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歐洲士兵站成排射擊不躲藏,中國古代卻不同?

影說笑

提問裡“站成排射擊不躲藏”的戰術,應該就是近代戰爭史上陸軍“排槍戰術”,也常被軍事迷們戲稱為“排隊槍斃”戰術。

這種在西方起於16世紀,風行於近代西方軍隊的火槍射擊戰術,以線形隊列層層射擊為模式,看似呆板卻最大限度發揮火槍密集火力。公認機槍誕生前,近代戰場上最先進的戰術操典。也曾叫一二次鴉片戰爭裡的清王朝吃血虧。但是,誰說中國古代沒有“排槍戰術”?

事實上,中國軍隊採用“排槍戰術”,遠比歐洲早得多。南宋抗擊金軍鐵騎的“疊陣”,那強弓強弩輪番發射的場面,其實就是冷兵器版的“排槍”。元末明初時,明軍火銃比例已達百分之二十,“疊陣”也就被明王朝依葫蘆畫瓢,變身為火銃排隊輪番轟擊的“三疊陣”。1368年時,傲然北伐的明軍,就是憑著這“三疊陣”的兇猛火力,一路橫掃北元精銳騎兵,完成了中國古代史上首次由南向北一統天下的大業!

甚至永樂大帝朱棣早年扯旗“靖難”時,也差點被建文帝大軍的火銃“三疊陣”打丟命。驚魂登基的永樂大帝,隨後創建了世界首支純火器部隊“神機營”,“三疊陣”也大幅升級:明軍輕重銃炮火箭分為三排,士兵們前後傳遞武器,確保火力源源不斷輸出。永樂大帝五次北征戰場上,驕橫的韃靼瓦剌鐵騎,就這樣一次次被打的七零八落。比起同時代的歐洲來,中國的“排槍戰術”更是早了上百年,堪稱火力鼻祖。

十六世紀中葉,後來居上的歐洲火器傳入中國,深受刺激的明朝軍事家們,革新戰法的勁頭卻更高漲嘉靖年間的名將曾銑,就把“三疊陣”改良為“五層輪射法”,火器部隊分列五層,以嚴格順序輪番開火。後來的俞大猷和戚繼光再接再厲,終於打造出更強悍的“車營火力”:軍隊以戰車相連形成火力,鳥銃手分四列開火,然後發射火箭,最後由弗朗機炮猛轟。洶湧的輕重火力,如組合拳一般連環狠砸。

哪怕比起同時代以及稍後時段,歐洲陸軍的類似戰術。明王朝這獨特的“車營火力”,也是毫不遜色。正是憑藉著強悍的輕重火力組合。十六世紀下半葉的明軍,一度橫掃韃靼暴揍日本,殺出“隆萬中興”的鐵血輝煌。哪怕到了文恬武嬉的萬曆晚期,紀律戰力衰退的明軍,“排槍戰術”的操典,總算還沒完全忘光。

《滿洲實錄》記錄薩爾滸之戰的明軍軍陣的圖畫,就“有圖有真相”的還原了明軍“排槍戰術”的模樣。

只是,此時的明王朝,軍隊腐敗已到骨頭裡,火器裝備殘次品扎堆,火槍兵也疏於訓練。以明代諸多官員的悲憤吐槽說,明末好些“精兵”,火器一開火就炸膛,訓練“襲其形似”,如此被腐敗政治折騰到廢柴的部隊,縱是擁有頂級戰術,也是迴天乏力。能堅挺到17世紀才改朝換代,已是非常不易。

而取代明王朝的清王朝,雖說常把“弓馬騎射得天下”掛嘴上。但清軍八旗最重要的成功經驗,卻恰是對明代“排槍戰術”的完美繼承。康熙時代的清軍,就已把明代時五花八門的火器戰術,整合成“九進十連環”的排槍戰術,基本是如下模樣。

這樣以嚴格戰術操典層層推進的射擊戰術,比起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列強的“排隊槍斃”模式,比如著名的荷蘭火槍方陣,可以說非常類似。可以說,後來“落後捱打”的清王朝,此時單說火槍戰術理念,依然保持在世界先進水平。

待到雍正帝登基後,在這位鐵腕帝王戰天鬥地的改革風暴下,清軍的裝備戰術,也經歷了一場升級革命:清軍的火槍裝備比例大幅度上升,引自中亞的先進“大鳥槍”全面裝備,與明代傳承下來的虎蹲炮等強悍裝備完美合璧,形成了清軍版的“銃炮連擊”戰術。於是佈陣時的清軍,往往是《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裡這樣的畫風。

