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對於生二胎的態度是:90後不想生,80後不願生,70後搶著生,為什麼?

妙趣生活參考

需求是個圈。

不管是搶著生的70後、不願生的80後,還是不想生的90後。誰都跑不開這個圈。

70後 都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項改革——計劃生育。那一代的童年就是和一群一群的同齡孩子撒歡的玩,家裡都有姐妹兄弟。一個家庭少則三四個孩子,多則七八個。70後說起他們的童年,是燦爛,有趣的,即使生活艱辛,經常吃不飽肚子,穿著打了一層有一層補丁的衣服。很多情況下,都是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姐姐穿完,弟弟穿。

70後生育的第一個孩子,生的早的已經成年甚至成家。生的晚的也已經上初中,或者高中,他們已經逐漸淡忘養娃時的一把辛酸淚。家庭和睦,又稍

稍有穩定的資產。還有點不得不承認,人慢慢老去,就越喜歡和年輕的人事物。這不,有閒有錢,生活無憂,國家也解開了一家只生一個的規定,還不趕緊生一個!再不生,只怕身體原因,不能生了。

80後 我就是80後寶媽一名,寶寶快兩歲了。在收貨為人父母的喜悅後,接踵而至的是全家人仰馬翻的照顧這一個寶。從出生到現在,白天父母帶孩子,下班回家我來帶,做遊戲,講故事,出門遛彎,一個都少不了。更別提每天母乳,換尿不溼,孩子生病時歷經的狼狽。

除了精力上的無限投入,你還得做好資金上的保證。不然,娃怎麼養大。

我們是正在育兒路上摸索戰鬥的一代,誰都想讓孩子更優秀,可事實就是,我們得賺足夠多的錢,才能提供給孩子優秀的環境。所以精力和金錢的雙重壓力,使得資產還不充足的80後望而卻步。真的僅限於資金有限的80後。

90後幾年前,90後只是人們口中跨了的一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90後像社會證明:那時的跨,只是我們在探索世界。現在,隨處能聽到90後創業成功,人生走向巔峰的例子。90後相比80後,活的更灑脫,也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他們不斷的追求成長,尋求突破、而不像80後那樣束縛太多。正當年的90後,實在沒必要這麼早的生孩子。不是有句話說嗎,別再該努力奮鬥的年紀,只知道談情說愛。生存比情愛更重要。


大魚小貝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真的有不少七零後在備孕和生二胎的路上了,反觀80和90後,面對二胎倒退避三舍!究其原因,如下:


70後有錢又有閒

  1. 經濟基礎:又或者說是有錢任性!七零後現在最小的都是四十歲以上!家庭穩定,工作穩定,第一個孩子基本都已經上高中或大學了!正是有錢又有閒的階段!
  2. 原生家庭觀念影響:這些人很多都是出生於多子女家庭,從小習慣了兄弟姐妹的相處,反而到了他們生育的年齡,因為計劃生育,一家只能生一個孩子!
  3. 社會因素:七零後就業階段,升學的一部分工作分配;不上學的早早出來工作,但大多安守在家;九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剛剛興起,這一部分人也是最早投入商海的人!

80後壓力山大的一代

  1. 經濟基礎:不得不說現在的八零後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有很多成功的八零後,他們的事業穩定,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他們的壓力同樣很大,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雙層壓力,現在八零後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養老壓力遠遠大於七零後。
  2. 原生家庭觀念:本身就出生於獨生子女家庭,雖然有感覺成長孤單的,但是更多的人還是習慣了獨生子女。特別是現在養育和培養一個孩子的壓力,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3. 社會因素:八零後也是遠離家鄉的一代,很多人無論是求學還是務工,都走出家鄉,來到城市裡!沒有穩定的生存環境,面臨失業、購房、醫療、等種種因素!讓大多數人對生二胎不敢提起!

90後追求自我

隨著九零後的長大,他們開始成為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多九零後,自小生活條件優越,習慣了唯我獨尊,也習慣了自己還是孩子需要人來照顧。他們可以結婚卻不想生孩子。這一代人更加尊重自我,只要自己舒心,其它都是不重要的!

總結的也許有些片面,但是確實是各個年齡段存在的實際問題!我本身是八零後,也是畢業後留在城市!家有萌娃一個,一個足矣!因為真的養不起


鑫喜閱

我是自己開兒童攝影店的,最近幾年來拍照的很多大齡父母,你見了都得先問孩子給你啥關係?畢竟弄錯輩分很尷尬的

就我接觸的這些客戶來分析一下為嘛年齡越大越想生

首先我的一個長期客戶:

孩子爸媽都是70後,大女兒20歲了,生了個龍鳳胎二胎。

跟他們聊過為什麼要生二胎呢。他們給我的回答是 當年就想多要一個,因為計劃生育查得緊,沒辦法只能生一個。其實還是傳統觀念,就想多生個,多個孩子,以後老了多個照應。另外就是經濟壓力小,事業都穩定了,也有能力負擔二孩的經濟。

80後的客戶:

一般這個年齡段大孩在2-8歲之間,比較好帶了,但是生活壓力還是不小的。孩子上學,接送都是問題。生二胎對於他們來說壓力確實是有的。

生二胎大多數是基於兩個原因。

1 頂不住家裡老年人催,政策都開放了你們幹嘛不生,生了我幫你帶。

2 意外懷了,那就生吧,反正也開放了

90後的客戶:

我也是90後,和這個年齡的客戶聊得比較來。其實很多人並不是願意這麼早生娃的。都希望趁年輕,多賺點錢。在事業上多做突破,小兩口出去旅旅遊,過過二人世界。不過往往這個時候容易懷上。。。結婚了懷了,那就生吧。這個心態站大多數

我家的二胎也快出來了,也是雙胞胎。生活的壓力很大很大滴。只希望努力工作,為他們撐起來。


三個娃親子小課堂

這個很簡單啊,因為90後顯然還在浪啊可能很多都秉持不婚主義吧,80後中年危機還在猶豫啊,可70後不行啊,得抓住最後的機會生一個啊,過了這村就沒這店,就沒有生育能力了!

