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腸絞痛哭聲撕心裂肺怎麼辦?

王榮輝快樂育兒

腸絞痛是病嗎?怎麼緩解?

腸絞痛聽起來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實際上並不是,它只是用來描述寶寶身體健康但無法控制地持續哭鬧的狀態。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服用配方奶,所有寶寶都可能出現腸絞痛。約20%的寶寶有過腸絞痛,通常從出生後2-4周開始。不過,這種情況會慢慢好轉,大約60%腸絞痛的寶寶會在3個月開始好轉,90%在4個月時會變好。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腸絞痛,並沒有明確的原因。但大致可能的原因是,寶寶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得還不成熟,腸道蠕動不規則,部分腸道蠕動快,部分較慢,導致痙攣疼痛。另外,也可能是寶寶肚子脹氣引起疼痛,或是因為焦慮煩躁導致他用哭鬧來發洩。儘管原因並不明確,但大多數寶寶在3-4個月大後就會逐漸減少哭鬧的次數。

寶寶腸絞痛哭鬧通常在傍晚或晚上發生,餵奶也不能讓他平靜下來。停止吃奶就哭鬧,可能哭著睡著,但沒一會兒又突然哭醒,哭鬧時可能會不停蹬腿。寶寶可能會在每天同一時段哭鬧,持續時間長,甚至持續1個小時以上。

對於腸絞痛的寶寶,你可以試著幫他輕揉腹部,按照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這樣有助於排出腸道內的氣體。也可以讓寶媽給他餵奶,讓他找到安全感。你可以讓他俯臥趴在你的胳膊上,用手托住他的臉,然後輕輕搖晃,可能會讓他感覺更舒服一些。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首先,小南要告訴爸媽的是,寶寶腸絞痛不是病,是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生理現象,3個月以下的小寶寶是高發人群: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腸管蠕動不協調,部分腸管蠕動快、部分蠕動慢,自然就絞痛了。


媽媽可以用順時針按摩腹部、保持俯臥位等來緩解寶寶的腹部不適。


還要檢查一下媽媽的餵養有沒有不當,不要讓寶寶在吃奶時吸入空氣、不要吃得太快、太急等等。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還可以試著換一種奶粉,如果能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也會緩解一下腸絞痛。


有些寶寶的腸絞痛呢,是輔食添加過早造成的,比如3個月左右就讓寶寶吃輔食了,也會引起腸絞痛,最好是等到寶寶滿6個月後再吃輔食,每次不要添加太多,一樣一樣來,每添加一樣都要注意觀察寶寶會不會過敏。


兒科醫生魚小南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嬰兒,並多見於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嬰兒。

發病原因

哪些因素可誘發腸絞痛呢?

(1)嬰兒吸乳時吞入大量空氣、哭吵時亦吸入較多空氣,形成氣泡在腸內移動致腹痛。

(2)餵奶過飽使胃過度擴張引起不適,飢餓時嬰兒也陣陣啼哭。

(3)牛奶過敏誘發腸絞痛。

(4)興奮型嬰兒對各種刺激敏感、易激動哭吵。

腸絞痛緩解方法

第一、當嬰兒腸絞痛發作時,應將嬰兒豎抱頭伏於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


第二、每天給寶寶做一次排氣操,可以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脹氣。

第三、如果寶寶不會爬就開個“飛機抱”;如果會爬了就讓寶寶多爬,可以減少寶寶腹部不適!


第四、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要注意飲食,儘量不要吃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例如豆製品、牛奶、洋蔥等!

第五、無論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要注意餵養姿勢,儘量不要讓寶寶吃奶的時候吸入空氣!

母乳餵養不要等到寶寶餓的利害大哭的時候喂,這樣不僅容易吸入空氣還容易發生嗆奶。含接乳頭的氣候寶寶的嘴巴要把媽媽的乳頭和乳暈都含進去,不留縫隙!

母乳餵養寶寶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前奶,前奶富含乳糖,乳糖消化不了容易在腸道發酵,形成氣體,引起腸脹氣!

奶粉餵養的在衝奶粉的時候不要用力搖晃以免混入太多空氣!

每次吃完奶之後都要給寶寶拍嗝!

第六、要注意給寶寶的溫度,過冷過熱都會引起寶寶腹部不適,也會影響寶寶消化不良!

第七、可以換個環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家裡不同房間走走,或者出去走走都可以!


六一媽媽育兒

“我的寶寶終於一覺睡到天亮!”:應對嬰兒腸絞痛的實用妙招

關於我


豬豬煲最近在進修心理學課程,感覺一天48小時都不夠用哇,外加朋友們總是回不完的問題,本想著更新頻率下降些好了,但轉念一想,為何不把朋友們的經典提問作為一個典型例子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從中獲(bā)益(guà)呢?

