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话:五方鬼帝—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中国古代中,最高位置的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在重庆酆都县的东北,有一座平都山,后来也叫酆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幽冥世界系统庞杂,除了酆都大帝,十殿阎王,地藏王,泰山大帝之外,尚有五方鬼帝。五方鬼帝各司一方,各有治所。那么五方鬼帝在幽冥世界到底属于什么地位,来历又是如何?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也就是五方鬼帝一共有九个人,除了南方鬼帝只有一个人外,其余都是两个人。五方鬼帝中资历最老,事迹最多,位置最重的是东方的二位。

五方鬼帝的方位暗合五道将军。职司之上也有重合,但是绝对不是一类人。五道将军属于东岳大帝治下,没有治所,最重要的职责是守护五方的冥界入口。然而五方鬼帝,显然有治所,有治理冥界的权力,并且还有一定的管理人间的权力,当然五方鬼帝也是有看守五方冥界入口的职责的。

五方鬼帝中除了神荼、郁垒之外,都是曾经为人的,并且成为鬼帝事迹并不显著。神荼郁垒是和酆都同一时代的神祇,为最早的鬼帝,那时候可就是把手众鬼入冥界的入口了。山海经上说: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蟠三千里,其枝问东门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后来神荼郁垒还一度成为冥王,相当于酆都大帝的副手,地位比其他鬼帝就高了。

相关记载

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中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道教神话:五方鬼帝—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善恶感应,毫发不差!

道教神话:五方鬼帝—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道教神话:五方鬼帝—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康峻,字重山。为人慷慨,虽自身贫困,但是经常周济他人。一天,他到维扬去,船行到高邮湖时,暮色中有位老人来到船上。他对康峻说:“你存善心,已感动上仙,你从明天开始就会行好运。我有银子一两,送给你作为本钱,你可以得到二十盒。”康峻推辞不受,老人坚决留下。康峻虽然不明白二十盒的意思,但是想既然是老人的暗语,就必然大有玄机。

第二天,他用银子买了些莲藕到维扬,果然赚了二两银子。此后,他贩卖生意,都得到加倍的返还,获利无数。几年后,他就成了巨富,这时他领悟到当初老人所说的二十盒是指他会得到二十盒之多的利息。

于是他焚香告天,大出钱财,广行善事。

购买粮食,半价出售,任人自己称量。

荒年施粥,老弱妇孺发给照票,每日可以领一升米。

设立私塾,存书万卷,招来四方少年就学,提供丰厚的饮食。

设普济堂,附近有生病的人,每人分给一间房,一张床,聘请名医挨房诊治,选择道地药材并提供饮食滋补,病愈后发给盘缠作为回家路费。

替贫困户缴纳税额。

道教神话:五方鬼帝—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亲戚邻里有三十岁未娶的男子、二十岁未嫁的女子,给其钱财以婚配。

施舍棺木,帮助料理后事。

设立育婴堂,雇佣乳母,收养遗弃婴儿。

初一、十五赈济狱囚,每人给米三升,钱三十文。

厚待贫穷无子的寡妇,收养无依无靠的疾病老人。等等一切善事,无不亲力亲为。

善恶感应,毫发不差。人们做一善事,期初可能无心于要得到福报,但善报自至。人们做一恶事,期初也没想到会受到恶报,但祸事自至。善恶感应就像“形”之余“影”,始终相随。人们若能将“果报”二字省察于心中,自然祸灭福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