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摺是不是已經被淘汰了?

木沐_Y

在上個世紀末,存摺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銀行儲蓄的主要存儲方式,但隨著銀行卡的普及,存摺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視線,甚至一些銀行網點已停止辦理存摺。

銀行卡的確很方便。

銀行卡相對於存摺來說體積更小,更方便攜帶,還可以直接刷卡消費,不用像存摺還需要先將錢取出再消費;

銀行卡辦理存取業務不受銀行營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可以開通網銀,方便網上購物;

銀行卡可以通過網絡隨時查到自己的賬戶餘額和消費情況,而且開通短信業務後,每次消費之後都可以及時知道自己銀行卡的資金變動情況;

但目前存摺確實還沒有被淘汰。

雖然年輕人甚少使用存摺,但它目前的確還沒有被淘汰,目前存摺的主要使用人群是老年人和部分70後,他們往往觀念更為保守,不易接受新鮮事物。

存摺是免費的,而銀行卡是要收取10元/年的年費的; 存摺可以直接保存賬務信息,每筆交易都有詳細的記錄,不用另外查找,對於不熟悉網絡操作的老年人來說很是便利,而且賬面上看得見的數額,也更加令人安心;

存摺還有一個許多已婚人士喜歡的小優點——方便藏小金庫。記住存摺號,直接可以存錢。很多銀行已經可以做到當時掛失當時補存摺,然後就可以取錢。取完錢存摺立馬撕了一扔。你換個卡試試!而且存摺丟失後的更換,只換憑證號,不換賬號。換卡的話,不同銀行規定不同,一般是必須換卡號的。

不管是銀行卡還是存摺,客戶最在乎的當然還是它的安全性,關於卡和折哪個更安全,業內人士說:“安全的話是存摺,方便的話是銀行卡,但是銀行卡只要保管好,密碼不外洩,也非常安全”。雖然現在存摺還沒有被淘汰,但是當老一輩人去世後,是否會被淘汰就不好說了!


環球老虎財經

方便和安全永遠是天平的兩端。

確實,目前年輕一代存錢用存摺的比較少了,市面上主要是70後和老年人在適用存著。但是就近二十年而言,存摺還不會被淘汰。存摺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它的安全性。由於只能櫃面存取,不能用於網上消費,因此存摺被網絡盜刷的概率幾乎等於零。而且由於存摺一般是存放在家裡,因此丟失率也小於銀行卡。其次,存摺可以實現無“存摺”存款。只要記住存摺號,不需要存摺,就可以直接存錢。這個功能是銀行卡不具備的。因此存摺有助於小金庫的形成。

存摺的支取,既可以憑密碼,也可以憑單折。根據安全性的等級,可以吧存摺分為兩類卡:一類是芯片卡,這種卡依靠芯片信息讀取,不易被複制。而是卡摺合一。這種存摺既有磁條卡又有存摺,因此增加量丟失冒領的風險。

對於不能識字的人來說,看著存摺上的數字每個月在增加,是件非常幸福的事。真的能感受到勞動價值所在。


大貓財經

不可否認存摺的使用率是越來越低,85後-95後之間的人基本都知道存摺的存在,但是沒有人用存摺。

再往後推也就是95以後的人知道存摺的人恐怕就更少了,到了10後20後長大成人...不知還有沒有存摺這個東西,我本人是強烈希望存摺千萬不要成為歷史。

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存錢或者取錢都是去櫃檯排隊,輪到我們就把要存的錢和存摺遞給給工作人員,清點完畢,工作人員把存摺放進一臺機器“吱吱吱”打印清單...

拿過存摺可以清晰看到上面存取款的記錄和明細,簡單方便更放心。

每一筆錢不管是存取都一目瞭然。

說到存摺又不得不說說前兩天發生的事情,“臨沂市一17歲男孩多次出入酒吧消費,8天的時間就消費了15萬元。後來家長得知此事,發現孩子在酒吧充值的5萬還有可能挽回,於是找到菲比酒吧協商退款,可遭商家拒絕。家人認為孩子是未成年人,酒吧應該退款,”

