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婁煩古城遺址怎麼樣,值得去麼?

用戶68839978

婁煩古城可是一個國都遺址,當然值得一去,首先是因為這個遺址代表了婁煩的歷史和名稱由來,這個遺址是到婁煩旅遊必不可少的景點。

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婁煩是一個遊牧民族樓煩族的行政首都。據史料記載,當時,我國北方居住著東胡、樓煩、林胡三個遊牧民族,史稱三胡。他們主要以畜牧為生,善騎射,剽悍勇猛。後來逐步強盛,最早的樓煩國疆域相當於今天北起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南到大同朔州一代,後來逐漸向南發展,並在現在的婁煩建設國家,建造了大家今天看到的婁煩古城。

據出土和現場發掘情況看,現在發掘的婁煩古城總體呈現長方形,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600米,長寬接近黃金風格比例,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出土有盆、罐、刀戟、銅箭頭、戰馬骨骼和人頭蓋骨等文物,是一處內涵豐富、佈局嚴格的古代城池遺址。

在歷史學家看來,這裡可是非常難得的歷史遺存,因為這裡不僅僅是遊牧民族南北融合,在中原建國的最早見證,也是少數民族國家從形成到滅亡的歷史見證,對研究遊牧民族由遊牧到定居,再演變為國家的過程具有代表性意義。

此外,對於社會學家來說,這個遺址還是重要的社會學研究基地。這裡的發現和發掘對於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城池建設,社會階層居住環境及佈局分配,遊牧民族漢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遺址中有戈、青銅箭頭等兵器和戰馬骨骼及帶箭頭人頭蓋骨的出土為研究古代戰爭、社會演變以及生產資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民族與少數民族的爭鋒、交融、發展、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山西新聞網

如果你喜歡考古或者研究一些古老的事物,這個地方還是很值得去的。

婁煩古城遺址

位於婁煩縣馬家莊鄉新城東溝村,為我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婁煩國南下後建都,被趙武靈王攻破後的都城遺存。

時代約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形狀為長方形,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600米,周長約3400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殘存城牆西端長53米,寬3-5米,高6米;東端長約1000米,寬3-5米,高約4-11米,裸露部分長約87米。城牆版築而成,東牆殘存馬面2個,為梯形。出土器物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盆、罐等,刀戟、銅箭頭,戰馬骨骼和插有箭頭的人頭蓋骨。

時代:東周

地址

婁煩縣馬家莊鄉新城村與馬家莊村之間,S104省道與S217省道交匯處南側的土坡上


忻州身邊事

太原婁煩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馬家莊鄉新城東溝村,是東周時代婁煩國都的遺址。作為春秋戰國時期頗具代表性的北方少數民族古城池遺址,其歷史價值遠大於旅遊價值。

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我國北方居住著東胡、樓煩、林胡三個遊牧民族,史稱三胡。最早的樓煩國疆域相當於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到雁北朔州一代。

公元前403年,樓煩國南下至現在的太原市西北,定都於今婁煩縣馬家莊鄉城東溝口。公元前308年,趙武靈王收服了樓煩,從此樓煩國歸屬趙國,但樓煩國都城所在地一直延用了樓煩的地名。明代以後去樓煩的“木”旁,改為“婁煩”。

婁煩古城遺址佈局嚴格,形狀為長方形,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至今還殘留有東西共1000多米的古城牆。20世紀 80年代初,因水利工程建設,挖掘河道時,出土了大量的地下文物。有盆、罐、刀戟、銅箭頭、戰馬骨骼和人頭蓋骨,對研究原始部落群演變為國家的過程具有代表性意義,同時對於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城池建築和佈局特色具有重要意義。

婁煩古城遺址是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遺產,已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原晚報

只要是婁煩的景都值得去,記得把口罩摘掉,那裡空氣太好水太美

對於婁煩來講,我是個“老女婿”了,媳婦是婁煩水庫邊人家,那個時候去婁煩的路可是真心不好走,太原出發常走“玉門關盤山路”,一路西行到古交,然後再途經“鎮城底”,繼續走50公里就可到“汾河水庫了”,一過“鎮城底”,空氣就偶好的不得了,天就是藍天,水就是綠水,青山綠水,美的滋滋滴♬,婁煩有好多自然人文旅遊景點,關鍵是空氣風景都一級棒,民風淳樸,不去不知道,去了還想去。


我是太原民間守藝人一枚,愛婁煩愛水庫,愛婁煩山山水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