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鹽毀了全家身體,鹽吃多了會得什麼病?

蔣麗琴

食鹽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炒菜做飯要是不放鹽,任何美味的食物也會變得寡淡無味。食鹽放的多與少,不僅和食物美味程度掛鉤,跟我們自身的健康也密切相關,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我們的近鄰日本,在2015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新的食鹽攝入推薦值,建議男性的食鹽攝取量從每天的不足10克降低到不足9克,而女性的食鹽攝取量從每天的不足8克降低到不足7.5克。那我們每天應該吃多少鹽合適呢?當身體出現哪些跡象,是提示我們鹽吃的太多了呢?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天食用鹽的量要控制在6克左右。這個指標比日本對本國居民建議的攝入量還要低,如果每天攝入的食鹽都超出這個範圍,一方面很容易導致人體的血管壁收縮的能力下降,血壓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失去平衡,最終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1、血壓升高,可能是鹽吃多了:

如果長期攝入過量的鹽的話,就會導致血壓過高。因為長期吃得過鹹,鹽中又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過多的鈉離子會進入血液,使血管內滲透壓升高,從而導致更多的水分進入血管從而引起高血壓。

2、出現腎病,可能是鹽吃多了:

日常飲食中95%的鹽都要通過腎臟進行代謝,每天食鹽攝入過多,對應腎臟負擔也會增加。同時鹽中的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容量負荷過重,形成水腫,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

3、身體水腫,可能是鹽吃多了:

很多人因為吃了過多的鹹味食品會出現局部腫脹的現象,以手指腫脹為例,一般這種情況在一天內會自行消失,如果人體系統內有更多額外的鹽,這一症狀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如果你減少了鹽的攝入量,就會減輕症狀甚至消失。

說完三種鹽吃多了可能引發的身體疾病,那麼日常飲食怎麼控鹽呢?

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給您一個烹飪技巧:炒菜時很多人習慣在中間放鹽,出鍋前嚐嚐鹹淡,如果淡了就再放一些食鹽。這樣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食鹽攝入量,中間的鹽已經融入到了菜裡面,鹽的味道相當於隱藏了。所以最好直接在出鍋前放一次鹽,就可以了。


爆炸營養課堂

鹽,大家都不陌生。俗話說的好,鹽乃“百味之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它能增加食慾、確定菜的口味、除異味、解油膩、使淡味原料增香等多種功能。

但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鹽不好,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其實只要不經常超標食用食鹽,其實是沒有一點問題的。按我國衛生部門建議,中國人每日攝入食鹽量不超過6克,大概就是一啤酒瓶蓋子那麼多。但從全國營養調查中發現,每日食鹽攝入量普遍都在12克到15克不等,屬於較嚴重超標。

食鹽過多對健康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1、食鹽過多引起高血壓。食鹽吃的越多,高血壓發病率越高,這是全世界專家的共識,已得到很明確的詢證證據支持。

2、食鹽過多會引起水腫。食鹽過多,使鈉在體內積累,而鈉具有親水性,所以引起水腫,也同時會使腎臟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

3、食鹽過多會引起感冒。過量食鹽,由於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防禦功能被抑制,較大地喪失了抗病能力。因而更容易導致感冒。

4、食鹽過多會導致胃癌。鹽裡並無致癌物質,但它容易增加胃黏膜損傷,破壞胃黏膜屏障,繼而更容易遭受致癌物質的侵襲。

5、食鹽過多會導致骨質脫鈣。攝鹽量越高,從尿中排出的鈣就越多,骨鈣的丟失速度加快。

6、食鹽過多易致皮膚衰老。食鹽過多會加速人體衰老,引起色素斑和皮膚乾燥。

7、食鹽過多會引起脫髮。吃得太鹹會讓頭髮變得枯黃;鹽分過多也會造成頭髮內滯留水分過多,影響正常發育,同時給細菌滋生提供了良好場所,容易導致頭皮疾病。

最後還是想強調下,雖說食鹽過多可能會造成諸多危害,但切不可對食鹽有心理恐懼感,只要不經常超標食用,食鹽是必須的也是很安全的,不必擔心。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鹽是我們廚房常見的調味料,很多人在烹飪時都喜歡放多點鹽,認為夠味才好吃。但是據專家介紹,鹽吃多了對人體有重大的危害。那麼鹽吃多了有什麼壞處呢?

