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都有的誤區,光伏系統組件、逆變器該這麼配

俗話說的好:“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在遵循這樣一個道理,比如說看什麼菜吃多少飯;自己什麼樣的身材穿什麼樣的衣服。而在光伏系統設計安裝過程中,這樣的道理同樣也適用。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成熟與市場的普及,人們對於光伏發電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很多人針對光伏發電這件事所扮演的角色也在隨之變化——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到“與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專業人都有的誤區,光伏系統組件、逆變器該這麼配

1、最佳容配比誤區

一套光伏系統,離不開設計、設備採購、設備安裝、併網、運維等。而在設計過程中,如何配比才能讓電站最優,讓逆變器與組件達到“最佳容配比”?

“最佳容配比”,是一個行業的專業術語,“組件”、“逆變器”是兩大主角。那麼何謂“最佳容配比”呢?

首先談談“量體裁衣”。一個人要想衣著好看,衣服就不能隨意而選,要從根據穿者身材的實際情況出發,經過仔細比量設計,最終穿到最適合自己的衣服。

逆變器與組件的“最佳容配比”,是指在光伏系統中逆變器所連接的光伏組件的功率之和與逆變器的額定容量比。

“逆變器、組件的最佳容配比不是1:1嗎?”,“我5kW的電站配5kW的組件、5kW逆變器有問題嗎?”

每次提到逆變器與組件的“最佳容配比”,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理論上來講這樣的配比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從建設電站初衷來講是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大多數的用戶建設電站並不是“趕時髦、爭熱點”,而是希望自己真正能從光伏發電這項投資中獲益——發電量高,收益高。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組件、逆變器1:1的配比上,對逆變器額定功率進行超配,這樣的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發電量,進而提高用戶的收益。

專業人都有的誤區,光伏系統組件、逆變器該這麼配

2、容配比設計

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設計,假若初始電站設計容量為A(MW),通過計算當電站電池板擴容到B(MW)時,電站的全局投資性價比為最優,此時該電站的最佳容配比為:K=B/A。當超過逆變器標稱功率的100%、105%、110%時,其最優容量配比分別為1.05、1.1、1.15。

對於最佳容配比最佳可以達到多少,國內沒有明確的說法,各地對於容配比這件事上,也各自為政。有的地區可以採用“最佳容配比”,而有的地區必須強制按照組件、逆變器1:1進行配比。

3、關於容配比國內外的說法

我們翻閱了《GB50797-201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中規定,光伏發電站中安裝的光伏組件的標稱功率之和稱為安裝容量,計量單位為峰瓦(Wp);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的配置容量應與光伏方陣的安裝容量相匹配,逆變器允許的最大直流輸入功率應不小於其對應的光伏方陣的實際最大直流輸出功率。

“不小於”那到底是多少呢?要根據“光伏方陣的實際最大直流輸出功率”來確定,這就是中國文字的奇妙之處!

再看國際有何說法?

光伏發電系統的交流容量定義為光伏系統額定輸出或者該容量為合同約定的最大功率。國際上光伏電站通常設計成高光伏-逆變器功率比以獲得低的度電成本。而我們國內還處在“將光伏組件功率之和作為光伏系統的額定功率”。

專業人都有的誤區,光伏系統組件、逆變器該這麼配

據瞭解,在光伏發電應用比較成熟的國家,如美國、德國,他們一些電站的容配比做到1.4:1.0(組件、逆變器),電站運行及發電量非常理想。這裡很多人會疑問假若逆變器達到額定功率怎麼辦,國外採用限功率的做法,通常在逆變器內部設置限功功能。

對於容配比這件事上,一定程度的進行組件超配,將有助於提升系統的整體效益。目前很多電站為了提高逆變器的運行效率和電站收益,都採用了組件超配的方法。

是不是容配比越高越好呢?

當然不是,凡是都有它的兩面性,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要考慮到光照情況、設備成本、電價、安裝環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