而當暴烈開打後,清軍的火力打擊,就成了《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裡的這番景象:鳥槍與虎蹲炮輪番發射,對敵人形成絕對火力壓制,再由蓄勢待發的騎兵出擊,給敵人致命一擊。

這樣的戰術,不但在乾隆年間大放光彩,打出了清王朝平定準噶爾的赫赫武功。甚至到了鴉片戰爭前夜的道光年間,面對擁有沙俄火槍的西域張格爾叛軍時,裝備已嚴重落後的清軍,依然憑著這“大清版排隊槍斃”戰法,把張狂叛軍打的滿地找牙,殺出大清朝被鴉片戰爭轟開國門前,最後一場餘輝般的勝仗。

但話說回來,到了鴉片戰爭前夜時,擁有“排槍戰術”的清軍,比起近代世界頂級的英軍,戰術裝備固然拉開了代差,但更讓人扼腕的,卻是裝備註水。清軍投入鴉片戰爭的部隊,有的隊伍鳥銃近百年沒換過,有的火炮一開火就炸膛,已然深入骨髓的腐敗,早已叫大清朝自廢武功。兩次鴉片戰爭的戰場上,莫說清軍“排槍戰術”是否熟練,就算用時光機穿越一把,給清軍“搬運”來馬克沁機關槍。這仗,照樣打不贏!

因為戰術與裝備的變革,就如逆水行舟。喪失了危機感的清王朝,落後捱打的命運,自然難逃!


我們愛歷史

這種就是大名鼎鼎的“排隊槍斃”戰術,正式名稱是線列步兵戰術,是17世紀-19世紀最主要步兵戰術,也燧發槍時代最佳戰術,當年歐洲人就是用這種“愚蠢”戰術征服世界,成為世界的中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8, "thumb_url": "4b38000e5f2305d28bd0\

五嶽掩赤城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戰術和歐洲古代的戰術其實是一回事,在近代戰爭中,排隊槍斃是最有效的作戰戰術,紀律性和組織性則是近代戰爭和現代戰爭的核心。事實上,戰爭規律並不會因為執行人是中國人或者西方人而有任何改變。在戚繼光的《練兵紀要》中,就詳細記載了中國的“排隊槍斃”戰術。

之所以排隊槍斃這樣看起來十分愚蠢的戰術會在東西方全面普及,主要原因還是技術裝備的發展水平。在17-19世紀,火槍獲得了大規模的應用,刺刀也裝備上了火槍,歐洲各國淘汰了刀盾兵、長槍兵、弓箭手等傳統兵種,只保留了火槍兵。由於17-19世紀的火槍精度很低,即使到了1840年,英軍裝備的滑膛槍,彈丸與槍膛遊隙達到了1.5毫米以上,且步槍彈丸多為球形的鉛彈,因此,彈丸在蹦蹦跳跳飛出槍膛之後會往哪兒飛,只有天知道。在這一點上,我國也是如此。只有清軍十分笨重的抬槍,才能在200米內保證一定的精度。

事實上,18世紀時期歐洲的滑膛槍,只能保證100米內的精度,像英軍火槍兵,更是會頂著槍林彈雨前進到20碼左右的距離才會開火,這樣可以保證一次開火就擊斃大量的敵人。這也是為什麼英軍龍蝦兵堪稱當時世界第一強軍的核心原因之一。

此外,在實戰環境的槍林彈雨和漫天煙塵中,士兵根本就不可能像在靶場那樣認真瞄準,只能概略射擊,命中率還會進一步下降。因此 ,無論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在火槍的應用戰術上,都不約而同的採用這樣的排隊槍斃戰術。

實際上,著名的戚家軍之所以在東方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是因為熟練的排隊槍斃技術。在戚家軍中,士兵能夠確保前進三十步隊形不散漫,在五十步內能夠保持全軍同時射擊。這個水平放在現在只不過是小學生的水平,但是在當時可了不得。要知道,當時環境下,絕大部分士兵都是文盲,左右根本分不清,訓練難度相當大。所以,戚家軍就是依靠這樣的熟練的排隊槍斃戰術,加上火槍和長槍,才以極低的傷亡擊敗了倭寇。