食鹽過多的七宗罪

1. 鈣物質的流失造成骨質疏鬆

人體的腎每天會將使用過的鈉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可是每排洩1 000毫克的鈉,大約也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新吸收時,可使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相競爭,鈣的排洩增加,刺激甲狀旁腺分泌較多的甲狀旁腺素,因此激活破骨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化酶,促使骨中鈣質溶解,破壞了骨鈣代謝的動態平衡,因而易引起鈣流失,導致人體缺鈣,發生骨質疏鬆症及骨折。

2.上呼吸道疾病

因為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被抑制、大大減弱或喪失了包括分泌干擾素在內的抗病能力,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對細胞表面黏液多糖類發生作用而侵入細胞內,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細菌亦會趁虛而入,所以往往可同時併發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3..損皮膚

吃鹽多的時候,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於皮膚的保水。最近,有研究表明吃鹽太多容易長雀斑!這讓女人們很是擔心。食鹽過多,除可使面色暗黃外,也有可能導致面頰長出雀斑。若同時攝入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過多,則會影響肝臟正常代謝而使雀斑更顯眼。可見雀斑容易愛上“鹹人”,女性一定要注意。

4. 易患高血壓

一般人體血液總量為4000毫升,如果一個人吃太多的鹽,血液內的鹽分就會提高,為了平衡鹽的比例,人體組織裡的水分就會滲進血液,4000毫升的血液很可能會變成4300毫升4600毫升,血液過多就會加重心臟負擔,並增加對血管壁的衝擊,從而慢慢導致高血壓。

5.糖尿病

另外,食鹽中含有鈉,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對體內鈉離子濃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當體內鈉離子濃度高時,會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腎負擔。越來越多的研究 資料表明,糖尿患者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時,也要限制食鹽攝入。因為食鹽進入人體後,可激活體內澱粉酶的活性,加速澱粉的消化,提高小腸對的再次吸收,從 而造成進食後血糖升高。

6.腎病

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因為吃的太鹹就要和大量的水來緩解口渴的感覺,長期如此,容易導致身體水腫。另外,美國、芬蘭、挪威等國家的多項研究報告顯示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病率。

7.胃癌找上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攝入過多的鹽就等於攝入過多的氯,過量的氯會使胃酸的濃度升高,高濃度的胃酸會腐蝕胃膜,造成萎縮性胃炎。高濃度食鹽還可破壞胃黏膜,誘發胃癌。

目前醫學界的推薦是,普通人每人每天鹽攝入量為6克,但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


百科名醫

首先要說,鹽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調味品,無鹽不鮮、無鹽不成菜、鹽為百味之首、要想甜來點鹽.......鹽真的是關係到飲食的方方面面。鹽很重要,但重要的東西都是多多益善嗎?

1️⃣老人說,不吃鹽沒力氣,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但是這句話被斷章取義了,因為在老年人還是年輕的時候,體力勞動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夏天的酷暑季節,麥收、農活比較忙的農民、工地裡繁累的建築工人等重體力勞動者都會大量出汗。我們都知道出的汗是鹹的,因為體內的鈉、鉀等礦物質流失了,那麼飯菜鹹一些就會補充不少電解質,否則真的會渾身虛汗淋漓、痠軟無力。

2️⃣沒有鹽的菜不好吃,是真的!

