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無法吸引到國際遊客?

小牧童

印度無法吸引到國際遊客?

你的這個結論是從哪裡得出來的?

我去過印度旅行兩次,根據我的經驗,印度的國際遊客非常多啊!至少我隨處都能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而且,如果你連印度都沒有去過的話,你又算是什麼旅行者呢?那你真是錯過太多特別的風景和人事了!

我看題目裡說,訪問印度的國際遊客人數約為700萬人,而新加坡和泰國分別為1500萬人和2600萬人,儘管這只是2013年的數據,但是橫向比較依然還是有意義的。

據我所知,很多西方的旅行者去印度都是長期旅行,一個月兩個月都算短,一年兩年也不算長,因為印度實在太神奇,不管是宗教、文化、藝術、生活,都與眾不同,喜歡印度的人怎麼看都看不完。

所以,如果數據上只算旅行人數的話,因為新加坡和泰國都是東南亞非常熱門的旅遊國家,中國遊客的短期出國旅遊都會選擇這兩個國家,再加上很多人會在這兩個國家轉機去其他地方,所以只算外國遊客的人數,印度可能不夠多,但是如果你算外國遊客的平均停留時間,印度可能不差哦。

然後,根據我查到的最新數據,印度在2017年國際遊客人數已經突破1000萬,增長速度非常客觀,印度的旅遊收入同樣也在大幅增加。

雖然,我承認印度的基礎旅遊設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及印度的旅遊宣傳做得不夠,很多人對印度旅遊抱有一種固化的觀念,以至於很多人不敢去印度旅行。

但是我相信印度這麼一個獨具特色的神奇國家,擁有那麼豐富的旅遊資源,它不會一直被排除在國際旅行者的主流視野之外,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故事,敬請關注我:劉小順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來印度的國際遊客事實上也還是不少的,也許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準確地表述為:為什麼印度無法吸引到大量的國際遊客?以我自己在印度四五次出遊的經歷,特別是2014年全家在印度以旅遊方式過春節為例,來講講印度在旅遊方面的不足吧。

印度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不論是人文景觀,還是歷史遺產,都保留的原汁原味。但是在印度旅遊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點:

一,住宿條件較差,可以選擇的範圍小。如果你想整個旅行較為舒適的話,就應該選擇五星級酒店。因為印度的四星級、三星級的酒店,基本上條件都比不上國內的快捷酒店,不論是衛生、飲食,還是房間設施等等,都是比較差的。如果你無法適應印餐的話,基本上在四星級酒店裡就沒法吃飽,要找到類似中餐的菜品是很困難的。當然,印度的五星級酒店提供的服務確實不錯,問題是五星級酒店的收費普遍要高過國內標準。

二,交通條件差,旅途辛苦。印度的交通基礎設施差,坐火車時間太長,公路條件也差。2013年我從北方邦的勒克瑙包車到拘屍那羅參觀。早晨6點從酒店出發,晚上8點才回到勒克瑙,中間參觀花了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坐車。同樣,從德里去阿格拉參觀泰姬陵,雖然路程不長,但是來回的時間也要將近6-7個小時。2014年組織全家出遊7天,帶著孩子,箇中辛苦,著實記憶猶新。

三,旅遊資源開發整合的太少,配套設施沒有跟上。印度的景點基本上是原生態的,似乎沒有整合開發。不像國內旅遊資源開發的那樣,能夠將自然景點-人文景觀結合,提供便利的購物、餐飲的服務等等。

整體而言,印度是很值得體驗的。雖然比較辛苦,但是收穫肯定會比較大。雖然印度的犯罪率並沒有國內說的那麼嚴重,但是在印度旅遊還是要保持提防和警惕之心。我的一個朋友,在紅堡買門票的功夫就被偷了500美金,另一個遊客則是讓熱情的印度人下了蒙汗藥,把所有東西都拿走。當然,也有被強姦的女遊客。


林民旺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太髒。旅遊的人,去什麼地方的都有,唯獨沒有願意去髒地方的。

第二,強姦之國。你想想,你要是個揹包客女性,一踏上印度這個古老的土地,就有至少五億條几吧瞄準你,就是窮遊過川藏線的也扛不住啊。

第三,乞丐太多。這是個很心煩的事,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大堆手伸出來,你給還是不給,不給看著可憐,給了馬上圍上來更多,鬧心。

