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都頭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

水滸傳裡的武松絕對是在作者最喜愛的人物了,比如武松打虎,武松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的這些經典片段不禁讓我們拍案叫好。


武松的都頭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

在《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虎一夜成名,陽穀縣的縣令欣賞武松的勇力就任命武松為陽穀縣的都頭,這樣武松就和在陽穀縣的哥哥武大郎住在了一起,武大郎的媳婦潘金蓮勾搭武松未遂於是對武松心懷忿恨。恰好一次西門慶偶遇了潘金蓮於是這兩個人勾搭成奸,並害死了武大郎之後西門慶將潘金蓮迎娶到家。當時武松是陽穀縣的都頭,西門慶這樣明目張膽的霸佔武松的嫂嫂可以看出來西門慶對武松這個都頭是不屑一顧的。那麼武松的這個都頭是個什麼樣的官職呢?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呢?
武松的都頭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

原來都頭在唐代的時候是“軍職”名稱,在唐朝中後期領兵的官被稱為“都頭”或“都將”。北宋承襲唐朝的軍制在禁軍之中設有都頭、副都頭,其職位低於指揮使。從這裡可以看出“都頭”是類似於現在的軍銜。在水滸傳裡,雷橫朱仝武松都是縣裡的都頭,但其實,在縣一級宋朝里根本就沒有都頭這個職務,都頭應該是軍職,然而我們看武松在陽穀縣裡的這個“都頭”顯然不是軍官,武松是負責陽穀縣治安的管理所以他的這個都頭其實就是和我們常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捕頭”是一樣的。
武松的都頭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

北宋軍隊裡的都頭,其實就是連長,是低級軍官。縣政府裡面的都頭,不是軍官,而是負責抓捕盜賊的捕快,每個縣一般有2個都頭。

我們現在確定了武松的職位是陽穀縣的捕頭,就容易明白西門慶為何不懼怕武松的權勢了,如果是一般的平常百姓是不敢惹捕頭的,但是像西門慶這樣本地的大土豪就不一定了。因為捕頭嚴格來說根本就不算是官。古代的分官和和吏,官是拿朝廷俸祿的,就是俗話說的吃皇糧,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吏是被這些官僱傭協助處理地方事務的,簡單的理解就是吏就和現在的“城管”一樣屬於政府編制外人員。武松的這個都頭不像是現在的縣公安局局長(一般這個職位在古代縣令自己兼任),只是一個編制外治安隊隊長和陽穀縣身份顯赫的西門慶來比就顯得大巫見小巫了。
武松的都頭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西門慶不懼怕他的權勢

如果武松不是為了哥哥報仇,所以武松的日子其實很好過,殺了姦夫淫婦,但武松就是武松,不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都頭就限制了他浪蕩江湖的步伐,這也讓武松這個人物形象更加富有傳奇色彩,也能讓他最後在鴛鴦樓上霸氣的題詞: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