剛說了,鹽為百味之首,無鹽就不會有鮮味。您也別說我只用雞精雞粉和味精蠔油,告訴您吧,這些調料中都有大量的鹽,否則根本烘托不出鮮味的穀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的複合美味。鹽可以去肉或魚的腥味,可以讓蔬菜更加脆嫩(當然鹽放多了菜會比較老)。

上述都是根據不同的外在條件或在用鹽適量的情況下存在的,但如果用鹽過量,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咱們從口腔開始說起——

1️⃣鹽攝入過多,口腔溶菌酶減少,病從口入的幾率增加。

口腔溶菌酶和唾液分泌有直接關係,吃的太鹹會口乾舌燥,這不是用一杯水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唾液和水是兩回事。溶菌酶減少,病原體就會隨著食物或空氣進入體內,流行感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機會就更多。

2️⃣高鹽飲食會讓胃黏膜變薄,更容易讓胃受傷。

過多攝入鈉會損傷胃黏膜,導致胃液分泌減少,讓胃直接面對食物中的毒素、病菌、骨刺而受傷害。如果你還酗酒,那酒精就更容易先對胃造成刺激,然後在到你的肝臟中繼續禍禍。胃黏膜變薄除了會得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也更容易致癌。

3️⃣鈉攝入過多,會讓血管硬化,彈性變差的結果很可怕。

臨床研究發現,高鈉飲食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之一。高鹽飲食的人大都見過臘肉吧,那麼人和鹹臘肉之間的區別只是有生命的肉和沒生命的肉。同樣是高鹽醃漬,臘肉已經顏色晦暗、質地變硬,失去彈性。雖然人體還可以慢慢往外排鈉,但最終還是抵禦不了高鹽飲食的侵害。所以高鹽飲食的人很多皮膚彈性不好,當然看不見的還有血管彈性變差。

4️⃣高鈉飲食導致鈣流失加快,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的誘因之一。

食物中過多的磷、鈉等礦物質攝入過多,會導致食物中的鈣吸收減少,久而久之到了年老的時候骨質疏鬆等缺鈣問題就很凸顯了。

總結一下,長期鈉攝入過多,會讓人衰老加快、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更多、功能損失更快,但還有一件最討厭的事——遺傳!

這些高鹽飲食導致的家族性遺傳病,其實很多與生活習慣遺傳有關。

尤其是3歲之前的幼兒,剛學會吃飯就和家裡的成人一起上桌了,你一口我一口的喂人家,吃的多是和大人一樣的飯菜,只不過你選了容易咀嚼的、湯湯水水的多一些而已。當幼兒的飲食習慣已經形成,終生都很難改變,這也是為什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很難剋制自己少吃鹽的主要原因。

本文圖片皆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於仁文註冊營養師

鹽吃多了會導致身體細胞內鈉離子的增多,進而導致人體心跳的加快,導致人出現心慌、胸悶、氣短的不適情況出現。

第二、鹽吃多了會導致腎功能受損,進而引起水鈉儲留,進而導致人體水腫的情況出現。

第三、鹽吃多了會引起口乾,經常吃鹽過重會導致口腔粘膜嚴重脫水,引起口腔粘膜的炎症以及咽喉的幹癢!

第四、鹽吃多了容易引起血管緊張素的釋放,導致血管不斷收縮,進而容易引起高血壓疾病!

第四、鹽吃多了導致血管裡面的鈉離子增多,而鈉離子容易被血管內膜吸附在血管壁上,進而容易引起血管內膜的硬化,導致血管腔狹窄,進而引起血壓升高!

第五、鹽吃多了容易導致鈉離子在人體內蓄積,時間長了容易引起鈉離子中毒,進而引起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高鈉血癥。

第六、鹽吃多了容易引起腦動脈硬化進而引起腦梗死或者腦出血的發生!


醫學慕課

老百姓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味品之一,如果菜餚裡不放鹽的話,會覺得吃什麼都不香,更別說很多人還是喜歡吃各種醃製和泡菜類的食品,那鹽吃多少才合適?過量攝入鹽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哪些影響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雖然很多人說盡量控制鹽的攝入量了,保證不超過6克,但是很多人忽視了鹽的其他來源,比如醬油裡有鹽,鹹菜裡有鹽,各種調味品裡都含有一定量的鹽,所以不能僅僅通過鹽的攝入量來判斷是否鹽超標。

那過量食用鹽有哪些危害呢?