軍情解析


這個主要由東西方歷史發展階段不同進化和武器科技發展決定。

首先,東西方的發展道路特別不一樣,中國在明朝之前長達2000年左右時間遙遙領先於西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從秦開始已經由貴族奴隸的聯邦制發展到了中央集權的官僚郡縣制,也就是說中國從戰國後西楚霸王項羽作為最後一個貴族名人的死亡,中國從此沒有了貴族階級和貴族文化。而西方直到近代仍然處於半貴族奴隸制及半封建帝國制度發展階段,當然也正是因為長時間未進入第三階段的集權制度,讓西方又可以再次突破迅速反超東方。所以你會發現你時至今日仍然經常聽到西方某某是什麼貴族出身,某某的貴族紳士傳統。而你不會聽到中國誰誰以前是貴族,頂多只能聽說誰是歷史上哪個名人或皇家之後,這是因為中國貴族已經滅了2000多年。



我們看同是貴族階級及文化發展非常繁榮階段的歷史上的中國西周時期及春秋前期的戰爭方式除了使用的武器與西方不一樣,戰爭方式基本上是與西方近代戰爭方式一樣的,大家都是“文明紳士”的戰爭方式。主要表現方式:

1.要打仗的雙方兩邊得先下戰書,需約好時間地點,方式可以是雙方主將或團體共同決鬥.

2.到達場地後,需等雙方都排好陣勢,還有各種禮儀 祭祀完成後,互相同意可以開打。才能開始。

3.等待雙方說,可以開打了,互相直接對壘衝陣,靠的是軍隊勇氣和戰鬥力,沒有任何詭謀,而且一般敗的一方不趕盡殺絕,輸的一方甚至能從容打掃戰場回國,說不定敵軍還會給你發軍糧讓你回家。

這就是曾經周朝前400多年的打仗方式,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事件說明了春秋時期人們打仗的方式開始改變,就是宋襄公的一個笑話,作為中原霸主宋襄公與楚君會戰於弘水,“半蠻夷”的楚國軍隊正在渡河,手下提醒他,楚軍強大應該趁他們渡河時攻擊,宋襄公作為周室血統公侯想要發揚“貴族仁義”不僅等楚軍渡河 甚至等他們過河後列隊排好陣勢同意才開打,顯然作為弱的一方宋軍大敗,但仍然向人炫耀自己以仁義紳士立國的貴族精神。

基本上戰國後期奴隸貴族社會發展到了一定極限,戰亂頻仍的華夏文明開始探索新的秩序如何建立,一時間學者百家爭鳴各有著說,他們希望各個有能力的國家和統治者能實現他們的理想,而最終恰恰是缺少貴族精神的秦人統一了中國。

回到上面問題,我們說首先是由西方人還處在半奴隸貴族半封建帝國社會,所以西方人基於貴族傳統擁有紳士的打仗方式。所以我們說西方人“腦子”相對簡單,沒有中國2000年封建帝國爾虞我詐的人精才能翻身的人歷史基因。

其次,武器發展的侷限。戰爭的方式從古代封建制度發展而來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衝鋒,尤其是騎兵以衝殺速度優勢會對大敗敵人起到重要作用,而早期的火槍其實上彈到發射效率很低,每一次發射之後需要長時間裝彈事件,而且發射準心並不精確,如果是單兵作戰,其實火槍的作用並不會很大,基於此因素就發展出需要一個團隊配合,前一排發射完後,後面裝彈完成的部隊再換到前面,依次輪換以保證火力的持續能應對過來的軍隊。所以,騎兵開始慢慢不再是戰場上的主角,而這套戰爭方式也被敵人使用,大家都採用這種高效裝彈射擊模式戰鬥就形成了問題所說的,雙方軍隊傻傻的組織好軍隊以方陣列隊方式排成兩排互相射擊。


牛牛的事兒


放眼看天下

說起戰爭,中國在公元前700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完整的兵法體系,孫子兵法孫武兵法距今已經2500年的歷史。

相比之下,歐洲在那時還沒有開化,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戰爭靠的是野蠻衝撞,參戰人數也少得可憐。橫掃歐洲的滅亡三大文明古國的雅利安大軍,也只有區區五萬人,春秋時代的小國戰爭規模也是十幾萬,大國都是百萬級別,如果他們迷路來到中國怕是西方人活不到今天了。



稀少的人力決定了戰爭水平的低下,我們無法看到春秋戰國的縱橫捭闔的戰略,無法學到圍魏救趙的戰術,無法領略墨子非攻孔子德政的思想。那就是一個貧瘠荒蕪的地方,就是茹毛飲血的時代,咱們能要求什麼呢?