於是,雞智的我決定開設一個由志玲我主持的美女真人秀欄目——煲答。




今天要分享的是問得非常多的小嬰兒腸絞痛問題。

案例:

新生兒,純母乳餵養,吃完奶後邊哭鬧邊蹬腿用力挺直,夜間尤其是四五點左右睡覺不安穩,扭動身體,哭鬧,放屁或大便後好轉。家長懷疑腸絞痛,給予順時針揉肚子+排氣操處理,未見好轉,故找我一起探討探討。







總結:

1

腸絞痛:

多見與4-6個月內嬰兒,大部分在出生後3周到4-5個月之間可見突然大哭或頻繁哭鬧、睡眠不安、脹氣或排氣多、可聽見腹部“咕嚕”聲、排便費勁、吐奶、用力蹬腿、難以安撫等,排氣或排便後有所緩解。每週至少發作3次,發作時間持續至少1周。

腸絞痛不是病,只是一種症狀,大部分本身是健康的。

一般4-6個月後會逐漸改善。

2

常見應對方法:

嬰兒:

1、吃奶後拍嗝;

2、圍繞肚臍周圍順時針輕輕按摩;

3、排氣操;

4、白天清醒時多趴(Tummy time);

5、哭鬧時可採用飛機抱或豎抱或一切寶寶覺得舒服的安全抱姿。




6、必要時使用西甲硅油進行緩解。

乳母:

儘量減少進食易脹氣食物,如穀物粗糧(紅薯、芋頭等)、豆類、洋蔥、西蘭花等。

3

分享上述案例中使用的方法:

乳母:停豆漿。

嬰兒:

1、小兒推拿:

①順時針摩腹1分鐘;




②逆時針摩腹3分鐘;




③手上補脾經3分鐘;




④手上清大腸經3分鐘。




2、排氣操

這次之所以建議家長使用跟常推薦的臍周順時針按摩不同的逆時針摩腹,是因為考慮到家長已經使用過常規順時針摩腹配合排氣操的方法,但不湊效,於是切換角度,從中醫視角出發進行調整:

中醫認為小兒正常生理為“脾常不足”,故使用補脾為主、清大腸為輔的小兒推拿處方,同時結合排氣操的物理排氣方法,見效。嬰兒適應良好,第二天睡眠改善。



奇蹟麻麻

寶寶哭鬧是天性,新生寶寶餓了尿了拉了醒了都會哭,但並非所有哭鬧都是正常。如果您的寶寶突發性的大聲哭鬧,並且難以安撫,哭時口周蒼白,哭聲痛苦,同時可能伴有打嗝、吐奶、腹脹等不適反應,此時媽媽們要注意,寶寶極有可能是腸絞痛。



以下是判斷寶寶是否腸絞痛的參考:

1、每天在同一時間(一般是下午)開始無緣由的哭鬧,哭聲痛苦、激烈,很難安撫。

2、腹部可能會有脹脹的感覺

3、可能有睡眠不安、吐奶、打嗝、脹氣等情況

4、持續一週以上。


新生寶寶腸絞痛的發生率在30%左右,發生率高但容易被忽視!

那麼,寶寶腸絞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看下圖,與成人相比,新生兒腸壁是平的,絨毛並未發育長成,也就是說,腸壁屏障不成熟,並且腸腔內尚未建立菌群平衡,腸粘膜免疫系統也尚不成熟,極易因餵食、護理不當、情緒波動等因素造成腸蠕動異常,引發腸絞痛。



腸絞痛不僅痛感強烈,還會擾亂腸壁對營養物質的分解吸收,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請新媽媽們務必重視!

以下是緩解寶寶腸絞痛不適的小技巧:

1. 餵奶時讓寶寶的頭部高於胃的位置

2. 給寶寶餵奶後一定要拍嗝

3. 輕握住寶寶的腿做騎車運動,促進腸脹氣排出

4.順時針輕柔寶寶腹部,可幫助緩解疼痛


這樣輕輕的按摩寶寶會舒服一些

另外建議給剖腹產及非母乳餵養的腸絞痛寶寶適量補充益生菌,選擇菌種質量高,添加劑少(減少腸道刺激)的嬰幼兒(大於15天以上可用)專用益生菌。以幫助寶寶提高腸道消化功能,及早建立腸道免疫。


法瀾秀-健康營養師

嬰兒腸絞痛定義 (羅馬IV)

1.年齡特點:是 小於5個月健康的寶寶

2、哭吵時間:每天大於3小時、每週大於3天。

3、哭吵特點突然停止哭泣,突然停止,不容易通過安慰方式得到緩解。

4、排除病理性哭吵疾病。

嬰兒腸絞痛發生可能機理

1、胃腸道發育不成熟,碳水化合物不能重複吸收,進入結腸和腸道細菌作用產生較大氣體。

2、父母餵養方式不科學,空氣吸入過多等。

3、蠕動不協調,腸蠕動亢進,寶寶對疼痛閾值比較低。

4、腸道微生態環境被破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5、可能是食物不耐受一種表現形式。

