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劍護航“鄉村振興” 江蘇實現對鄉鎮巡察全覆蓋

最近,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黨委正按照區委巡察反饋的26個問題,逐一落實93項整改措施,做到落實整改不走過場。去年,新北區對所轄7個鄉鎮全部巡察到位,將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和壓力傳導到鄉鎮黨委,淨化基層政治生態。

江蘇省堅持“高標準、重實效、快推進”的思路,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強實踐創新,強化標本兼治,2017年底實現對全省829個鄉鎮巡察全覆蓋。

配強力量,實現監督無例外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直接聯繫服務廣大群眾,責任重大。

“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工作擺到更加重要位置。我們主動將鄉鎮巡察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局中來思考謀劃。”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蔣卓慶表示,該省重點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三資”管理、扶貧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開展巡察監督,強化對共性、傾向性問題的綜合分析和專項治理。

按照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全省13個設區市和96個縣(市、區)黨委科學編制規劃,細化實施方案,把“嚴”的標準和“治”的理念、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和壓力傳導到鄉鎮黨委,實現巡察無死角、監督無例外。

機構建設是推進巡察全覆蓋的前提,各地黨委全力調配資源,確保機構到位、人員到位。目前,全省市縣設立巡察辦109個、巡察組455個,核定總編制2542名;市級設立1辦6組、編制平均36.2個,縣級設立1辦4組、編制平均21.5個。全省從1.3萬名市縣巡察組長庫和專業人才庫中,抽調熟悉農業農村、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的人員參與巡察,有力提高發現問題的水平。同時,選拔583名擬提拔幹部、後備幹部等參加巡察鍛鍊。

巡察所到之處,震懾威力很大。去年11月,盱眙縣委巡察組進駐桂五鎮,動員部署會召開後,一名惠民農機合作社負責人主動交代在合作社報銷個人招待費的違紀問題。

因勢而動,探索靈活多樣方式

結合鄉鎮實際,各地探索創新更加靈活、更加多樣的巡察方式方法。

“提級”巡察。各設區市主動將46個人口規模和經濟體量比較大的城關鎮、重點鎮、中心鎮、特色鎮納入巡察範圍,由市委巡察組直接開展巡察,增強巡察權威性和震懾力。連雲港市提級巡察了溫泉鎮、沙河鎮,僅20個工作日就發現問題36個,推動解決兩鎮越級訪和重複訪居高不下、幹群關係緊張的問題。

“交叉式”巡察。設區市統籌縣級巡察力量,對不同縣(市、區)的鄉鎮開展巡察,有效排除基層“熟人社會”干擾。淮安市抽調7個縣級巡察組,對清江浦區、洪澤區等4個鄉鎮開展交叉巡察,發現了鄉鎮巧立名目發放津補貼等問題202個。

“機動式”巡察。針對問題突出、矛盾複雜、信訪頻率高的鄉鎮,充分發揮“短平快”的特點,簡化程序,精準發力,圍繞線索清楚、目標明確的某一件事、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等,實施“機動式”巡察。阜寧縣根據省委巡視反饋意見,對6個鄉鎮開展“機動式”巡察,20天內發現侵佔、騙取涉農資金問題線索40餘條,推動處理黨員幹部30餘人。

“協同式”巡察。實現省市縣三級巡視巡察對象覆蓋、目標任務、監督重點、成果運用等方面協調聯動,形成以上率下、協調有序、成效共享、優勢互補的局面。去年7月,省委第七巡視組入駐蘇州所轄的張家港、常熟、吳中3個市(區),蘇州市委迅速組建巡察組協同對3個市(區)所轄的開發區開展巡察,3個市(區)同步啟動對開發區所轄的5個鄉鎮街道的協同巡察。

此外,宜興市結合審計部門對農村發展資金的專項審計工作,建立“巡審合一”工作機制。東海縣主動下沉一級,延伸對41個重點村(居)、基層站(所)開展巡察,督促相關主管部門建立規章制度106個。基層情況千差萬別,採取靈活多樣的巡察方式,更加有利於提升發現問題精準度,擴大巡察覆蓋面,提升監督實效。

標本兼治,做好“後半篇”文章

堅持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對鄉鎮巡察的落腳點,強化整改落實和成果運用。

問題線索高效查辦。對照“四種形態”分類問題線索,及時規範移交,專人跟蹤督辦。徐州市銅山區委巡察大許鎮時,發現該鎮黨委一名班子成員以經常下村為由,將油費在下屬單位報銷,巡察組及時將問題移交縣紀委,縣紀委迅速查實,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無錫市惠山區委對洛社鎮巡察反饋後2個月內,區紀委共立案查處6人,誡勉談話2人,提醒談話2人。

反饋意見有效整改。嚴格按照巡察整改“雙簽收”“雙責任”“雙公開”等要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解決突出問題。靖江市針對巡察發現鄉鎮黨員幹部與私營業主結“乾親”、搞利益輸送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制定了《領導幹部與企業主結“乾親”行為責任追究辦法》,30餘人解除“乾親”關係,3人被立案查處。

深層問題長效解決。市縣巡察組先後提交專題報告283份,綜合分析體制機制方面的深層次原因,促進基層黨組織健全工作制度。針對巡察發現的突出問題,鹽城市探索加強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農村“三資”管理和工程建設領域監管,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有效推進公開透明、陽光監督。

江蘇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扣“三大攻堅戰”,結合中央紀委開展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鞏固對鄉鎮巡察全覆蓋成效,實現對街道黨組織巡察全覆蓋,推動巡察工作向村(居)和基層站(所)黨組織延伸,督促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黃偉 蘇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