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購房”後效果怎樣?房地產限購政策有用嗎?

近日,成都“捂盤”超過一年的中鐵青秀未遮山獲准銷售,登記搖號人數超過7萬人,但僅有1000餘套新房可供出售,排隊的隊伍綿延幾公里。像成都這樣超低中籤率的也不是僅此一家。南京也曾出現15000多人提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搶奪3177套限價房的盛況。一般房屋的指標比較少,而需要且達到購買資格的人超過房屋的套數,就會採取搖號的形式來分配,搖號購房政策目前已經在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武漢、杭州、西安等7座一二線熱點城市實行。

南京市第一個實施搖號選房的城市。2018年3月底,樓盤萬科大都會72套住宅、共計1031組客戶參與搖號選房。其創造了7%的最低搖號中籤率。那麼實施“搖號購房”後效果怎樣?能否實現公平選房?其實,這些實行“搖號購房”的7個城市都是人口淨流入城市,且當地新房市場都出現了結構性的供不應求局面,特別是熱門區域。在房源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搖號政策進行管控,繼而讓棚改、首套等購房者優先購房。儘管調控政策持續收緊,但可以看出對剛需購房者支持力度很大。搖號政策出臺是相關城市被限價的房子需求旺盛,而部分開發商拒絕公積金貸款甚至要求全款,導致剛需購買難度加大。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城市出臺公證搖號制度,確保政策傾斜剛需。

“搖號購房”後效果怎樣?房地產限購政策有用嗎?

有專家將搖號買房視為鬧劇,認為都是限購政策造成的,呼籲取消限購政策。那麼如何看待如今的房地產限購政策呢?

先來看一下最近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如何。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4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在70座城市中,有58個環比價格上漲,相比3月份的55個有所增加。而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只有9個城市下調,59個城市房價持續上漲。4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延續了前幾月的漲勢,調控政策這麼厲害還打不下樓價,你還想取消限購,這可能嗎?

事實上,房地產調控正在升級,不存在取消調控的可能。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多達120次。特別是過去沒有調控的城市逐漸加碼升級調控,比如海南全境,瀋陽、長春等區域也開啟了房地產調控升級。6個被住建部約談的城市,最近的樓市調控都在不同程度升級。

當然,樓市調控有很大的副作用,突出表現就是行政管控下部分樓盤房價失真,導致新房和舊房出現差價,一手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由此,出現了樓市打新、價格套利的可能,出現了樓市搖號、抽籤大軍。

其實,樓市搖號是市場化發育不足造成的,是市場化過渡期的特殊現象。在房產稅等政策出臺前,對房地產上漲缺乏市場化的抑制措施,不能通過稅收手段調節房價,那麼只能在這種過渡期實行限購限貸等樓市調控政策。

對於樓市來說,“搖號購房”是部分城市在房地產市場過熱情況下為了公平分配而採取的無奈之舉,也是一些城市針對樓市新問題而做出的精準調控。要想逐步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樓市長效機制,只有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全面落實“房住不炒”原則,才能使樓市獲得健康發展,使廣大居民“各安其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