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祕

喜歡看視頻的同學可以關注我的賬號 "科學三分鐘",第一時間推送視頻哦。

“人類如果不節制自己的行為,那麼地球的末日可能真的會到來。”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這裡不允許有人出生,也不允許有人死亡。但這裡卻有著人類的末日希望: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The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又名“末日種子庫”。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末日種子庫

1.為什麼人類需要建立種子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建立是為了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農作物種子,目的是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子戰爭、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等災難時,劫後餘生的人類還能重新播種,保證世界農作物的多樣性,保護人類不會永遠喪失某些糧食作物的基因。

更是給全球其他1700多個基因庫做一個終極備份,以預防其他種子庫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常工作。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末日種子庫

而且,即使在沒有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年代,種子庫在保護農作物基因多樣性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類農業發展至今天已有一萬多年的歷史,許多農作物是經過人工選育的,我們會挑選出口感好,產量高的品種來重點培育,但在這個過程中,總有一些品種因為產量不佳,或是口感略差,或是其他原因,被市場所拋棄。這回造成這些農作物瓶中的淘汰,甚至消亡。

但是人類這種商業上的“優勝略汰”會造成農作物物種單一和抗風險能力弱的特點,那些被淘汰的品種中雖然產量低,但可能具有適合極端的環境,生存能力強的基因,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的將其淘汰,那就太可惜了。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是挪威政府於2008年在斯瓦爾巴島設立的一個非盈利的、全球性的植物遺傳基因庫,隸屬北歐遺傳資源中心管理。該種子庫堪稱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儲存庫,甚至可以抵禦地震和核武器。種子庫建造費用為300萬美元,由挪威政府負責。常年運轉費大約每年需要10萬-20萬美元,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農作物多樣性託管會及意大利國際生物多樣性學術團體出資。同時挪威只擁有建築的所有權,種子的所有權仍歸各存儲國所有。

2.為什麼要建在斯瓦爾巴群島?

選址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安全,這裡的安全不光是自然災害,還要避免人為的破壞和地區局勢的震盪。

比如1983年在敘利亞阿勒頗成立的國際乾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ICARDA)的種子庫,因為戰爭,變成了如今的這樣: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還有就是我們的鄰國菲律賓,為了保護本國農作物免受颱風的摧毀,成立了的國家種子銀行。但尷尬的是,這個國家種子銀行在2006年,被颱風摧毀了……

選擇選擇斯瓦爾巴群島是綜合多因素後做出的最有選擇:

首先,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之間,是最接近北極的人類可居住地區之一,島上只有兩千多人口,而島上北極熊的數量卻遠超人類,也成為人為安全措施外的額外天然屏障。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其次,該島常年氣候寒冷,擁有永久凍土地帶,有利於種子保存,即使意外停電,僅僅依靠凍土層的保護,庫房的溫度也可以維持在0℃以下長達200年之久。

而且,人口不多的斯瓦爾巴島卻擁有一個機場和港口(都在種子庫山腳下不遠),交通條件比較好,便於我們過去存放或者取回種子。

最重要的是斯瓦爾巴島政治地位非常獨特,由全球幾十個國家共同簽署的《斯瓦爾巴條約》中就明確規定:斯瓦爾巴島的主權歸挪威所有,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主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且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

所以把一個需要各國合作的種子庫放在斯瓦爾巴島,不管是在安全,環境,交通,以及國際政治上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3.斯瓦爾巴種子庫長什麼樣?

斯瓦爾巴種子庫大部分深藏在永凍土層下,只有一個入口露在外面。入口的頂部和正面構造就像一件藝術品(因為法律規定挪威所有的建築物都要充滿藝術氣息,是的,在這裡長的醜可能真的屬於犯罪)。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它裝配了金屬反射鏡,能在白天反射陽光,並在黑暗的夜晚發光。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從大門進去,是一條120米長的隧道,深入砂岩山裡,直通三個長45米,寬、高各4米的獨立種子倉庫。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在通道的四周用1米厚的隔溫混凝土墻打造,以防止發生山體崩潰時所造成的任何結構損壞。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從大門到儲存種子的倉庫,中間配備五道防爆艙門,安全性堪比美國黃金儲藏庫,能夠承受里氏規模6.2級的地震以及核武器的攻擊。倉庫中始終維持攝氏零下18度的低溫,儲存在倉庫中的小麥種子可以保存一千年,高梁種子可以保存一萬九千年。

4.斯瓦爾巴種子庫是如何運作的?

全世界的國家都可

末日?種子?這個地方為何如此神秘

以免費將種子存放在斯瓦爾巴種子庫,當作安全備份。

各國挑選合格的種子,用特製的三層鋁箔袋密封裝入大盒子裡,接著運往斯瓦爾巴,在斯瓦爾巴機場通過安檢系統,以確保盒子裡裝的只有種子,隨後送到種子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和銀行金庫一樣,工程師不能打開任何種子。任何來這裡的箱子,只有儲戶才能夠打開並提領儲存的種子。

種子庫的工程師對每個種子樣本進行分類,註明其品種、種源及年齡等所有信息,並將信息錄入網站。

目前倉庫內的種子數量已接近 100萬粒,當中的物種全部都是重要食物來源,比如有小麥、大麥、扁豆、綠豆、鷹嘴豆、高粱、豌豆及超過86種不同馬鈴薯,物種種類有超過4000種。其中,也包括中國的水稻和蔬菜種子。

4.斯瓦爾巴種子的實際使用

最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敘利亞人,他們是從斯瓦爾巴種子庫中提取種子的第一個國家。

2015年,由於敘利亞內戰,他們位於第一大城市阿勒頗的種子庫被炸燬,導致種子庫無法提供適合當地種植的耐乾旱作物種子。

2016年9月,敘利亞人只好從斯瓦爾巴種子庫提取種子回國複用,第二年又重新挑選合格的種子,送回斯瓦爾巴種子庫儲存。

5.斯瓦爾巴種子庫入庫隧道被水淹

對於任何事情來說,絕對的安全都是不存在的。根據《衛報》2017年5月17日的報道,

由於今年持續高溫導致融雪和降水增加,“末日種子庫”被水湧入,但現在看來這次進水並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破壞。融水湧入的是種子庫的入口隧道,而且隧道內的溫度還保持的比較不錯,水湧入後很快又凍結了,並沒有影響最深處的三個種子庫房的安全。現在管理機構也在研究下一步的防禦措施,比如在隧道里安裝防水和排水設備,加固最外層的大門之類的,再加上最裡邊的庫房本身就有的密封門,相信一段時間內這個庫還是安全的。

挪威官員阿希姆表示,北極地區去年底平均溫度較正常水平高逾攝氏7度,導致部分永久凍土融化,同時引發融冰和暴雨,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儼如冰河,幸未波及儲存種子的地點。

  阿希姆指出,他們正全天候監察種子庫情況,同時為100米長的種子庫隧道入口加裝防水設備。

此外,他們還在附近山脈挖掘水道疏導融雪和雨水、移除隧道內的發熱電子設備及安裝水泵,以防再遇水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