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潮陽、潮南等地持續乾旱水庫告急,村民買水每噸60元!

5月16日傍晚時分,海豐縣城東鎮橋東社區的街巷裡,水泵運轉的嗡嗡聲不絕於耳。住在一樓,李姨也不得不靠水泵抽水,家裡廚房、廁所已被蓄水的水桶佔滿。

海豐、潮陽、潮南等地持續乾旱水庫告急,村民買水每噸60元!

橋東社區洪圍村的租戶程先生下班回家,就拎著水桶去打井水。他住在三樓,家裡未裝水泵,在供水緊張的日子裡基本無自來水可用,洗澡、洗衣、喝水、做飯都用井水。

海豐、潮陽、潮南等地持續乾旱水庫告急,村民買水每噸60元!

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的多個鄉鎮也面臨供水緊張的處境。5月10日下午,潮陽區貴嶼鎮華美社區軍寮村一間老屋門口,楊先生買水回來,正從三輪車上卸下水桶,吃力地搬進天井裡。多位村民反映,清明至今一直沒有自來水,井水無法飲用,只能買水,“一噸水60元”。

蓄水、挑水、買水,是供水嚴峻形勢下的典型畫面。去年下半年至今,粵東地區持續乾旱,海豐、潮陽、潮南等地一些水庫紛紛告急。旱情之下,自來水供應面臨巨大挑戰。目前,當地有關部門正採取應急措施,保障群眾日常飲用水。

久旱致水庫告急 持續停水逾半月

“水泵一直在轉,水龍頭流不出一滴水。”近兩個月以來的頻頻停水,讓海豐縣城東鎮橋東社區的林伯焦躁又無奈。停水的日子裡,60歲的林伯每天早晚各挑兩擔井水,兩桶水重約百斤,“只能用,不能喝”。為了喝水,他選擇買市面上的桶裝礦泉水,一桶10元左右。

來到城東鎮飲用水水源——紅花地水庫,只見庫區已有部分黃土裸露,水庫水位已低於最低一根水文柱,不超過37米。紅花地水庫管理所主任黃城欣介紹,22日上午測得水庫水位約36.17米,庫容約671萬立方米。正常情況下,水庫水位在50米左右,庫容約4720萬立方米。“去年汛期結束後,水庫就開始控制供水量。今年3月,庫容減至1000多萬立方米時我們就比較緊張了。”黃城欣指出,除去360多萬立方米死庫容,目前可供應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只能撐20來天”。

海豐另一大鎮——梅隴鎮也面臨水庫見底、供水緊張的境況。

多鎮實行輪供停水 村民買水一噸六十

旱情吃緊,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也面臨水源緊缺的困境。4月以來,練江片區多個鄉鎮實行自來水限供,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飲水難。

當天傍晚,軍寮村的租戶楊先生開著三輪車載水回家。“我們父子倆每週至少要拉一次水。”楊先生稱,“一次拉4桶,每桶有100來斤,售價2元。”算下來,自己運送的話,一噸水售價是40元。“在村裡住了6、7年,沒裝水泵,一年到頭很少有自來水可用。”他抱怨道,“水壓太低,偶爾來水也是在半夜,蓄水很麻煩。”

海豐、潮陽、潮南等地持續乾旱水庫告急,村民買水每噸60元!

在嚴重缺水的鄉鎮,拉一輛三輪車賣水送水已經成為一門生意。與當地3-4元/噸的自來水收費相比,60-70元/噸可謂“天價”。但長期生活在缺水地區的村民對此卻習以為常。“去年每噸水要80元,今年春節還漲到了100元。”樹香村的黃阿婆說,“好在賣水的人越來越多,有競爭,價格就降下來了。”

據介紹,潮陽貴嶼與潮南陳店、仙城、司馬浦等4個鎮由潮南金溪水庫供水,潮陽銅盂、和平與潮南峽山、成田、兩英、臚崗等6個鎮由潮南秋風水庫供水。在供水緊張期,位於管網末端的貴嶼、銅盂缺水情況尤為嚴重。

