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俄羅斯的整體經濟來看,俄羅斯還能堅持對抗美國多久?

天馬翱雲庭

這個問題應該倒過來看,美國還能遏制得住俄羅斯嗎?

蘇聯是與美國對抗的,俄羅斯其實並不存在與美國對抗的問題。但作為世界第二核大國,美國對俄羅斯並不放心,一直在謀求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冷戰後,北約三次東擴,蘇聯各前加盟共和國與東歐國家紛紛加入北約,使得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北約東擴至巴爾幹半島時,整個黑海的外圍,已經幾乎全部是北約國家了,可以說俄羅斯在歐洲方向,從北到南全部被迫處於與北約的軍事對峙中,只剩下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作為戰略緩衝。

在這種情況下,北約還準備進一步東擴至烏克蘭。另外一方面,俄羅斯在地中海與中東的盟友敘利亞,同時也在北約的干涉下政權搖搖欲墜。

俄羅斯只好被迫出手了。併入了克里米亞,然後出兵敘利亞,保障並且強化了俄羅斯在黑海、地中海與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

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軍事上對俄羅斯的遏制整體破產了。

在經濟上,普京上臺後,一改葉利欽時代的年年經濟衰退。打擊寡頭,改造俄羅斯政治結構,打擊車臣分裂勢力與恐怖主義,目前俄羅斯政治穩定,經濟秩序恢復,並總體保持了高速發展。俄羅斯經濟總量與人均GDP遠遠超過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目前已經再度屬於中高收入國家,向著重新恢復為發達國家而前進。

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影響大不大?挺大!2015年、2016年俄羅斯的經濟衰退一方面與油價大跌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美國的金融制裁有關。但是,2017年俄羅斯經濟又恢復增長了。

從目前來看,美國使盡一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手段打壓,都無法迫使俄羅斯屈服,也沒辦法讓俄羅斯經濟重新走向大衰退,更無法使俄羅斯再度解體。這意味著美國已經無法遏制俄羅斯了!

所以,俄羅斯還能對抗美國多久?我覺得美國還是應該多擔心一下自己比較恰當!目前美國的金融風險又繼續快速累積,下一次爆發的烈度絕對將大大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要再重新恢復健康就沒那麼容易了。


建章看世界

俄羅斯現在經濟狀況不佳,俄羅斯為了利益必須亮劍中東,俄羅斯寧可得罪美國但是不可能得罪中東諸國,因為從上世紀蘇聯開始和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約旦,黎巴嫩,諸國總統,國王,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重要以軍事裝備,武器彈藥把中東做大做強的,滾滾不斷的美元也進入了蘇聯人的腰包,蘇聯富裕開放,進入了盛世,戈爾巴喬夫下臺後,蘇聯很快四分五裂,大大消弱了蘇聯盛世時候的霸氣,也瓦解了合約國和蘇聯所籤的條約,



現在俄羅斯人還做著大國的夢想,可是實事卻不太樂觀,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外憂內患,裡外衝突加上其他因素普京很疲憊,現實如此,和美國對著幹沒俄羅斯一丁點好處,因為現在的俄羅斯不是以前的蘇聯,這一點美國最清楚,以美國人現在看法沒把俄羅斯放在眼裡,只不過上世紀的夥伴關係美國一直在打壓歐盟和北約,美俄兩國領導都會達成共識,各自為戰,表面的態度必須要做做,俄羅斯強硬回擊美國只是做戲給中東諸國的表演,俄羅斯人很狡猾,而且陰險。可是那些阿拉伯還在衝突中高舉俄羅斯國旗,無知者很多無知者也很可怕。最後知道俄羅斯狡詐也無奈,所以美國可以牽著普京走路,你好大家好,你不好那你就完蛋。


鋤奸將領

我想俄羅斯自從1985年後就沒有實際對抗過美國,它只是面對著之前勢力範圍的喪失時不斷地偷偷出一下手,撈回一點本錢,然後就是面對美國的制裁,耗著耗著再找機會跟美國修復關係。


帝國曆史觀察者

俄羅斯經濟不太好,是不是就應該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了?

