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P號即上

岂曰无衣?P号即上

5月8日晚的亞冠1/8決賽首回合,天津權健主場迎戰廣州恆大,上半場第8分鐘張琳芃血染賽場後,球衣也染了血,根據規定,張琳芃必須更換球衣。

但沒想到,隊裡沒找到張琳芃的備用球衣,只能急中生智找了一件15號張文釗的球衣,然後用膠布遮擋了“1”,變成了5號,也就是張琳芃的號碼。面對這樣的情況,裁判也是一臉懵圈,不過最後還是同意了。

這事顯然引起了吃瓜群眾一頓吐槽,“這種事在中超發生我一點也不意外,萬萬沒想到這種事能發生在恆大身上!”

實際上,在改造球衣的同時,恆大工作人員回更衣室拿到了張琳芃的備用球衣。幾分鐘之後,張琳芃又跑到場邊,換上自己的備用球衣,繼續比賽。

但5月9日一大早,恆大俱樂部還是發出了處罰通知,俱樂部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導致,對俱樂部品牌造成嚴重影響,球隊決定,據總經理高寒、領隊陳冠寧、隊伍李海峰、黃文鵬和史偉給予通報批評並降三級工資的處分。

岂曰无衣?P号即上

但吃瓜群眾如果覺得太詫異,那是看少了籃球比賽,尤其是看少了CBA。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2-2013賽季CBA常規賽,青島隊客場面對北京隊,麥迪自己把球衣被落在了酒店。而他的備用球衣上並沒有號碼,工作人員用膠布給他貼號碼時又誤把“9”貼成了“P”。比賽進行時,青島男籃的工作人員才趕回酒店,替麥迪取比賽服。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4-2015賽季CBA常規賽第18輪,在廣東宏遠主場輕取浙江稠州銀行的比賽中,宏遠新援拜納姆一出場,全場觀眾都笑了起來,原因是他的球衣號碼是拿膠布貼上去的,而且“拜納姆”三個字還寫錯了一個。而隨著比賽的進行,他的號碼逐漸滑落,甚至已經露出了球衣原本的號碼。賽後,宏遠主帥杜鋒無奈地說:“由於我們沒有收到贊助商寄來的拜納姆復古版比賽服,所以只能這樣了。”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4-2015賽季CBA季後賽首輪中,青島男籃客場挑戰山西男籃,宋康明的球衣背心上的號碼就是用手寫的。這裡面的故事還頗曲折。

原來,賽前為了提前熱身,哈達迪、鄧特蒙和哈里斯三個外援打車先到了比賽場館山西省體育館。但因為下車太過匆忙,伊朗中鋒把整整一箱比賽裝備落在了出租車上。於是球隊決定,宋康明臨時把球衣借給哈達迪,他則穿上了年輕隊員王慶明的球衣,並且暫時頂替哈達迪首發出場。

岂曰无衣?P号即上

還是那個賽季,季後賽首輪第二場,在遼寧121比105戰勝廣廈的比賽中,廣廈外援霍爾曼由於從杭州出發時帶錯了球衣,情急之下,廣廈只能把張永鵬的球衣給霍爾曼穿上。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6-2017賽季CBA常規賽第14輪,在新疆男籃坐鎮主場迎戰四川品勝男籃的比賽中,曾經的“鷹王”約什·史密斯球衣上的號碼是用一塊布縫製上去的,而球褲上面的號碼則直接是用筆在紙上畫的!

岂曰无衣?P号即上

往前一輪,阿不都沙拉木球衣背面號碼印錯了,於是他用膠布+手寫的方式改正了球衣上的錯誤。

岂曰无衣?P号即上

那個賽季常規賽第5輪,浙江客場挑戰青島隊的比賽中,浙江隊外援拉拉恩穿的並非自己的25號球衣,而是將隊友26號球衣用紅色膠布貼成了25號。據媒體報道,拉拉恩把客場球衣洗完掛在窗戶外晾乾,卻不料大風將球衣吹跑了。

球迷直接炸鍋了:“還要自己洗球衣?”“怪不得有些球員不願意跑,出了汗還得自己洗衣服。”

別急著罵CBA太業餘,NBA此類事件也不少。

岂曰无衣?P号即上

1990年情人節當天,公牛客場挑戰魔術,然而在賽前有人溜進了公牛更衣室偷走了喬丹的23號球衣,喬丹被迫只能穿上沒有名字的12號球衣出場。

這次事件後,各支球隊就增設了備用球衣,大多數正選球員都有準備好的備用球衣,但絕對不是每人都會多備一套。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4年11月2日,在NBA常規賽熱火主場107比102擊敗猛龍的比賽第四節,在一次籃板爭搶中,熱火前鋒約什·麥克羅伯茨麥克羅伯茨沒抓穩球,讓球從自己手中滑掉,氣憤的他將球衣從胸口撕成了兩半。“我一直都會這樣用力拉自己的球衣,但是從來沒有像這樣地撕開過。”麥克羅伯茨賽後說道。

問題是當時隊務並沒有給他準備備用球衣,原本出場機會不多的他只能接受退場的結果。

每支球隊都會在比賽前準備幾件備用的沒名字球衣,只印了號碼,就是以備不時之需。

岂曰无衣?P号即上

2017-2018賽季,湖人和快艇的季前賽比賽中,快艇隊派出了一名19號的矮個球員,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球衣上都沒有印上名字。他是快艇當天剛剛簽下的尼日利亞後衛艾克·伊洛艾古,所以他穿了一件只印了號碼、沒名字的球衣登場了。

岂曰无衣?P号即上

今年2月,在NBA常規賽獨行俠隊客場挑戰快船隊中,諾維斯基首發出場打了25分鐘,使他職業生涯常規賽出場時間來到了50018分鐘,排在歷史第5位。但里程碑之夜,諾維茨基本場比賽所穿球衣背後的名字卻被印錯了(正確的應為Nowitzki)。可見NBA也有烏龍事件。

裝備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專人管肯定就不一樣。

資料顯示,德國隊出征2010年南非世界盃時,球隊有一支擁有28人的後勤團隊,裡面就包括了2名裝備師和1名球鞋管理員

瓜迪奧拉本賽季在曼城擁有的16名助手裡,就有兩名裝備管理員,阿利斯泰爾·馬蘭負責為曼城球員在訓練課和一線隊比賽前準備好裝備,而邁克爾·克利瑟羅則是助理裝備管理員。

職業不職業,有時候也建立在養多少人、這人要幹多少活上面。

岂曰无衣?P号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