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粉絲提問:

姐,你好!

我有困惑請你幫幫我,我應該怎麼辦?孩子5歲了,最近跟公公婆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意見發生分歧,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希望老人插手,可是他們就愛插手,天底下沒有哪個當媽的不為孩子好,我感覺到老公偏向於他爸媽,沒有替我考慮過,我問他為什麼不能為我考慮,他說我為什麼老是跟他父母攀比,到現在冷戰10多天了,各過各的,誰也沒有跟誰說話,我也說過離婚,他也同意了,但最後聽他爸媽的話又不同意離婚了,最後協商了我下半年帶著孩子去別的地方上學,離他們遠遠的,但是我還是一直想離婚,這種生活真的過夠了,每天都很累,我應該怎麼辦?

情語姐回答

家庭裡,孩子的養育問題,究竟誰說了算?

孩子的養育問題也成為很多夫妻間爭吵的一個主要“議題”,也是家庭“權力鬥爭”的一個誘因。

因為父母都愛孩子,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如果觀點出現分歧,就可能會理直氣壯地推行自己的教育主張。即使是溫柔的母親,也會毫不相讓。“憑什麼你說了算!”,恐怕是每個人會縈繞於心頭的氣憤。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尤其是當孩子出生後,為了更好地照管孩子,夫妻一方的父母也會加入再生家庭,從而讓家庭結構更加複雜。對於孩子的控制不僅僅變成夫妻間的問題,還變成二代三方的權力爭奪。

如果是女方父母加入,一般來說還比較容易處理,如果是公公婆婆加入,情況就會更加複雜棘手。你現在正是處在公公、婆婆二代三方的一種家庭矛盾關係中。公公、婆婆比較強勢、丈夫不太獨立,對父母依賴或者遷就。而你也是一個十分獨立、有主見,支配欲也是比較強的人。

由於孩子尚小,丈夫又不與自己站在一邊,你在家庭中勢力就非常單薄,有一種夫權壓迫的感受,從而受不了。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會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受傷,其中傷害最大的是自己和孩子,尤其是對孩子心理成長的損害。孩子成年後會表現出人格的缺陷和心理的障礙。

因此,從維護孩子的成長環境而言,一定要妥善處理家庭成年人之間的權力矛盾,而不能讓孩子從中受到影響和傷害。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有三個關鍵時期,錯過這3個時期,想要彌補會異常困難。

第一階段是孩子1-3歲時,建立生理親密關係期

第二階段是孩子4-10歲時,建立心理親密關係期

第三階段是孩子11—15歲時,建立心靈溝通暢通期

現在你們夫妻兩人和孩子就處在4—10歲這個關鍵時期,心理親密的重要因素就是依賴,而依賴來自於陪伴。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為每週21.2小時,換算到每天,至少要有三個小時。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雙方的陪伴,但是,你現在想把孩子單獨帶到外地,孩子見不到父親,就很難和父親建立良好的心理親密關係。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的不利,嚴重的話,孩子成年後會表現出人格的缺陷和心理的障礙。

因為,孩子要從媽媽那裡學會愛,從爸爸那裡獲得力量感,兩者不可或缺。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情語姐見過所有婚姻幸福的夫妻,都有一個共性,他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夫妻兩口子,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溝通最重要,而且他們都願意改變。他們會開放自己,會願意面對所有的未知,努力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

可惜有太多的夫妻做不到這一點,他們根本沒有耐心讓對方把話說完,也沒有真正聽過自己說的話,他們的自我一直都在沉睡,直到有一天,他們無法再裝睡。

而這樣的過程就是嚴重的內耗和撕扯,雙方都會覺得很累,而最受傷的當然是孩子。

所以,親愛的,情語姐建議你先梳理好自己的問題,先不要草率下決定把孩子帶離開父親。

因為,你目前的問題很可能不是孩子教育的問題。

你傾訴的表面上是關孩子養育問題而想要離婚,反映家庭的權力爭鬥,但背後的原因可能還不僅僅是家庭的主導權問題,也許有其他原因。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因為你說“最近因為跟他爸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意見發生分歧”有可能是丈夫的父母之前並不跟他們夫妻生活在一起,是才來到他們夫妻家。

因為孩子已經5歲,孩子的教育應該在三歲前就開始了,為何以前沒發生過矛盾呢?如果是這樣,丈夫的父母離開了,矛盾也就隨之解決了,何畢要離婚呢?

矛盾是最近發生的,充其量不會超過20天,冷戰才10多天嘛,此時說鬧離婚,通常會是一時之氣。然而你說“一直想離婚,這種生活真的過夠了,每天都很累。”這不合乎邏輯。

是否可能折射出丈夫的父母可能一直跟他們夫妻住一塊,因為女主一直不適應三代人住一起,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終於借孩子教育分歧的事來一個總暴發。

或者說,由於跟公公、婆婆長期住一起,丈夫又偏向父母,造成了夫妻間的關係更有難言之隱不好說的狀況,借丈夫父母教育孩子方面的分歧來投射呢?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如果不是夫妻生活中有難言之隱,也許解決這樣的家庭矛盾,未必要選擇離婚。孩子已經5歲了,已經上幼兒園。其實女主並沒有提及夫妻間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隔代教育被普遍認為不好,孩子理應由其父母來管。

老人可以回自己的家,夫妻間過起三口之家的生活,既避免了隔代教育孩子的問題,也讓夫妻有獨立的生活空間。

婚姻裡的權力爭鬥,誰最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