那春秋戰國就是不守規矩嗎?當然不是,我們那時候是很規矩的,也列隊也佈陣。春秋時代的戰車就是規矩,叫乘。一乘戰車通常是四匹馬拉,戰車上三人,中為御,左為射,右執長戟。


左面的人遠程射箭,中間的人駕車,右面的人用長戟互相攻擊。每輛戰車配以固定數量的步兵,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百乘之國就是七萬五千人的兵力。

戰時雙方戰車並行,交會時兩持戟者互相攻擊,這是合。交錯後,兩車掉頭再來,掉頭就是回。一回一合,稱回合。

春秋戰國圍繞著戰車進行戰爭,也是一種禮法,在那個周朝王室岌岌可危的年代裡,周禮還限制著戰爭戰術的發揮。或許那個年代的戰車戰爭可以看作是歐洲士兵火槍成排不躲藏的禮儀吧,可是也在不斷的發展中被淘汰了。



就如同拿破崙用大炮和騎兵橫掃歐洲之後再沒有歐洲國家搞成排射擊一樣,秦統一六國之後也沒有人再用戰車打戰爭了,馬鐙的發明讓騎兵成了王道,回合也已成歷史!


大同莊園

首先,歐洲早期的槍械工業水平極差。無論是槍管膛線的製造還是彈丸的生產都處於非常落後的階段,這種問題直到19世紀40-60年代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解決,而在此之前由於燧發槍和滑膛槍的精度都非常感人,所以即使雙方士兵站在一排,甚至是距離只有50米的情況下也很難對對方造成大量的傷亡,在拿破崙戰爭中決勝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刺刀和騎兵,這也一定程度的象徵了當時的火槍性能究竟是多麼落後。

排成一列互相接近交戰的過程當中,相比所謂的精準度,火力密度明顯要更為重要且更容易實現,所以在線膛槍和米尼彈尚未普及之前,歐洲士兵的隊列要多密集就有多密集,因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真正會因為火槍而喪失生命的士兵也僅佔整個隊列人數的1/5左右,以至於在排隊槍斃的過程中雙方士兵根本不會進行任何躲避,相應的,在射擊的過程當中,歐洲士兵也僅僅是將槍口必須大致的方向開火,這也使得雙方根本不需要進行任何躲避,在這種情況下,人品明顯要大於科學。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中國古代也是有這種排隊槍斃交戰方式的,三國時期的弓箭對射,明朝時期的火槍對射都是排隊槍斃的一種方式,早時期遠程投擲武器性能的落後使得雙方只能使用密度來彌補精度,直到南北戰爭開始,槍支性能的增加才使得士兵們開始意識到防護的重要性,從南北戰爭時的矮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坑道的背後,不僅是武器裝備的技術進步,更是時代上的變化。


貞觀防務

中國古代能夠多一種戰術選擇這是得益於一個人的軍事變革。在古代中國戰場,出現了一個戰術與戰略的鬼才,那就是秦國著名的統帥白起。白起統領秦軍作戰三十七年沒有敗仗就是依靠了一種新戰法,戰壕戰。

戰壕戰是白起根據趙國騎兵特別設計的一種新戰法,這種戰法可以躲避騎兵的直接進攻,逼迫騎兵陷入陣地戰,進而抵消其機動性能。不過這種戰術戰法相對費時費力,古代使用者也不多,除了李牧從頭到尾貫徹這個原則。也就劉邦在白登之圍的時候用過。

歐洲的排槍戰則是另外一種戰法,這種戰法起源於弓弩箭陣,是遭遇戰中使用的最好選擇。採用這種戰法有個好處就是無差別殺傷。因為弓箭不是連發的,這使得他們必須與敵方保持一定距離,否則對手一旦躲過第一波箭雨就能衝入陣中,這時候弓箭手的威力就沒了,必須拎起大刀拼命。所以,能否殺傷更多的人就看能把對手擋在弓箭射擊距離的時間。這才需要大家站成一排不躲避,一躲避就會遺漏人了。歐洲火槍隊在一開始時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是槍沒有連發功能,其道理等同於箭陣。


