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年前的金星,有可能存在生命嗎?

艾伯史密斯

在太陽系所有的天體中,金星可以說是和地球最像的了,金星的半徑大約為6051公里,只比地球小了300多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0.8倍,密度與構成成分也與地球差不多,從這些數據上看,說地球和金星是“孿生兄弟”也不為過(比火星像多了)。但是,這對“兄弟”體型雖然相似,但“性格”卻大相徑庭。金星的表面環境與地球環境相比差別巨大,可以稱之為“地獄”。

金星擁有一個十分濃密的大氣層,表面大氣壓是地球表面的90多倍,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過了96%,導致了強烈的溫室效應,所以金星表面溫度不論早晚都在500攝氏度左右,所以金星表面不存在任何的液態水,但是會下雨,不過下的都是具有強腐蝕性的酸雨。如果按照地球生命標準的話,現在的金星表面是不太可能存在任何生命體。

另外,金星是這幾顆大行星中唯一沒有磁場的大行星,也是唯二(另一顆是水星)沒有任何衛星的大行星,這不單單意味著你在金星上無法賞月,也意味著缺少生命形成的重要條件。要知道,沒有磁場的保護,強烈的太陽風可以直接吹向金星的大氣層,使得金星大氣層電離,大氣層中的水分子就會被電解成氫和氧,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可以輕易的把氫吹走。長期以往下,金星上就不存在水了。

那麼在幾億年前的金星也是這樣的環境嗎,會不會曾經出現過生命的痕跡?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大行星,這也導致飛往金星的探測器不會太少,美國與前蘇聯一共先後發射了26艘探測器對其進行研究,其中也有一些探測器成功的在金星著陸,但是由於金星表面惡劣的環境,沒有一個探測器在金星表面工作超過2小時,所以許多重要問題目前仍不清楚,金星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個神秘的世界。

但是依據這些探測器發回的信息,一些科學家模擬了金星在29億年前可能的樣子,並對早期的金星做出了一些推測,比如,幾十億年以前,太陽的光照比現在略弱,使得金星表面相對較涼爽,液態水就可以聚集成適宜生命存活的海洋。金星早期的海洋比較淺,其體積只是今天地球海洋的十分之一左右。在那個時期,金星可能有著跟地球相似的比較溫和大氣環境,表面溫度在11攝氏度左右。這樣的環境也許持續了十幾億年,但有沒有演化出生命,現在還缺少相關的數據與證據。只能說,金星也曾經有過一個美好的“田園時代”,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沒有磁場至今還是個謎,導致其環境越來越惡劣,失去了演化生命的條件,慢慢的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要想更進一步的瞭解金星的演化歷史,只有等下一代的金星探測器再去實地考察,也許會帶回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至少現在,還是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金星上存在過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