在抗戰時期,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了,可是14年抗戰中國依然堅持了下來。人類作為有組織的社會群體之間的對抗競爭,不能純粹以經濟數據作為對抗的本錢,民心、戰力一樣也可以作為國家的綜合國力,參與到國際對抗中。

商鞅對秦孝公說:財貨多寡從來不是衡量國力的根本。國力的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廟堂。

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經常被拿出來開涮,一個泱泱大國的俄羅斯的GDP甚至比不上韓國了,可能再過一年,廣東省的GDP都要超過俄羅斯了。

可是GDP不能正常反映俄羅斯經濟的基本情況,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在數年前俄羅斯的GDP還超過2.1萬億美元,結果幾年下來,降到了如今的1.4萬億美元。這並非俄羅斯出現了經濟危機,也不是因為俄羅斯遭受制裁導致大幅度經濟下跌,而是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大幅度降低匯率,超過了一半。因此,以美元計價的俄羅斯GDP就減少了一半。但俄羅斯社會的實際財富並沒有減少那麼多。

雖然即使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平價購買力GDP俄羅斯也難以望美國項背,且俄羅斯的貧富差距同樣很嚴重,但是俄羅斯的優勢在於俄羅斯的土地廣闊,各種自然資源可以鋪張著浪費,經濟體系基本自成一體,所以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實際上也起不到什麼作用。當初,歐美國家說要凍結俄羅斯人的個人資產,結果還讓俄羅斯人嘲弄了一番,如果有俄羅斯高官在海外有資產,名單請備抄一份。俄羅斯對歐美等國的強硬對抗並非是不自量力顯示存在感,而是俄羅斯有自然資源和相應的工業體系可以玩的轉。這即是魂魄在廟堂。

俄羅斯從蘇聯分家單過後,俄羅斯民族人口占比達到75%以上,民族凝聚力很強。由於蒙古人統治的影響,俄羅斯更像東方傳統威權國家體系,民眾對民族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會代入到對集體和國家的忠誠上。因此,普京多年被西方國家汙衊而在俄羅斯國內卻長盛不衰。作為敵對勢力,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對俄羅斯民眾而言是對其大國情懷的蔑視,此時強硬的普京帶給俄羅斯人驕傲的自尊,獲得廣泛的支持。俄羅斯從上到下有著一種枕戈待旦的危機意識,在高強度的外部壓力下,俄羅斯人時刻保持著警醒。這即是根基在庶民。

俄羅斯能夠對抗美國多久,這個問題應該讓美國來回答。美國要攻擊俄羅斯多久,俄羅斯就能對抗美國多久。作為俄羅斯國家核心利益,俄羅斯面對歐美國家咄咄逼人的攻勢,已經放棄西方的友好政策。至於對抗多久,俄羅斯的國家核心利益不被滿足,鬥爭將會持續下去。而俄羅斯的國家核心利益恰恰歐美國家不可能滿足,因此,爭鬥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直到全球實力天平發生轉變。


而知而行


自2014年3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在美國的督導下,西方對俄羅斯從經濟、軍事、外交各個方面展開了圍攻。經濟上,通過多輪經濟制裁,一度使俄羅斯經濟大幅下滑,盧布急劇貶值,民眾生活受到重大影響;軍事上,美國集結北約盟國,在俄羅斯周邊進行多次演習,把北約戰時指揮中心搬遷到東歐國家進行演練;外交上,把俄羅斯開除出八國集團,力圖在國際社會孤立俄羅斯。

以綜合實力論,俄羅斯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的經濟實力全球第一,在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都有很強的話語權和霸權;美國的軍費開支世界第一,掌握最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裝備,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國主導著龐大的軍事集團“北約”,糾集“盟友”的能力比誰都強。

那麼,普京為何敢於向美國攤牌呢?

普金動用了三件“法寶”:

第一、普京動用了和平時期罕見的經濟手段;第二,軍事上抱有必勝的決心和信心;第三,運用博弈手段,瓦解西方陣營。

普京用非常規方法全力控制住俄羅斯經濟局面:

自烏克蘭危機以來,西方對俄羅斯發起多輪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資本外逃、貨幣持續貶值、通脹兇猛。為避免經濟失控,俄央行去年5次加息,使基準利率從5.5%一路攀升至17%。今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經濟萎縮約2%,但俄羅斯正在把經濟局面逐漸穩定下來。俄政府多次強調,要在西方制裁的壓力下,做強國內經濟基礎。俄羅斯有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超過1000噸的黃金儲備,俄羅斯以此為底牌,為經濟進一步下滑、盧布貶值做好政策準備。

俄羅斯整體軍事實力不如美國,但普京有三點讓美國等西方國家忌憚:

俄羅斯在洲際導彈等戰略打擊能力上和美國平起平坐;由於地緣位置相鄰,俄羅斯擁有美國的歐洲盟國懼怕的中程打擊能力和常規武裝力量;最重要的是,不惜冒險,普京在和美國的較量中擺出了必勝的姿態和自信,蠶食美國鬥志。

普京在和美國較量時不僅“鬥狠”,還講究“鬥智”,充分運用博弈手段:

