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傳:一代宗師王陽明,新婚當日離家出走,究竟是為什麼?

王陽明十七歲那年,家裡為他安排了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

未來的妻子正是自己的外舅江西布政司參議之女,自己的表妹。在過去,表兄妹結婚是相當完美的姻親,因此,王家人上上下下對這門親事都很滿意。

尤其是爺爺,看到心愛的小孫子即將成家,心中是說不出的歡喜。

然而,就在婚禮當天,叛逆青年王陽明,又任性了一回。

他一個人,離家出走了。

搞得一家人不知所措,四處找他無果,只得去報官。

心學傳:一代宗師王陽明,新婚當日離家出走,究竟是為什麼?

而這一邊,王陽明之所以出走,是因為他還是解不開心中的那個謎團

——如何才能成為一代聖賢。

前文講過,王陽明12歲時,就立志要做聖賢。

為此,他不斷探索,習武、讀書、還親身嘗試用朱熹的方法去格物,希望能夠藉此直接明心見性,超凡入聖。

然而,他卻都沒有成功。

從小體弱多病的他,這個時候還患上了非常難治的結核病。

本來,做聖賢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耗費數十年時間去探索,還不得其法。

而王陽明在疾病的困擾下,更是頓感時日無多;但想要成功的慾望卻又愈發強烈起來。

這種焦慮與不安,在婚禮前夜,達到了頂峰。

於是,惶惶然,王陽明逃跑了。

要逃到哪裡去呢?

他也不知道。

就這麼無知無覺地一個人亂走。

等到緩過神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個道觀門口。

道家也出過老莊這樣的聖賢高人,而且道家講究養生之道。或許自己的病,和成聖的志向,得通過道家來解決吧。所以,冥冥之中,自己才會來到這裡。

這樣想著,王陽明邁步走進了道觀。

心學傳:一代宗師王陽明,新婚當日離家出走,究竟是為什麼?

正堂上,一個滿頭白髮、眉毛粗厚的道士正在打坐。

王陽明輕聲問道:"道者是哪裡人啊?"

道士緩緩睜開了眼睛:"我是蜀人,來這裡尋訪道友的。"

王陽明又問:"您今年高壽?"

道士說:"已經96歲了。"

王陽明繼續問:"我能知道您的名字嗎?"

道士說:"我從小就進了道觀,不知道自己原來的名字。不過別人看我常常靜坐,所以都叫我無為道者。"

王陽明請教他:"道家如何養生?"

無為道者說:"養生之決,無過一靜。老子清淨,莊生逍遙。惟清淨而後能逍遙也。"說完,還教了王陽明一套養生的呼吸方法。

大致是,吸氣的時候,想象宇宙之氣都湧入了自己的身體;呼氣的時候,想象身體中的濁氣排出體外。一吸一呼之間,感受宇宙之氣在身體裡流動。

這種方法,通過呼吸讓精神高度集中起來,能夠實現"心神"和"虛無"的合二為一。

王陽明這就坐下,與無為道者一同練起了這套道家呼吸法。

慢慢的,他感覺到整個人恍惚起來。

同時,又似乎有一種頓悟的感覺,這讓他非常痴迷,完全忘記了一切。

心學傳:一代宗師王陽明,新婚當日離家出走,究竟是為什麼?

另一邊,家人卻找了他一夜。

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找到了這個道觀。

看到王陽明竟大大方方地在堂上坐著,真是哭笑不得。

以為他是看破紅塵,要出家入道了,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回家。

經過這一天一夜的道家"修煉",王陽明感覺非常好,或許當時他確實有出家的想法。

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回家。

放下了想要立刻成聖的焦慮,也放下了認為自己時日無多的不安。

而讓王陽明放下這些,選擇回家的原因,是他心中閃現的良知。

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的爺爺、奶奶和老爹老孃,都在等著他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