁王彭越處死,這個太僕在犯罪之前,曾聽到了扈輒和彭越的秘密談話,而他在被處死之前,趁人不備僥倖逃出大牢,直接跑去見劉邦,告發彭越和扈輒密謀造反。

如此,劉邦龍顏大怒,於是再次派出信使前往梁國,與彭越會談時,因其毫無防備遭到信史襲擊,最終被逮捕,並囚禁於洛陽。

被囚禁期間,三司會審,審訊得出結論,說彭越:“已有謀反跡象,按律當斬。”

劉邦則念及舊情,起初並未將其處死,反而赦免了彭越的死罪,只是廢為平民,發配到蜀地青衣縣,然而彭越壞就壞在不長眼,被廢之後的昔日梁王到處流淚鳴冤,說自己從來沒有過造反之心。

直到呂后路過附近的鄭縣,彭越聽說後當即前去覲見,跪在呂后身前哭哭啼啼,一遍遍訴說自己的忠心耿耿,現在也不希望再當諸侯,只想著能回到老家昌邑養老,希望呂后念及過往的功勞,能夠答應他這個請求。

呂后表面上答應彭越會盡力幫助他,然而等回到長安,呂后卻勸說劉邦:“彭越這人太過忠厚,他之前的麾下將領對他非常忠心,雖然已經被廢為平民且流放蜀地,但留著他難免是個禍害,不如斬草除根,直接殺了他,以絕後患。”

劉邦聽後,當即同意此提議。

但直接殺難免會對政局不利,於是劉邦聯合呂后想出一計。

使呂后派人告發彭越再次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處以滅族,劉邦照準。(延尉:官名,掌刑獄)


於是本想著回老家,甚至對呂后萬分感激的彭越,於漢11年,即前196年3月3月,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斬首示眾,一家老小盡數株連,甚至在彭越死後,其屍首也被剁成肉醬,分送給各路諸侯,以此為戒。

如此看來,被剁成肉醬分送諸侯,只是劉邦為了鞏固權力的殘忍手段罷了,彭越也只是命不好,成為了王權的犧牲品,其實他從頭到尾都沒做錯什麼,最開始被劉邦逮捕,也是直接虛造了證據,汙衊他有謀逆之心,可後來這人好巧不巧,也純屬自己作死去找呂后,這才有了後來的被梟首示眾,株連九族,再到被剁成肉醬,分送諸侯,以儆效尤。

至於呂后,其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感興趣的朋友可搜一下“人彘”,正是呂后發明的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在此便不贅述,謝謝。



錢品聚

劉邦借呂雉之手,可能幾個原因:1.彭越在彭城率離開,留下劉邦一人2.劉邦清楚異性王的固有政策3.呂雉幫劉邦幹這活維持自己的價值也有可能是讓他立威4.也有可能是彭越對劉邦已經造成威脅了,歷史這東西,沒有個具體


雅石居1

這個不好回答,劉邦是仁君,秦始皇是暴君。沒聽說秦始皇把自己手下的大功臣,剁成肉醬。如果是秦始皇剁的,那就是秦始皇的一大罪狀,如果是劉邦剁的,那就是必須的。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話就是劉邦擔心諸侯謀反,就是找機會把異姓諸侯王全除掉,換成劉姓諸侯王,非劉氏不得為王。這也是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秦始皇在世時,諸侯不敢造反,秦始皇一去世,六國諸侯全反了。呂后甚至更極端,劉邦死後,呂后秘不發喪,想把朝中大臣一網打盡,全部殺死,後被人勸服,取消了這個打算,如果呂后這個計劃實施,歷史如何發展,無人知曉。


不見其影

這個問題說法不一,但有一種說法卻有可信,呂后驕奢淫逸,喜歡大梁王彭越美貌英俊。 有一次劉邦親征,呂后宣召彭越入宮,向彭越袒露心聲,與留之共魚水之歡。彭越驚恐萬分,以君臣之道不可亂倫而拒絕。這讓慾火中燒的呂右顏面掃地,大為惱怒,從此編造罪名極欲除之。後彭越被殺,呂右怒氣難消,將其肉剁成肉餡作肉餅以警功臣。


山清水秀67918610308

彭越是游擊戰之鼻祖,為人估惑陰招最多。我認為除韓信後彭越比任何人都要危險。而且彭越多次成功偷襲項王糧倉和要地使項王無心全力應對高祖若彭越聯合各王像對項王那樣對高祖,說不定那天又冒出個英雄漢朝危矣,再說彭越多次成功偷襲項王后方當時呂是人質也在後方說不定彭越對呂有一手。所彭越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殺不足為快必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