普京在鬥爭中求和,在求和時鬥爭。歐盟國家所需的天然氣有近30%來自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天然氣完全從俄進口,俄羅斯把能源牌作為“殺手鐧”,瓦解西方陣營;俄羅斯是資源型國家,國際油價大跌曾重創俄羅斯經濟,危機關頭,俄羅斯靜觀其變,目前,由於沙特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等原因,俄羅斯迎來了油價回升的新機遇;俄羅斯沒有關閉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接觸的大門,運用外交方式,捕捉使雙方關係緩和的一切機會。

俄美較量還在持續。俄羅斯的做法告訴人們,在當今國際鬥爭中,做強自身、善於博弈,是確保安全和維護利益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馬馬地

自從2014年開始,普京所代表的俄羅斯和歐美之間的對立愈發嚴重,因此,對於世界上除了歐美是“主流國家”的人來說,俄羅斯根本堅持不了,普京沒啥能耐,但問題是現如今敘利亞的戰場證明,如果沒有普京,IS是不會有今天的劣勢的。當時,可是美國、土耳其、沙特等國一邊幫助方政府軍一邊經常誤投各類物資給IS。

俄羅斯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領導人只是因為經濟不好而被推翻的。相反,俄羅斯人從來只佩服強者,俄羅斯人是不怕你失敗,就怕你投降。

克里米亞(克里木)戰爭中,俄羅斯被英、法、奧斯曼打得抱鞍吐血。與奧斯曼二百年戰爭中取得的好處幾乎全都吐了回去,俄羅斯沙皇的威望陷入了谷底。結果如何?

沙皇繼續統治,因為,俄羅斯這個民族只認強者。在強者面前,他們可以勒緊褲腰帶。這是物質主義者難以理解的事情。

“一戰”後的蘇俄也是如此。其國民經濟被戰爭拖得已經崩潰,再加上協約國入侵和國內戰爭。蘇俄從軍事實力、經濟實力上說都進入了谷底,其人口損失高達2400多萬,佔其國內人口的五分之一,還有傷病員呢?可見到了什麼地步。

但最終結果如何?

俄羅斯的領導人並非中東土豪,在普京成為總統之後,普京就一直在力圖促進經濟結構轉變,改變依託石油、天然氣、武器。

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不是沒有變化,變化還是有的。比如2016年,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綠色農業”國家。糧食產量達1.17億噸,小麥出口量高達25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像中國就是俄羅斯的食品、水產品、大豆、葵花油的最大進口國。

從總體上說,俄羅斯的經濟雖然仍然在低谷徘徊,但顯然已近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俄羅斯的領土比較廣大,戰略縱深非常廣闊,制裁對其基本沒有作用。普京只要控制軍權沒有任何問題。

一個強大如蘇聯的俄羅斯並非是願望,一個衰落到崩潰邊緣的俄羅斯更是我們的噩夢。

因為俄羅斯民族的特性,普京以及俄羅斯精英階層也不會允許噩夢出現,當俄美髮生衝突的時候,其實,也是世界衰亡的時候。

到時候,那些唱衰俄羅斯的人以及無條件支持俄羅斯的人都是一樣的命運:塵歸塵、土歸土。

另外,從我國利益上說,也不能唱衰俄羅斯、普京,畢竟他在前面,中美就不會關係特別壞。否則我國整個西部、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以南的領土領海將面臨美國的嚴重蠶食。


坐古談今

從1991年俄羅斯就一直在衰敗,這麼大的國家全靠賣石油天然氣過日子,工業毫無起色,被美國人譏諷為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這樣的國家是絕望的。

如果俄國還是照目前的道路走下去,這個國家遲早完蛋,什麼文化什麼人民素質,統統扯淡,羅馬帝國文化素質怎麼樣?不也完蛋了?

俄國最大的問題是經濟萎靡,GDP 還不如廣東省,這樣的國家只會持續緩慢的衰退,除非俄羅斯來一場徹底的革命或改革。

如果說可怕的話,俄羅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窮瘋了之後會變成朝鮮。是有這種可能的,普京在內交外困,政治經濟毫無起色,不得不鼓吹民族主義以維持統治合法性,這才是俄羅斯最可怕的地方。


達瓦里氏的海洋

我目前就在俄羅斯克麥羅沃市,在這裡快三個月了,去了好幾個縣級市。這裡高速不收費,可以游泳的沙灘也是免費的,93#柴油比國內便宜1塊多人民幣,蔬菜比國內貴老多,基礎設施有些許老舊,但是生活環境還挺好,我住的小鎮光公園就四個,人們非常休閒,對我們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尤其是老年人,一次在超市一個老太太瞭解我們是中國人之後,給我們說親戚來了。總體來說,之前我們和蘇聯走過友誼,現在的俄羅斯人還是普遍喜歡中國人的。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大帝

