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142方證(1—10)

1.銀翹散(《溫病條辨》)

病機:風熱犯肺,肺衛失宣。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透表,宣肺洩熱。

處方:連翹9g 金銀花9g 桔梗6g 薄荷6g 荊芥6g 淡豆豉6g 牛蒡子9g 蘆根30g 生甘草6g 淡竹葉6g

應用:用於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百日咳,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喉頭炎,麻疹,水痘,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產褥感染,急性皮膚化膿性感染,藥物性皮炎等。

2.桑菊飲(《溫病條辨》)

病機:風熱侵肺,肺氣失宣。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無汗或少汗,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輕透肺熱。

處方:桑葉9g 菊花3g 連翹6g 薄荷3g 桔梗6g 生甘草3g 杏仁6g 葦根9g

應用:用於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大葉性肺炎,腺病毒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鉤端螺旋體病,急性蕁麻疹,硒肺,妊娠中毒症,病毒性角膜炎,藥物性皮炎等。

溫病學142方證(1—10)

3.陳氏解涼表邪方(《外感溫病篇》)

病機:風熱表邪、鬱於肺衛。

脈症:身熱畏風,頭痛咳嗽,口渴,舌苔白,脈浮數。

治法: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處方:薄荷6g 前胡12g 杏仁6g 桔梗6g 桑葉6g 川貝母12g

應用: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感冒等。

溫病學142方證(1—10)

4.蔥豉桔梗湯(《通俗傷寒論》)

病機:風溫初起,邪氣犯肺,鬱閉肌表。

脈症:頭痛,發熱,微惡風寒,口渴,有汗或不多,心煩,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肌,疏風清熱。

處方:蔥白9g 桔梗6g 山梔子6g 淡豆豉9g 薄荷3g 連翹6g 生甘草3g 淡竹葉3g

應用: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5.寒解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病機:陽明氣熱、外有表證。

脈症:周身壯熱,心煩熱而渴,頭痛,微惡寒或周身有拘束之感,無汗或少汗,舌苔白或黃,脈洪滑而浮。

治法:清氣解表透熱。

處方:生石膏30g 知母24g 連翹6g 蟬蛻6g

應用:用於重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溫病學142方證(1—10)

6.增損雙解散(《傷寒溫疫條辨》)

病機:伏熱裡發,兼感寒邪(表寒裡熱證)

脈症:發熱惡寒,無汗或有汗,頭項強痛,肢體痠痛,腹脹,便秘,唇焦,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疏解表寒,清熱通腑。

處方:殭蠶9g 滑石9g 蟬蛻6g 薑黃3g 防風3g 薄荷3g 荊芥3g 當歸3g 白芍藥3g 黃連3g 山梔子3g 炙甘草3g 黃芩6g 桔梗6g 大黃6g 芒硝6g(沖服) 生石膏18g

應用:用於重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等。

7.神解散(《傷寒溫疫條辨》)

病機:表鬱裡熱,引動肝風。

脈症:身熱,無汗或少汗,口渴心煩、或有惡寒,頭暈頭痛,鼻塞,突然抽搐,兩目上吊,口噤,身涼,面色青,舌苔薄少津,脈浮數。

治法:解表清裡,息風止痙。

處方:殭蠶3g 蟬蛻6g 神曲6g 金銀花6g 生地黃6g 木通3g 車前子3g 黃芩3g 黃連3g 黃柏3g 桔梗3g

應用:用於重型感冒,發熱性皮疹,疹出不暢者。

8.新加香薷飲(《溫病條辨》)

病機:暑溼內蘊,寒邪束表。

脈症: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煩,骨節痠痛,頭身困重,舌苔薄膩。

治法:疏表散寒,滌暑化溼。

處方:香薷6g 金銀花9g 厚朴6g 連翹9g 鮮扁豆花9g

應用:用於夏季感冒,脊髓灰質炎,乙型腦炎,斑疹傷寒,暑季咳嗽,急性發熱症,低血鉀症等。

9.黃連香薷飲(《類證活人書》)

病機:夏感暑溼,未即發病,秋冬感當令之邪而誘發。

脈症:惡寒發熱,周身疼痛,無汗;心煩尿赤,苔薄微膩。

治法:清暑化溼,解表散寒。

處方:香薷9g 扁豆6g 厚朴6g 黃連6g

應用:用於夏秋季節的流行性感冒、乙型腦炎、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

10.衛分宣溼飲(《暑病證治要略》)

病機:暑溼襲表,鬱遏衛分。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脹重,身重肢節酸楚,無汗或微汗,口不渴,舌尖紅,苔白膩或微黃膩,脈浮滑數或濡數。

治法:透邪達表,滌暑化溼。

處方:香薷3g 青蒿6g 滑石12g 茯苓3g 通草3g 杏仁6g 荷葉6g 冬瓜皮30g 竹葉9g

應用:用於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