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人民日報:南寧 “治”出來的馬路文明

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為了祖國的未來,快來關注我們吧

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南寧市民族大道雙擁路口,民警正在指揮交通。 於宏攝

給亂竄的“電驢”套上韁繩

“考了80分”,4月11日上午,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蓋章的成績單,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實習的大三學生小秦,略顯羞愧地走出位於南寧朝陽民族大道七岔路口附近的“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學習點”,騎走被交警扣下的“電驢”(南寧市民對電動自行車的簡稱)。

南寧曾經是“摩托車之城”,由於城區面積不是很大,氣候溫和,比較適合騎行摩托車,市民出行一度將其作為首選出行工具。2002年,南寧開始“限摩”,摩托車被擋在了主城區外。於是,電動自行車就成了市民的新選擇,數量快速上升。儘管噪音比摩托車小,速度比摩托車慢,但電動自行車帶來的問題一點不比摩托車少:超速、搶道、逆行、闖紅燈……電動自行車如脫韁的野馬,讓南寧的城市管理者頭疼不已。

“由於電動自行車太難管,‘一禁了之’也曾成為一個選項,甚至幾乎要進入操作層面。”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羅義學介紹說。但是,在方便管理和方便市民之間,南寧最終選擇了後者。

2013年,南寧對電動自行車實行登記上牌制度,從當年8月開始,半年時間,南寧市政府“自掏腰包”集中完成了108萬輛存量電動自行車的免費註冊登記工作。電動自行車在南寧正式有了合法身份。

電動自行車合法了,怎麼為其套上韁繩,讓它們在法治的軌道上奔馳?蔣衛紅介紹說,從2014年開始,南寧創造性地推出了“以學促管”“學罰結合”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新模式。市民辦理電動自行車登記核發號牌、行駛證時,參加交管部門組織的交規學習和測試是“必修課”;市民騎電動自行車違法,在市區主要路口設置的學習點參加交通安全學習是“規定動作”。“參加學習一次,牢記一生平安”,2014年以來,南寧交管部門共組織參加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學習600多萬人次,平均每名車主和駕駛人參加一到兩次以上學習,有效補齊了交通安全教育的短板。

與此同時,南寧下大力氣優化交通組織,讓電動自行車享有充分的路權: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保留和設置非機動車道,優先保障行人、非機動車通行;合理調整並設置電動車自行車專用進口道,實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離無干擾通行;設置電動自行車停車駐留區域;在有條件的路口加裝新國標的非機動車信號燈。在南寧的街道上,電動自行車享受到充分的“禮遇”。

而讓南寧市民感受最深的則是聲勢浩大且持久的電動自行車交通亂象整治,結果也是立竿見影。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市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了60.38%、15.87%和3.13%,交通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禮讓斑馬線”成常態了

4月10日11時許,一輛外地車牌的小車在駛過南寧市三十七中門前的斑馬線時,被執勤交警攔下,原因是沒有停車讓行正在過馬路的行人。

“剛來南寧,對路況不熟,也沒有注意到斑馬線要禮讓。”小車司機解釋說。民警對其進行了教育,告知其不禮讓斑馬線的嚴重性。鑑於情節輕微,最後交警依法對其進行警告處罰。

“在南寧,禮讓斑馬線已經成為一種自覺。現在違規的往往是不熟悉情況的外地車主。”執勤交警介紹說。

“看到我在斑馬線上等待,汽車都會停下車來讓行。”在南寧生活了半年的鮑大姐一提到“禮讓斑馬線”,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長期以來,機動車和行人搶行的社會現象十分突出,斑馬線上人車相爭、剮蹭摩擦、秩序混亂成為城市發展的“痛點”。

2012年,南寧市正式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然而捨棄舊習慣、樹立新文明談何容易。如何快速見效?南寧的答案是抓住重點群體讓一部分人先“變起來”。

2014年3月,市交通局明確要求,全市公交車、出租車行業駕駛員簽訂禮讓“承諾書”,在斑馬線前嚴格執行“三個必須”:必須提前減速,做好讓行準備;當有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必須停車讓行;當無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必須低速通過。

