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90後都任性辭職或者裸辭?

劉仕祥講生涯

世界都在不斷前進,當你還以二十世紀的目光看待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時你就已經落伍了。


九零後是任性的一代是充滿驕傲的一代,九零後也是自信的一代是隨心而走的一代。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九零後,那是因為你沒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沒有看到他們內心真實的追求。任性辭職或者裸辭都基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過大。因為不喜歡或者承受不起所以選擇放棄。

我認為基於以下幾個原因才導致九零後任性辭職或者裸辭。

1、薪資太低。面對一份薪資只有3000元的工作,我相信很多九零後在選擇這份工作時都會好好掂量一下。一二線城市平均房子每個月的租金都在1000元以上,這樣的薪資實在不能滿足九零後的日常消費,更別提想要有一些儲蓄了。

2、時常加班或者工作難度大不順心。每個人都想有自己的自由時間,過多的把自己時間消耗在工作上,九零後的心靈也免不了會有疲憊的一天,當某個爆發點出現的時候,九零後會考慮自己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進而選擇辭職、裸辭。

3、理想工作與現實工作差距太大。九零後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的一代。但是當你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時,無論怎樣估計你都提不起興趣來繼續堅持下去。

4、後期發展不盡人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九零後當然也不想自己三年如一日的待在同一個崗位上。大家選擇一份工作更看重的也是後期的發展。但是當後期發展的道路變得異常艱難時。每個人都會好好考慮下自己是否要再繼續堅持下去。


九零後任性辭職、裸辭一方面是基於對現實的無奈一方面也是基於自己的理性興趣與自己的工作沒有融洽在一起。在這裡我建議九零後在選擇工作時先考慮自己到底想要進入哪一個行業,再努力的去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工作崗位。

智聯校園 牛帥兵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我想起了以前面試的一個人。

這個人,是一個內部人介紹來面試。應聘公司的售後工程師崗位。他30歲,中專畢業,已婚。他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並不是因為他在面試的過程中表現有多優秀,而是他過往的經歷,實在是令我咋舌。

從簡歷和他的口中得知,他18歲出來工作,至今已換了11份工作。可謂是1年1換。剛畢業的時候,做的是廣告的噴漆學徒,做了不到一年,覺得廣告噴漆對身體不好,就辭職回家呆了兩個月。錢花得差不多了,就又出來找工作。由於只有廣告的工作經歷,口才又不好,又沒有其他技能,只能去做保安。做了9個月的保安,工資不高,還要上夜班,實在受不了,就又辭職回家,過完年,又出來工作了。不想做保安,要養活自己,只能去工廠應聘普工的工作。做了半年,受不了普工工作的枯燥乏味,就又辭職了。辭職之後,根本就不知道靠什麼來養活自己。後來去了一些娛樂場所做保安工作,後來又去做了裝配等。之後回家又呆了半年。經家裡介紹,跟著家裡的人去工地做水泥工,可是風吹日曬讓他苦不堪言。之後在家人的幫助下,結了婚,有了小孩。他家人還幫他出錢去學維修技術,希望他能夠有一個技術。學了半年之後,進了一家公司做了一年的售後維修工作。

之所以叫他來面試,是因為他的維修工作經歷還算符合公司的崗位要求。可是面試下來後,我發現他的技術跟一個剛剛畢業的人差不多,這與他的年齡完全不符合。所以我跟他說,公司可以錄用,但是工資會稍低。他聽了之後,說要考慮下。最終還是沒有過來。

其實我心情有點複雜,不是因為他沒來,而是他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我知道,他的生活還是會像以前一樣度過,一年一換,所以一輩子都在找養活自己、養活家庭的工作中度過。有太多的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人生完全沒有職業規劃,做工作完全憑著自己的喜好,這個喜好是哪個工作舒服做哪個;

工作經驗完全沒有積累,今年做技術,明年做銷售,後年做行政,換職業如換衣服;

內心完全沒有堅持感,工作上遇到問題就逃避,遇到壓力就放棄,以為換了工作就變好;

個人完全沒有核心競爭力,跳槽後還是隻能做同樣的事情,本以為跳槽可以解決問題,卻發現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就永遠跳槽下去。

裸辭後完全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所以繼續尋找,在尋找中等待,在等待中迷茫;