在這裡不討論酒吧最後退款沒有,重點在一個17歲男孩8天消費15萬,這錢是怎麼來,老友們應該也猜到是男孩偷父母銀行卡然後瞞著家人惡性消費。

而這也正是銀行卡的漏空或缺點,男孩知道父親會收到消費短信,所以就提前用父親的手機把短信提醒的第三方給拉黑,這樣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的玩了。

我們知道銀行卡很容易被盜刷,而且綁定各種APP,連接互聯網安全係數極低。

反觀存摺雖然笨拙,存取都要去櫃檯辦理,而且不能連網和綁定APP消費,但是安全係數真的很高,如果上述那個父親不是用的卡而是存摺,男孩去酒吧消費也是束手無策的。

現在我們對比一下存摺和銀行卡的優缺點:

存摺的優點:進出賬和利息等明細一目瞭然,餘額隨時可知,不綁定不連網銀,信息安全性較高。

缺點:使用起來不方便不靈活,需在銀行工作時間到櫃檯存取,要排隊要等候,存摺只能在開戶行存取,手續繁瑣,不能用於直接消費且不可跨行取款。(你也可以看成這是優點)

銀行卡的優點:小小卡片一張,存放在皮夾裡便於攜帶,若是消費可以直接刷卡,免去帶錢包的煩惱,網購也可使用網銀,24小時皆可通過ATM機存取款,亦可跨行取款。

缺點:進出賬信息不能隨時可見,只能通過網上銀行查詢明細或去銀行查詢。銀行卡綁定了手機或開通了網銀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賬戶信息和資金的安全問題。

那麼存摺會不會被淘汰?我想現在應該不會被淘汰以後就說不定了。。。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銀行卡,不喜歡用存摺,特別是年輕人更愛銀行卡,而老年人更喜歡用存摺。對於老年人來說,銀行卡不會用,而且覺得銀行卡不安全,這麼小,丟了還不知道怎麼去補,而存摺每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去打一下,上面的數字很清晰。

而網上也有一番爭論,網友說銀行卡和存摺可以綁定的,同時擁有並不影響使用情況。但是每次開戶櫃員都默認開銀行卡,或者直接說銀行不能辦理了。據瞭解目前銀行都是給辦存摺的只是不建議不鼓勵,在客戶沒有特殊說明之前直接給辦銀行卡。所以想要存摺的可以在填表的時候勾選上存摺,那樣存摺與銀行卡都可以擁有。

不過我們也可以兩者兼得比如小款我們放銀行卡平時方便消費,大的存款就用存摺安全可靠多好!

我是大熊--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草根大熊


老年人,不會理財的人還在用存摺。現在的年輕人錢都在卡上,根本不知道存摺。會理財的錢都在卡上,基金分一點,股票買一點,國債買一點,保險買一點,剩餘的錢都存餘額寶,每個月的工資自動轉存到餘額寶。要存摺幹啥?

我老婆是一個思想保守的人,任拼我說的天花亂墜,她照樣把錢存到摺子上,每天晚上一張一張查,都查一遍,然後,很滿足的去睡了。她感覺錢還是存成摺子比較放心,存在卡上,看不見摸不著,啥時候被人偷走估計都不知道。有一次,老婆非常驚慌給我打電話,說是少一張一萬的摺子,說實話,我不大關心錢,也不知道有多少錢,幾張摺子?我堅信一定是老婆記錯了。老婆拉著我去銀行查證,用身份證一查 ,果然少一張一萬的。這東西都放在一起,根本不可能掉,會不會是兒子拿了呢?中午放學回來,就把兒子拉過來問,看到兒子驚慌失措就知道了,在兒子的文具盒裡找到了存摺,他以為存摺能夠買東西呢!拿出去一天,結果誰都不要,正準備拿回來放到原處,我和老婆哈哈大笑。


我樓下是一家賣漢堡的,老闆娘很漂亮,有一個十二歲的兒子,瘦瘦的,白白的,看上去是個好孩子,結果大出乎意料,人家悄悄把他媽的卡綁到自己手機上玩遊戲,花了一萬多塊錢,然後把驗證碼都刪了,他媽一個月才發現秘密。找銀行負責,銀行拒絕了。

看來錢存卡上有卡上的優點,存在摺子上有摺子的優點。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了選擇。


