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冰球“學生軍”漸成規模

為了參加全國冰球錦標賽B組比賽,16歲的朱啟彰向學校請了幾天假。這兩天,全國冰球最高水平的賽事全國冰球錦標賽正在北京進行。今年,這一賽事首次設立了B組比賽。作為東道主,北京派出了以男子U18(18歲以下)梯隊為主要陣容的北京二隊,朱啟彰就是其中一員。

北京冰球隊目前擁有男子U18、U15、U12和“小女冰”四支梯隊,球員都是在校學生,利用業餘時間集訓。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接軌。“冰球是我永遠的愛好。我打球,不是一定要靠它怎麼樣,但我一定不會離開冰球。”此次參賽的北京二隊隊長赫連翊洲說。

北京冰球“學生軍”漸成規模

週五訓練:讀書打球兩不誤

全國冰球錦標賽B組比賽的水平相對於A組而言較低,有不少業餘球隊報名。在15日的首輪小組賽中,北京二隊主場以23比0大勝佳木斯二隊。

北京二隊領隊李會斌介紹,該隊本次有14人報名參賽。“這是全錦賽首次設立B組賽事,大家誰也不知道對手都是什麼水平。而且,比賽允許退役球員、外籍球員參加,所以我們派出年輕的隊伍參賽,還是以鍛鍊為主。”

不過,論水平,北京男子U18冰球隊在全國同年齡球隊中屬於佼佼者,曾勇奪該年齡段全國錦標賽冠軍,還有不少球員入選過國家少年冰球隊。“U18全錦賽從上個賽季起停辦了。孩子們沒有比賽打,所以這次全錦賽就組隊報名了。”李會斌說。

對於這支業餘的“學生軍”來說,打冰球只是愛好,他們平時都在各自就讀的學校上學,每週五晚上進行訓練。而能夠身披北京隊戰袍為家鄉而戰,令孩子們倍感榮耀。“成績不重要,但一上場就要拼盡全力,因為咱胸前印著‘北京’倆字兒。”朱啟彰說。

留學美國的赫連翊洲,這次是特意從波士頓趕回來參賽的。“可能飄在外面的孩子更依戀鄉土吧,一下飛機,感覺空氣的味道都很親切。”因期末考試錯過了參加上週的全國冰球錦標賽A組比賽,他就報名參加B組比賽,“代表北京打球,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

冬奧帶動:北京冰球氛圍濃

今年20歲的赫連翊洲小學畢業便去留學了,他和北京冰球第一批“留學生”宋安東、英如鏑是朋友。

李會斌介紹,“他們這撥孩子,當時由於上中學後打冰球的人越來越少,根本組織不起來比賽。所以有不少孩子就不得不放棄了冰球,要想繼續打球就得出國。”

如今,隨著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情況已完全不同。2016年,北京成立冰球專業隊,北京市冰球運動協會著眼於人才儲備和項目推廣,開始進行青少年梯隊建設,每年都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小球員,組隊後在高水平教練的指導下定期集訓。

“例如,我們的男子U18隊現在有29人,其中在北京上學的20人每週五晚上堅持訓練。主教練來自捷克高水平冰球俱樂部,曾率捷克U18國家隊奪得該年齡組世錦賽銅牌。”李會斌說,如果想繼續打球,如今在北京一樣有條件。

朱啟彰便是在14歲時入選了北京U15梯隊,隨後又入選了U18隊。由於就讀的學校沒有冰球隊,在梯隊成立之前,他每年只能參加一項比賽,即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進入梯隊後,比賽機會比較多,鍛鍊價值非常大。”

兩模式並行:壯大冰球人口

李會斌認為,建立北京冰球“學生軍”梯隊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梯隊的孩子們如果有意願,未來可以通過選拔進入專業隊。即便沒有進入專業隊,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上大學,或者從事其他工作,只要競技水平達到要求,未來依然可以代表北京參加比賽。”

李會斌介紹,就在前兩天奪得本次全國冰球錦標賽男子A組季軍的北京隊,就是由學生球員和專業隊球員共同組成的,“這說明中國體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兩種模式不是非此即彼的。”

不過,李會斌也承認,繁重的學業勢必對打球造成影響,“我們平時的訓練,經常有人來不了,這次比賽也有好幾個人因為學業無法參加。”

在清華附中朝陽學校讀高一的朱啟彰說,自己每週只能利用週末訓練兩次,一次在俱樂部,一次在北京隊。他特別盼著能多一點時間打球。至於未來,他說:“我還是想上大學,但我將來想從事與冰球相關的工作。”(王笑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