第四,沒啥旅遊的地方。除了泰姬陵,還能記起來什麼?簡直連臺灣島都不如,臺灣還有阿里山日月潭兩個地方呢。至於恆河,已經被“恆河浮屍”貼給徹底敗壞了,沒那個帖子之前去恆河的都是朝聖的,看了太髒很失望。那個帖子之後都是去獵奇的,去了就是拿望遠鏡找浮屍,找到的一臉興奮,找不到嗯一臉失望。

第五,廁所。印度廁所大致有三種,一種是星級酒店的,一個蹲坑邊上放個桶,桶裡一個瓢,中國產的,塑料的,紅色,有個小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拉完,可以用手扣乾淨p眼,然後用瓢取水衝乾淨。第二種是半露天,你可以背對芸芸眾生,掏出來就尿。第三種就是全印度,本身就是個大廁所,正確的使用方法我這裡教一下,你應該拿個礦泉水瓶,裝一瓶水,然後拎著,找一處能落腳的地方,蹲下來就拉,臉上最好帶著幸福的微笑。拉完,就用手把屎摳乾淨,然後用這一瓶水把手洗一下。

第六,交通不便。買個車票,就得折騰半天,根本不存在12306這種外星科技。一般外國人買的都是高價票,所以不會有人掛在你窗戶外面,這是唯一的好處了。出了車站,就是兩眼一抹黑,只能看到黑車司機和乞丐跟蒼蠅一樣圍上來。

所以大家基本上不去印度,實在是印度實在沒啥看的,大家旅遊看啥,看沙灘,印度沙灘上全是屎。玩潛水,印度水裡有浮屍。看景點,就一個泰姬陵。去購物,印度全是小攤販。找豔遇,印度女的又髒又黑。尋邂逅,一不小心就被黑車司機輪了。拍婚紗,又不夠逼格。尋美食,連地溝油鍛煉出來的中國人都降不住。所以實在沒啥看頭。大家不去,那是明智選擇。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窮山惡水出刁民 找虐找殘隨便去

中國人自幼受到“第一國民電視劇”《西遊記》的薰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覺得“天竺國”那應該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啊。唐僧師徒的見聞感想,神佛妖魔的傳經鬥法,加上當年甜歌皇后李玲玉扮演的玉兔精那隔空撩人的曠世絕舞(此處省卻一萬滴哈喇子有木有)……那簡直人人都有了“腰纏十萬貫,騎驢奔印度”的衝動。

然而,殘酷的現實呢?真實的印度,如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允許發塊牌子的話,我想可以有“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度”桂冠,真乃非印度莫屬也。且看本大仙從三個方面論證:

一、不堪入目的環境

印度氣候類型悶熱潮溼,不適合中老年人、過敏性體質、患有關節炎類風溼等疾病的遊人前往。如果說地理環境有些問題還可以勉強應對的話,那其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簡直就不是一般遊客可以忍受的。

1、髒

印度沒有垃圾處理的概念,或者說印度政府大概是沒有設置環保局、城管大隊之類的管理部門,要不然也不會垃圾遍地了。從印度人對垃圾熟視無睹的態度來看,我們不難想象印度人從古至今就沒有覺得垃圾是個事。印度溼熱的氣候極易使得垃圾腐爛,大街小巷惡臭一片的感覺,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誰受得了啊?

印度沒有上廁所的概念,據說是因為印度人覺得上廁所是不吉利的,所以一般印度家庭是不會設置廁所的。看著三哥三嫂們習以為常地就地解決,不知其他遊客作何感想?就算是有公廁,大多也很簡陋,甚至是開放式廁所。請問諸君能不能在眾目睽睽下排洩?我想外國遊客基本上是便不出來的吧?

