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或者三亞開海南特產店怎麼樣?

漂著的王山而月月鳥

海南特產店的紅利期已過,不看好特產實體專賣店未來的趨勢。雖然我們從事不是海南特產專賣店這個業態,不過我們所有的門店都有銷售特產,從一個零售從業者的角度分析下這個問題;

1、海南特產的毛利率一般在25%左右,如果專門開一海南特產實體專賣店,起碼也得100個平方吧,按100元一個平方的鋪面租金來算,(特產店對門門店的選址比超市更加苛刻,一般選在酒店附近、旅遊景區、機場、汽車站、火車站等遊客聚集地),水電費按每月2000元計算(海南12個月,至少有半年是要吹空調的好,如果中央空調,這點電費遠遠不夠,我們350平的門店,開一箇中央空調,一個月的電費7000元以上很正常),兩個工人吧,工資5000元。(如果是有廠家派來的促銷員,這個費用可以省一點,打個折2500元),粗略算下,一個100平左右的實體特產店每個月的成本開支在15000元,那麼一個月要做多少營業額才能賺回15000元,每天要賺500元,每天的營業額至少是要保持在2000元以上,低於2000元就虧本,等於2000元,就是收支平衡。如果要實現每個月要賺15000元,那麼每天的營業額就是要在4000元以上。要實現一天營業額4000元的門店,對選址的要求都比較高的。我們門店營業額不算太低的,選址一般都是人口密集區,不過特產在我們整體的營業額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只是附帶銷售,一個月賣幾萬元已經頂到天了,更別說專門開個店每個月要做到12萬以上的業績真的不太容易。

2、特產專賣店對選址和銷售員的要求非常高,這兩點沒有把握好,那麼即使再努力,也不容易賺到錢。

3、隨著電商和WEI商的崛起,互聯網已經將海南特產銷售到了全國各地,想吃什麼,只要上網下個單,就送到了家。15年前,內地是很少能看到超市賣椰子的,現在回內地,海南的香蕉、椰子都很常見,再也不是稀罕的東西。以前很多外地人回老家,都喜歡提幾個老椰子帶回家,現在見到的不多,因為網購太方便了,這些東西都不稀罕了。偶爾來海南旅遊,就是象徵性得帶一些。來實體店購買的需求比以前下降了。我有個朋友家裡以前就是做海南特產連鎖店的,十幾年前賺了不少錢,店門名字不方便透露。現在除了部分親戚還在從事特產加工和銷售以外,門店基本上今年全部關門了。再說水果微商吧,現在是微商賣水果,直播挑水果,南北水果市場有專門服務微商的水果銷售點,朋友圈賣海南水果到全國各地也很多,銷量也是非常驚人的!連門面都不用個,自己家裡就是倉庫,比專賣店生意還好。特產點真正還能撐下去的不多,外行人看著挺光鮮亮麗,賺不賺錢自己心裡比誰都清楚。

4、在海南住久了的人如果要買海南特產的話,都會去水產碼頭找批發商拿,這樣更加實惠,這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戶。

因此,我不看好海南特產的實體專賣店的行情,真想賣,未必要靠實體店去銷售,手機電腦就是門面,一個手機就能做銷售,一個手機就能開店,何必要租一個鋪面呢?

我是海南街拍達人,關注海南發展,提供海南資訊,喜歡請關注。

海南街拍達人

我認為可以嘗試,海口和三亞比較,三亞更適合,因為人流量更大,遊客更多。我的建議是這樣的,可以開在熱門景區門口或者旅遊餐廳門口,散客的量太小,而且你實體店最終拼不過淘寶,現在好多人出門旅遊,不願意往家拎特產,嫌重嫌麻煩,喜歡直接網上天貓旗艦店買,在這種情況下旅行團尤其重要。如果你想開個小的,就開在某個大型旅遊餐廳的旁邊或者一樓,遊客吃完團隊餐,都會有個十幾二十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他們隨便逛逛消消食,逛到你這了,看到合適的就會買一點,這個靠量,薄利多銷,旺季也是筆不小的收入。類似這樣的餐廳,旁邊就可以開一家特產店

如果你想開大的,那麼品種一定要多,門牌要大,東西包裝要好,裝修說得過去,不要搞得太山寨,服務員要專業,開架式服務,一定要和旅行社掛鉤,只接旅遊團,提供打包和現場發快遞服務,當然東西價格也要適中。

