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重要的10年給了北京,後悔嗎?

把最重要的10年給了北京,後悔嗎?

新世相曾討論過一個話題:“一個女生把十年的人生交給北京,會換來什麼?”

答案是:"沒有一個人變成了當初理想中的自己。”

相信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年輕人確實會覺得這句話很扎心,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這話太喪了,好像有點委屈北京了,正如硬幣是分正反面的,焦慮下的北京也同樣有著只屬於自己的美好。

一位網友就分享了她把自己最重要的十年人生交給了北京,到底換來了什麼~

以前不敢想象的人

毫不費力就能認識

在北京,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比想象中的近。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之間,幾乎沒有距離。

把最重要的10年給了北京,後悔嗎?

我以前經常看窮游上一個旅行博主的帖子。

她在復活節島拍過很好看的落日,在阿塔卡瑪沙漠拍下過一整個流星雨般的星空,在烏尤尼的鏡面上坐在一輛吉普車上只留下天地還有她,帥氣無比。

我有時候會看她的旅行攻略,看哪個藏在巷子裡的餐廳有最好吃的Ceviche,看最著名的石板烤披薩在庫斯科城的哪個小坡上。

我並不認識她。

後來,看她在遊記裡寫她在南極舉辦了婚禮,在南極大陸的小教堂裡讀了誓言,羨慕無比。

原來這個旅行博主,是一個辭職的外交官。這之前的人生,居然和我有著極其相似的路徑。

在北京上學,絕對的好學生,考公務員,去了外交部,奔赴海外的使領館,青春揮灑著,是一名年輕的女外交官。

你想認識一個有趣的人,在北京,人和人之間就隔得就是這麼近。

“見識”這個東西,是有烙印的

無形中幫你做很多的決定

如果你覺得這個就是“北漂十年”最好的人生巔峰,那麼抱歉,你還是沒有讀懂“北京”真正的含義。

不在於你找了一份多麼光鮮的工作,不在於你嫁給了高富帥生下兩個孩子;

不在於你背什麼包,穿什麼衣服,賺了多少錢,又或者看上去所謂的“氣質”和老家的同學有多麼不同;

而在於,你終於在最年輕的時候見了世面,你去了曾經很嚮往的機構工作,敢於揮灑青春留下,也敢於辭職重新開始,並且你終於懂得了兩者並沒有好壞之分。

把最重要的10年給了北京,後悔嗎?

我同班同學男生,去了外交部,遠赴非洲艱苦地區駐外,業務水平絕對過硬並且愛著這份神聖的工作和使命;

如今是一名高翻,我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鏡頭一閃而過,看到他坐在領導人身後。

而如同我曾經看她窮遊帖子的女生,從外交官辭職變成了旅行博主,如今是一個高端旅遊品牌的創始人。

“老家的同學”也許永遠也不懂,有人居然當上了外交官還要辭職,又或者也不懂為什麼要把青春和汗水都揮灑在艱苦的非洲,不是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嗎?

“見識”這個東西,是有烙印的。

在北京/香港/紐約/巴黎/東京,你見過各種各樣的人,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和選擇,這些人和她們的人生,無形中會影響你的很多決定。

在很多個關鍵性的節點上,見過世面的人,選擇是截然不同的。

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無形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