2、亂

印度經濟發展落後,人口又是世界第二。所以說多數印度人的生活水準都徘徊在溫飽線上下,加上印度人的懶散狡詐,就導致印江湖度產生了兩大教派:一是丐幫,一是匪幫。總之對遊客的錢包是軟磨硬奪,隨時隨地伺機下手。

更嚴重的是強姦犯罪,不知是因為印度光棍大軍特別龐大,還是因為“印度神油”功效特別神奇,總之遊客只要具備兩個特徵就得時刻當心被強暴了,哪兩個啊?1女的,2活的。

3、差

印度工業基礎薄弱,不僅重工業不成體系,輕工業發展也嚴重滯後。這就導致印度基礎設施還處在三流水平。城建面貌七拼八湊,旅館飯店缺東少西,交通工具老舊不堪,黑心商販成群結隊。

外國遊客在印度買到三無產品的幾率很大,挨坑被宰的事件比比皆是,但是投訴無門,只好自認倒黴。

二、不能接受的民俗

1、痴

印度人的痴不是一般的冥頑不靈,簡直到了病態、變態的程度。比如多數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因此尊奉牛為神物。牛犢子餓了,印度婦女會直接對其實施“母乳餵養”;牛要出遊,印度人會牽著它們坐火車,而人會為了給畜生騰地方自覺購買掛票,當人牛隔窗四目相對之時,不知元芳會怎麼看?

印度人不僅喝自己的尿養生保健,更是以牛尿為“聖水”,相信喝尿可以包治百病。幸虧印度的日本二爹善於吃油炸大bian,否則還真又是創造了一項宇宙第一了呢。

2、狂

做為世界第一宗教大國,印度人對各種宗教的信仰可謂狂熱。因此久之他們就產生了一種幻覺,以為這個世界是源自他們信奉的大神開創的,信奉膜拜這些木人土偶可以得到不可戰勝的力量。

毀滅全宇宙也只不過在他們的一念之間,因此對侵略中國這樣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印度人眼裡看來就是不值一提了。

3、傻

凡事有個度,過猶不及。信奉好幾百種宗教的印度人偏偏忽略了儒教真諦。

記得兒時童謠多半會以“拉shi不擦ding”來證明一個人的智商低。印度人偏偏是這種類型的。除了人窮買不起手紙,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三哥算不清一筆賬,他們覺得既然用紙擦了還得再洗手,那還不如直接不用紙。這不是既省錢又省事嗎?

可是我真擔心印度人的智商,用手抓著咖喱飯糰吃的三哥,會不會記錯了用哪隻手?

三、不可理喻的思維

近代中印同樣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中國志士仁人痛定思痛,立志以革命的暴力推翻侵略者的殖民統治;而印度採取的確是苟且的懷柔政策,博得英主的憐憫取得獨立資格。直到現在,中國人凡事不等不靠堅持獨立研發、自主製造,印度卻還是覺得抱住了美國、日本倆爹的大腿才能過上好日子。其實說白了,印度人還是滿腦子的奴才思維,一直就沒站起來過。

1、\t窮

印度人工業發展滯後,主要是缺乏發展眼光,沒有正確的戰略規劃,至今不懂得“無工不富”的淺顯道理。這就導致了印度嚴重的對外依賴,資源靠進口,設備靠進口,產品還是靠進口。就連印度軍隊的各種先進武器,包括各種配件、彈藥等附屬品,無不依靠外購。

再說人口的無節制膨脹,早晚會導致糧食嚴重不足。到時候除了食屍族尚能果腹之外,其他人恐怕只能等著餓死了。難道外國遊客不怕死,會自動送上自己的一份份人肉大餐上門?

2、\t兇

印度人到底是“人窮志不短”呢,還是“窮兇極惡”呢?反正自從英國主子恩賜其獨立以來,其貪得無厭、以鄰為壑、欺軟怕硬的醜惡本性暴露無遺。對內,大教強暴小教,富人強暴窮人,男人強暴女人,僧侶強暴聖女;對外,吞併錫金,遙控不丹,欺負尼泊爾,攻打巴基斯坦,在眾小國面前耍威風、逞英雄。而對俄羅斯卻一直不敢探爪(俄羅斯明坑印度,三哥硬是P都不敢放一個)。誰料近日受到美日倆爹的慫恿,竟然豬油蒙心,耍無賴耍到中國頭上了。

這種局勢下,除了漢奸走dog,還有哪個中國人會去印度旅遊?中俄聯合軍演展現出來的強大決心和無敵戰力,廣大國際遊人既非瞎子也非傻子,誰還敢去印度陪著不知死活的三哥當炮灰?