秋沅

看了大家的回答,存摺無非幾個優點,看的清,銀行不抵賴,不容易被詐騙。

但是銀行一切記錄都是以電腦為準的,你取了錢沒給你補登,存摺損壞憑賬號存入,

還有補登頁數錯誤,漏行漏頁什麼的,銀行絕對不會以你上面的數字為準的。

經常會有客戶拿著家裡翻到的摺子取錢,但是幾年打印的有錢不代表現在還有錢啊,

''

怎麼沒錢呢,不明明打著有錢麼'

此外,更加重要的事,存摺也是可以開網銀手機銀行,也可以跟各種

證券基金保險理財綁定的,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自以為安全。其實,有點掩耳盜鈴,因噎廢食。防盜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自我防護,學習有效的防護技能。

存摺淘汰是時代趨勢,銀行的櫃檯只會越來越少,客戶抱怨可以理解,但是一個櫃檯之後的硬件投入,後臺維護,軟件投入,人工費用投入,以及櫃面操作風險,櫃員會計憑證整理風險,稽核風險是很大很大的,

確實很無奈……很多銀行已經淘汰存摺或者不開立存摺了,很簡單,

銀行是企業,要利潤,存摺減少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機器代替,所以,真的沒辦法。


毋來獨

沒有被淘汰。四大銀行幾乎很少用存摺,但有個銀行一定有存摺,他就是農村信用社,也叫農村商業銀行。

在我們當地幾乎種地的農民必有一個農村信用社賬戶,而且他們不要儲蓄卡只要存摺。前段時間我也去開了個農村信用社賬戶,但銀行沒給我存摺(沒問銀行要存摺),只給了儲蓄卡。年紀大的農民去信用社開卡,一般不用問,都會給存摺。為什麼同一個銀行年輕人和年紀大點的差別這麼大?



1.存摺,種地的農民必備。現在每年有農業補貼,農業補貼統一發放到農村信用社賬戶。他們習慣存錢,看到數字,能看到每筆交易記錄。比如說早稻糧補,晚稻糧補,耕地補助等,每筆款項都記錄的很清楚。網上銀行很多人不會用,ATM機也不太會用,用儲蓄卡查餘額只能查到一個數值,看不出打了什麼款項。
2.儲蓄卡,年輕人的首選。很多年輕人錢包裡都有一大堆銀行儲蓄卡或信用卡,但幾乎不用存摺。所以我在同一個信用社開戶,我拿到的是儲蓄卡,而父母開戶拿的是存摺。你年輕人也不願意拿存摺,放錢包裡不方便。


3.城市很少人開戶拿存摺甚至一些大銀行就沒有存摺備用,農村銀行開戶,很多銀行都有存摺,你要求要存摺還是會給的,但有個別大銀行已經取消了存摺,要存摺沒有隻有卡。

也許存摺在不久的將來會淘汰,但現在在農村還是在廣泛的使用。但為什麼在城市裡很少看見存摺的蹤影。

1.存摺裡的不管有多少錢都要在櫃檯或者櫃員機辦理,嚴重佔用櫃檯窗口資源。在城市銀行辦理業務人數很多,存摺佔用窗口資源,所以銀行乾脆不給你存摺給儲蓄卡,還規定小額資金存取到ATM機辦理。


存摺在城市基本上算是淘汰了,很難見到他的蹤影,在農村存摺非常常見。


昕瑞生態

我是7o年代的人,又是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普通農民工。現在我有存摺和銀行卡,存摺主要是儲存定金,因為存摺在銀行裡有保障,是通過密碼支取的。而存摺一年四季都放在家裡保存,不易丟失。

銀行卡只能是消費取錢方便,只要有取款機的地方,就有取錢的地方。旅遊,回家,少數的生活費用,商場購物,餐廳消費,我都是用銀行卡。如果銀行卡上超過一萬元,我就要把錢取出來放在定期的存摺裡面,心裡才踏實放心。因為聽說銀行卡在新聞媒體報道過,經常有違法犯罪分子鑽空孑,盜取銀行卡內的信息,連持卡人的姓名,手機號碼,取錢密碼都知道,而且千真萬確,沒有一點差異。犯罪人員得到的銀行卡信息是用現金通過銀行人員購買的,只要犯罪人員用你的銀行卡信息重新辦一張銀行卡,那麼你的銀行卡上的錢全部被轉走了,你還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的。況且銀行卡抄在身上,一不小心就會丟失,雖然拾到者不知道你的密碼,取不到錢,但辦卡麻煩,需要掛失,同時帶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事處才能辦理。


董永根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光用年輕人的思維去理解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人還在用一些在我們看來已經淘汰的東西,存摺可能不適合年輕人使用(我上大學和畢業後有一段時間還在用存摺),但是適合上了年紀的人用。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我就喜歡用存摺!

