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金購回3條繩索,從中發現航母大祕密,可以一把勾住戰鬥機

據觀察者網5月25日報道,央視《軍事報道》欄目官微發佈消息稱,我國艦載機成功突破夜間起降這一技術難關,這也是繼上次南海大閱兵以來,遼寧艦上發生的又一件大事了。隨著夜空中一架艦載戰鬥機,從遼寧艦甲板上飛起和落下,標誌著我國遼寧艦航母已經具備了全天候作戰的能力。

我國重金購回3條繩索,從中發現航母大秘密,可以一把勾住戰鬥機

而艦載機的起降環節,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的多。眾所周知,一架戰鬥機在陸基上面,可以輕鬆的完成起降動作,這一切均得益於跑道的幫助。要知道無論是起飛時的助跑和降落時的緩衝,都離不開一條足夠長的跑道支持,但航空航母就不同了,一塊甲板的最大長度也就兩三百米。

怎樣在有限的航母著陸環境裡面,成功實現戰機的安全起降呢?要實現這一切,艦載機離不開兩個法寶,第一是略帶彎曲的航母甲板,它可以使處於起飛狀態下的戰鬥機,以一定角度迅速升空。第二則是攔阻繩,它可以一把勾住下落的戰鬥機,從而迅速抵消戰鬥機下降時的巨大動能,使戰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平穩的落到甲板上。

我國重金購回3條繩索,從中發現航母大秘密,可以一把勾住戰鬥機

大家知道嗎,在我國航母上發揮巨大作用的攔阻繩,竟然是從一堆廢鐵裡面研發出來的。正如遼寧艦的原型瓦良格號來自烏克蘭一樣,我國的攔阻繩技術也與烏克蘭有莫大關係,而這一切都源於之前發生的一件事。原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我國就曾花費巨資從烏克蘭手中引進了一批“廢鐵”,其中就包括前蘇聯時期廢棄掉的3條攔阻繩。

正是在這3條破舊“廢鐵”的幫助下,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摸索出,航母上攔阻繩技術的核心秘密,這才開啟了我國戰鬥機上艦的新徵程,而這一核心技術曾一度被世界大國所壟斷。我國就曾向俄羅斯尋求相關的研發技術,但遭到了俄方無情的拒絕,可見這一技術的重要性。

我國重金購回3條繩索,從中發現航母大秘密,可以一把勾住戰鬥機

從遼寧艦開始進行艦載機訓練以來,我國在攔阻繩的使用上就鮮有事故發生,這足以證明當初沒有引進俄羅斯攔阻繩技術的正確性。也表明了,由我國自己研發的攔阻繩技術,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最近的遼寧號艦載機成功實現夜間起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