1. 食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存在著直接的關係,高鹽攝入容易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及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群應控制食用鹽的攝入量,以降低心腦血管發生的風險

2. 高鹽攝入量容易導致腦中風的發病風險,主要是因為高鹽導致高血壓,高血壓的併發症從而導致腦中風猝死的風險。

3. 高鹽攝入容易造成胃癌發生幾率的增加,攝入過量鹽分,可導致胃粘膜直接損傷,胃粘膜不能正常修復,胃酸分泌減少,從而造成胃炎,進而導致胃癌的發生

人的味覺是逐漸養成的,需要不斷的強化健康觀念,改變烹飪和飲食習慣,選擇定量鹽勺減少食鹽等調味料的用量,培養清淡口味。按照目前每天食鹽的個人用量,設定食鹽食用量的目標,循序漸進,逐漸降低攝入量,最終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食鹽攝入量,即每天鹽的攝入總量不超過6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培養孩子清淡飲食的觀念,有助於孩子的正常發育以及健康成長,減少肥胖以及成年後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參考書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沈夏冰營養師

無機化合物,成分為氯化鈉。白色或無色的結晶體,呈粒狀或塊狀,有鹹味。用於製造肥皂、玻璃、染料等,也是重要的調味劑與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和岩鹽。通稱鹽。

食鹽作為百味之祖,是最普通的鹹味劑,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它在食品工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產品風味、質構的形成、貨架期及加工過程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食鹽也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味製劑,它可調節細胞與血液之間的滲透平衡和正常的水鹽代謝,還可調節血流量、血液的酸鹼平衡及血壓的平衡,參與神經衝動的傳遞等 ,是人體一系列組織器官進行正常活動的必需品。然而,過多的食鹽攝入會導致不良的生理反應並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

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長期高鈉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 ,進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 的風險。此外,高鈉飲食對中風 、心室肥大具有直接的影響,並與腎結石、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關 。

人類生理需求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小於0.25g,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食鹽適宜攝入量為5g/d,而世界大多數國家食鹽平均攝入量達9~12g/d,許多亞洲國家甚至超過12g/d,我國北方人群的食鹽攝入量甚至達到12~18g/d,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兩倍以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因而全面降低食鹽攝入量迫在眉睫。本文綜述食鹽在食品工業中的作用、高鈉飲食的危害、各國食鹽攝入情況、減鹽的主要措施及各國減鹽現狀,以期使人們更多地瞭解減鹽的發展趨勢,為以後的研究提供參考。



康復匯

一把鹽毀了全家身體,鹽吃多了會得什麼病?

鹽是使用最廣泛的調味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炒菜,煲湯的必需品,素有“百味之王”的美稱。

攝入適量的鹽對人體的健康不但無害,還能促進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但是,攝入過量的鹽卻會損害身體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對身體有害。

但卻很少人知道:究竟鹽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害處?

下面就讓超哥告訴你。

答案搶先看:

鈉鹽攝入過多不僅會升高血壓,還會引發浮腫,加重腎臟負擔,同時還會增高心血管疾病,消化腸癌發病率。

究竟為何,請聽我慢慢道來。

【吃鹽過多的危害】


①升高血壓

食鹽的化學名稱為氯化鈉,而鈉易於存積在血管壁內,導致血管阻力增大,進入血液後,也使得血液的容量擴張起來,從而導致血壓升高[1]。

②浮腫,加重腎臟負擔

當吃得太鹹時,由於人體內攝入大量的鹽分,透過腸黏膜首先進入血循環之中,血液中的鹽分高了,必須要吸收水分來稀釋。

太鹹會使人覺得口乾,更要大量地喝水

而多餘的水分不能排洩出去蓄積在體內會導致身體浮腫[2],同時還會加重腎臟負擔[3]。


③心血管患病率增加

吃鹽過多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易於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增高心血管疾病患病率[2]。

④消化道癌發病率增高

食鹽本身並不致癌,但長期高鹽飲食可能損傷胃黏膜,使致癌物亞硝胺類物質在胃內形成增加,並

侵犯胃黏膜上皮,引起癌變[1]。

【健康小貼士】


膳食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

而且,不同特殊人群選鹽吃鹽的標準也不同。

如果您想知道,可以繼續提問喔!