3、逆

印度人逆天+碉堡思維模式,是不是在不斷刷存在感的節奏?總結印度人的一生,大概可以用一個“逆”字來概括。比如典型的印度開掛模式,閱兵式上的摩托開掛對實戰有用與否不管,起碼展示了印度國產摩托的載重能力;火車開掛、公交車開掛不管發生多少交通事故,反正印度人多是不怕死人的,起碼提高了交通工具的利用率。

這麼一想我們大概就想通了,無論是印度交警的誇張搞笑指揮,還是印度廚師的飛餅製作神技,甚至印度僧侶的種種極端修行模式,結果或者說是後果其實人家並不看重,玩得嗨皮永遠才是第一位的。

印度全民娛樂至死的精神如此根深蒂固,本國人能不能被玩死都難說得很,至於說外國遊客的死活,那也就是聽天由命了。

總之,本大仙鄭重呼籲廣大有良知的中國人,如果你們有出遊印度的計劃,請改道巴基斯坦。在巴鐵兄弟看來,中國遊客就是上帝,你們會得到明星般的待遇。如果非得昧著良心日韓遊、印度遊,在這種局勢下,你貢獻出的旅遊GDP,恐怕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敵人轉化為炸飛你們全家的炮彈。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本人在印度阿格拉(泰姬陵)經營旅館和中餐館已經兩年了,首先就這個題目我就覺得可笑至極,是誰告訴你印度吸引不了國際遊客的,雖然目前中國遊客不是那麼多,但是自從印度對中國遊客開放了電子簽證以來,中國遊客的人數在逐漸增多。

再說外國遊客,每年去印度和中國旅遊的人數我無從知曉,但是通過與世界各國的遊客聊天中問道有沒有去過中國,對中印兩國各是什麼感受,八成都沒來過,兩成來過的都誇中國比印度乾淨,交通發達,再問希望或會不會再次去中國?但是絕大多數都表示暫時不會來或不再來,問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住宿不方便,外國人在中國住宿需要到指定的有涉外資格的賓館,價格可想而知 ,當然也有青旅,畢竟少之又少,印度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可以接待外國人,什麼價位都能夠輕鬆找到,從一天150盧比到20000盧比應有盡有。

二:消費高,特別是景點門票,相信這一點咱們中國人應該也絕對認同吧!哈哈!印度最有名同時也是門票最貴的當屬於我所在的泰姬陵了,門票1000盧比(106元)本國人50盧比,世界文化保護遺產類500盧比(53元)本國人20盧比,其他基本不要門票,買了門票進到裡面也絕對不會再有小門票之類。

以上兩點就讓許多外國人止步不前了。這裡許多朋友要問了,外國人不是有錢嗎?我也這樣問過他們,他們的回答是在中國玩一個月的花費,足夠讓他們在印度瀟灑的度過三個月。其實絕大部分的外國人,特別是歐美人,他的存款根本就沒有中國百姓多。哈哈!

關於印度旅行究竟安不安全?這個問題好多人都諮詢過我,我的回答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絕對的安全。印度人天生膽小怕事,其實在印度旅行當中遇到最多的事情就是跟旅遊相關的印度人像狗皮膏藥一樣糾纏你,這時候你只有大聲的拒絕就可以了。


阿格拉嘉哥hao470087

主要歸罪於印度的基礎設施、飲食文化和社會治安。換句話說,印度的食、住、行根本就不能滿足大量的國際遊客,何況治安還那麼不堪。

一個地區是否具有吸引力,取決於自然風光和文化歷史。印度自然風光並不算出眾,雖然有雪山、沙漠和海灘,但對挑剔的遊客沒什麼吸引力。雪山不如歐洲和尼泊爾,海灘不如東南亞,沙漠不如非洲。所以,

去印度的國際遊客,基本都是為了參觀和領略印度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古蹟

印度自1977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以來,截至目前,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共有36項(包括自然遺產7項、文化遺產27項、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1項),在數量上位居世界第6位,著名的阿格拉泰姬陵,位列世界八大奇蹟。

具體來說:

一、印度奇差的基礎設施讓遊客吃盡苦頭。我三年前去印度旅行過一個月,當時甚至沒有真正的高速公路。我從焦特布爾乘豪華巴士到烏代普爾,260公里車程,居然走了將近8個小時,在車上顛簸一夜才到。通常連接各個邦的鐵路,除德里孟買周邊有少量快速列車,其他地區都是慢車,不僅人滿為患,而且經常晚點。從瓦拉納西到句屍那迦220公里,火車正常時間要跑六個多小時,每小時不足40公里。6小時的車程,回程時居然晚點4個小時,以致剛好耽誤我去格雅的行程。

在印度要想舒服地乘火車旅行,對普通遊客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那些有著名的景點的小地方,通常沒有飛機,要麼巴士,要麼火車,而這兩者,剛好是印度的短處。而城市交通則以tutu車為主,我就親眼目睹過tutu車事故。

不盡人意的基礎設施帶來後果就是髒亂差,包括像新德里和孟買這樣的大城市,都髒亂不堪,垃圾遍地,連新德里著名的月光集市,都充滿著尿臊味兒。許多人連刷牙都不敢用印度的生水,甚至有人剛出機場,就被嚇得掉頭回來。

、印度很少有遊客能接受的中檔賓館。要麼客棧,要麼皇宮,而大多數普通遊客能接受的中高端酒店極少。客棧和小旅館環境不好,除了揹包客,有點講究的遊客很難忍受這些招待所式的旅舍衛生。不更新臥具,冬天鋪蓋還經常不足,半夜冷得難以入睡。我自已帶了睡袋,才能應付過去。

三、國際遊客很難接受印度傳統飲食。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素食國家,典型的正餐叫塔利,即將各種菜疏弄細做成糊狀,添加咖喱和香料,再分置於小碗,佐以饢餅或者米飯,食用時用右手攪拌成團再送入口中。當然,對外國人他們也會自覺送上刀叉,這倒不是問題。問題是每天食用口味難以忍受的素食,讓人懷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咖喱。團隊遊客也不例外,即使有西式餐點,也單調得要命。糟糕的飲食會使整個旅途黯然失色,誰還願意去受那個罪呢?下面這餐看似乾淨,其實我在瓦拉納西找了一中午才發現這麼個稍微乾淨的餐館,西餐廳?沒有。

四、臭名昭著的印度治安,連女性單獨出門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還能說什麼呢?當然,以我的旅行體驗來說,這多少有些妖魔化。實際上印度並沒有那麼可怕,普通印度人很熱情,很喜歡與外國人來往。

正像誰人所說,印度是人類生存的原點,所有關於印度的傳說和故事都是真實的,這也正是印度最不可思議的一面。所以,印度也是揹包客的樂園,

如果說有哪個國家我還想再訪,答案是印度。

另外,印度也有極其奢華的一面。我在焦特布爾遇見一個香港老爺子,專門進行印度皇宮之旅。印度有許多土邦首領的後人,至今還保留著皇室特權,他們將原來的皇宮,改建為豪華旅館,以皇室禮儀接待遊客。價格當然貴得驚人,比如焦特布爾的皇宮旅館

每晚1000美元以上,這還是折扣價,得提前預約。而烏代普爾的湖宮旅館拍攝過“007”系列電影,甚至接待過英國女王,價格自然令人乍舌。顯然,這個級別的消費,又不是普通遊客所能承受。


小重山


據人民網報道,2017年到印度旅遊的外國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再創歷史新高,旅遊收入超過270億美元。初看起來好像真不錯啊,1000萬遊客呢,而對比中國同期入境遊客6000多萬的數字,還真是有很大差距呢。

中印兩國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人口基數也在同一水平,都有燦爛的文化,大量的歷史遺蹟和自然風光,為什麼國際遊客數量相差如此之大?