完全不瞭解跳槽的意義何在,純碎就是為了跳槽而跳槽,為了逃避問題而跳槽。

曾經有個人事總監告訴,她跳槽的次數為2次。一次是為了尋找自己的職業定位,一次是為了今後的發展。剛畢業的時候,她並不能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所以她做了一些嘗試,由於很瞭解自己,所以她嘗試的時間很短,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定位;第二次跳槽,是在她在這家公司做了7年之後,在這7年裡,她在這家公司從專員升到了經理。在第七年的年中,一家獵頭公司打電話給她,說有家公司想請她去做總監。為了更好地得到發展,她答應了,但是她希望能夠休息一個月,畢竟7年來沒有好好休息過,她想給自己放空一下,以便更好地衝刺下一個7年。那家公司也同意了。就這樣,她實現了自己職業上的跨越。跳槽對她來說,只不過一次職業上的跨越!就算裸辭,我相信她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所以對於裸辭的朋友來說,如果你會遇到尷尬期,說明你在職業發展中,肯定是存在短板的。要麼是個人的工作經驗積累不夠,要麼是個人能力上的儲備不足,要麼是沒有核心競爭力,要麼是野心與能力的不匹配,要麼是堅持力不夠。你今天的尷尬,都是你昨天的沒有職業規劃,沒有堅持,沒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造成的。

跳槽不是你逃避問題的方法

其實每個人都經歷過跳槽的階段,跳槽也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跳槽對大家的職業發展卻是至關重要。很多人不知道跳槽對自己的意義何在,所以跳槽永遠只是跳槽,而他的職業發展卻是永遠停滯不前,增加的只是跳槽的次數和年齡。很多人只要在公司裡遇到下面這些問題的時候,跳槽就會出現在他的腦海裡:當遇到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當對公司不滿意的時候;當其他部門的人不配合的時候;當領導批評的時候;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當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待遇不符合的時候…….

其實,我覺得跳槽只能解決你一個問題,就是你的發展。我個人決不會因為外在的因素去跳槽,除非自己的發展受限了。有個朋友剛畢業的時候,曾在一家建築公司,工資也不高,工作壓力大,工資偶爾還會延遲發,公司人性化也不足,部門工作也不配合,跟他一起來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一個。但他覺得,現在他去到別的公司,自己經驗也沒有,核心競爭力也沒有,去到別的公司也一樣。還不如呆在這家公司,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公司有問題才需要我們,有問題就有機會。所以他堅持了下來,在這家公司做了主管後才離開這家公司。如果他當初走,恐怕他現在還在不斷地跳槽之中。

所以一個人跳槽,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職業的發展。如果你跳槽沒有比以前有更好的發展,就不要跳。這個更好,要麼是職位上的發展,要麼是你期望的待遇上增長。千萬不要因為壓力、公司的問題等外在因素跳槽,這樣的跳槽沒有任何意義。

這些你沒做到,裸辭你將永遠遇到尷尬期

對於有自己職業規劃,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永遠不會遇到裸辭的尷尬期。就算裸辭了,他們隨時也能找到發揮自己價值的平臺。所以,我們要避免裸辭的尷尬,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找到自己能夠真正奮鬥一生的職業。很多人之所以一年一換,而且是更換不同的職業,就是因為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職業的發展具有積累性,一年一換,等待你的永遠是換,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尷尬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你有可能面臨與剛畢業的人搶工作,你有可能而立之年還在為找工作發愁,你有可能還在為那幾十塊錢的工資跟薪酬專員吵架。

二、沉下心來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好工作不是找出來的,而是被別人挖出來的。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朋友被挖過去做經理了,被挖過去做總監了,工資比以前翻了一倍。他們憑什麼被挖?職業的工作經驗是他被挖的首要因素。你想成為被挖的人嗎?那你至少也要在行業裡穩定地呆5年以上吧?

三、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人,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裸辭還是騎驢找馬。現在企業招聘存在的問題是招不到合適的人,可是卻也有很多人說,現在找工作真難。這是因為企業標準和員工能力之間存在著差距。我們還遠遠達不到企業用人的標準。如果你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根本不愁有空窗期,你簡歷剛掛上去,馬上就有人打電話給你了,面試之後,馬上要你上班,就算等你一個月,他們也願意,哪裡還會有尷尬期?

當你成長了,裸辭與騎驢找馬的選擇就不存在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做好一件事,而是在我們的能力還沒有成長起來之前,我們就放棄了。試想一下,我們都是從一個啥都不懂的大學生走過來,為什麼有的人在五年內做到了中層,而有的人卻依然是處在底層崗位,就是因為有些人在五年裡將自己的能力鍛鍊起來了,他們比你更快地成長起來了。所以還是要回到上面的幾點,找到自己的職業規劃,潛下心來紮紮實實地在一家公司做幾年,不斷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當你成長起來的時候,裸辭與騎驢找馬的選擇也許就不復存在,尷尬期也就離你而去了。因為等待你的,將是無數的機會等待你選擇,而不是別人選擇你!