因為哪怕70後中最小的79年,今年虛歲也是40了,最大呢70年49歲,不像80後還可以有考慮的時間,也不像90後那樣追求自我,70後往往乘著身體還有最後的希望,快刀斬亂麻,立馬生一個,不然過兩年生不出來可能就是悔恨終身呢!

另外吧,70後相對經濟條件較好,積累的比較多了,第一個孩子往往也大了,周圍的70後生二胎的有的孩子都高中了,還能幫爸爸媽媽帶弟弟妹妹呢!


小城御姐說

生孩子最需要什麼條件?一是有錢,二是有時間。三是能承擔責任。三者缺一不可。

90後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公主王子的生活,除了能吃能睡能玩,什麼都沒有。

自己還是啃老族,還要人侍候,一個孩子還哭爹喊娘讓父母幫帶,他們恨不能做丁克族,這些寄生蟲只能寄生在父母體內。

80後應該是38歲以下的年齡。孩子要上學,父母要老去,自己事業正處在中層階段,沒時間沒金錢,心有餘而力不足。

70後受傳統影響比較大,對多子多福有共識。他們都經歷過計劃生育,當年沒有膽量偷生只要一個孩子的,看著別人二個孩心裡多少都不平衡。現在終於有了機會,有了天時地利人和,能搭上政策的末班車,可以光明正大生了,他們是最積極的一代。

70後有豐厚的經濟基礎,有育兒的經驗,同時又面臨孩子成家,陷入空巢的孤獨中,再要一個孩給精神找個寄託,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剪梅花

我就是九零後,結婚後婆婆一直給他大哥帶孩子,我的孩子自己帶,還有我媽媽,現在三歲,小時候特愛哭,到現在腰肩頸,全有毛病,我也才二十幾歲,我愛我的孩子,就想自己享受幾年時光,所以不想再生了


花花花花28916337

7O後搶著生是因為70已經進入生育期的尾巴,想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同時經濟基礎也進入穩定狀態,有能力、有底氣,而且70當時所處的環境也是兄弟姐妹多,大家庭的氛圍濃厚。

80不願生是因為正值事業打拼黃金期,經濟基礎沒有那麼穩定,壓力比較大,先顧不上這塊先,經濟基礎穩定了以後,如果沒有錯過生育期,80還是會同70一樣,願意搶著生的。

90不想生是因為他們這一代以獨生子女居多,在他們潛意識是為我獨尊、我行我素。個人主義居多,而且事業不穩定、經濟基礎也是隻顧自已享受快樂、喜歡就ok了,他們當時處的生活環境跟70、80是天壤之別。當他們在社會的大染爐體會到什麼是責任、擔當以後,90也是會願意生的。需要我們70、80、甚至是更多的長者的引導,因為世界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但還是他們的,祖國的強大、繁榮更需要他們這一代。


劉banane

我覺得生孩子這事兒真得看自己的喜好,不是年齡決定的。社會的壓力固然是一方面,但孩子是人類的希望,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有生兒育女的想法,只是個家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就有了要生和不生的態度!

真喜歡孩子的當然願意多生,他覺得和孩子在一起很幸福,很快樂。我有朋友就是這樣的人,看見誰家的孩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是一臉充滿愛的上去逗逗人家小孩兒,在他眼裡孩子都是可愛的,天使一樣的,這點讓我很佩服。

不喜歡孩子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堅決不要,丁克家庭,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我不去質疑他好不好,我覺得在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前不要孩子,是對自己和孩子的負責,挺好的。另一種沒那麼堅決,老家兒要讓生就生,反正自己不看著,生也是為了完成任務。這種我很不屑😕,生娃就要養,這是天經地義,最起碼的責任!!!


就愛18507931

我和老公都不是獨生子女,我有一個妹妹,他有一個姐姐,我和妹妹從小就親密,小時候雖然窮,但是記憶裡都是並沒有窮的概念,只有兩個人一起玩耍一起躺床上唱歌,一起上下學做作業,有東西一起吃的溫馨。現在長大了,跟父母有年齡上的代溝,我雖然孝順,說實話並不親密,但是妹妹一直是我最親的人,我很感謝父母當時生了兩個,因為我偏內向的性格是無法向外人徹底坦誠心扉的,而妹妹一直是我傾訴的對象,是寬解我的那個人,我心靈上的天使。如果父母沒有生下妹妹,我可能在枯燥的家庭中要性格扭曲吧。現在我結婚了,孩子也幾歲了,二寶在肚子裡。我生二寶的初衷並不是養老,我和老公有養老保險,反而因為二寶我們又要辛苦幾年,但是我還是希望給我的兒子一個同齡人,一個父母無法理解傾訴的時候,一個傾訴的人,一個一輩子牽絆依靠的人。


一生有你29359006

周圍有不少朋友陸陸續續生了二寶,年紀和我們相差無幾,家中的大寶或是正在上初中,或是即將上初中。

面對需要更多照顧的二寶,父母就會選擇讓孩子上寄宿制的初中,或者是準備上寄宿制初中,再或者就是讓大寶放學後去某個輔導班作業到晚上九點多再回去,目的就是有更多精力帶二寶。

但是,這個年紀的大寶們,是心理和生理發育都需要家長格外關注的階段啊[可憐]

錯過了這幾年的情感交流,以後想交流可能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