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石痴”老人慾給2萬塊靈璧石建個“家”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三山區工業園內一家徽藝工雕工藝廠,走進廠區通道路邊靠牆堆著一堆又一堆的奇石,又走進廠房一個區域彷彿進進另一個世界,滿眼奇異精美的奇石讓人驚歎不已。可惜的是,這些奇石不是展示,而是堆集,甚至是壘放,石主介紹說由於堆放密集無法養護,使這些精品、珍品的“五彩石”上積聚許多灰塵雜物,讓人想起一句詞語:珠玉蒙塵。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兩萬多塊靈璧石

奇石的主人叫趙守斌,一位年己古稀的老人。這裡的每一塊奇石他都能如數家珍,都浸透了他的心血。看著自己心中的珍寶佔滿了場地,並且幾年來無法養護,他忍不住拿起一塊抹布仔細地擦起來。經他擦過的地方,石頭立刻露出了多彩質潤的內在本質,讓人眼前一亮。他一臉的無奈,總覺著對不起他哪些可愛的靈石。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趙守斌說,除此以外,他還有500多塊石頭存放在幾個朋友處,光蘇州一位朋友那裡就存放了300多塊。而在靈璧縣,他還有100多塊奇石己付過錢了,因為運回來沒處擺放,一直暫放在石友家裡。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只對靈璧石情有獨鍾

聊起自己收藏奇石的經歷,趙守斌說,“那故事太多了。”他笑著說:古代有個叫米芾的,是書法家,自稱是“石痴”,看到好的石頭就拜。我比他更痴,我是見到好石頭就買。從1983年到現在,30多年了,為了收藏奇石,花掉了幾千萬,我經營其它生意掙的錢都花在了這些石頭上。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奇石的種類很多,但趙守斌只對靈璧石情有獨鍾,其他品類從不涉及。趙守斌老家在皖北泗縣,與靈璧石的產地靈璧縣相距很近。早年沒什麼錢,每次回老家,就到靈璧去尋找石頭,碰到能承受的就小買一點。後來做生意有錢了,就開始大買。每次出門,車後堆放的都是石頭,導致汽車後重前輕,不好開,駕駛員都不願跟他一起出門。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趙守斌買石頭真的很捨得,堪稱“大手筆”。有一回他到靈璧的田間地頭轉悠,因為內急就鑽進了一片莊稼地。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他發現了一塊各種顏色漏出土面的石頭。他跑回車上拿起一把起子將土壤撥開,發現下面是一塊很大的五彩靈璧石。為了能把這塊石頭挖出來,他找到田地的主人,把整塊地買下來。後來他又花費幾十萬元,先後多次買了幾十畝地,動用挖土機“掘地一丈”。挖出的石頭往外運,需要軋掉一片玉米地。50顆玉米,補償了農民2000塊,還是十幾年前的2000塊。有一次他看好一塊石頭,跟人家說好了價錢。之後往下挖,越挖越大,那人不幹了,要加錢,而且一加就是幾萬塊。“沒辦法,自己太喜歡,還是認了。”趙守斌現在說起來還有點憋氣。

買石花錢,運石更花錢。20多萬買的石頭,運到蕪湖卻花了60萬。為了把三塊百噸巨石運到蕪湖,趙守斌租用了5輛大貨車,其中3輛車各裝一塊石頭,兩輛車裝載租來的鋼板鋪路過橋,另跟著一輛大吊機,又派兩輛轎車,一輛領隊,一輛尾隨。趙守斌帶著60萬元的現金跟著車隊,遇到損毀給補償,遇到違章交罰款,一路走一路付。400多公里的路程,車隊走了四天四夜。

欲給靈璧石建個“家”

30多年的積累,趙守斌的奇石越來越多,無論數量還是品質,在安徽省都能排上名次。然而大量的石頭佔地空間越來越大,存放成了大問題,到處擺放也不是辦法。看到外地有人建奇石館,趙守斌盟發出了一個願望,他要建一個奇石博覽園,給這些寶貝安個“家”。

說起建奇石博覽園,趙守斌坦言,三山區領導很重視,在三華山附近給他專門劃了一塊80畝的土地,並規劃將這個地塊建成三華山旅遊景點的一部分。這塊地中有一座山被挖掉半邊,成了很徒的懸崖。要在這片地上建奇石博覽園,需要對這個山坡及土地進行治理,即先治理後建園,為此,趙守斌付出了三年多的辛苦努力。因為規劃改變,這塊地被收回另作他用,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錢花了不說,關鍵是時間被耽誤掉了。”趙守斌無奈地說。

「等待」“石痴”老人欲给2万块灵璧石建个“家”

30多年的廝守,讓趙守斌對自己收藏的每一塊奇石都有了很深的感情。他說,靈璧石都是經歷了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積澱,有靈性,應該讓更多的人都能看到能欣賞到,因此,建一個奇石博覽園成了他晚年最大的心願。他將自己的企業都交給了兒女們打理,自己每天四處奔波,就是為了完成這個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