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漢語拼音他們是怎麼識字的?

默沫10

特別簡單的常用字,就靠口口相傳。別的國家難以做到,但是中國幾千年來,人文沒有過斷檔,所以可以使用這種辦法。

至於更多的字,雖然中國古代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拼音,但是還是有辦法的。

一是同音字,就是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稱為“讀若”、“讀為”。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肇”注“兆” 。(《爾雅》)  

二是反切法,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簡單解釋,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讀。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

如:

器,去冀切。

敖,五勞切。

緩,胡管切。

矣,於紀切。

在中國古代,外族人學漢字,就是用這種辦法,這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拼音。


純鈞LHGR

從中國古代的文字起源來看,最初的文字都是符號或者類似符號的簡單圖文,識字比較簡單,但是文字成型後,至秦漢以前都是口口相傳的,靠的是日常記憶。魏晉南北朝後,受佛教梵文影響,產生了反切的方法,即系用兩個字各取聲母和韻母去表示另一個字的讀音,反切的第一個字決定聲母,第二個字決定韻母,合起來就是那個字的讀音了。隋唐至少一般也採用讀音押韻的方法,隋陸言法的《切韻》成書之後,才有所改變,成為後世沿用的方法。




比如據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記載:“九州之人,言語不同。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辭之經,後有揚雄著《方言》,其書大備,然皆考名物之異同,不顯聲讀之是非也。逮鄭玄注六經,高誘解《呂覽》、《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熙制《釋名》,始有譬況、假借以證字音,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外言、內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這就是說,古代人通過直音,注音等方法進行識字的,但往往有時不準確,會出錯。



直音是用同音字來注音,據陳澧《切韻考•通論》記載:“古人音書,但曰讀若某,讀與某同。然或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或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識者,則其法又窮”。又如有時取音近字來比擬,據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引趙頤光《說文長箋》指出:“古無音切二法,音聲之道無邊,而同音者甚少,故許氏但有讀若,若者猶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筆傳也。”這些都是反切出現之前的一些方法,雖有出入但卻不可替代。



又比如下面的例子就是古人直音的一些詞根的方法,所謂直音得有根據的,就像現在也有聲母,韻母表作為參照一樣。

1.劉熙《釋名•釋天》:“風,兗、豫、司、冀橫口合唇言之,風,氾也,其氣博氾而動物也;青、徐言風,踧口開唇推氣言之,風,放也,氣放散也。”

2.《釋名•釋天》:“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在上高顯也。青、徐舌頭言之,天,坦也,坦然而高也。”



3.《春秋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為客。”何休注:“伐人者為客,讀伐長之,齊人語也。”“伐者為主。”何休注:“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齊人語也。” 《春秋公羊傳•宣公八年》:“曷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言乃者內而深,言而者外而淺。”   

4.《淮南子•墜形訓》:“其地宜黍,多犀。”高誘注:“旄讀近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又《淮南子•原道訓》:“蛟龍水居。”高誘注:“蛟讀人情性交易之交,緩氣言乃耳。”又《本經訓》:“飛蛩滿野。”高誘注:“蛩……讀今殆,緩氣言之。”



《切韻考•通論》指出:“孫叔然始為反語,以二字為一字之音,而其用不窮,此古人所不及也。”反切的應用,有效避免了直音、讀若等辦法的弊端。根據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二》:“切韻之學,本出於西域。漢人訓字,止曰‘讀若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原也。”也就講清楚了切韻的由來和用法。




但是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鑑於反切雖然比較實用,但它比較繁雜,不便於人們掌握,所以又想了新辦法。陰平陽平等“四聲”出現以後,將直音注音法加以改進成紐四聲法,擴大了直音的準確度和適用範圍,從孔穎達《五經正義》、朱熹《四書集註》、《詩集傳》以及《康熙字典》等,直音法一直廣泛應用。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古代時人們用的注音方法有:反切法和直音法

1、反切法

反切法是用兩個字來注另一個字的音,中國古代反切是一種漢字注音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鐘方法。

反切法使用兩個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取聲母,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聲母、韻母、聲調取出來之後一組合就是那個漢字的讀音。(如懂字,得紅切,用“得”的聲和“紅”的韻,組拼合就成了d+ong就是懂字讀音。)

(漢語拼音方案淵源最早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



2、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一個容易認識的字,標註跟它同音的字。(比如淼字標註苗)



其中包括霹況法和讀若法。譬況法就是採用描述性語言說出字音的特徵,讀若法就是用相似字音打比方,讓自己猜出所標註字的正確讀音。


以史說實

現在我們入學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漢語拼單,所使用的一套漢語拼音,是共和國成立後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的,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普通化的一種音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他們是怎麼識字的呢?

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注音,這樣便產生了不同的注音方試,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於漢代,例如“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直音法簡單易懂,有時也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意字的情況,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還有一種注音法跟直音法相似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這種注音方法比直音法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音調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在東漢至明清一千多年時間裡還有一種音法對漢字標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反切法。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反切在漢代已經發展成熟,反切法比直音法有進步但還是有缺陷,反切上下都有多餘的成分,拼合時有一定障礙;上下字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

但是無論怎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是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發明的,也引發了以後幾百年用字母拼音的潮流。所以古人即使沒有漢語拼音,先人們的智慧還是讓我們敬佩的。


麻花小張

看看的文章:

下面是鏈接地址:
https://m.zjurl.cn/i6506887565130334728/?iid=29882390885&app=news_article×tamp=1523709986&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