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5.8毫米步槍緊急情況下能兼容5.56毫米子彈”的軍事段子你們還聽到過哪些?

牟海峰

一看到“5.8mm步槍兼容5.56mm子彈的”這種腦殘言論就想罵人,不知道傳出這個謠言的人該有多軍盲,問題是這種明顯教壞人的腦殘段子還真有人相信了,

我個人認為軍事、國防方面的科普對青少年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不希望一些網絡大V為了流量就隨便亂寫,標題黨的泛濫是我們互聯網文化的悲哀。所以現在我就來扒一扒我知道的一些明顯軍盲的言論,希望下次大家見到這樣的段子一笑而過就好,千萬別當真了。

1.精日、德棍

▲王毅部長威武

現在網上就有一些人,我搞不懂他們究竟是什麼心態,竟然會崇拜以前帶給我們不可磨滅傷害的侵略者、法西斯。沒錯,我說的就是你們這些精日份子、德棍,日本帶給我們的傷害還少了?你們天天把什麼“山本五十六、日本造核彈一個月速成”這樣的言論掛在嘴邊對得起抗戰先烈?日本有本事造核彈你們很開心?是不是覺得不會丟你頭上?日本要是真的有能力速成核彈,那就真是全人類的悲哀了。還有就是德棍,我就問一句,德國作為侵略者、作為世界大戰的挑事者有啥好崇拜的?人家殺死了那麼多人你還覺得很自豪?真是不知所謂。

2.防彈衣、防彈頭盔不防子彈

▲防彈衣的插板

都說了是防彈衣、防彈頭盔了,不防子彈的話能叫這個名字?什麼穿著防彈衣被槍打了會震斷肋骨、震傷內臟,帶著防彈頭盔也會被子彈扭斷脖子這些言論,你在逗我?防彈衣是有軟質跟硬質之分的,軟質防彈衣只能用來擋手槍子彈,沒叫你用步槍去打,硬質防彈衣也叫插板式防彈衣,也是分等級的,IV級的防彈衣都可以抵擋M1加蘭德步槍發射的穿甲彈了,只要防護等級到了,防彈衣防彈妥妥的。防彈頭盔也是,不是普通鋼盔,因為防彈頭盔質量比子彈大多了,而且子彈擊中有可能會碎裂、彈開,這是動能已經損耗太多了,不至於震斷脖子。關於防彈衣跟防彈頭盔的,可以去看我以前的回答,裡面有詳細分析,這裡就不多說了。

3.特種兵無敵論

▲特種兵的搏鬥方式

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問題,說什麼特種兵能不能秒殺拳王、職業搏擊選手。跟你說吧,特種兵的搏鬥能力沒你想象中那麼厲害,對付幾個普通人應該還是綽綽有餘的,但要是真的要跟職業選手幹一架,在各種規則的限制下會被虐的很慘。因為特種兵不是用來打架的,人家在部隊學的東西太多了,戰術、射擊、團隊配合等等,用來學習搏鬥的時間是很少的,而且你再能打還能厲害過槍?特種作戰可不是為了跟人家打架的。而那些職業選手呢?每天的訓練就是各種抗打擊能力、反應能力、力量訓練等等,人家就是靠搏鬥來吃飯的,你特種兵怎麼比?如果你說允許跟蹤、埋伏、暗殺之類的手段,那這些職業選手在特種兵面前根本不夠看。但是現在很多特種兵在入伍之前是練過搏擊的,那些厲害的職業搏擊手也有是從部隊退下來的,所以對比這些其實沒啥意義。

類似的段子在網上見過不少,現在一下子只能想到這麼多,其他的記不起來了,如果你們也聽過類似的,歡迎在評論區寫出來,不勝感激。


哨兵ZH

這種大概是輕武器領域的常見誤區吧,實際上這種段子早就是老生常談了,闢謠也不知道闢了多少遍,但還是有人深信不疑。

說一個非常常見的,就是越南戰爭的時候美軍扔M16撿AK。早期M16確實存在可靠性不佳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陸軍私自更換了5.56mm槍彈的發射藥造成的,換了發射藥之後武器的膛壓更高,導致槍機後坐速度更快,也就是說槍機開鎖速度回更快,由此就有可能發生抽殼失敗的問題,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抽斷殼,高膛壓最嚴重的情況還不在此,極端的時候還會炸膛。而當時對於M16的故障有超過一半是因為抽殼失敗,故障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清理工具,武器沒有得到良好的保養,尤其是通條和彈膛刷,嚴重缺乏。