優己

這是一個錯誤認知,不管是東方也好,西方也罷,遠程的單兵兵種為了加強殺傷火力,都會站成排或者方陣,集體射擊。

進入火槍時代後,也就是文藝復興之後,歐洲開始著重發展步兵戰法,其中首推的就是步兵方陣。最早的歐洲近代步兵方陣西班牙方陣,不過組成方陣的火槍手數量並不多,通常是三個長矛手配一個火繩槍手,因此這個時候方陣考驗的是長矛手的勇氣。隨後荷蘭崛起,荷蘭的親王拿騷的莫里斯改革後的步兵方陣中,火繩槍的比例要大於方陣中的長矛手,排槍陣型初具規模,但是因為火繩槍超長的火繩,使得火槍手之間的距離必須在半米左右,因此這樣還是會限制方陣中火槍手的數量。

與此同時的中國,經過了戚繼光將軍的近代步兵方陣改革之後,明軍採用了以戰車為掩體,後面的火繩槍手採用三段擊戰術,以提高火繩槍的火力密度和火力頻率。也就是說在這段時期,東西雙方同時進入了排槍時代初期階段。

不過隨著燧發槍技術的改良之後,歐洲的排槍方陣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時期走向成熟,火槍手之間的距離得以縮短,組成了以三排為基礎的射擊陣形,這樣一來,又大大加強了火槍射擊的精度。

之所以火槍手會組成成排的隊形開火,其原因是火繩槍、大多數燧發槍都是前裝滑膛槍,子彈憑著一股衝勁出來後,如果受力不均,很容易偏離彈道飛行,從而難以擊中目標。問題是這還是個普遍現象,因此在膛線出現之前,軍官們為了增大殺傷力,就只能讓士兵成排組隊。因為成排的士兵來回奔跑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在排槍對陣中,士兵的勇氣就變得格外重要,軍隊也會出臺一系列懲罰措施針對怯敵逃走的士兵,如此一來,雙方交戰通常就是看誰勇氣值高誰就有可能獲勝。

18世紀末期,來福槍誕生,有了膛線的加持,槍械的精準度大大的提高了。於是乎一個新的兵種——散兵出現了,成對的散兵不用糾結於陣型問題,他們可以自由的運動、射擊,因為其更有效的精度射擊使得散兵一度成為排槍方陣的殺手。當然了,散兵的弱點是沒有刺刀保護,缺少緊密的方陣保護,因此對於騎兵來說簡直就是稻草,如此一來,散兵和方陣步兵就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

事實上中國在進入清代之後也是一直貫徹排槍方陣的戰術,而且在雍正時期達到了成熟,可以說是最強的火繩槍方陣,但是因為科技點和勇氣問題,當東西方在近代的戰場上對峙時,中國終究是輸給了歐洲。


火器工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糾正一下題主的題幹中的錯誤部分。即“歐洲士兵站成排射擊”應該發生在近代,而非古代。站成排射擊,又稱排槍射擊,這是因為早期滑膛槍精度較低,必須通過許多人同時向同一位置射擊的方式來增加命中目標的可能性。隨著線膛槍等命中率高的近代槍械的出現,這種排槍射擊的戰術隊形立即退出了歷史舞臺。

深入研究排槍射擊戰術的形成原因,必須對當時步兵使用的武器——燧發滑膛槍有一定的瞭解。雖然相較於早期的火繩槍(鳥銃)相比,燧發槍保證了士兵在雨天等特殊天氣火力的連續性,但由於沒有膛線,子彈只能“跌跌撞撞”地在槍膛內飛行。因此,這樣發射出去的子彈不僅射程近,準頭也完全就是不著邊際。交戰雙方在現在看來非常近的距離實際上超出了當時燧發槍的有效射程。

中國近代實際上也存在使用類似戰術的部隊,除了晚晴時期的幾隻著名新式軍隊外,事實上早在明朝初年將領沐英在雲南作戰時就使用了類似的戰術——三段擊。排槍射擊戰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士兵依序放槍,在同一時間第一排士兵放槍、第二排士兵等待,第三排士兵裝填,第一排士兵射擊後迅速退到第三排,由第二排士兵繼續射擊。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火力的連續性。

之所以我們會有中國很少使用排槍射擊戰術的印象,是因為一方面這種戰術沒有得到普及和傳承,另一方面則是描述中國相關內容的文藝作品數量遠遠不如西方國家。因此,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形成這樣的印象也就無可厚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