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國怎麼會消失?

貓旅程

樓蘭,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傳奇古國。因為王昌齡的一句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古國家喻戶曉,但是對於這個國家的歷史,除了史書記載之外,人們對它的文化生活、地理位置等知之甚少。直到19世紀20年代,一群西方探險家在塔克拉馬沙漠中發現了一片古代綠洲遺址,樓蘭古國的神秘面紗才逐漸揭開。

樓蘭古國位於現在的中國新疆羅布泊附近,有樓蘭遺址,如果去旅遊的話,現在還能看到。樓蘭遺址又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古城”,樓蘭古國的消失和發現,為這座兩千多年前的城市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漢朝時期,樓蘭國一直比較興盛。樓蘭地處西域的最東面,是漢朝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漢朝使者要出使西域,和西域諸國搞好外交關係,首先就必須經過樓蘭這個國家。從地圖上看,匈奴國就在樓蘭北面虎視眈眈,夾在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樓蘭國,由於漢朝離得太遠,鞭長莫及,所以多數時間樓蘭國其實處於匈奴的控制之下。

後來漢昭帝派遣使者傅介子出使西域,刺殺樓蘭王。傅介子用財物誘惑,斬下樓蘭王的首級,回朝廷覆命,被封為義陽侯。漢朝徹底將樓蘭納入了自己的版圖,設都護、置軍候、開井渠、屯田積穀,樓蘭仍很興旺。

後來漢朝沒落,自顧不暇,對樓蘭國也就漸漸失去了控制。東晉後,中原群雄割據,混戰不休,中原再也無暇顧及西域,樓蘭逐漸與中原失去聯繫。在南北朝時期,北魏直接滅了樓蘭國,樓蘭國前後存在了800年時間。

雖然滅國,但是樓蘭古城還在,到了唐代之後,中原地區再次強盛起來,樓蘭夾在唐朝和吐蕃之間,唐朝與吐蕃多次在樓蘭兵戎相見。樓蘭還是夾在中間做炮灰,這時候的樓蘭,已經不是一個國家了,只能算是唐朝的一個邊陲重鎮。後來,不知為何,樓蘭古國神秘消失,成為一個至今未解之謎。

樓蘭古國的消失,據說是因為河流改道,氣候變化導致。由於河床中泥沙淤積,塔里木河改道,古樓蘭所在的羅布泊湖在炎熱的氣候中,逐漸蒸發,成為沙漠。羅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樓蘭城水源枯渴,樹木枯死,市民皆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

史書記載:“城郭巋然,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從此,樓蘭古國在地圖上被抹除了,只剩下今天看到的一片廢墟。



博書

樓蘭古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於羅布泊的西北,曾是水草豐美之地,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中西方貿易的繁華重鎮,曾經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中外商旅絡繹不絕,有過輝煌的歷史,卻於公元四世紀中葉淪為荒漠。是什麼原因讓一座繁華之都輪到如此地步呢?

綜合各種材料比較,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水樓蘭因水而興,因水而亡。

樓蘭城建立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上,位於鹽澤西北(鹽澤就是羅布泊)見下圖。羅布泊曾是我國西北最大湖泊,湖水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因為羅布泊的滋潤,當時樓蘭是一片綠洲,紅柳、胡楊遍地生長,樓蘭城一派生機,人口達14000多人。

繁衍了幾百年的樓蘭,在後期沒有得到上天一如既往的垂青。東漢以後,塔里木河中游的住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樓蘭人到處請求外援,幾經周折把水引進樓蘭城,但只是暫時緩解了缺水危機。更嚴峻的是,不只樓蘭缺水,樓蘭西邊的西域諸國也缺水,各國不斷在上游截流,導致塔里木河、孔雀河的水到不了羅布泊,這對樓蘭的打擊是致命的,樓蘭人只好遷徙。

除了水的原因,樓蘭的房屋全是木骨架建築。木頭從哪裡來,當然是就地取材,採伐胡楊林。大量樹木被砍伐,蘆葦被收割,紅柳被採伐,也不同程度造成了環境的破壞。

到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國歷史空前混亂,北方戰亂頻繁,而樓蘭國所處的位置,正是軍事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最終成為壓倒樓蘭,使樓蘭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徑樓蘭,“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自法顯後,又經一千多年的風沙洗禮,樓蘭最終從人們的視野中徹底消失。


老楊狼

當然,這只是吸引眼球的戲說,大家都知道樓蘭古國與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西漢與中亞各國貿易的集散地,也是關卡要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樓蘭古國一直是戰事不斷,周圍國家如匈奴、大宛、月氏等國一直覬覦樓蘭古國的財富和地理位置,我國西漢王朝更是屢次派兵駐紮樓蘭。所以連年戰事導致樓蘭居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原住民日益減少!



另外說法是樓蘭古國消失是因為自然環境日益惡劣。科學家研究分析,在4000年前,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著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那時這裡水中有魚,林中有動物,草地可以放牧,耕地便可種莊稼,在小環境裡有著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


但是是什麼導致樓蘭古國環境惡劣,轉而變成沙漠呢?有人說是因為降水減少,導致乾旱,植被枯死從而被沙漠覆蓋!另一種說法是人為破壞植被!因為樓蘭古國的墓葬是屬於船葬,也就是把很粗的木頭挖成船一樣的,然後把人放在裡面!例如最有名的帶著神秘微笑的小河公主!據說已經發現的七座墓葬,就有多達一萬多根大型圓木做成的棺材!數量之大也是讓人驚詫啊!