我是劉仕祥老師,生涯教育專家,演講教練,人力資源管理師,高校職業規劃講師,著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遇見拼命努力的自己》《直擊人心:從0到N職場溝通術》。


劉仕祥講生涯

關於90後任性辭職或裸辭,我有這3點看法。

第一、裸辭,多數都是衝動年輕無知

90後,因為剛上社會缺乏歷練。自我,相比較80後70後要多的多。抗壓的韌性也差很多。工作中乾的不順心的,或者受挫了,總是會憤而辭職。



但我認為這樣的任性,辭職或者裸辭是相當衝動,是年輕無知的一種表現。

誰作為一個職場的新兵蛋子去工作,不會遇到壓力,不會遇到挫折呢?

去到公司裡上班,一開始就稱心如意呢?

剛去公司上班,有壓力,有挫折,不盡如你意,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畢竟公司的老闆不是你。公司的很多事情不可能按照你的脾氣和調性來運營。

一遇到點不順心,一被領導罵,就扔辭職書,抬腿走人。

我想問一下,職場最起碼的規則你懂嗎?公司是你想來就來,想去就去的嗎?你到公司裡來上班,你知道你要幹什麼的嗎?

你到公司裡來上班,你就是來受委屈,來承擔壓力,來解決公司的問題,來服務好客戶,把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賣出去,把錢給公司賺回來的!

如果到公司裡來上班就跟在大馬路上去撿錢一樣,那麼輕鬆沒壓力,那要你來幹什麼?

所以相當多的90後剛入職場,缺乏對職場的認識,和對職場規則的深刻洞察,動不動的任性辭職或者裸辭,真的是顯得太年輕,太幼稚了。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個問題,當某一天你在去找新工作的時候,你在你過去的工作經歷中,都是在這個公司幹幾個月,在那個公司幹幾個月,你覺得hr還要你嗎?

衝動無知,年輕的去裸辭或者任性的辭職,給自己帶來的是職場信譽的降低,給自己帶來的是自我的膨脹。

如果作為一個年輕人,不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能進為這場,這樣的人將來註定不會有太大出息。因為工作佔據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

第二、裸辭,多數都是逃避自己的無能

年輕人剛上社會,社會經驗也不足,抗壓能力比較弱。遇到點問題就想拔腿就跑。



其實很多時候你們遇到的這些問題,在這躺著都是屬於很常規的問題。換做哪個新人都會遇到。

遇到了問題就應該很鎮定的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然後想想怎麼解決,你把問題解決了,你拿回結果了,公司也滿意,更關鍵的是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自身的能力和思維得以鍛鍊和提升,你不就可以慢慢的成為職場中的老油條,成為職場中的精英嗎?當你能夠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你覺得升職加薪對於你還有問題嗎?

但你有見過一個剛入職的年輕人,馬上就被升職加薪了嗎?你必須要明白,你能不能升職加薪,和你的能力思維一定是成正比的,難道老闆會提拔一個沒本事的人上去當主管嗎?

所以如其用辭職來逃避問題來逃避解決問題,倒不如好好的呆在那裡,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如果還想走,再走也不遲,因為即便這樣走了你自身的能力和思維都得到鍛鍊和提升。



而能力和思維,不就是我們混職場的基本功和法寶嗎?

第三、裸辭,給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會帶來麻煩

如果一個hr在招聘的時候,發現一個員工過去,在很短的時間內頻繁的離職,我想他心裡一般都會直接把這個員工給pass掉。

因為他覺得這個員工不可靠,我幫你招聘到公司來,辛辛苦苦的培養你一兩個月,你還沒幹幾天,屁股一抬就走了,讓我對你的培養成本,那不是白費嗎?



公司都需要的是忠誠且有能力的人。你說你一個90後動不動的任性辭職或者裸辭公司敢招募你嗎?去了沒幾天你就跑,那還不如我仔細的去找一個能夠呆得住的人!

希望能夠看到這個答案的90後同學,認真的去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兒。

感謝您的關注。和你分享更多上班族如何賺更多錢的心法技巧。


職場學玩賺森哥

很多人用人單位都會抱怨說現在90後很任性,沒有以前穩定。這一個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90後相對於80,70後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且家庭一般會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撐,所以沒啥後顧之憂;

2.90後有更多的選擇,現在的工作不僅僅只是進廠,進公司,一臺手機用好了,也能養活自己

3.趁著年輕就是要張揚個性。


不羅曼不蒂克_

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要看從什麼角度來分析。

先看看好事這個角度。

這表明了時代的進步、個性的解放。

以前是什麼年代?是講究集體主義、缺少個人自由的年代。工作由國家分配,一個人在一家企業,有可能一直做到退休,然後由自己的孩子接班——真有,我小姨就是接了我外公的班——想離職?那很難的,直到八十年代,很多人放棄鐵飯碗,紛紛下海,當時也是蔚為奇觀。

後來,找工作是自己找,不再由工作分配了,一個人有可能換好幾份工作,不再有鐵飯碗這個說法,雖然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公務員,但是難道公務員就很穩定嗎?