首先,基礎設施有巨大差異。印度至今連條高鐵都沒有開通,印度到孟買或阿格拉短短的距離,慢車需要幾個小時。公路則更是堪憂,高速公路在印度很多地方都是稀罕物,許多公路年久失修,路況很差,我就曾在印度經歷過堵車5小時的慘劇。一些旅遊景點的酒店設施老舊,無法滿足國際客人的需求。

第二,衛生和環境問題。我們在抱怨北京環境不佳的時候,如果想想印度就平衡了,這個國家的環境問題其實遠比中國嚴重,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內的大片地區常年被嚴重的霧霾包圍,城市和周邊充斥著大量無人管理的垃圾場,平民窟與五星酒店為鄰的現象比比皆是。在印度,遊客是不敢隨便在外面喝水的,就算是礦泉水也要挑幾個著名的牌子,更不敢吃普通水洗過的水果,稍不留神就上吐下瀉。其他路邊攤小吃就更可想而知。

第三.安全問題。臭名昭著的印度強姦案頻發,針對外國女性遊客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在國際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在印度街頭,各種奇形怪狀的人出沒,混亂的交通,都讓遊客沒有安全感。

對普通遊客來講,旅遊無非是遊山玩水吃喝玩樂,如果連以上幾個基本問題都解決不了,除了一些執著的發燒友,又有多少遊客會不遠萬里冒著生命危險去印度探險呢?


長腿叔叔

旅遊印度:

一個連本國國民的安全都保護不了的地方,如果保護來此的國際遊客?

一個需要時刻擔心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國度,怎能讓遊客放心?

旅遊印度,作為我們國際遊客,最為擔心5大問題!

1.人身安全

眾所周知,在印度,女性不僅地位低,連自身的保護都成問題!對於女性的侵犯案件屢屢發生,在事發後,印度警方卻遲遲沒有給予及時的答案與行動,令要來此或打算來此的人們,躊躇不前。在以前諸多國際旅遊者已經深受其害,當正義與公平得不到聲張,人們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護,事發後的無所作為、甚至包庇,都讓前來此地的遊客們,望而卻步!

2.飲食安全

用手吃飯,已經成為印度人的特色!每到飯點,便會看到大街小巷、餐廳反觀,人們手抓用餐。但是對於目前國際遊人來說,這種方式,還是會有諸多隱患,畢竟手上的細菌還是很多很多。如果不習慣,也沒關係,這裡當然也為外國人準備了刀叉勺,再不行,我們自己帶!

但是飲用水,這個問題,就不是能不能攜帶的問題了!當地的人可以直接飲用生水,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是我們這些諸多其他國家來此的人,就不行了!中國人會飲用燒開的熱水(起碼還能殺菌),歐美、日本人他們習慣喝涼水,在他們國家,水乾淨的都可以直接飲用,在印度你叫他們怎麼辦?天天買礦泉水嗎?就算買,超市、便利店也不怎麼普及啊!

3.環境安全!

印度這個人口大國,在基礎建設方面,仍需要很大的提高,就如:公共廁所的建立。男子隨地都可以....女子有沒有廁所,也只能...找個地方,穿梭在各個景點之間,如果馬路上、街道里,是不是傳來一股特殊的味道,經久不滅,是不是你會有種前一天的飯菜都要嘔出來的感覺呢?

4.交通便利性

旅遊,當然不能只在一個城市,肯定要不斷穿梭在各個城市、景點之間。往來交通是否便利,準確、安全。就是要考慮的基礎問題之一。坑坑窪窪的地面,毫無章法、川流不息的汽車、TUTU、電動車,甚至需要做“掛”火車,在無形之中就會增加,乘坐交通的安全與舒適。

5.國際旅遊者的基本需求!

不難發現,很多國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自助遊,尤其歐美澳人居多,出行無非要考慮就是安全以及便利。

印度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到位,使得原有熱情的歐美人都,漸漸失去興趣。


沐橙籽

這個問題還是有點偏激的吧,其實每年去印度旅遊的遊客相當的多,你們提到的這個數據,(2013年訪問印度的國際遊客人數約為700萬人,而新加坡和泰國則分別為1500萬人和2600萬遊客。)我覺得也僅僅這三個國家的對比,三個國家的性格比,後兩者高一些,但若是印度相比較其他一些國傢什麼以色列呀、摩落哥的數據,怕是印度比之而高。

印度相比較泰國、新加坡,確實是它的乾淨指數比不上這兩個國家;另外,印度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線路不是特別發達,火車和大巴基本上很慢,也不乾淨,空氣也很混濁,並且城市裡相關的旅遊配套設施也不如泰國和新加坡;再有就是它的食物,咖喱類較多,很多人也吃不習慣,不像泰國和新加坡海鮮呀小吃特別多,可選擇性大;最後就是這些年印度不安全的負面新聞有點多,所以人們選擇去這裡的少一些。

