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年後農村會消失嗎?

順慶府的農民

20年後,中國的農村不會消失,因為農業這個產業作為人類最基本最古老的產業還不會消失,所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的農民也不會消失。這是基本觀點。

中國確實處在快速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中,目前的城鎮化率接近60%,這意味著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快速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有31422萬人,這3億多人就是農業農村的根基力量。

農村人口減少和農業從業者數量下降,都是現代化進程中十分正常的現象。水利、機械、合作社等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土地不再需要大量勞動力是一個原因,而農業比較效益低則是另一個原因,農民主動或被動離開農村成為“新市民”。

但無論如何,大國小農仍然是基本國情,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仍然會有數億農民在農村生活,加上一些近年來興起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個人認為,未來農村人口不會再像前些年那樣快速流動了,但人口結構可能會有大的改變。

從戶籍制度改革情況來看,未來農民越來越會是一種職業,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的身份。


為什麼不會消失?因為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農村不會消失。


人雖然是有感情的動物,但人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來自農村,生活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都來自農村,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得靠農民來生產。雖然隨著未來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會代替一些農民的工作,可機器也需要新型農民來操作。

農村廣大的地域環境決定了農村不會消失。農村、農民雖說整體處於弱勢,可農村畢竟不像城市,我國所有城市面積相加,對於廣大的農村來說也就如螞蟻與大象。城市雖然能生產各種生活用品,可離開了農村,城市就只剩下了空氣和頭頂的太陽,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來源,難道想從空氣中處得到!不要以為好像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從城市工廠生產出來的,可歸根結底其原材料都是從農村來的。

最後人的眼界決定農村不會消失。各種山水美景、田園風光,縱橫千里的大草原,滾滾的長江黃河都是在農村。這些都是因為人有眼睛,不可能一輩子完全生活在人為製造的各類機械之中,如果這樣那人就如機器一樣會失去人的意義了。


總體來說農村的人口雖然會漸漸減少,但達到一定比例之後終究會歸於平穩,想農村完全消失是絕不可能的。隨著人們的漸漸富裕,到時候只會有更多的人嚮往農村。


海川一農人

20年後農村不會消失,這是肯定的。目前國家加快城鎮化建設,是有部分農民到城市裡居住,但這並不影響新農村建設。

我國是農業大國,要解決十幾億人口吃飯的大問題。現在國家的土地政策正在改革,向農村注入新的活力。首先是農業的補貼提高了,對農村的低保戶和貧困戶加大補貼,農業的經營權放活了,農村集體金融市場打開了,農村的資本慢慢下沉,農村的養老、醫療保險也全覆蓋了。這些政策從2016年開始執行,將直接影響農村今後二十年的面貌。


二十年後的農村將形成產業化經營,實行農莊,農場化大規模機器化作業,農民跟工人一樣到月拿工資,享受五險一金待遇。

未來的農村將比城市更適合居住,農村將高度自治,因為擁有明晰的產權,瓜葛糾紛幾乎消失,鄰里和睦相處。村裡大事小情實行民主集中制。環境得到徹底的改善,農村有山有水有田有地,一切都是純天然的……



那時的農村一定會更美!


鄉村的田野上

農村二十年會後消失?不會。城市化是中國社會發展轉型的必然趨勢。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得到質的飛躍。己不存在供需的問題。註定以前從事傳統的農耕技術將會被汰淘,取而代之的是更合理化,更先進的生產技術,新的生產技術讓生產力大幅增加,生產力出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人們己經不在需要傳統農耕種植技術,原來從事農耕作業的人員必然過剩,剩餘的農村勞動力就會現轉型進城,社會步入到城市化的轉型當中。但農村二十年後依然存在。只是二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一個更加合理的生產結構。社會結構也會出現變化,以前的農村人員佔國家人口八成以上。二十年後如果完成城市化轉型產業工人將佔人口比例的七八成。二十年後的農村將比現在的農村收入,交通,衛生醫療,環境更好更令人嚮往。擁有農村戶口的身份會令人羨慕!





343448442

差不多吧。隨著大量農村年輕人向城市流動,30歲以下的年輕人農村已不多見。只剩下55–70歲的人群了。20年後這些人最小年齡也75歲,他們的歸處無非是,生活有困難的去城裡兒女家住,沒有兒女的孤寡老人去了養老院,剩下的體力尚好的老人,雖能操持簡單的農事活動,遇手拉肩扛的活,也就望而卻步了。那時候的農村,大量的房屋已人去院荒,雜草叢生,老舊的房子幾乎是斷壁殘垣,僅剩幾家尚好的民房,也像棋盤上半局棋子,雜爛無章。這難道不是明存實亡農村嗎?


郭媚燕

中國20年後農村不會消失,這是由農村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20年後的農村,無論村貌村文明怎麼提高,只要有土地在,農村還是農村,或叫新農村。

國家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一般1號文件都是有關三農方面的。三農指農業、農村、農民。三農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有著重大意義,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國家每年在農業上會有大量補貼政策,鼓勵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業農村發展。

現在國家在農村發展上有很多支持政策,比如,以工哺農,開展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村還有獎勵資金,古村落保護也有專項資金等。在農業上,也有獎補,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千方萬畝試驗田補貼等。就是為了鞏固提高糧產,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

等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解決後,農業將來是開展集約化經營趨勢,就是很少的人種很多的地,節約成本,提高糧產和科技含量。到那時,種地將不是一種強負荷的體力勞動,而是一種勞動享受。

20年後的農村,希望是人人向望的新農村,坐在院落弄花草,看那倦鳥已歸巢,兩人相依賞月上樹梢。


一路風景美

農村不會消失、農民也同樣不會消失。有變化的是:農村面貌的變化和模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變化。城鎮化建設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人為的減少農村人口比例負面效應也是很明顯的,導止大量土地荒廢,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爭奪工作權,而農村老年人群受影響最大。中國農村需來一次土地政策大調整,把有實力、有願望投入農業生產的實業家去農村購買土地使用權,讓已經十年、二十年沒種過地的農民出讓土地使用權,不種地的農民在發達地區是普遍現象,單門獨戶的種糧農民根本賺不到錢,也沒有種糧積極性,只有走規模化、專業化、深加工才能走出種地不賺錢的困局和就近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


吳越之間

農村的60後,69年的,20年後69歲,60年的,20年後78歲,試問還能下地去幹活嗎?50後很多不用說,到現在的農村調查一下,村上的70後80後90後,00後不用說,還有多少老老實實呆在農村種那2畝地,在外打工的,在外做生意買房的,在外當兵上學工作的,隨著中國城市化進城的加快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年後大量的農村村莊會消失,會留下肥沃的土地和一片一片的墳地,以後農村隔代人也就是回家祭拜祖先時候能見面!


AAA海洋2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不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200年後農村也不會消失,為什麼呢,農村和農民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農村,必然也沒有了農民,那也就沒人種地了,那我們吃什麼喝什麼呢。


航行天下6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