與此同時,南寧在執法上更是動起了真格。南寧交警部門在市區範圍內安裝了幾百套“電子警察”設備,被抓拍到的不禮讓行為將受到處罰。民警還在多個路段開展現場執法,對不主動避讓行人的機動車駕駛員依法予以扣3分、罰款150元的處罰。

採取重罰措施的不僅是交警,還有管理公交車、出租車的交通運輸部門,他們把禮讓斑馬線作為行業內考核的“硬槓槓”,要求逐級簽訂責任狀。

“我們將禮讓斑馬線納入對企業及駕駛員的考核之中,考核結果與公交企業客運成本規制財政補貼、出租汽車經營權指標投放等掛鉤,實施嚴管重罰。”南寧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主任朱海介紹說。

“公交車和出租車化身為一個個流動的‘文明點’,車開到哪裡,就將禮讓斑馬線的文明理念傳播到哪裡。”南寧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韋茵說,公交車和出租車擰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影響帶動著私家車司機加入禮讓行列。

當前,南寧市公交車、出租車禮讓率高達99.7%,私家車禮讓率也接近80%。城市的文明蝶變,讓不少外地人嘖嘖稱讚。

“現在機動車、電動自行車都知道給我們的孩子禮讓,給孩子一個安全的保障,我真的非常感激。”南寧市埌東小學校長李中說。

管理和服務“靠在一起了”

在南寧,馬路上的文明在不斷提升,而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也在不斷髮展。

對於電動自行車違法,南寧過去也曾試過簡單的“一罰了事”。“剛開始,我們對電動自行車違法實行罰款,罰50塊錢,結果群眾怨言比較大。有群眾就說,‘警察沒錢了,又來搞錢了’,很不理解。後來我們改為‘教育和處罰相結合’,‘以學促管’‘學罰結合’,群眾怨氣就少了很多。”蔣衛紅說。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過去交警部門在註冊環節的交規學習時間是90分鐘,交通違法現場學習時間為不少於1個小時,有些群眾反映時間太長。交警部門認真聽取了民意,經過研究,將兩個環節的學習時間分別調整為45分鐘和30分鐘,更加註重學習的質量和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了罰款處罰的力度。

為了切實做到有法可依,南寧市制定頒佈了《南寧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將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安全教育等事項以地方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同時起草了《南寧市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草案)》,並先後製定頒佈了《關於開展電動自行車註冊登記的通告》《關於加強南寧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

對此,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二大隊大隊長蘇文歡也深有感觸,“在路口發現違法行為,我們經常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騎電動車,過路口好不好走,要怎麼走才能順暢地過路口?是不是我們的設施不到位?是不是我們的設計還是有欠缺,從群眾角度主動體會它,主動想辦法。”目前,南寧很多路口都有提前駐留區,部分路口還實行了電動自行車“蓄水式”放行,綠燈放行優先放行電動自行車,然後讓機動車再走。而目前南寧市信號燈路口電動自行車守法率達到95%以上。

“禮讓斑馬線”方便了行人,行人也要方便司機。早在2014年,南寧市就提出“人諒車”的理念,呼籲行人體諒道路暢通需要,在車輛禮讓時儘量結伴快速通過。2015年12月,南寧市還舉辦了“我禮讓 我自豪”公益行動,除了倡導機動車主動減速停讓之外,還著力引導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強化行人在斑馬線上結伴快速通行的意識。

“在一些人流集中、人車衝突較大的路段,駕駛員不知如何通行,行人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需要從法律上明確界定通行權。”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設施工程大隊大隊長林偉權表示,“根據這些路段的實際需要,我們向科技要力量,設置了行人過街信號燈等設備,行人與機動車的通行權得以明確。”

“正是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盯市民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狠抓城市亂象治理,群眾才有更多的獲得感,我們的工作才能得到群眾的普遍支持。” 南寧市“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梁智忠深有感觸地說。

2018年 你的平安,有我守護!

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安全無小事 平安守法行

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声音|人民日报:南宁 “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