在這個階段,很多人辭職也還是慎重的,因為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往往要對上一份工作為什麼離職做出解釋,如果一個人跳槽頻繁,往往會給HR和用人部門一種不夠穩定的感覺,會存在疑慮。

我有位朋友,喜歡旅行,在求職的時候就遇到麻煩,因為企業覺得她經常會辭職去旅行,覺得太不穩定了,不敢要。

但是90後不一樣了,或者說,其實也不只是90後,現在有不少80後、70後都比以前自由很多,任性辭職甚至裸辭,這樣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如果時代沒有進步,這樣的情況不會出現,90後是特別有個性的一個世代,對他們來說,如果不稱意,不如辭職,寧願去做喜歡的事過想要的生活,這不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嗎?

未來,這樣的人和事,會越來越多。自由職業有可能成為很多年輕人的選擇,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了。

再看看壞事這個角度。

職業生涯規劃仍然非常重要,對於年輕人來說,踏踏實實地工作,持續地研究一個領域、學會相關的技能,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即使是成為自由職業者,也需要過硬的技能才行,如果還沒來得及在一個行業深耕,就因為任性而辭職,對多個領域都是淺嘗即止,那麼,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所以,也不能過於任性,還是要綜合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再決定辭職與否、如何辭職。

重要的,是形成積累。


蕭秋水

我之前靠關係進了一個公司,看似很有前途,做個兩三年能做到區域經理,年薪幾十萬吧,相當於公司二級合夥人。後來公司為了上市,要擴張,提拔了一些老員工當店長,也就是三級合夥人。再加上店長手下優秀的員工也會配股。我覺得公司沒太大搞頭了,因為幾年後我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我不知道結婚生孩子之前能不能買一套房。

現在也是很艱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打死不會再上班,因為賺錢的路子太多了,你只是不敢去做而已,你只能前進的時候就會用心做事,會有賺錢的方法的。


智能家居先行者

個人簡單看法,首先現在9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在家都被高高在上的捧著,容不得一點批評和受不了一點委屈,一旦心理上厭煩,絕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接收委曲求全。其次,90後生活中經濟壓力相當小 ,不存在經濟上的壓力,辭職也就對自己生活基本毫無影響,這就造就了任性辭職與裸辭的成本對於90來說太低太低,完全影響不到生活,所以任性辭職或裸辭在以後我感覺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吧,感覺不開心就拜拜,會成常態。


小破孩-lo

請把任性兩個字去掉,這是帶有貶義,帶有歧視色彩的詞語。

誠然,現在的90後,有很多跳槽比較頻繁。可大多數人只是關注了頻繁跳槽這一社會現象的表象,可否想過背後隱藏的種種原因。

個人認為,90後頻繁跳槽的背後,原因種種。一,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生活水平的提高。自1978年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已經有30餘年,國力昌盛,百姓富足。這是物質因素。二,國民平均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自二十一世紀擴招以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每年都達百萬之重,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帶來的是思想的開化。這是文化因素。三,本科教育與社會工作脫節,畢業生職業規劃迷茫。所學不能為之所用,以及90後剛入社會,經驗不足,必然導致其工作反覆。這是教育因素。四,我國積極融入世界,互聯網加速信息時代的到來。當今世界,是個開放,共享的世界。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信息的快速傳遞,共享,給90後新生代,開了視野,便了生活。這是信息因素。

總之,90後頻繁跳槽,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而大多90後跳槽也並非任性。


子木初見

對於一個即將辭職,而且已經辭職過的90後。我來回答一下吧。第一次回答問題,多多指教。


OaO熊貓


現在的年輕人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看到過好多這種情況,原因差不多幾種。

一、家裡不缺錢

沒過多久,這孩子的父親來看他,在辦公室裡說話也不忌諱旁人,討論的是在青島買什麼房子。房子買沒買不知道,臨走時給孩子買了一輛車。

公司忙的時候經常要加班,他是從來不加的,到點就走,你扣錢還是辭退隨你,反正我是不加班。這樣也幹了差不多一年。



二、工作好找

我開店的時候特別有感受,早些年的服務員認真負責,後來的年輕人漸漸不行了。和隔壁烤肉老闆聊天時他說:可不是嘛,以前串肉,一個人頂現在兩個,現在這些就知道去網吧。你一說人家就辭職了,現在工作那麼好找,咱得哄著人家幹……


三、工作不主要為了賺錢

我店裡曾經有一個在家沒換過燈泡的女孩子,你信嗎?

這一代不但城市人還是農村人都和以前不一樣了。農村孩子的父母一輩在城市工作,都有收入,所以好多孩子也是嬌生慣養,從小不缺錢花。這和上一代的孩子有很大的區別。

我和他們聊天時,有的就告訴我,其實在家裡上班也能掙麼多錢,出來主要是看看世界……

@職場漂流者

2018-3-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