對於我個人來說,印度絕對是一個很吸引我並且很神奇的國度,印度!是地獄?!還是天堂?!它等待著你去發現,去感受,去回味。到頭來的結論就是兩極:“再也不要去”OR“還想再去”……當然,我是後者。

藍色之城焦代普爾的最美日落。

金色之城賈沙梅爾老城中的新人。

粉色之城齋普爾的風宮。

白色之城烏代普爾的城市宮殿。

印度東廟群的神廟。

阿格拉城的泰姬陵。

瓦拉納西的恆河日出,印度人的母親河。

其實,不論是中國人還是老外,喜歡印度去印度常常是要呆很長時間,他們喜歡那裡的人文風情和世界遺產,而且大部分印度人也很喜歡遊人給他們拍照片,並且希望接收外來的事物與人。

很多人都是道聽途說印度的種種不好,有些人從印度回來也總是宣傳印度落後的地方,卻看不到人家美之處。這個世界,好與壞本就是並存的,請用善待的眼光去看一個國家,去用心感受並發現他們的美。

所以說,機會還是要自己親歷這個國家去感受一番,當然,印度的南部可能相對較為貧窮落後,安全係數較低,那麼可以先從北部走起。

另外,網上流傳的那些什麼被搶,被盜之類的信息,做我個人去過印度的人還是有一些看法,說與大家聽聽,有很多被搶,被盜的人,有些確實是單獨一個人旅遊,再有就是有些自由行的小夥伴在村落偏僻的地方紮營所以被偷盜。其實,在印度如果你住的是三星級以上的酒店,基本上不是住客,當地人是不允許進入的,另外,不論你是哪個國家旅遊,請在傍晚不在在外面遊檔太久,早早回到酒店,必意這不是一個你所熟悉的城市,還是要有安全防範意識。


程詩然

這麼簡單地類比就得出結論,只能是粗暴的結論。

如果2013年泰國的遊客數量為2600萬這個數據屬實,那麼涵叔很慚愧地說另外一組數據:自2005年以來,中國每年的純外國(華人圈除外)遊客在2016年達到最高峰時,也就2800萬左右。而在2016年,泰國的國際國客總數已超過3000萬,達到3258萬人。

如果對比國土面積、綜合國力、人口、旅遊資源尤其是經濟的話,按照提問者的邏輯來推理的話,中國是不是也可以被認為是無法或者難以吸引到國際遊客了……

可能還有一個我們非常不願意面對的數據,就是日本吸引國際遊客的數量這兩年也超過中國了。而且,赴日本、泰國的國際遊客數量還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增速,而中國近幾年的國際遊客數量增長率都處在非常低的水平,有時甚至是負增長。

來看看一家文旅智庫的中日入境遊增長率對比的數據,很一目瞭然。為避免廣告嫌疑,涵叔就不直接說這家智庫的名字了。


說回印度,從總量上來說,印度目前和旅遊水平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印度這兩年體現出了比較強的後發優勢,增長率相當高,2017年印度接待外國遊客人數已經突破1000萬,而雄心勃勃的印度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也就是2020年前讓這個數字翻一番。雖然印度政府的雄心經常有些大,未必能夠實現,但也是現在的增長勢頭讓他們的雄心有了一定的底氣。

涵叔在印度時曾數次參加過他們的國際旅遊團,發現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去印度的旅遊的人數相當多。在歐美國家出差時,涵叔經常碰到的這些國家的人士中,不少都去印度旅遊過。

髒亂差確實是制約印度旅遊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就涵叔去印度的體驗看,這方面我們的輿論渲染得太過分了。而事實上,印度和中國的差距主要體現旅遊開發和基礎設施上,而在酒店的服務水平、人力成本、英語水平等軟件方面,其實還是很有優勢的。

就印度髒亂差的具體情況,涵叔此前回答過幾次,就不贅述了,諸位有興趣可以翻出來看看。

旅遊這事,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更不要輕易扣一個落後的帽子給別人身上。

必須得說,旅遊的國際化競爭是非常直接和激烈的。宰客的思維如果改不掉,長遠了看和閉門謝客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