存摺存取錢,帳目清晰,一目瞭然。有多少錢心中隨時可用時都可以看到,那可是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看得舒坦!

而銀行卡,卡里存了多少錢,什麼時間存的,何時到期?一般人都是記得不是很清楚、明白,假如銀行卡消磁了怎麼辦?(我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可能)。特別是定期的銀行卡!

操作不當,一不小心被吞卡,再來回取所吞的卡,手續麻煩,如果沒作記號,櫃員機吞的卡不是一張,又記不得卡號就更麻煩。

因此我愛存摺或存單,這就是我個人的看法!


和風細語言

別說存摺了,連銀行卡都快要消失了。

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調侃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你也覺得是這樣嗎?小樂想說,看不看臉我不知道,反正未來肯定是“刷臉”的時代......

拋開手機“刷臉”解鎖識別不說。近期,國內多家銀行上線了 ATM 機“刷臉取款”功能,真的實現出門無卡一身輕了。

什麼是“刷臉取款”?

當你使用 ATM 取現金時,只需要讓機器讀取你的臉部信息(原理和 iPhone X 的人臉識別技術相同),然後再輸入個人身份信息(手機號或身份證號碼)和取款密碼,就可以瞬間完成現金取款了。

這裡不妨以農行的“刷臉取款”功能為例,來看看操作流程:

● 選擇刷臉取款

● 按要求做好準備,點擊確認

● 輸入手機號或身份證號碼

● 輸入取款密碼,提取現金

哪些銀行支持“刷臉取款”?

據悉,目前農行總行已下發通知,將在全國 24064 家分支機構、30089 臺櫃員機、10 萬個ATM 機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而招商銀行早在去年,就已經在全國 106 個城市近千臺 ATM 機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

“刷臉取款”安全嗎?

記得銀行剛推出這一功能的時候,瞬間就成為了微博熱搜。的確,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擔心:我的臉會被竊取嗎?要是被別人“盜臉”,去 ATM 鏡頭前露個面,不是就能輕易取款?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妨從下面三方面來看:

● ATM 機攝像頭活體檢測技術

據資料顯示,ATM“刷臉取款”採用了高安全的紅外雙目攝像頭活體檢測技術,可實時採集近紅外和可見光兩種圖像,通過分析人臉皮膚的紋理及微小動作帶來的光流場的規律變化進行活體檢測,可以有效預防“假臉”的識別通過。

● 取款限額

為降低安全風險,目前農行 ATM 機刷臉取款系統限定用戶每日取款累計不能超過 3000 元。限額控制一方面在風險發生時,可以將銀行和客戶的損失降低到可控範圍;另一方面,也相對來說增加了針對刷臉取款系統攻擊的成本,從源頭上降低了風險。

● 取款密碼才是最重要的安全信息

“刷臉取款”並不是刷了臉就能取款,而是先刷臉加輸入個人信息(手機號或身份證號碼)進行身份比對,然後再輸入取款密碼才能取錢。因此刷臉起到的作用是相當於是代替實體銀行卡片,取款的安全性主要還是通過取款密碼來保證,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保證取款密碼的安全。

另外,針對安全性問題,銀行方面也解釋稱:將 ATM 機密碼取款換成人臉識別,恰恰是出於安全角度考慮。因為這樣一來,既能夠降低偽卡風險、減少設備吞卡數量,防盜刷,同時也不用擔心銀行卡丟失的問題。

相信隨著各大銀行“刷臉取款”的推廣和普及,中國將加速邁入“靠臉吃飯”的時代!看來,再過不久我們就要和銀行卡說再見了。

最後,關於銀行的“刷臉取款”功能你覺得靠譜嗎?或者你還有哪些其他的看法,不妨來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