世界上有高意願發動戰爭的國家大多有幾個特色:1國家經濟發展趨飽和,2國民經濟因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失去擴張方向而處於相對長時間的停滯狀態,並且可預見未來依然沒有發展方向,3發動戰爭特別是可控規模的遠離本土的戰爭,有利於在國家沒有投資方向的盲目時期為資金提供一條通過戰爭獲利的通道,4如果戰爭的方向控制在後發對手國家身邊,擾亂其國家發展戰略,那簡直再好不過,5特別在後發國家因為後發優勢開始相對先進國家展現出全面性的發展優勢之時。所以有高意願發動戰爭的國家大多是先發的“老”國家,目前可見的就是美帝和日本,俄羅斯顯然不具有上述這些特性,俄羅斯需要投資發展的國家建設多到資不抵需求,但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不由次強國來選擇方向,俄羅斯可以堅持多久的問題也是一個道理,這並不完全取決於俄羅斯的意願,甚至絕大部分不由他選擇,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到國家發展飽和狀態,仍具有相當競爭優勢的後發國家,發動戰爭就是打亂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沒有別的可能,俄羅斯能夠堅持多久,其實絕大部分取決於美歐核算出多少的戰爭投入以刺激國民經濟滾動而不是傷害經濟的發展,在這個選擇前提上俄羅斯雖然面對的是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同盟,卻因為戰略忍耐的差異並非沒有一點優勢,因為類似烏克蘭,俄羅斯認為敘利亞是其國家核心利益的節點,這一點甚至是大部分俄人的共識,但美歐卻是因為普世價值或部分發展利益投入到敘利亞的,他們可以接受的戰略忍耐也遠不如俄,如果敘利亞開始嚴重影響到美歐的國計民生,選民一定會收緊戰爭意願的,俄羅斯因為不完整的民主會顯現出遠優於美歐的戰略忍耐力,但也不是沒有底線的,所以俄羅斯能忍耐多久,取決於美歐可接受交戰的強度,時間,和投入,而這一切並不完全由俄羅斯決定,甚至大多數不由他決定。


黃軒28

俄羅斯本質上是個內陸國家。在當今時代,一個內陸國家是很難說有很好的發展的。俄羅斯的整體經濟,只相當於中國一個廣東省,比不上美國的一個州(例如加州)。以這樣的實力,想要和美國對抗,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不過也應該看到,我們也要先分析,俄羅斯對抗美國的目的是什麼。基於不同的目的,會有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基於保家衛國

冷戰後,美國是全世界霸主。雖然已經整垮了蘇聯,但是美國仍不死心,希望繼續整俄羅斯。趁著俄羅斯虛弱之時,徹底將其整倒,是美國長期的戰略目的。

但是美國的這個目的,只怕是要落空。我們從歷史上看,俄羅斯這個國家,特別有韌勁。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世界第一,縱深極大。如果僅僅為了自保,那是綽綽有餘。不管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在巨大的俄羅斯面前,都毫無辦法。

如果美國逼人太甚,俄羅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與美國對抗,那麼這種對抗,必然是長期的。俄羅斯在家門口是不會懼怕任何力量的。

美國是海洋國家,其主要力量在海上。俄羅斯是內陸國家,其主要力量在陸地上。這樣兩個國家,本來地緣上是比較疏離的。如果互相不逼人太甚,那麼和平共處完全沒有問題。

第二種,基於全球爭霸

曾經的蘇聯和美國,各自籠絡一批中小國家,在全世界展開爭霸行動。最終,蘇聯自己先出了問題,走向瞭解體,美國取得了全球爭霸的最終勝利。

蘇聯時代的俄羅斯,是其國力的巔峰,在巔峰期尚且不是美國的對手,現在就更不是美國的對手。

俄羅斯作為本質上的內陸國家,對於全球的貿易影響甚微。在這個時代,貿易是國際關係中的重大主題。沒有強大的貿易,就沒有廣泛的影響。

俄羅斯的經濟乏力,貿易規模很小。對於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與俄羅斯的貿易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可能展現出巨大的世界影響力。

在全球爭霸的戰場上,俄羅斯幾乎已經出局。除了歐亞大陸,俄羅斯幾乎已經喪失存在感。俄羅斯根本不可能和美國再開展全球爭霸鬥爭。

普京是個強人,但是這種強人對於國家是福是禍,是很難說的。至少在經濟這一塊,普京就很不合格。普京上臺時曾經豪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二十年馬上就到了,俄羅斯強大了嗎?沒有。俄羅斯已經受到孤立,經濟凋敝。

美俄之間,本來沒有那麼嚴重的矛盾。但是俄羅斯一貫喜歡走極端,先是想要巴結美國,完全倒向西方。倒向西方不成,又立馬調轉方向,以強硬姿態與西方對抗。前者是卑,後者是亢。如何不卑不亢地與西方打交道,似乎是俄羅斯很難學會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