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拍·快訊|大英博物館攜亞述到亞力山大時期帝國重器駕臨香港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專題展覽

展期

由即日起至2018年9月3日

開放時間

平日10am-6pm;週末及公眾假期10am - 7pm;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及一樓大堂

入場費︰標準票價港幣10元;團體票價(20張或以上標準票價)港幣7元;優惠票價(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一名同行照明者)港幣5元;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免費入場

交通:

香港地鐵尖東站 p2出口 步行5分鐘

香港地鐵尖沙咀站B2出口步行10分鐘

不出國門,也能看大英博物館那凝固的歷史。最近香港歷史博物館作為大英博物館全球巡展的首站,舉辦“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覽。展出超過210件,部分精選展品還設有電子平板讓觀眾以360度觀賞細節。

這裡每件展品都承載了千年歲月。數千年來世界各地文明皆創造了不少功能性的器物,然而,某些時代的文化及政治環境,讓他們尤為蓬勃發展。從亞述帝國興起到亞歷山大大帝東征西討的時代,工匠、商人、及奢侈品的使用者把世界連結起來,從印度綿延數千公里至西班牙。具體到公元前900至前300年的地中海及中東地區的精英階層,隨著強盛的亞述、巴比倫和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而出現,他們積累大量財富,建造華麗的宮殿和庭院,收藏無數的奇珍異寶。這些奢侈和華麗物品除了為統治者和精英階層提供奢華享受外,更彰顯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權力。

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表示:這批文物充分展示在這個空前的奢侈品發展時期中,產品百花齊放。不但探討了當時精湛的工藝技術和藝術性,還揭示製作奢侈品的政治背景,及其交易網絡。

必看展品: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描繪亞述軍隊征服伊蘭城市哈馬努並奪取戰利品的浮雕壁飾

展覽以亞述帝國的軍事擴張作展開,對許多統治者來說,掠奪奢侈品是一個重要的軍事目標。戰利品及反覆要求戰敗方進貢的物品,可令皇室增添大量財富,用作興建外表宏偉,內裡瑰麗的宮殿。巧奪天工的浮雕刻畫出軍隊輝煌的戰績,還有臣服於新統治者進貢的情景。統治者也展示馬匹、戰車、武器以彰顯威信。既能鞏固國內政治力量,更能震懾國外敵人。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釉面磚

站立的亞述國王亞述納齊爾帕2世(公元前883-859年在位)手持酒碗和弓。估計是成功狩獵後進行獻祭。他穿著綠色長袍,袍邊飾有流蘇綴以圓花飾。頭戴梯狀皇冠,頂尖剛好碰到頭上帶流蘇的頂篷。國王的保鏢及隨從亦穿戴奪目的衣服、珠寶。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戰車模型

戰車是運輸、行軍、狩獵和炫耀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馬匹與戰車十分貴重,4馬並駕齊驅的雙輪戰車模型來自塞浦路斯。在石灰石模型中可見2人站在車廂裡,以便一人駕駛一人進攻。馬脖子繫有亞述色彩流蘇。令人聯想到當時戰車務必尊貴的地位。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黃金魚形香油瓶

此瓶子以錘瓶金片製成,魚的形態栩栩如生,可見工匠造詣超卓。空心的魚兒內有夾層,由此推斷此瓶曾用來存放昂貴的香油。此瓶乃“奧克瑟斯寶藏”之一,於塔吉斯坦 赫提庫瓦德地區出土,是至今阿契美尼德時期金銀器最重要的發現。阿契美尼德帝國以期財富和龐大領土聞名於世,版圖西至利比亞延伸至東面的印度,最後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腓尼基象牙飾板

帶翼的獅身人面獸一爪放在紙莎草上,從底部的榫頭可推斷這件飾板曾屬於一件華麗傢俬的部件。腓尼基人曾主導奢侈品市場。他們精於雕刻象牙,製造金屬、玻璃器物。並於中東和地中海地區從事異國商品買賣的活動而聞名。他們活躍於亞述、巴比倫和阿契美尼德帝國內外,足跡遍及阿拉伯以至西班牙。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玻璃香油瓶

這瓶子曾用來存放珍貴的化妝品或香油,瓶身的透明玻璃透視層層不同的色彩和金箔。此器物於腓尼基(今黎巴嫩)製造,當時腓尼基已成為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龐大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6至前323年間戰無不勝,令其帝國的版圖大幅擴張,從保加利亞伸延至印度。他令希臘(希臘化時代)文化得以在其繼任人所統治的地區內傳播。雖然較早期的多元藝術風格已不復見,但是各種精湛的工藝,如玻璃燒製技術,仍然享負盛名。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女性形象石罐

罐子的造型為手握兩朵蓮花於胸前的女子。她長髮披肩,是典型的埃及髮式,但捲曲的髮尾和杏眼上的一字眉卻是巴比倫風格。罐子以埃及的細粒白巖製成,是進口巴比倫的奢侈品。此罐子所屬的年代,正處於巴比倫與亞述相互抗衡的時期。直至公元前612年至前539年間,巴比倫帝國才稱霸中東。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亞述巴尼拔事記

亞述國王巴尼拔於帝國最強勢的時期在位,他的領土從地中海到波斯灣。此文本記載了他多次勝仗,以及軍隊掠奪奢侈品作為戰利品的行為。亞述巴尼拔圖書館是首個嘗試將世上知識匯聚在一起的地方。這也啟發了其他古代圖書館的建立,如亞力山卓(即亞歷山大港)等著名古代圖書館。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鱗硨磲殼 化妝品盛器

這個曾用作化妝品盛器的巨型鱗硨磲殼源自印度洋或紅海,其後遠銷至中東內陸,最終到達伊拉克南部的西帕爾市。貝殼最可觀之處是一面修飾為一張佩戴了耳環及頭飾的女性面孔;另一面則刻有面向太陽圓盤的騎士,他們還被叢叢植物和蓮花圍著。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象牙混合化妝品容器

手柄上的人物雕工精細。此容器供混合化妝膏或乳霜時使用。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 鴨型砝碼

錢幣發明前,砝碼對控制貨物交換很重要。這枚睡鴨造型砝碼,銘文顯示重量為30麥納(即15公斤)是屬於巴比倫國王 艾瑞巴-馬爾杜克(約公元前769-前760年在位)的宮殿財產。它在尼姆魯德市以北500多公里處出土,相信是在一次亞述軍事行動中掠奪而來。

展覽終幕的最後展品,是來自意大利南部、具阿契美尼德風格的公牛首酒杯,沉澱逾2300年曆史,大英博物館(中東館)館長亞歷珊德拉.弗萊契表示,展品象徵了亞述風格的擴散與傳承。

展館門口你還可以親手拓印腓尼基人的封印。早在公元前6千年,米索不達米亞商人已使用封印,作為貨物交易時的蓋章,並表明貨主身份。

-END-

藏拍·快讯|大英博物馆携亚述到亚力山大时期帝国重器驾临香港

文/Carmen

圖/本刊資料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