門臉兒越大越好,看著要氣派。最好比這樣的再大一點比如我曾經跟團旅遊到桂林玩兒,最後一站特產店,裡面的東西用手機一查比網上便宜,結果我們那個團瘋狂大采購。像海南的椰子糖,椰子粉,咖啡,各種口味的水果乾,還是很有市場的,特別是些大爺大媽,不會網購,出去旅遊總想給兒女們帶點特產,這些東西又不貴,多少都會買一點的。


看小明


般若嘉措

在海口和三亞開海南特產店都不錯,就看你要的貨源價格是否便宜了。

我有個朋友原來在海口五指山路開海南特產店,生意很好,很多都是外地來海南旅遊的客人,每次一買東西,都是幾百上千的買;他去年又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開了一家特產店了。

從我那朋友的身上,在海口和三亞開特產店都不錯的,因為這兩個地方的遊客比較多,而且很多遊客到了海南,都想買一些海南本地的特產回去送給家人、朋友和同事們。

海南的特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興隆咖啡、米香茶、福山咖啡、春光系列產品、椰樹牌系列產品、海南菸草、海南芭芭樂飲料、五指山紅茶、白沙綠茶等等,反正我是數不完的,而這些東西,都是遊客最喜歡的東西,價錢不貴,又實用。

清明的時候,我有個朋友從新疆伊犁飛來海南,專門考察海南的特產市場,覺得海南的很多特產都非常適合在新疆等地銷售,他回去後,正在尋找合作伙伴。


旮旯裡的小破事

至於問到在海口或者三亞開海南特產店怎麼樣?

依我看,海口、三亞兩地各具特色皆可以加以考察。畢竟海口作為省會城市,是目前海南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其繁榮程度居海南各地、市之最。且人流、物流、商賈雲集,是島內外物資零售、批發市場最大的聚散地所在;而三亞則是海南省的旅遊勝地,可以說,幾乎是來自島外海南遊各個旅行社、團隊以及各路遊人的首選之地。

但定要來個客流之間相互比較的話,無疑,當然將三亞作為首選或許是更勝一籌。

因為,我們發現在幾乎所有參加海南遊的團隊及旅客的旅遊線路或者行程當中,海口大多都是作為海南遊團隊抵瓊後的首站,而目大多數團隊都是夜機抵達,因而在當天晚上從機場至住宿處的酒店、旅店途中,充其量也只能是順便地稍為粗粗地瀏覽了一下海口市的夜景,稱之為:椰城夜景。

次日的早餐過後便已驅車啟程,一路向南。故可以說,旅客們在白天里根本就沒有時間和機會在海口市內遊玩、購物的選擇。

當然,倘真有心思打算在三亞開設海南特產店的話,那具體的也有個不同地點、地段的考量與選擇。所以為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地吸引到廣大的客源以便招覽生意,一般建議應當儘量地選擇客流較為密集和較為火爆的名勝古蹟的景區內設店,則相對而言生意較為易做。

還記得前年曾跟團在九寨溝旅遊,那天吃中午飯時我們車子所中途停車逗留的地方,其一樓既可稍息、飲品,又是專營當地土特產的特色小超市,其生意尚是火爆;而二樓才是真正吃飯的餐廳所在。可見,在旅遊景區內設海南特產店應是大有可為的。不敢說,個個旅客來到這裡都指望人人滿載而歸,但我看能夠買到正宗的土特產作為特色手信,那是必須的。

但其前提必須是,作為導遊本人千萬不好懷抱有一己之利,和以購物宰客為營利的商家,互相勾結狼狽為奸,而敗壞聲名,則長此以往只能是適得其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而得不償失。


龍貓94124967

毫無疑問,在海口或者三亞開特產店都行,主要是選址和規模!

海南特產店,主要的消費群體無外乎都是遊客為主,客流量最大的區域,一般都在機場、高鐵站、旅遊景點等地方,可問題來了,這些區域一定已經有不少特產店,再挨著開還能有銷量嗎?受影響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否定,客流量大的區域,即使再多家特產店一起開總會有做得好或不好的,看競爭力、看優勢、看鋪貨…等等。

市場調查很重要,最受遊客歡迎的產品是哪些?哪些區域、哪些景點遊客量比較大、特產銷量比較高?遊客的主要關注的消費點在哪裡?等等的事先準備都很重要。


海島小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