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究竟什麼樣的生活算是幸福?是豐盈富足,擁有和得到更多;還是自給自足,日子緩慢而悠長?

羽佳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描繪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居民日常生活的繪本,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這就是——《趕牛車的人》(Ox-Cart Man)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本書是1980年凱迪克金獎的獲獎作品,圖文作者都是大師,豆瓣評分也高達8.9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但要說故事,卻十分簡單,一句話就能說完。

一位父親把一整年裡全家人種的、動手做的東西裝進牛車裡,然後長途跋涉到朴茨茅斯大市場去賣,把所有的東西賣光以後,又一路步行經過很長的時間才回到家。(內容介紹來自豆瓣)

這樣簡單的內容,如何成為經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圖文涉及劇透,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本書文字作者唐納德·霍爾(Donald Hall)是一位獲獎無數的詩人,《趕牛車的人》就是改寫自他自己的詩歌作品。

本書圖畫作者是著名的“花婆婆芭芭拉·庫尼(Barbara Cooney) ,她的畫美得令人窒息。

準備好接受美的洗禮了嗎?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故事開始:

十月的一天,趕牛車的人套好了車,準備往車上裝東西了。(秋天的景色真美!)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原作是詩歌,翻譯受限損失了一些韻腳,羽佳就不貼原文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內容,強烈建議還是找原書來看。

他首先裝上的是四月裡從羊身上剪下來的羊毛,她的妻子將羊毛紡成線,織了一件披肩,他的女兒用毛線織了五雙手套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芭芭拉的畫有點像照片,裡面的人物就那麼看著你。

接下來,他裝上了全家人一起做的蠟燭自家種的亞麻織成的布;他自己親手劈的木瓦片;兒子用借來的廚刀削成的樺木條掃把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全家每個人都勤勞能幹,“借來的廚刀”悄悄暗示了,一家的生活並不那麼富足。

最後,他裝上了自家地裡產的土豆蘋果圓白菜蘿蔔;其它的還有蜂蜜和蜂窩、一箱楓糖和一袋鵝毛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車終於裝滿了,趕牛車的人出發了。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一路上都是美景啊。

他一直走了十天,終於來到朴茨茅斯大市場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他賣掉了羊毛、披肩、手套、蠟燭、木瓦片、樺木條掃把、土豆、蘋果、蜂蜜和蜂窩、圓白菜和蘿蔔、楓糖,還有鵝毛。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原文裡沒有提到那塊亞麻布,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忘了……總之,他把車上裝的東西都賣了。

不過還沒完,他又賣掉了裝東西的木箱、木桶和袋子,甚至還賣掉了牛車。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這還不算,他把牛也賣掉了。(日子不過了?)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趕牛車的人親了親牛鼻子說再見。

最後,他賣了牛軛和韁繩。

所有東西都賣完了,該買點東西了。

他買了一隻鐵壺,給女兒買了繡花針,給兒子買了小折刀,又買了兩磅冬青薄荷糖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他把買的東西放進鐵壺,用棍子挑著抗在肩上,口袋裡裝著剩下的錢,步行回家。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來時樹上滿是各色的葉子,回去時全掉光了,不過畫面還是好美。

他終於回到了家,兒子、女兒和妻子正在等他。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夕陽只剩下一點餘暉,不遠處家中房子裡亮著的燈,給人無限希望和溫暖。

女兒用繡花針縫手套,兒子用小折刀削木條(再也不用借廚刀了),他們用新鐵壺做晚飯,飯後一人一塊冬青薄荷糖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全家人圍著火爐,這幅畫面好溫馨好幸福。

趕牛車的人還給小牛縫製了新韁繩

整個冬天,他做新牛軛新牛車,劈木瓦片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明年還會有新的牛車,和長大的小牛。

一冬天,妻子做亞麻布,女兒繡花,兒子做掃把,全家一起做蠟燭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到了三月裡,他們從楓樹上採集汁液,熬成

楓糖漿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三月還是白茫茫一片,但春天就快來了。

四月裡,他們剪羊毛、紡線、編織。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五月,他們種圓白菜土豆蘿蔔蘋果樹也開花了,蜜蜂開始釀新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鵝兒們在穀倉旁嘎嘎叫,落一地

鵝毛軟得像白雲。

繪本推薦《趕牛車的人》:在詩意的寧靜中,看時光流逝

孩子們又該來撿鵝毛了……

故事結束。

----------------------------------

整本書在優美的意境裡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這個19世紀美國鄉村的家庭雖然並不富裕,卻給人感覺那麼幸福。

他們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收穫,冬天做活,一年到頭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繩子都是自己做的。

但是全家人一直在一起,跟土地、大自然、農作物,以及動物們在一起,他們彼此信任,互相依靠,儘管日復一日週而復始,仍然平靜而滿足。

趕牛車的人一年只趕一次集,用他們全家親手製作的各種產品,換回比上一年多一點點的美好,一根繡花針,一把小折刀,飯後一顆冬青薄荷糖,就夠了。

這樣的生活看似艱苦,實則內心充盈。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太多元的時代,簡單的幸福似乎離我們很遠,書中的雲淡風輕就顯得更加珍貴。

豆瓣裡一片羨慕之聲,人們紛紛說這就是自己想要過的田園生活。

這可能也是畫家芭芭拉的功勞,她把這份田園生活描繪得如此讓人沉醉,讓我們不經意發現,原來最簡單的生活也可以美得像詩。

其實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更難的恐怕是那種慢條斯理,寧靜樸素的心境,我們總是想要更多。

但幸福也有可能很簡單。

這樣一本書,不僅讓我們看到美,也提醒著我們從平靜的生活中去感受美,更給了我們審視自己生活的機會。

讓我們跟孩子一起,從平凡的生活中去發現詩意、感受美吧!

書名:趕牛車的人

主題:家庭、自然、生活方式

適合年齡:4-12歲

亮點:詩意文字,精美圖畫、溫暖美好

推薦指數:五顆星,建議收藏


本文繪本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