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科普貼第一期——PwC普華永道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般是指普華永道、德勤、安永和畢馬威四個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各自都有什麼樣的特點與區別。那麼接下來幾期就跟橘子一起來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先來做一下簡單的比較:

2016年數據

四大科普貼第一期——PwC普華永道

很顯然,儘管四大常被視為同一等級的公司,但實際上普華永道和德勤更為突出一些。而這二者實際上業務側重也很不一樣。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就從普華永道開始說起吧~

PwC 普華永道

四大科普貼第一期——PwC普華永道

基本情況:

普華永道是由原來的普華國際會計公司(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國際會計公司(Coopers & Lybrand)於1998年7月1日合併而成。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

主要國際客戶:

IBM、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強生公司、美國電報電話公司、英國電信、戴爾電腦、福特汽車、雪佛蘭、康柏電腦和諾基亞等。

主要中國客戶:

阿里巴巴、通用電氣、拜耳、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石油、TOM網絡、中國華能、中國鋁業、國家電網、中國人壽等。

部門設置:

審計、系統與流程管理服務(SPA)、稅務、諮詢、企業創新服務(OFS),其他後臺支持部門(財務(finance)、後勤(Admin)和人事(HR))。

薪資待遇:

A1:入職第一年的新員工

A2:入職第二年的新員工

S1:Senior第一年

S2:Senior第二年

S3:Senior第三年

以2017國內一線城市四大審計部門待遇為例:

工資:A1-8250(研究生+500)、A2-9,100、S1-12,500、S2-17,200、S3-22,000;

出差補貼:150/天;

註冊會計師(CPA):一次性過兩門給2,000。入職PwC第二年再考出其它幾門的再補助2,000。通過CPA考試後,每月給500。

行業聲譽:

PwC的品牌美譽度和價值在四大中排名第一,常年居於BrandFinance全球品牌價值榜單並保持著全球專業服務公司領域最具價值品牌地位。也正因為如此,公司在大型審計業務上遙遙領先,像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就是PwC擔任審計師。2014年,PwC還拿下了京東和北京汽車的IPO審計項目。

業務結構:

普華永道的業務主要分為三類:Assurance(審計及商務諮詢)、Tax(稅務和法律諮詢)及 Advisory (諮詢服務)。業務下面又有具體的不同劃分:

從收入角度看普華永道時四大中審計業務收入佔比最高的,高達43%(德勤28%,安永39%,畢馬威42%)。

審計業務Assurance:

普華永道的審計業務是四大中最強的。PwC中國區的審計有IG、EG和FS三類業務。

IG是Institutional Group的簡稱,通常包括像中國郵政、中國石油、遠洋地產等各大國營企業,項目大,業務繁忙,出差機會比較多。

EG是Entrepreneurial Group的簡稱,科技企業是這類業務的主要客戶,除此之外,在韓國和日本也有開展相應的業務線。客戶以美國上市公司或香港為主,因此相關業務人員需瞭解並掌握US-GAAP和香港會計準則。

四大科普貼第一期——PwC普華永道

FS全稱是Financial Services,也就是常說的金融組,客戶通常為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

諮詢業務Advisory:

諮詢業務一般分為財務諮詢和管理諮詢:

財務諮詢(Deals)是以交易為導向的諮詢業務。PwC的交易服務是四大中最強的,這類業務和投行非常接近,服務對象包括私募、對沖基金等,不過由於對相關工作經驗的要求比較高,應屆生招得比較少。

管理諮詢(consulting)業務涉及operation、strategy、tech、finance、people & change等。儘管PwC的戰略管理諮詢業務不及德勤,但在2014年收購了知名戰略管理公司Booz後,PwC在這方面的業務已大大增強。

稅務服務:

稅務服務主要包括企業併購稅務,流轉稅、和轉讓定價等多個分類。

業內評價:

*強大的客戶資源。

PwC的品牌效應在中國市場甚至全球都是不容小覷的,它的客戶不僅有中國四大行中的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還有福特汽車及埃克森美孚等知名企業。

*培訓機制完善,企業氛圍融洽。

據許多在PwC工作過的員工反映,雖然業務繁重,但學到的東西也很多。在審計組累積了幾年工作經驗後,也可以嘗試去投行或交易服務平臺工作。

普華永道與德勤行業爭奪戰持續已久,但其實二者在業務上的側重點不一樣,德勤在諮詢業務上的收入佔總收入50%以上,PwC則以審計業務為主。另外,德勤更注重中小客戶,而PwC更側重大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