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財富新動向——少存款、愛理財、多貸款!

據數據顯示,2018年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新增存款主要來自政府、企業和非銀金融機構,住戶存款大降1.32萬億,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存款餘額為67.4萬億元。而截至2018年4月末,當月住戶貸款餘額為42.8萬億元,存款和貸款相抵消,4月末全國住戶淨存款24.6萬億,較去年同期猛降2.1萬億元。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的同比增速已經降至197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居民的儲蓄率由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四大行和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個人存款中的儲蓄存款餘額在今年一季度均出現負增長。少存款、愛理財是居民財富新時尚!

特別明顯的現象是周邊的朋友不再願意儲蓄了。大額資金投入理財產品中,互聯網金融等等,小額的零錢也去某寶,去購買活期類理財。賬戶定期存款不見了,活期存款更是沒有。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總量約為28.8萬億元;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當前的規模高達7萬多億元;P2P等互聯網固收產品也持續火爆,從2015年規模由不到1萬億迅猛增長到2017年底的2.8萬億元。居民購房造成存款鉅額減少,房貸飆升

2018年前4個月新增人民幣房貸(住戶貸款)2.2784萬億元,佔總額比37.72%,也就是說,住房貸款佔到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額約四成。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購房者聚集“六個荷包”的才能交首付,交完首付得按揭幾十年。因此一人購房,一家存款都消失,還增多了一個數十萬乃至百萬的房貸。存款大幅減少,房貸快速增加成為必然。

中國百姓財富新動向——少存款、愛理財、多貸款!

2018年4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28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43億元。顯然短期貸款主要是消費貸,佔比達到32.95%。說明居民貸款增加的三分之一是消費類貸款,三分之二是住房按揭類貸款。

中國百姓財富新動向帶來的影響

1、銀行吸儲越來越困難

銀行拉存款壓力越來越大,很多銀行在理財新政不允許保底以後,紛紛大幅上調存款利率,大額存單利率,推出高利息結構性存款。有的存款年息接近理財收益。

2、銀行貸款不好批了,利率越來越高

在存款利率越來越高,貸款需求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必然逐步提高,各地都不斷傳來“首套房按揭利率已經上浮10%”,很多銀行都停止發放住房按揭類貸款。抵押類消費貸由於利率太低,部分銀行也暫停。銀行開始選擇性的操作利率高,收益好的業務品種來彌補存款多支出的成本。

購房、消費、借貸、理財都要理性。周邊有的朋友金融意識覺醒的過快,腦洞開的夠大。在財富增值的同時多關注風險,多一份謹慎,只有在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搜索QQ群合夥吧,加入群即可免費獲得最新股權投資項目,我們已幫助3000餘投資人成為螞蟻金服、京東金融、360金融,騰訊遊戲、微眾銀行,順豐速運等獨角獸企業的股東,所投項目均已大幅盈利,順豐速運已上市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