【總結】


鈉鹽攝入過多不僅會升高血壓,還會引發浮腫,加重腎臟負擔,同時還會增高心血管疾病,消化腸癌發病率。

所以,千萬不要為了一時口感而攝入過多的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用量不超過6克為宜[4]。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結束了,更多營養資訊,請關注“超哥話食”,超哥教您如何過營養人生!

參考文獻

[1]佚名.吃鹽過多的危害[J].安全與健康,2013(09):55.

[2]衣曉峰. 專家強調:多吃鹽害處多[N]. 中國中醫藥報,2014-08-07(007).

[3]李春環.吃鹽過多的五大危害[J].鄉村科技,2015(11):44.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J].營養學報,1998(04):5-15.

[5]張光成. 特殊人群如何科學吃鹽?[N]. 保健時報,2016-03-24(003).


超哥話食

鹽有百味之王的美譽,在古代鹽是一種價格較為昂貴的調味品,但是如今我們的現狀卻是食鹽的攝入量普遍偏高。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克之內為宜,但是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口味普遍較重,食鹽的攝入量遠遠超過6克鹽。這鹽吃多了,對於身體的危害較多。

高血壓

高血壓對於身體的危害較多,嚴重時甚至有生命的危險。食鹽攝入量超標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鹽絕大部分是通過尿液排出,吃鹽多導致了尿鈉增加,而人體排鈉能力有限,多餘的鈉只能在體內瀦留,直接引起了血容量的增加。同時細胞內外鈉離子水平的增加可導致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管腔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

胃癌

很多人對於食鹽攝入量超標與胃癌的關係認為有些不可思議,胃癌的發病率受遺傳因素、生活是否規律及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日常飲食的影響更大。大家如果僅僅偶爾一次吃鹽多了,隨著食物被吸收,胃內環境恢復正常,胃黏膜重新開始正常工作,損傷的地方也會很快修復。但如果常年累月吃的口味都很重,胃黏膜處於受傷狀態得不到修復,就會引起慢性炎症,最終可能會引起癌變。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最常見的骨代謝疾病,是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平衡破壞,導致骨丟失,嚴重的會出現脊柱變形和易發性骨折,給患者造成嚴重的生活負擔。研究表明,高鹽飲食與骨質疏鬆有密切的關係。人體內的鈉經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部分鈣離子也會隨著尿液一起排出體外,最終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在體內的含量。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王桂真營養師

現在鹽的攝入量是大家很關係的一個話題,過去中國家庭普遍鹽的攝入量偏高,特別是東北三省,甚至每日攝入鹽可以高達11g左右,而中國膳食指南中推薦每人每天攝入鹽在6g以內,差不多是一個啤酒瓶蓋一平蓋的量,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越累越忙,很多人開始疲憊脾虛胃虛,轉而對重口味的食物更加感興趣(因為脾虛的話味覺水平會下降),攝入鹽過量已經成了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係,吃鹽越多,高血壓發病率越高。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的食鹽量很低,基本上沒有患高血壓的,而每天食鹽量高達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壓發病率高得驚人。在我國食鹽量較低的廣東省,高血壓發病率僅為3.5%;而喜食鹹的北方人,高血壓發病率卻明顯增高。這是因為鹽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對各種升血壓物質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而且還可能使腎細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同時鹽又有吸咐水分的作用。如果鹽積蓄過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會相應增加,再加上細胞內外的鉀、鈉比例失調,使紅細胞功能受到損害,血流粘滯,流動緩慢,加重了血液循環的工作負擔,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

高濃度的鈉鹽有強烈的滲透作用,會影響人體細胞的抗病能力。過量食鹽,一是使唾液分泌減少,以致口腔的溶菌酶也相應減少,使病毒在口腔裡有了著床的機會。二是由於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防禦功能被抑制,較大地喪失了抗病能力。感冒病毒很容易通過失去了屏障作用的細胞侵入人體,所以易使人患感冒,而且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也常會發生。 食鹽過量會引起心臟病。所以,為了不引發更多的生活慢性疾病,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平時做到飲食清淡,不暴飲暴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