6、很多研究表明是一種生物行為模式,嬰兒腸絞痛可能是早期兒童偏頭痛表現形式。

新手父母如何科學應對

1、首先是否符合診斷標準,一定要排除病理性哭吵,找專業兒科醫生就診。如果病理性疾病沒有排除不要隨便定義自己寶寶就是腸絞痛這是討論這個問題關鍵。

2、父母認識到嬰兒腸絞痛不是孩子錯,也不是父母自己的錯。應該放鬆心情,從容應對,畢竟寶寶腸絞痛不是長期存在。

3、腹部順時針按摩,改善腸蠕動排除一下腸道氣體,

4、改變抱嬰兒方式,寶寶趴在父母身體上,也可以寶寶託在手臂上肚皮朝下,輕輕撫摸背部。或者臨時在搖晃功能小床安慰,但不能在上面睡覺,以防發生危險。

5、手機音樂APP下載類似製作柔和噪音,有節奏音樂,類似下雨聲音分散寶寶注意力。

6、是否有飲食不耐受,嘗試改變飲食,如去乳糖奶粉,水解蛋白奶粉等,需要專業兒科醫生指導下改變飲食。

7、需要家人支持合作,發揮團隊精神,共同面對。

8、持續哭吵家長焦慮失眠煩躁是人之常情,但是禁忌激烈晃動寶寶,以防發生嬰兒搖晃綜合症而造成嬰兒腦部永久損壞悲劇。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我前段專門寫過一篇關於嬰兒腸絞痛的文章:

新生寶寶莫名哭鬧,到點就炸?揭秘嬰兒腸絞痛

如果你的寶寶總是在某個時間段,特別是黃昏和夜裡哭鬧的厲害,任何辦法都安慰不了他,無疑就是腸絞痛了。名字雖然叫做腸絞痛,其實它壓根就不是一個病,也和痛扯不上一點關係,也不會引起寶寶任何健康的問題,連原因都被兒醫界形容為:mystery reason (神秘的原因)。我們肯定做不到放任寶寶哭鬧不做任何事情,媽媽們可以試著用下面的方法安慰他:

1、用毛巾裹一個溫水瓶放在包包肚子上面輕輕按壓。

2、白噪音,風聲雨聲雪花降落的聲音、流水的聲音、收音機的聲音、吸塵器的聲音……

3、益生菌對一部分的寶寶也有效果

4、營造全黑的環境,關上燈拉上窗簾

5、輕微的晃動他

6、用推車推著他換個環境

7、開車帶著他去兜風

8、做被動操,撫摸小肚子,蹬自行車,屈膝壓肚子

9、換一個抱他的姿勢

10、洗洗澡

11、安撫奶嘴

12、打個包裹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有效果的話,也不用擔心,大多數寶寶三個月後腸絞痛就會消失,這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小問題,

成長的問題就交給成長來解決吧,媽媽們放鬆心情。


小天寶大玉兒

可以試著喂一些溫水,部分可以緩解症狀;對於拒絕喝水、哭鬧不緩解的新生兒,採用溫毛巾或暖水袋隔著一層衣服放在嬰兒肚子上,以緩解腸痙攣帶來的腹痛。或將雙手溫暖後,放在新生兒的肚子上,輕柔的順時針按摩,幫助排出腹部氣體。媽媽還可以敞開自己的胸懷,解開新生兒的衣服,讓寶寶的頭輕靠在媽媽肩上,使新生兒和媽媽胸貼著胸,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或把嬰兒放在搖籃裡,或抱在媽媽懷裡輕輕搖動也會使嬰兒漸漸安靜下來。另外,當嬰兒哭鬧時可放一些柔美的輕音樂,媽媽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腹部,或用毛巾包裹新生兒,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安撫效果。

平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排氣操來預防,可以查看米果兒得視頻裡面有視頻操作方法


米果兒

大寶小的時候總結出的經驗,現在用在二寶身上得心應手。

以下是我用的幾個方法:

一、飛機抱

1、一手託好寶寶頭頸,另一隻手從寶寶胸前穿過,托住寶寶的胸腹,讓寶寶的身體趴在這隻手的前臂上。

2、託頭頸的那隻手確保寶寶頭部側過去,枕在你的肘彎裡。前臂收攏,讓寶寶身體側面靠在你身上,防止寶寶翻出去。

3、原本護住寶寶頭頸的那隻手就可以輕拍寶寶背部進行安撫了。


二、做排氣操

1、腹部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沿著肚臍用手掌進行順時針按摩,每次輕輕按摩30~50下左右。

好處:腹部按摩不僅能幫助寶寶排出肚子裡的廢氣,通過撫觸還可以使寶寶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感。

2、躺著“蹬單車”:把寶寶平躺放在床上,抬起寶寶的腿,在空中模仿“蹬單車”的動作。

好處:這個動作實際上有利於寶寶腹腔和腸道的擠壓,寶寶的大腿一蜷一伸,等於是在給腸子做“體操”就可以把肚子裡的空氣排出來了。


如果123235060

小提醒:媽媽們在哺乳期間不要吃辣椒、蔥薑蒜蒜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少吃豆類、奶製品和含糖高易脹氣的食物。注意這些也能降低寶寶腸絞痛的概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