那我們來看看後期XM16E1和M16A1的故障率情況。在1967到1968年的時候,軍隊已經緊急補充了M16步槍的維護套件,並且步槍的槍管內部進行了鍍鉻處理,有效提高了維護效率和槍管壽命。調查報告顯示,有17%的士兵表示自己的步槍沒有出現過故障,70%的士兵表示步槍很少出現故障,表示自己的步槍出現過10次以上故障的之後10%,另外3%無答案。並且在出現了故障之後,能清除故障繼續射擊的有72%,不能的只有8%,另外20%無答案。由此可見,M16步槍的可靠性在這時候已經有了明顯提升。

據我國輕武器泰斗劉學昌劉老考證,美軍丟掉的更多的是M14步槍,而不是M16。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最有名的段子就是關於三稜軍刺了吧。

一 三稜軍刺血槽,刺入人體後會把血放光,因為有它的血槽,所以傷口肌肉組織收縮不能夾住刺刀,有利於快速拔出,這不是胡扯八道嗎,什麼肌肉收縮能把刺刀夾住,以為老虎鉗嗎。

說這個話的人,你現在用兩隻手緊緊攥住刀刃,這力量比肌肉收縮大吧,看我能不能拔的出。


二 因為三菱軍刺的特殊形狀,所以傷口無法縫合,非常兇殘,這個想想更扯,有炸彈造成的創口特殊嗎,那個都能治,一個小小的菱形傷口就沒辦法了?


三 刀身上有劇毒,被刺中傷口潰爛,無法醫治,這尼瑪都快趕成武俠小說了,傷口發炎潰爛是因為鑄造的時候加入了砷元素,表面磨損以後,砷元素進入了人體組織。

說了半天那麼神,其實真實原因就一個,那時候的鍊鋼工藝不過關,刺刀的強度不夠,只好做成了功能單一的三稜刺刀。


人文茶客

論軍事段子,當然有不少啦。

18毫米炮彈磨皮棒棒噠,這個必然要說一下。

劇出《狐影》

雷組長搞到一批戰利品,兵哥哥表示口徑高達18毫米,比17.8毫米的大炮大了0.2毫米

怎麼辦?涼拌啊!

拿個銼刀來不就了結了!不就0.2毫米,能算事嗎!

上銼刀!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銼刀之神SerB:“你們這些凡人……”)

是這張。

yeah,把彈殼搓掉漆之後,終於塞進17.8毫米的大炮啦!

雷組長棒棒噠!

還有悟空問答裡的某回答,還是達人回答的呢

就說答案本身吧。

核動力航母用彈射器,常規動力用滑躍起降,小鷹等一干常規動力航母表示淚流滿面。

常規動力航母要加油,養常規航母要花錢,感情核動力航母不用換燃料?你以為換次核燃料就跟你家換煤球一樣便宜?還“航行成本近乎於零”。

我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給個傳送門吧: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99917763207758093/


深藍防務

我還看過一部電視劇:裡面有個劇情炮彈太大裝不進炮筒裡,一個炮彈班的人建議說磨薄一點。。我當時就思密達了,還有這等操作!


請叫我十四大人

說這些的都是國內的軍盲 提問的大意是國內用5.8毫米的子彈 外國用5.56的 打仗時沒子彈了就用敵人的子彈 而敵人的用不了咱們得 說的5.8毫米多厲害


不要吃太胖哦

呵呵,別說5.56跟5.8彈頭直徑、長度不同,彈殼錐度、長度都不同,就算是都是5.8的彈,如果彈頭形狀重量不同,或者彈殼規格或者結構不同,或者裝藥量裝藥種類不同,都不能兼容。5.56能不能在5.8的槍上膛都不一定,炸膛倒是妥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