當然,樓蘭古國的具體消失原因一直在研究中,也可能是瘟疫,也可能是戰爭,更有可能是乾旱環境惡劣,還有人說是外星人的入侵!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將謎團揭曉,還樓蘭人一個最燦爛的歷史!


怡然自得小痞子

一句話說的好:“今天的城市,明日的廢墟”,世間無存永恆,只有剎那間的曾經,很多為了吸引眼球的報道,把消失故意引導向“突然?倆字,比如瑪雅文化為何突然消失?等等等等,要知道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斷代歷史上,要靠地質斷代去分析時間,會存在很大的誤差,幾十年、上百年的誤差可能一下子就出來了,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在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時間段消失,其實也沒有什麼神秘性可說。天災、人禍、瘟疫、地質變化,哪種情況都有可能,尤其是一個沙漠邊上的小城。

樓蘭的地理位置:

樓蘭古城遺址,位於東徑89°55′22〃,北緯40°29′55〃〃,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東距羅布泊北岸28公里處,古城遺址包括城區面積10.8萬平方米和東郊墓地MA、HB。據史書記載,樓蘭古城在最鼎盛時期,人口數量在1.4萬人。現在中國有不少大的行政村,人口已經過萬。歷史上輝煌的樓蘭古城,比我們現在一個鄉鎮還要小的很多。

由上我們基本可以知道樓蘭古城的概貌,以及人口數量。對於這麼一個相對孤立的文明古城,遠離周圍的文明群落,為何歷史沒有文獻記載她如何最終消失?無外乎,她太小了。再者她是逐漸消亡的,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那究竟為什麼消失呢?不外乎有幾點:

第一因為各種強國勢力的角逐,導致的戰爭,讓古城居民紛紛外逃。

漢朝、匈奴和周圍一些遊牧民族國家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

第二乾旱導致樓蘭古國的消失

人生活離不開水,樓蘭古國也是依託塔河水系而發展起來的文明,從地質上考察古河道我們都知道,河道也是來回擺動的,幾十公里上百公里都有可能,河道的擺動足以讓一個小城鎮走向衰亡。

第三羅布泊的擺動造成環境惡化

根據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陽墓地和小河 5號墓地出土的乾屍,考古專家向人們揭示了樓蘭的歷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時期,樓蘭地區生活著一支以遊牧為生的金髮碧眼的原始歐洲人種,他們留下幾具乾屍,就神秘地走了。也就是說樓蘭古城從斷代上講,存在著兩個文明,4000年前的文明跟2000年前的文明消失,可能都跟羅布泊的擺動有關。

第四絲綢之路的改道

經過樓蘭的絲綢古道的廢棄,也會導致樓蘭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慢慢的走向荒蕪。

第五瘟疫帶來的滅頂之災

公元541年,地中海地區發生了鼠疫,一天死亡人數甚至達到上萬。如果鼠疫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到樓蘭,對於一萬人口的城邦,致命性是肯定的。


三月風子5II8

樓蘭古國,位於羅布泊西部,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更是當時西域的咽喉要塞。

從軍事戰略中我們可以看出樓蘭處在絲綢之路的咽喉處,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並且通過絲綢之路西方各國一直對東方有著美好的憧憬,周邊各國通過不斷的戰爭來掠奪土地資源,最終導致了樓蘭的滅國之災。


從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出樓蘭大致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屬於荒漠氣候,根據當時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如果一座城市水資源匱乏,那就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最終導致樓蘭古國的消失。

我是框羽,如果有更好的意見想法,歡迎留言,感謝支持!


頭條框羽

尚無定論。

樓蘭古國不是消失於戰亂,瘟疫,,它的消失,不是孤立的。同樣消失的,還有名聲顯赫的可汗城,統萬城等,,,

它們消失的原因,大致相同,生存環境的改變:

大約在東漢開始,北方持續大範圍的乾旱,致使樓蘭古國賴以生存的羅布泊的來水減少,漸趨乾涸,植被減少,

樹木和植被是高原綠州存在的基礎,樓蘭,建樓蘭古城,耗費大量的胡楊林和蘆葦,由於地處內陸高原,由於環境太過於脆弱,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進程。

沙漠化應當是樓蘭古國消失的主因,,


bindong1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

樓蘭古國也是歷史物件留下來的東西證明其曾經有這樣一個國家。但是從沒有仔細研究過份人角度看,只能根據歷史遺蹟和後人考古留下的資料來回答問題:這是負責的。

沒有穿越到那個時代,當然不清楚它的存在,既然從當代的人的理解來回答,最多的一種解釋是自然災害引起的沙漠化嚴重以及水土流失。造成了當時的環境惡化,因為從當下地理位置和環境來看,哪裡那個時候是沙漠包圍的地帶。人為的參與環境的過度濫用,造成沙塵暴的大破壞,徹底掩埋了當時的城市。然後有些後人也許遷移走了,從此融合在華夏文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