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04篇。


宋太宗趙光義自登基以後,除了前兩年日子過得不錯外,其餘時間多數是被契丹按在地上揍、內政又需要處理各種關係,有點苦不堪言。經過趙普拋出金匱之盟為他身份正名、契丹耶律賢駕崩而暫時停手後,趙光義這才鬆了口氣,他對功業的渴望更加迫切。

在這關鍵時刻,夏州李繼捧的入朝,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它既化解了趙光義北伐失利的困境,更為他建功立業開了個好頭。

夏州李氏的前世今生

党項羌,是散佈在西北地區的羌族中的一支,主要有八大族,其中源於鮮卑族的拓跋氏是其中最為強盛的一族。拓跋氏與羌人不斷通婚,慢慢地,界限就越來越模糊。

唐貞觀初年,拓跋赤辭率部族歸唐,被李世民賜姓李。其後代因與吐蕃的糾紛,遷於夏州(今陝西榆林靖邊縣內,陝西內蒙交界處)一帶。該地區是南北朝時赫連勃勃所建夏國的轄地,因此拓跋氏被稱為平夏部落。

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唐末,拓跋思恭因平黃巢有功,再次被賜姓李,封為夏國公、定難軍節度使,統轄夏州、綏州(今陝西綏德縣)、銀州(今陝西米脂縣、佳縣)、宥州(今陝西靖邊縣東)四州。

從此,夏州李氏就割據了陝北,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藩鎮,這定難軍節度使及州刺史就開始由李家人世襲。

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之後,中原五代的皇帝輪流做,誰都顧不上黨項。

夏州李氏這邊,則是基本不參與內戰、不公開與中原政權決裂,左右逢源,不斷投機。中原政權只能習慣性地承認它的特殊政治地位,給它些恩惠予以牽制,不斷加官進爵。

這樣,夏州沒花什麼本,得到的好處卻還不少。既換來了自己的安穩日子和一系列榮譽稱號,還在949年從後漢手裡再得到了靜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從而變成五州節度使。

這靜州本是羈縻州,治所就位於銀州境內。

所謂羈縻州,就是中央政府對邊疆歸附的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州,有別於一般州縣,中央的控制力度有限,只能籠絡安撫。給的好處夠,它與中央的關係就密切,可能就由羈縻州改為正州;如果關係變化了可能又由正州改為羈縻州。

西北少數民族一帶常常存在類似情況。所以,夏州李氏與內地的藩鎮有所區別,中央更加難以控制。另一方面,夏州李氏內部的統治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對當地部族用的手段仍是“羈縻”,關係鬆散。

但不管怎麼樣,夏州仍然名義上臣服於中原政權。

到了宋朝,具體來說,到了趙光義時期,党項與宋朝的關係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禍起蕭牆

宋朝開國之初,定難軍節度使是李彝興。他見統一大勢已成,就獻馬入貢,臣服於宋。

一方面,他相當配合宋朝;另一方面,趙匡胤雖然大力削弱藩鎮,一時卻騰不出手來處理這種藩鎮及少數民族雙重割據的殘餘勢力。所以,他們度過了自己的蜜月期。

967年,李彝興傳子李克睿(即李光睿,後避趙光義諱改“光”為“克”)。在趙匡胤第二次攻打北漢時,李克睿派兵援攻。

978年,李克睿傳子李繼筠。在趙光義滅北漢時,李繼筠為表忠心,派銀州刺史李克遠(即李光遠)、綏州刺史李克憲(即李光憲)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向太原進逼,以張宋軍聲勢。

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事情在980年開始變得複雜,因為夏州起了蕭牆之禍。

這一年年底,李繼筠去世了。按理講,應該由他兒子繼位。可惜李繼筠自己都沒即位兩年,兒子太小,難當重任。他弟弟李繼捧就繼任為定難軍留後,趙光義隨後正式任命他為定難軍節度使。

這就引起了李氏集團的內部矛盾,首先李繼捧家族的長輩們就不服,起了利益紛爭。銀州刺史李克遠在981年八月直接付諸行動,率兵襲擊夏州。

未料,李繼捧提前獲取了情報,來了個守株待兔,李克遠兵敗身亡。

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等李繼捧把紛爭平息,以為可以高枕無憂時,他的從父李克文來了一記殺招。

你李繼捧不是臣服於宋、需要中央任命嗎?我直接向中央告狀去!

982年三月,綏州刺史、西京作坊使李克文(因李克憲不聽使喚,李繼筠讓李克文接了他的刺史位置)向趙光義上書,說,不應該由李繼捧承襲節度使,請中央派使者過來陪同李繼捧入朝,否則可能會有變亂。

李克文的本意是想借趙光義之手把李繼捧趕走,這樣自己就名正言順接定難軍節度使之位了。

開始他的目的是達到了。

因為趙光義聽了他的一面之詞,就果斷下令:李繼捧入朝!李克文權知夏州,西京作坊副使尹憲同知州事!李克憲復任綏州刺史!

李繼捧當然不想入朝。可李克文和宋朝使者不斷催促,他又不敢撕破臉皮,無奈之下,只好入京。

主動獻土

但李繼捧絕不是甘心受虐的人。

五月,他來到開封見到趙光義。

趙光義很高興,因為多少年了,定難軍節度使都沒有入朝,現在自己這面子夠大。高興之餘,趙光義賜他白金千兩、絹千匹、錢百萬。

宋史筆談104:節度使主動獻土,滿足趙光義願望,卻留下無窮隱患

見到趙光義,李繼捧好比受了欺負的小孩,將狀況一一陳述,說自己在夏州備受叔伯兄弟的欺負,肯定是沒法回去了;現在既然陛下看得起,我就留在京城,乾脆把所管轄的領土也全部獻出來,請陛下笑納!

此時夏州李氏不知是佔有五州八縣還是四州八縣,因為靜州的設置老是變化。但不管怎樣,李繼捧是希望背靠中央這顆大樹好乘涼,所以,夏州李氏的地盤全部被他奉上朝廷了。

趙光義大喜,他現在就缺功業。定難軍節度使歸順,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喜事,是趙匡胤都沒能辦成的事,足以洗刷高粱河的恥辱!

打鐵要趁熱,他馬上派人去夏州,護送李繼捧五服以內的族人遷到開封。

李克文還比較恭順,既然計策不奏效,那就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而李克憲不樂意了。

你們叔侄倆鬧矛盾,結果把大家都套進去了,憑什麼他就把五州之地獻出去了?我的綏州他做不了主!難道就不能單獨留下來嗎?

但他只是過過嘴癮,沒有真膽量。等趙光義派袁繼忠去宣旨,威逼利誘之下,李克憲只能服軟。

九月,李克文、李克憲入朝。趙光義任命李克憲為單州(今山東菏澤單縣)刺史,李克文為澧州(今湖南常德澧縣)刺史。

叔侄幾個都離開夏州、任職各地了,再無割據夏州的機會了。趙光義再派曹光實為五州都巡檢使,從實質上掌控夏州。

如此兵不血刃,就取下西北之地,趙光義簡直是大喜過望。

但是不經歷一番艱難困苦,總是難以真正成功。天上掉下來的有可能不是餡餅,而是毒藥。

夏州的事情本來是李氏集團的內部矛盾,趙光義既沒有平緩矛盾,反而乘人之危第三者插足,撿了個大便宜。他忽略了,夏州是少數民族政權,與內地藩鎮另有不同,現在削藩獻土只是暫時的戰果。

這個大便宜來得太過突然,來得太過名不正言不順,來得危險重重。

西夏的正主即將出場,戰爭即將再次開啟。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