由於水源緊缺,4月15日,金溪水廠所供4鎮實行輪供停水,“供兩天停一天”;5月1日起調整為“供兩天停兩天”。5月22日起,秋風水廠所供6鎮也採取“供二停一”的錯時供水方式。截至5月24日上午,金溪水庫、秋風水庫的庫容分別為850萬立方米、400萬立方米,均不足正常庫容的1/4。

科學調度嚴控供水 應急送水保障生活

旱情持續,水庫庫容日漸減少,潮南、海豐多個水庫都從源頭上嚴格控制供水量。當水庫水位低於取水口時,自來水廠開始啟動應急抽水措施。據陳曼華介紹,今年2月,平安洞水庫庫容告急,水廠便採取二次圍堰的方式,通過10臺潛水泵24小時不間斷抽水,來保證取水口的水位。4月以來,城東自來水廠也一直進行二級抽水作業,在紅花地水庫取水口和渠道中途分別設泵站加壓,保證水源正常輸送到水廠。

為延長供水期,水廠一般採取分片錯峰輪供、定時限供的措施。4月以來,潮南金溪水廠、秋風水廠先後啟動多鎮輪供停水模式;銅盂鎮自來水公司進行供水線路調控,重點緩解嶼岐片區的嚴重缺水情況;海豐城東水廠則實行每日定時供水。

根據“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海豐縣為保縣城居民供水,從5月初開始對洗車、洗腳、桑拿等特種服務業及建築行業用水等實施暫停供水。城東鎮紅花地水庫則暫停農田灌溉供水。為此,海豐縣政府還給予農民財政補貼購置抽水設備,使其改用河道或地下水灌溉。

在嚴重缺水片區,有關部門採取了定點送水的應急措施。據銅盂鎮黨政辦陳主任介紹,從4月2日開始,當地鎮政府啟動消防車向樹香村送水,每天供應3-4次,每次送水量為6-7噸。5月4日印發的《海豐縣縣城地區抗旱保供水工作應急方案》提出,應調配送水車對缺水區域進行定點送水,並設置應急臨時取水點。

海豐、潮陽、潮南等地持續乾旱水庫告急,村民買水每噸60元!

水廠管網同步升級 引水工程有望治本

除了採取抗旱應急舉措,海豐、潮陽、潮南等地也在推進各項水利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以期從根本上破解供水難題。

海豐縣城東鎮黨委委員黃豔陽指出,城東自來水廠主要通過明渠從水庫引水,長達9公里多的流程,末端近3公里是管道,其餘6公里多都是渠道,“水庫供水7萬立方米,經過滲漏、蒸發,以及被農民引水灌溉等,到廠水量僅2-3萬立方米。”他表示,為了徹底解決渠道輸水損耗問題,水廠正在鋪設密封管道並新建取水泵站,目前已完成3公里多的管道鋪設。

“靈山水庫是銅盂鎮的應急備用水源,但水廠比較簡陋。”銅盂自來水公司經理洪漢堅介紹,為了提高水廠的制水能力、保證水質達標,近日已啟動水廠升級改造工程,預計半年後可完成。針對樹香村所在嶼岐片區地勢高、水壓低的問題,他表示,近期已抓緊完成神仙裡大橋管道改造工程。

據潮南自來水有限公司張經理介紹,為應對水源緊缺或水廠故障等情況,潮南區去年啟動了龍溪、秋風、金溪三大水庫的管網連通工程。

“近幾年,各鎮用水量逐漸增加,但水廠制水能力跟不上,存在供需缺口。”張經理指出,“為了提高制水能力,目前水廠在擴建。”據介紹,秋風水廠擴建項目已經開始施工;而新建成的龍溪水廠進入試生產環節,制水能力可達10萬噸/天,是過去的1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